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錦蘭/桃園報導
中藥行是一個承載著豐富歷史和文化價值的行業,蘊藏著古老的醫學智慧結晶,也是街坊間許多人所熟悉的存在,位於中壢區的巷弄內,由廖文男老師傅所創立的正興中藥行,是間經營超過40年的中藥批發商行,人稱廖阿公,今年雖已高齡86歲,開朗健談,中氣十足,思路清晰有條理,顯見老當益壯,養生有道,本身亦可成為善用中藥材的最佳代言人,平日總是樂於分享自身創業心路歷程及養生之道。
▲廖阿公14歲就當學徒,與中藥結下不解之緣,練就一身本事。(圖/睿傳媒提供)
廖阿公訴說著往事:國小畢業,因家中食指浩繁,為紓解經濟困境,14歲就去台北迪化街當學徒,每天清晨就是一連串洗藥、曬藥、切藥、打磨炒藥等,繁瑣的製藥過程樣樣來,更兼做打雜工作,小小年紀就需看人臉色行事,多年辛苦當學徒,與中藥也結下不解之緣,更練就一身本事,為日後懸壺濟世紮下厚實的基礎,由於年輕時的窮困,深知沒錢之苦,平素已養成勤儉之風,同時只要店門一開,每天都期待著生意興隆,財源滾滾而來。
▲懸壺濟世,如華陀再世,與兒媳婦開心合影。(圖/睿傳媒提供)
▲廖阿公雖已交棒,後繼有人,對中藥始終充滿熱忱。(圖/睿傳媒提供)
於民國八十九年已交給兒子媳婦接棒,他們繼承家業後依然遵循樸實、淳厚的態度來經營,慎選藥材,品質保證,親切對待每一位客戶,更為民眾量身調配適合保健或調理的藥膳茶飲,以中藥專業的角度來把關,令人安心,客源也穩定有增無減地持續回流,多年來在當地已建立良好的信譽與口碑,更是人們心中充滿人情味的「好厝邊」。
▲新鮮的中藥材,玲瑯滿目。(圖/睿傳媒提供)
隨著時代的變遷、民眾習慣的改變,促使整體中藥產業日漸式微,如健保制度改變市場生態,及消費族群老化,年輕的一代則習慣到中醫診所就醫、服用科學中藥,或服用西藥,並在一般大眾的認知中,西醫著重於治療,中醫著重於預防養生,西醫能在短時間緩解症狀,中醫則要花費較長時間調養,因此在追求快速、效率的現代化浪潮下,中醫和中藥就面臨許多新的挑戰。關於健保開辦又只納入中醫健保制度的推行,對傳統的中藥商更是造成極大的影響。
▲正興中藥行的正門,熟客特地光顧,親切招待的畫面。(圖/睿傳媒提供)
▲古代著名的中藥師~藥王孫思邈的十三法,到現在仍適用的一種功法,貼於牆面上,與中藥相輔相成,希望更多人在養生層面能獲益良多。(圖/睿傳媒提供)
至於政策的制定,據了解,受限於[藥事法]規範,政府僅核准1993年以前列冊的中藥商執照,相關的配套政策又懸而未決,已超過20年未核發藥商執照,讓中藥行急遽地減少,面臨傳承斷層的窘境。而且在台灣想開中藥行,除非是念中醫系或者醫學系,考取醫師證照才能執業,但對於中藥行的學徒出身者則認為要講專業性,他們有多年的打拼,每天耳濡目染實地經驗的專精,希望有合法正式管道延續下來這些知識,讓經營造成的困擾能獲得解決。
▲已漸得真傳的兒媳婦,面臨大環境的影響,也在尋求解決之道。(圖/睿傳媒提供)
目前國內大部分的中藥材都是由中國進口,近年來價格持續上漲,尤其疫情過後更是成倍翻漲,這波漲幅,勢必會衝擊到臺灣相關產業,讓民眾也很有感,在大環境的影響下,面臨諸多的挑戰,廖阿公仍懷著信心,期許未來,認為這個傳統產業不會消失,中藥其實遠比人們所想像更貼近我們的生活,消費市場始終存在。應該怎樣讓現代人去了解中藥的好,可從試圖改變普羅大眾認為「治病才吃中藥」的思維,「把預防勝於治療」的保健養生觀念帶給顧客,加深民眾對中藥材的接受度,而科學中藥和傳統水煎藥的湯劑其實各有優缺點,本店亦有提供科學中藥,方便顧客依需求取捨。中藥行雖已不如以往的盛況,未來如何從傳統中找出符合現代生活的經營方式,隨時代傳承下去,秉持用心為民眾守護健康,加強服務動能,努力朝著目標持續精進,正是正興中藥行期許迎來更好的發展前景。#
店名︰正興中藥行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復華三街45號
電話︰03-4528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