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道德經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人。將以娛之。人之難治,以其知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德。知此兩者,亦為楷式。能知楷式,是謂玄德。德深遠。與物反然後。乃至大順。
註解:
古之爲治者非要人明,好惡有分別,只欲使其娛樂,無識無知,如有所知故為難治,智慧生奸詐深為賊害之端,玄德用楷式,時情盡遣歸於大順。
以靈修觀點解說:
古時候治理天下事之人必要能明辨是非,好與惡要有分明,如只想要享受其娛樂,即無法辨認是非亦無法知道事物之眞假與好惡。
假如治理天下之人有所知曉是非及好惡,但卻難以治理。其因即是智慧生奸詐,是爲賊害之首,因而以道德規範來治理天下事,促使百姓歸於道德之中,而天下自歸於太平。
這一句是說,古時候治理天下事之人必須要能夠分辨是非的能力,好與惡要能夠判分,如果只想要享受凡俗上的物質生活,則無法認知辨分出是非,也就是無法知道事情的真假以及好與惡。
如杲治理天下之人能夠判分、知道是非以及好與惡,但卻很困難去治理,其原因就是人人的聰明生出奸詐之心,則是賊害之首;因而必須以修道方式、靈性法則來治理天下事,促使百姓回歸於清純、純樸之中,而天下自然形成太平之世界。
由此可見,治理天下之人必須修道人或是神仙,才能散發出神性或是靈性清氣磁場,感化人類回歸赤子之心,天下才能自然造化出太平;也就是說,治理天下之人的靈性要比凡俗的人高層次,才能感化凡俗之人回歸純樸,造化出太平世界。
〔本章要旨〕
施行「道德」規範治世,天下自歸於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