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農業永續《食農教育法》 用吃挺臺農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食農教育法》上路滿周年,確保臺灣農業永續最重要法源依據,20條基本法串起社區、農林漁畜業者、家庭、食品相關業者、政府部門、志工團體、學校與農民團體的緊密網絡,強化飲食與農業之連結、增進國民健康減少食物浪費、推動地產地消發展在地農業,使國民穩定取得糧食,以實際行動支持農業永續,推升全民「食」力大躍進。

美國農夫詩人溫德爾.貝瑞(Wendell Berry)說:「吃,就是一種農業行為。」聯合國預估2050年全球人口數將超過90億,食物生產必須增加70%,因應糧食需求。世界經濟論壇提出,2050農業目標架構在糧食安全、環境永續與經濟機會三大框架下。

▲ 帶領國小生親自下田進行穿青蛙裝採菱角的體驗課程,包含菌種認識、製作菱角貢丸。(圖/農業部提供)

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表示,食物選擇是直接支持的農業行為,可拉動農業生產與土地利用方式,帶動農產品價格與農民收入,形塑農村經濟、社會與環境。《食農教育法》促進了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陳怡任強調,食農教育是確保臺灣農業永續最重要工作,在《食農教育法》基礎架構下,已有14個縣市政府成立地方食農教育推動會、1縣市政府報送地方食農教育推動計畫,鼓勵全民投入食農教育,超過390個單位獲得補助辦理食農教育工作。

食農教育需從小扎根,全臺22縣市已推動學校營養午餐全面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截至9月底三章一Q食材登錄達98.16%,從去年五月起,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學校每人每餐提高至十元補助額;偏鄉學校十四元,落實提升營養午餐品質。

▲ 農業部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融入十二年國教課綱,為學校教師量身編撰食農教育教學手冊。(圖/農業部提供)

陳怡任說:《食農教育法》推動地產地消,鼓勵學校優先選擇特色農業場域進行食農教育,拉近孩子與從農父母之間的距離。」像是基隆市政府以食魚教育為發展特色,結合在地漁村漁港文化,製作食魚教育體驗地圖,讓在地學童與家長了解家鄉,也推廣基隆特色。

此外,透過地產地消,把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包括與量販、超市、學校餐廳與庇護工廠等383家幸福元氣站合作,販售119.14萬份60元幸福餐盒;輔導165個農村社區、112家農會與3家漁會辦理擴大供餐服務,針對15縣市83農村社區1500戶需求者,提供食材暖暖包服務,同時辦理花甲樂食農村送暖推動計畫,提供銀髮友善食品,讓全民吃飽吃好。

▲「斗南15食物日」運動,深入學生的生活與認知,成為每個人生活的實踐,注重個人健康飲食,支持國產農產品,實踐每個月的「食物日」。(圖/農業部提供)

為擴大推動食農教育宣導,農業部統籌製作140項國產農產品教材,上架網站供下載,補助學校辦理食農教育,完成132套教案、83場校外體驗活動與24場食物日活動,累積逾八千人次參加。臺灣是水果王國,「鳳梨推推推」食農教育,吸引224家農會響應,舉辦675場食農教育體驗活動,觸及人數達30萬人次,讓全民重新認識各項水果的營養與價值,進而愛上國產農產品。陳怡任也號召國人每月15日「食物日」,透過吃在地當季食材、揪人共食快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