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珍稀物種赤腹游蛇 官民攜手保育現成果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隨著極端氣候的頻發,以及棲地的劣化和破碎化,使得生物適存棲地迅速減少,臺灣珍貴稀有的一級保育類動物赤腹游蛇主要棲息地之一竹子湖地區,規模逐年萎縮,113年度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攜手湖田里社區,推動「赤腹游蛇生態服務給付輔導計畫」,在農友與巡守隊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推進生態保育與友善農業的結合,計畫啟動至今,已有11位農友積極參與,共計12個申請案,涵蓋面積達 1公頃,友善農地的實施有效改善了農田濕地的生態環境,成為保育工作的有力基礎。

湖田里長曹昌正,是這項行動的核心推動者之一,113年初號召居民成立巡守隊,從計畫初期的陌生到如今的成熟執行,經歷了許多挑戰與成長。巡守隊成員初期在夜間巡查時,常有對田間生物充滿好奇的夜觀遊客,有些是學生、家庭出遊或是在地居民散步等,其中遭遇偶發性騷擾野生動物不當行為,巡守隊會立即上前勸導及制止,卻面臨遊客質疑的聲音,不解巡守隊的任務,一度讓任務陷入瓶頸。為了化解這些疑慮,社區巡守隊更就近結合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四大隊進行聯合巡守,強化保護區內的巡查效率,並有效降低人為干擾對棲地的影響。

農友們不僅在日常耕作中落實友善農地的操作,還在夜間進行巡守監測。他們每月定期巡查,不僅要向遊客宣導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還需檢查水路暢通情況,記錄棲地的動植物出現情形,為未來的保育策略提供寶貴的數據支持。這樣的協同合作不僅守護了赤腹游蛇的棲地,也逐步提升了社區居民的保育意識,「這些土地上的生物,就像是我們的孩子,看到牠們能在我們努力營造的環境中繁衍生息,我們感到無比欣慰與自豪。」一位參與計畫的農友笑著說。透過友善農地的實施和生態巡守工作的落實,湖田里社區已成功找到了生態保育與農業發展之間的平衡點。

這項計畫能夠順利推進,除了農友和巡守隊的努力,專家團隊的支援同樣功不可沒。宜蘭大學及國立臺灣大學的專家學者,從赤腹游蛇族群的監測、棲地植被的調查到水文環境營造,提供了科學的研究依據,確保保育工作的專業性與規劃方向。此外,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協助改善農田濕地的生態環境,補助巡守隊所需的裝備設施、設置保育告示牌、安裝監測設備,並參與夜間聯合巡守等保育行動,形成了強大的產、官、學合作網絡。

隨著赤腹游蛇生態服務給付計畫的深入推行,竹子湖地區的農友與居民已成為生態保育的重要力量,想了解更多計畫詳情,加入在地守護的行列,可聯繫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溫小姐(02)7714-6077分機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