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區農會理事葉清劍先生談台灣農村困境

▲台灣農村人口結構老化,留不住年輕人,農業各項問題亟待有作為的政府面對並解決。(上圖僅為示意圖)

記者葉瑛吟/台南報導

目前台灣農村人口老化,種田工作艱苦沒有年輕人願意接下長輩的”家業”,想做面臨龐大且艱辛的工作也請不到工人,所以大多租給”大佃農”管理,但大佃農為求方便機械化管理,只能種植一些飼養豬牛的飼料作物。為了深入了解現今台灣農村的現況,記者特別專訪佳里區農會理事本身也是農夫的葉清劍先生,以下是相關的訪談內容。

葉清劍先生創辦的洋香瓜產銷班曾榮獲民國86年十大傑出產銷班,全國第四名,得到20萬獎金。他坦言年紀大了(今年76歲)沒辦法繼續種哈密瓜,目前田裡主要是種一些自家吃的蔬菜或飼料玉米。談到目前台灣農村遭遇到的困難,他說,現在大家年紀都大了,大部分都把自家田地租給村子里的”大佃農”,每分地每年租給大佃農6600元。政府補助大佃農買農耕的機械,舉凡耕耘機,採收機,播種機等,用他們自家的機械常常耕種一百多甲的土地,為了方便機械化的管理,主要都是種植豬吃的飼料玉米和乳牛吃的青割玉米。大佃農大多一家子都投入幫忙管理農田,政府補助的休耕費用每分地每半年一期的費用是4500元也是由大佃農領取。

至於問到大佃農為什麼不種植水稻或是蔬菜等人類可以直接食用的農作物時,葉清劍先生說,首先是沒水,因為佳里區離水庫距離比較遠,水庫的水提供工業用水和民生用水後,根本不夠農田灌溉使用,所以麻豆下營白河東山那些地方還有水可以灌溉 ,他們有些是自己挖井水灌溉,可是佳里區地下水面較低必須要挖到地下一百多丈才能挖到井水,不符合經濟效益。其次是缺工,種稻子並不是只要插秧下去就好,一開始的整地後來的除草施肥,噴灑農藥,樣樣需要人力,這些工作辛苦,就算是大佃農也請不到工人,所以只好種這些家畜食用的飼料玉米,用機械管理可以節省人力。

說到缺工,兼任農田水利會小組長的葉清劍先生繼續說,就連每年整理水圳時都請不到工人,水圳的雜草比人還高大,必須噴灑農藥再將雜草除掉,常常水利站的站長請他們找工人幫忙都找不到,所以雖然年紀大還是必須和太太兩個人,一人開著”鐵牛車”,一人在車上噴灑農藥,噴灑完還得把那些雜草除掉,過程真是非常辛苦。

由於葉清劍先生自己有種飼料玉米,當記者問到收入如何時,他說一年分兩期,第一期會種些泰國蔴、大豆、或田菁等作物,第二期種飼料玉米,前期可領到政府補助的休耕費用每分地4500元,後期則是每分地可領到6500元左右,不過這期間要請耕耘機來犁田,採收機來採收。記者問到: 領的休耕費用幾乎都被工人領走了,那不就做白工了嗎? 他回答:還是有賺啦! 比方飼料玉米政府如果每斤徵收11元的話每分地幾乎都還能收成有500斤。這麼微薄的收入也難怪農村留不住年輕人了。

由此可知,現今台灣農村遭遇的困難除了缺乏灌溉水源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農作屬於較為辛苦且收入微薄的工作,老一輩的農夫體力無法負荷,年輕人又不肯投入,導致缺工嚴重,以後可能會造成台灣糧食上的短缺問題。這些均需要政府及社會各界重視,盡快擬定方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