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委會邀請歐美臺裔教師返臺 促進國際交流

記者翁一如/綜合報導

臺灣作為華語文教學輸出大國,不僅在國內擁有眾多優秀的華語教師,也有許多出身自臺灣的教師在歐美各國公私立中小學擔任華語教師。為促進國際間的華語教育合作與分享,僑委會於112年7月10日至15日邀請了30位在美國、法國、英國和德國任教的臺裔教師返臺參訪,分享各國教學經驗及文化差異,也參訪國內各華語中心及智能教育產業建立連結,更以海外第一線觀察對政府的華語推廣政策提出建議。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表示,這批出身自臺灣在各國主流中小學任教的老師們,長期以來默默地在海外協助推廣臺灣特色的華語文與文化,具有極佳的國際教學經驗、視野與人脈,甚至有向學區主管推薦任用臺灣老師的影響力,對於將臺灣的華語教學推向國際有很大助力;而教師們在海外多年的實戰經驗,清楚各國學生的學習需求、文化差異與教材適用性,值得各單位師法取經。

本次除了邀請教師參加「臺灣華語教學國際高峰會」在會中分享教學經驗外,也分別拜訪師大、淡江、中原、文藻及文化大學華語中心,讓教師們更瞭解各校環境與教學特色,有助於未來鼓勵他們的學生來臺研習;參訪ViewSonic和MyCT兩家智能教育產業,體驗僑委會出版教材《學華語向前走》導入智慧白板和AI口說平臺後的效果,以及教育元宇宙空間內體驗,老師們對臺灣數位教學軟硬體發展讚不絕口,也提高未來在課堂內採用臺灣優質數位教育產品的興趣與信心。

在國際交流方面,訪團和參與僑委會「國際數位學伴」計畫、具豐富國際交流經驗的臺北市育達高中雙語國中部師長們交流。來自歐美各國的老師們分享歐美公私立學校將華語作為外語學習的教學經驗,給國內推動英語作為第二外語教學的老師們參考,也分享外國學生與臺灣學生在學習與生活習慣上的文化差異,以及過去與臺灣各學校的成功交流經驗;國內的老師們則分享疫情前的實體國際交流互訪模式,以及疫情間的線上遠距互動模式,雙方都期待來年能夠創造進一步合作機會造福學生。

僑委會表示,本次參訪有助搭建海外老師及國內機構的交流橋樑,未來仍會持續扮演好將臺灣推向國際的槓桿支點角色,同時也鼓勵國內學校更多參與「國際數位學伴」、「海外僑民兒童或少年至校短期體驗」及「英語服務營」等計畫,並歡迎更多國內智能教育產業機構投入合作開發教材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