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徳經 反者道之動章第三 (1)

▲在修道當中,人身內陰陽滾動,產生靈性力量,組合形成元神體之靈性果位,以自然方式符合靈性上師之神性軌道。(圖/睿傳媒資料室提供)

文學/道德經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註解:
動靜合道,柔弱用道,萬物因有而生,卻歸於無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動與靜組合為道體,以柔弱應用於「道」。因此萬物因「有」而生,卻歸於「無」。

這一句是說,    道本體化出太極一陰一陽。陽極屬於動,陰極屬於靜,再由陰陽滾動,變化五行,演化形成太初、太始、太素,連貫性而生出萬物。所以可以說動與靜組合為    道本體,以自然感化為    道本體之法則。因此,萬物由    道本體自然以陰陽化生出來,而以有形體生存在天地間,但最後必須回歸於無形。

人類禮拜    靈性上師為道主力行修道成為修道者也是一樣。在修道當中,人身內陰陽滾動,產生靈性力量,組合形成元神體之靈性果位,以自然方式符合靈性上師之神性軌道。

因此,修道者必須以有形體之身體修道,而守著    靈性上師的神性,由    靈性上師點化,回歸於無,無就是得神仙之道。

〔本章要旨〕
動與靜合一爲「道體」,動靜爲「有無」之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