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道德經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無所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註解:
爲博學日有所益爲道德,日有所損謂損情欲也,使至於無爲無事之際則天下之心無難取矣。
以靈修觀點解說:
增長靈性之知識及了悟眞理日有所幫助即爲道德,既爲道德者日有所損情欲,損可說爲克制情欲;忘情則智慧顯現,促使心境清淨,私欲盡除,可達感化之境;以感化督促百姓自化則爲正,此乃由感化而得,因此我無欲則百姓自化為正,而百姓爲正即天下之心得,此天下之心得則是治國以天下之眞理行事而不難取得。
道主開示:
這一句是說,人力行修道提昇靈性,引發出知識及了悟眞理,源源不斷地顯現出來,這就是道德。為什麼說是道德?因為了悟眞理,就是融合 道本體的磁場;提昇靈性所引發出來的知識,就是德。因此,擁有道德之修道者,才能消除對物質貪求的慾念。
消除對物質貪求之慾念,就是靈性之善磁場出現,促使心神清淨,貪求物質之心徹底消除,這就是完全達到感化之境地。
由這種感化的力量,督促百姓自然地端正心靈,此種是由感化所得到的功效。也就是百姓 必須要掌管國家大事之人,以修道發出感化的力量,才能端正心靈;而百姓之心靈歸於善,就是天下之眞理所得到的功效。此種功效則是治國與天下之眞理做事情,才可以得到無憂無慮之生活。由此可見,人人必須靈修,才能受到神仙的感化,得到喜悅 、 無憂無慮的生活。
〔本章要旨〕
「無為」行事即得自化為正,以眞理行事則自然成「無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