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頭鄉農會食農教育學童插秧體驗 循古禮拜田頭體驗農夫的辛勞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彰化社頭鄉農會在湳雅國小辦理了四健會「話農點睛」作業組,讓學童對水稻的認知,並認識多元的米食及運用,19日藉辦理「食農教育-學童插秧體驗」活動來推動食農教育,由農會總幹事蕭良珍與湳雅國小校長賴益進等人帶著小朋友與社區阿公、居民們一起參與拜田頭、與插秧活動,讓學童了解從產地到餐桌及食與農的關係。

今年為了呈現古時農夫耕作美景,特於本鄉彰化縣歷史建築-社頭月眉池劉氏古厝團圓堂月眉池前的水田中持續辦理親子插秧體驗活動,除了培養親子間的互動外也讓學童親身體驗插秧的過程與農夫的勞動精神,農會除了邀請在地耆老來下田指導外,讓孩子們脫下球鞋、捲起褲管,手握青秧,腳踏淤泥,逐步體驗農夫的辛勞。插秧前並由農會總幹事蕭良珍帶領大家,透過拜田頭儀式向大地祈求豐收,並表達對自然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農會為了讓孩子能更深入了解農村文化,也特別邀請了台灣的象徵-水牛與孩子們見面,讓他們認識水牛與傳統農村文化的緊密關係。也透過水牛犁田的示範,也讓孩子們能夠直觀地體驗到農業勞動的辛苦。並在插秧後,也結合月眉池的傳統文化,重現牛吃水的情境,讓水牛在辛苦耕作後於水池中悠游消暑,也能卸去一身的疲憊。

農會總幹事蕭良珍說,小朋友今天踩進泥巴田裡玩得很開心,很多生活體驗是課堂上學不到的,今日走進田間才能體會到農民耕作的辛苦,也讓小朋友了解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會更珍惜食物,而農會也展示犁與牛擔、秧船與秧擔等務農工具,老一輩的智慧呈現在各種古老農具中,讓小朋友更認識傳統農村,對自己的家鄉留下更深的情感。

在台灣傳統的農耕環境中,老一輩的智慧往往呈現在各種古老的農具中,如犁與牛擔、秧船與秧擔等工具。透過展示介紹這些傳統的農具與艱苦的農務工作相結合,不僅讓孩子們能認識到傳統農夫智慧的結晶,傳承傳統農村的文化啟發他們開放的思維及培養無限的創造力。

在現場農會也準備了傳統暨創意新興米食料理的展示,如傳統草仔粿、中西式米漢堡與鄉村鳳梨蛋炒飯等,在插秧體驗後,孩子們還有機會品嚐田頭的飯菜,除了讓他們更加融入繁忙的農忙情境中,深刻體悟到「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培養勤惜物的良好習慣,並強化米食文化,以增加孩子們對米食的認同與喜愛,在日後每吃著白米飯、聞著米粒香,更能感念農民們的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