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茶改場於8/3歡度改制周年場慶。本次活動主軸為『越雙甲・慶周年 智慧、多元、創新』,茶改場創立至今121年積累百餘年研發量能,兼顧產業鏈結與推動,成功推出多項茶業科技新技術,活動當天並發表新茶類-臺灣橙茶」與公佈「臺茶26號新命名-豐鶴」是活動一大亮點。
▲「臺茶26號」命名票選活動最終以「豐鶴」雀屏中選。(圖/茶改場提供)
農業部胡忠一次長說明「智慧韌性・永續安心」是農業部新推出的四大農業政策行動策略,尤其是凱米颱風過境帶來破紀錄的驚人雨量,更讓人理解極端氣候已是現在進行式,強化農業韌性已刻不容緩;而改制後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管轄國內茶、咖啡及所有飲料作物,也將配合本部行動策略,以智慧科技提升茶及飲料作物產業競爭力。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該場以循環淨零為目標研發多項茶業科技新技術,包含省工、低碳的新茶類製程及次世代茶飲加工技術,也推出智慧數位服務如臺灣茶葉生產資訊平台,皆有助打造臺灣茶產業成為永續韌性的產業,協助茶農成為具有高度專業的職業。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臺灣第一個商用茶新品種「臺茶26號」具高產,具適合機械採收及茶湯滋味濃稠等特性,於場慶活動中辦理命名票選活動,最終以「豐鶴」雀屏中選,感謝民眾投下寶貴的一票,一同見證「臺茶26號-豐鶴」為臺茶創造的新歷史;創新省工、低碳「新茶類」製程-臺灣橙茶,其利用機採茶菁研製重萎凋、適度炒菁揉捻並控制發酵之新茶類製程,具花果香、清爽圓潤之新風味,首度於場慶中辦理試飲,讓民眾親身品茗它的獨特風味。
其次是(二)智慧區,展示本場在智慧科技服務上之研發成果,其中茶與咖啡分類分級數位化評鑑系統,將品質風味與分級指標結合,評鑑後可立即運用生成式AI產出風味評鑑報告書,將以數位科技引領產業革新;最後為(三)多元區,由臺灣咖啡風味輪及速萃調飲茶新型加工技術領銜,以多元思維開創調飲新模式,其中手沖速萃茶之新品飲方式更能貼近新世代的需求。
蘇宗振場長進一步表示,本年度場慶與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聯手舉辦北部水土保持聯展,邀請全臺二十個單位共同參與,透過互動性遊戲讓參訪民眾認識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而看見部落原民發展協會也共襄盛舉,首度亮相臺灣茶食農教育體驗Tea House,在炎炎夏日中,帶給各位民眾戶外農遊新體驗。
蘇場長說明,茶改場對臺灣茶產業發展有功人士予以公開表揚,今年度遴選6位茶產業傑出及特殊貢獻獎得主,包括陳仙如先生(埔中茶傳統工藝傳承者)、蘇文昭先生(鹿谷烏龍茶文化保存者)、吳秋伶女士(紅烏龍推手)、張文輝先生(四季春發現者)、陳茂淳先生(名間埔中茶文化保存者)及林馥泉先生(茶界宗師),特別感謝他們對臺灣茶產業發展與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的奉獻與貢獻。
此外,茶改場邀請2024全國創意茶飲調製競賽得獎選手進行現場展演,以速萃茶為基底調製創意茶飲供民眾品嚐,讓民眾瞭解國產農產品與茶飲結合的無數可能性,而「最佳人氣王」票選活動由健行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獲獎,獨得新臺幣2萬元獎勵金。
茶改場說明,配合農業部成立,茶改場轉型為「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已逢周歲,臺灣茶產業面對極端氣候、農業勞動力下降、消費族群偏好轉變及國人對品質及安全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亟需產業升級與轉型,未來在科技研發與產業輔導面向上,將以健康、安全及快速即飲之「次世代健康茶飲」為領軍,讓茶及飲料作物朝向多元化蓬勃發展,為茶改場開啟下一個百年盛世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