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德經 天下皆以章 第三十

▲世人必須視  道為大,自視己為小,才能有生路。(圖/睿傳媒資料室提供)

文學/道德經

天下皆以我大不笑。夫唯大,故似不笑。若笑,久其小。

註解:
天下以道至大,故不可笑校,謂其大,不笑校,若人笑校得久有也,其小矣。

以靈修觀點解說:
天下以「道」爲極大,因此世人不可輕視而指正。可稱為極大,那就不可輕視;假如世人不崇敬「道」爲極大,則便是自視「道」爲小。

這一句是說,天下之事以    道本體為極大,也就是至高無上,因此凡俗之人不可輕視去評論,可以稱為極大之本體,那就不可以輕視。如果凡俗之人不尊敬    道本體為極大,則便是自己認為    道本體為小。

我有三寶,寶而持之。一曰慈。二 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註解:
以慈儉不先為三寶,聖人如珍寶埶持。

以靈修觀點解說:
天下之事必須以慈、儉、不敢爲天下先(心懷謙虛,不與萬物敵對)爲處世之三寶,修行至高無上之人視它爲珍寶而護持之。

這一句是說,天下之事情必須以心懷謙虛,心懷滿足不與萬物敵對為處世、事情為三寶。靈性上師視這三種為珍寶而保持之。

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註解:
慈爲救物故勇,儉能節用故廣,不爲先能謙讓故得爲長。

以靈修觀點解說:

慈即是心懷仁慈護育萬物,物物視己,因此能勇;儉即是心懷滿足,雖然有剩餘但卻不去用,因此能廣;心懷謙讓不與萬物敵對,因此得與萬物長久相處。

這一句是說,人必須心懷仁慈保護萬物,把每一個物質看成自己,心懷滿足不貪求,雖然有剩餘的東西,但卻不去用它。

心懷謙虛不與萬物敵對,如此才能與萬物長久相處,也就是人必須要修道,啟發靈性之善,才能與萬物相融合。

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夫慈,以陳則正。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註解:

今勇而不慈,廣而不儉先,而不後為取死之道也。陣以慈則不殺,守以慈則不害,應天順人,自有救衛。

以靈修觀點解說:

今世人能言勇而不得不懷仁慈以護育萬物,能言廣而不得不節儉與萬物長久相處。若世人不知「道」之要妙,則以自誇揚言爲勝皆取死之道。若戰陣以仁慈為主則不殺,守固以仁慈為主則不殘害,應天順其自然,自有生路。

這一句是描述,人只有修道,才能領悟與萬物融合相處之方法,如果人不知道    道本體之清氣的力量,而不謙虛,則被    道本體所滅。如果人修道產生謙虛,則合乎天,順其自然,則自己造化出生之路,而不受因果業障的影響。

〔本章要旨〕

世人必須視「道」為大,自視己為小,才能有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