記者樊德惠/臺北報導
每年4月中旬至月底出現的天琴座流星雨,將在4月23日(週日)達到極大,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23日前後連續三天,都是很好的觀賞時機,預估每小時天頂流星數約有18顆。由於流星雨輻射點約21時東升,此時的月亮已經西沈,不受月光的干擾,是近年來觀賞條件最佳的一次。雖然天琴座流星雨不及大型流星雨,但平均亮度高,常伴隨亮度不遜於明亮金星的火流星。
天琴座流星雨也是人類最早記錄的流星雨之一,《春秋左傳·莊公七年》中即有記載:「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指的就是西元前687年所出現的天琴座流星雨。它的母體源在1867年被確認為柴契爾彗星(C/1861 G1 Thatcher),成為最早被確認母體源的流星雨。
觀測天琴座流星雨不需要望遠鏡,只要選擇光害少,視野遼闊的地方仰望天空即可,若使用高感度相機,配合適當的取景,還能捕捉到流星瞬間美麗的身影。另外,同夜傍晚還有「金星合月」,初四眉月與-4.1等耀眼的金星將達到合的位置,兩者相距僅1.3度,在傍晚的西方天空構成一幅美景。「合」是指天體具有相同的經度,當星體相合時,兩者在天空中的位置也特別接近。詳細天象資料請參閱天文館網站「天文知識/天象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