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同宅一起」特展 40處公共住宅設計 共構宜居生活的想像

記者陳欣欣 / 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博物館及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攜手主辦的特展「當我們同宅一起:公宅設計與理想現代生活」,於臺博館鐵道部園區廳舍2樓特展區盛大展出。展覽聚焦40處公共住宅案例,涵蓋全球及臺灣的歷史發展,試圖探討「宜居」的公共住宅設計和社會價值觀的演變。展期自即日起至113年11月10日。

特展開幕式於12月4日舉行,出席的貴賓包括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立法委員吳思瑤、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洪世佑等。文化部政務次長表示,文化部與內政部攜手將藝術融入公共住宅,期望在居住環境中體現理想生活,強調不僅關注住宅硬體,還注重居住者的內在身心靈需求。去年臺博館成為ICAM建築博物館國際聯盟機構會員,並於今年與法國波爾多建築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展望未來將持續在國際建築界建立連結。
▲文化部長史哲(中)在策展人沈孟穎(左)的導覽下,參觀「當我們同宅一起」特展。(圖/臺博館提供)

特展以「公共住宅」為核心主題,探索國家因應都市人口增長的方法,以及對居住問題的改善嘗試,呈現百年來各國多元公宅設計的演變。其中包含歐洲早期的代表案例,如法國的「百年前工業合作社的模擬家庭實驗」,荷蘭的「天空中的街道」,以及加拿大的「用模組房間堆砌城市住宅集合體」,這些案例影響了相應地區現代建築的發展。

展覽也特別聚焦台灣的公共住宅發展,包括1935年的「南方風土住宅」、1955年的「中美合作自助建屋」、1961年的「臺灣版住宅博覽會」等早期重要案例。

▲「當我們同宅一起」特展從公宅演進回望百年來對於「宜居」的公共住宅設計和社會價值觀演變。(圖/臺博館提供)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博物館將繼續以博物館角度推廣臺灣建築文化,希望透過展覽和教育活動向大眾宣揚建築美學。此次展覽同時是文化部「淨零排放示範展覽計畫」的示範展,展場設計以可逆式設計為主,符合「循環使用、減少使用」的原則,體現了減碳製作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