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為加速實現農業數位轉型,國科會科研產業化平台補助之臺灣國際產學中心(TGC)促成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偕國內糧農循環大廠福壽實業於(22)日舉行聯合研發成果發表會。
現場展出一系列的數位技術和解決方案,產學攜手滿足消費大眾對健康安全產品的期待,同時確保農業及食品產業永續發展,一起實踐環境永續(ESG)社會責任。
▲產官學合作為農業發展注入科技創新能量,合力促進農業科技發展。(圖/福壽實業提供)
福壽董事長洪堯昆指出,福壽實業2018年成立數位發展辦公室,與工研會、資策會合作導入人工智慧技術,建構新世代智能製造及智能營運體系,現已完成建置自動化包裝、福壽通APP銷售管理系統、廠區智慧監測與防災系統、食用油脂生產監控管理等項目。更於2022年與北科大、中興大學產學合作,進行白肉雞精準生產、飼料廠異味管控、生產製程優化、人才培育等多項合作計畫,驅動福壽實業朝工業4.0與數位轉型發展,帶來新風貌。期許產官學研多方合作一同落實在地糧農循環價值,擴大環境永續的社會影響力。
百年企業福壽實業自1920年以製油起家,至今已103年歷史,經營範疇涵蓋各式食用油脂、穀物食品、寵物食品、農業資材、畜水產飼料、畜水產製品,及生技農業領域,多年來以「提供全民健康安全的食糧」的使命,注重產品研發不斷精進,以符合消費市場需求。
▲福壽實業在地深耕1世紀,為國內糧農循環主要推手。(圖/福壽實業提供)
對快速變化的消費趨勢,始終以「誠信實在」為核心價值,探索多元發展趨勢。福壽董事長洪堯昆強調,遵循糧農循環理念,秉持對台灣土地的關懷,邁向「綠色企業」的願景,2018年榮獲SGS「BS 8001:2017循環經濟標準」最佳化(Optimum)等級認證,成為台灣首家通過循環經濟標準驗證的食品製造商;不僅投入有機堆肥、微生物製劑的研發、製造與推廣,減少化學肥料對土地的影響,同時持續使用國產雜糧,降低國外購買運輸途程的碳排量;另外跨足養殖產業,著重動物福利及人道飼養雞、豬隻,建立產銷履歷,提升資訊透明化,為禽畜產品嚴格把關,提供消費者優質安全的產品。子公司洽富實業白肉雞電宰加工廠,更為全台首家採用歐盟食安規格氣冷式降溫屠宰設備的業者,大大提昇國內電宰雞肉品質。
▲子公司洽富實業白肉雞電宰加工廠是全台首家採用歐盟食安規格氣冷式降溫屠宰設備的業者。(圖/福壽實業提供)
為善盡對地球與台灣這片土地的責任,以製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植物性渣粕,以及農場的禽畜糞、電宰廠副產品、使用過的菇包等加以利用,製造成有機堆肥,提供給農民種植玉米、芝麻、花生等農作物;福壽實業再向農民收購這些農作物,製造成飼料、寵物食品及食用油等商品。透過農畜產業廢料回歸生態系統,延長資材使用壽命,重新再進入福壽生產體系,形成循環利用的「糧農循環」的體系。
▲糧農循環體系促進綠色經濟。(圖/福壽實業提供)
2014年成立生技發展中心,陸續導入農業科技應用,成為國內第一家添加微生物製劑的有機肥料廠商,每年銷售有機肥產品近萬噸。另外於綠色採購方面,也採購符合「美國黃豆永續確保規範(U.S. Soy Sustainability Assurance Protocol,SSAP)」認證的黃豆,呼應致力於降低土地利用影響、減少水土流失、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及減少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等永續生產的原料,2022年福壽實業所購入美國黃豆中,符合美國黃豆永續確保規範認證量,占全年黃豆採購量的23%。
除了原料重視永續採購,對於物料食品用紙箱也有25%是選擇NGO組織「森林監管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FSC) 認證通過、森林友善的FSC食品用紙箱。這些,都是福壽實業與永續潮流接軌,以實際行動呼應永續發展目標SDGs 12「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的努力,未來持續完成公司集團溫室氣體盤查及驗證,透過能源管理系統掌控能源使用情況,設立永續發展目標,逐年檢視與調整,朝減碳目標前進,近期參與美商鄧白氏ESG評比獲得高評分,及「鄧白氏ESG永續標章」使用權。
除了營運策略靈活調整,這幾年福壽實業所有部門運作皆以糧農循環為主軸並落實至產品面,2022年透過收購國產玉米製造寵物食品業績達8-9億元,旗下產品亦有芝麻油、柴魚花、寵物食品等22項產品取得碳足跡標籤證書,是全臺擁有最多類別碳足跡產品的食品廠商。
糧農永續需要一同努力,後續福壽實業規劃推動多項專案,與上下游各相關廠商單位合作,擴大糧農循環聯盟體系,期一起提升企業形象並爭取消費者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