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校園熱絡 36國近300學生齊聚 共襄國際化交流盛事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為讓新北校園更國際化,112年度有來自印尼、日本等36國近300位國際學生與新北14校互動交流,雙方學生透過實作體驗琺瑯工藝、探討飲食文化及惜食議題等,認識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及生活,提升國際交流經驗。

▲鶯歌工商學生用英語協助印尼籍李晶翠同學(中)製作玻璃琺瑯御守工藝品。(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全國首創全球跨界學校國際交流單一媒合大平台,啟動教育局、大專院校與學校三方合作,引進大專院校外籍生及國際實習生入校交流,大手攜小手,讓學生對跨國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並以「國際視野、在地交流」為主軸,由教師協同國際學生結合在地課程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國際教育變得更生活化,校園變得更國際化。

來自印尼、目前就讀臺灣藝術大學李晶翠同學與鶯歌工商學生分享,印尼開齋節與臺灣農曆新年一樣,重視家庭團聚,見面時會說「Selamat」互道平安祝福,於是她以「新年」為主題,和鶯歌工商學生一起實作體驗「琺瑯工藝」,將玻璃塗料設計成祈願文字「Selamat」,燒製在金屬表面,成為獨一無二的琺瑯御守,並傳達「幸福安康」的祝福。

鶯歌工商蔡雨欣同學則表示,很高興可以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學生分享臺灣走春拜年、說吉祥話等新年習俗,並將自己的衷心祝福-萬事「順」心燒製成琺瑯御守互贈給國際學生,展現臺灣好客與熱情,實踐最佳的國民外交。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日本籍國際學生谷山剛健(站立者中)與正德國中學生合影。(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來自日本、目前就讀淡江大學華語中心的國際實習生谷山剛健同學與正德國中學生展開一場以「惜食」及「飲食文化」為主題的臺日文化大PK。谷山剛健同學分享,因為日本有很多生冷食物,考量食安衛生的疑慮,在日本「剩食」是不可以打包的,並提倡「點得剛剛好」的「惜食」觀念;臺灣辦桌宴客熱食居多,打包習俗反而是對總鋪師的體貼及「惜食」美德,反映臺日飲食文化存在極大的差異,讓雙方師生認識到跨國飲食習慣所呈現的文化差異性。

除惜食觀念不同,正德國中學生董凰玉分享臺灣料理著重爆香跟調味,而日本料理習慣保有食物原有的鮮味,故以生魚片、生雞蛋等入菜;在日本吃拉麵發出吸嗽聲代表讚嘆食物的美味,打破她從小被教育吃東西發出聲音很失禮,讓她學到理解及尊重文化差異的重要性。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與國內大專院校攜手合作,邀請國際學生進入新北校園,不僅讓學生能在生活中實際運用外語,強化師生的雙語能力,藉由跨國共學帶來不同國家的文化刺激與想像,豐富國際素養,拓展國際視野,營造多元創新的國際化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