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原力 以農業科技翻轉原鄉經濟

記者翁一如/綜合報導

為復振原鄉產業,農業部於111年起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綱要計畫,由該部所屬11個試驗改良場所共同導入農業科技能量,以解決部落長期農業發展瓶頸。計畫歷經兩年,已成功輔導40個原住民地區、52個部落,為展示與交流綱要計畫豐碩成果,農業部於112年11月20日在該部5樓大禮堂舉辦成果交流展示活動,對外展現該計畫具體輔導成效,同時邀請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地方政府原民輔導單位共襄盛舉,於現場交流計畫執行成果並調整未來推動方向,以利加速農業技術落地到部落及原鄉產業。

農業部杜文珍次長指出,生態永續是新農業的核心,和原住民族息息相關,原民部落蘊藏豐富的傳統智慧,經由原力計畫執行過程紀錄下來,如同農業的尋根之旅,這些珍貴的傳統農耕知識和飲食文化,正呼應了農業Agriculture的字面上的意義–對於土地使用的文化。此計畫執行第一年從花蓮、臺東及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等投入開始,在陳駿季代理部長全力支持下,至今已有11個試驗改良場試所,分別從種原保存、生產、加工、行銷等,從事原鄉部落農業的科研與輔導。

▲杜次長文珍致詞。(圖/農業部提供)

杜文珍亦特別提及,今年8月1日是農業部成立的日子,也是原住民日,隱含了農業和原住民族密不可分的關係。今年更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小米年,小米是原住民族傳統的主食,除凸顯原民傳統作物與智慧的重要性,更符合聯合國訂立的永續發展目標中的五項目標:小米的永續生產除了能夠解決飢餓問題、提供豐富營養價值,也能幫助小米農維持穩定生計並且使全球糧食交易種類更多元和更有保障。

活動主辦單位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表示,該計畫以農業科技為基礎,為在地產業提供科學解決方案,透過部落行動學堂培訓原鄉農業技術人才,支持原鄉特色產業發展,以提升部落經濟、促進青年回流。實際執行上,透過直接現地調查與訪談部落需求,從中瞭解到族人擔憂於部落產業發展、瀕臨式微的特色作物種原、逐漸面臨斷層的農耕飲食文化,以及原民特色作物栽培、病蟲害管理技術缺口等問題。並由保種、生產及加工等不同面向,以科學技術導入方式來協助解決問題,希望能為原鄉找到新出路。

花蓮場舉例說明,透過計畫已成功協助培育部落的原生小米、阿美族酒麴作物,以及復育黑米祭中重要的種源「黑小米」。為保留部落流失的文化,透過訪談部落耆老,找出珍藏於耆老記憶中的知識,除以數位典藏保留,更進一步以科學方式驗證並重現部落傳統知識,並製作成書籍及食農教育教材,傳承給下一代;同時也以部落行動學堂的輔導能量,來建立農耕智慧網絡。

而各試驗改良場所也極力投入農業科技,期望能翻轉原鄉經濟,從前端的種苗繁殖技術研發、生產技術優化、建置IPM模式,一直到後端的導入省工機械,以及原民產品的加工加值等各個面向,均投入相當的研究。

花蓮場指出,該計畫推動兩年,部落已經出現轉變契機,失落的種苗得以重新找回來,因而保留下部落文化;而技術及省工機械的導入,使得原民特色作物得以茁壯發展,隨之帶動產業發展。期望透過該活動的成果展示與交流,未來能加速農業科技導入部落產業,不僅保存珍貴部落文化,更期能帶動部落產業邁向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