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下來打嘴鼓」保存客家智慧 台灣中小企業發展協進會錄製長者客語對話 傳承客家文化

▲客家人過節時的美食,各種米製粄類客家美食,老人家聊到這裡每人口沫橫飛,開心得不得了。(圖/記者古傳風攝)

記者古傳風/新竹報導

客家委員會推動的「共下來打嘴鼓」計畫,以影音方式錄製客庄長者的對話內容,保存寶貴的客語資源,讓年輕一代得以從長輩的日常閒話中學習客語,傳承客家文化中的生活智慧。此計畫期望透過30年的努力,在一代人的時間裡守護並延續客家語言,讓客語在下一代「聲聲」不息。

「打嘴鼓」在客語中是指聊天,這種閒話家常中蘊含了豐富的生活智慧,從耆老的經驗中反映了客家人對於生活、文化、家庭的深刻認知。然而,客語流失的情況十分嚴重,客委會因此提出「一代人來救轉客家話」的目標,希望在30年內重新帶回客家話,傳遞給更多年輕人。

台灣中小企業發展協進會在客委會的指導下,於8月20日在新竹縣新豐鄉成功舉辦了一場「共下來打嘴鼓」活動,邀請當地耆老齊聚一堂,包括前新竹縣議員吳金清先生等資深客家人士,以海陸腔的客語暢談客家美食、傳統習俗,甚至與子孫輩以客語交流的趣事,場面溫馨而親切。這些話題透過專業影音錄製,成為珍貴的文化資產,日後將被納入客委會的語音資料庫,為學術研究、語言學習和文化保存提供重要素材。

台灣中小企業發展協進會表示,保存並傳承客家語言與文化是協會的長期志業。未來將持續協助推動更多「共下來打嘴鼓」活動,擴大影響力,讓更多地方耆老的智慧透過影音得以保存,同時也計畫舉辦客家文化主題活動,涵蓋傳統節慶、生活習俗與語言學習等主題,期望更多年輕一代能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豐富內涵,進一步加強認同與傳承。

中小企協表示,根據客委會的指導方針,未來這些影音資料不僅是語言資源,更是珍貴的文化記憶,透過「共下來打嘴鼓」計畫的持續推動,讓客語成為家庭和社會的日常語言。希望藉由這些真實且富有情感的對話內容,讓客家語言在現代社會中重新煥發生命力,讓客家聲音在未來世代間不斷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