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出重手!四大新信用管制措施抑制房市熱度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為應對台灣房市過熱和囤房行為,央行於2024年9月19日宣布,將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這些新規定進一步抑制房地產市場中資金的過度流入,並保護無自用住宅者的購屋貸款需求。此次央行的管制措施分為四大項,對於自然人及法人購屋貸款提出了嚴格的貸款成數限制。

此次的措施不僅針對第二戶以上的購屋者,還涉及高價住宅及餘屋的貸款成數,重點針對囤房行為,進一步調控房地產市場。央行表示,這些新規定將自2024年9月20日起正式生效。

四大管制措施的具體內容

1. 自然人第一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
根據央行的新規定,名下已有房屋的自然人在購買第一戶房產時,貸款將無法享有寬限期。寬限期本是讓購屋者在初期階段僅需支付利息而不必償還本金的優惠措施。此項新規的實施,將大幅限制投資客進行多戶房產購置的靈活性,迫使購屋者在貸款後立即進入還本付息階段。

2. 第二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降至5成:
針對擁有第二戶房屋的自然人,其購屋貸款的成數將從原本的6成降低至5成,並將該規定擴大至全國實施。這意味著,購買第二戶房產的民眾需要自備更多的首付款,進一步增加了投資房產的門檻。

3. 法人及第三戶以上房屋貸款成數限縮:
對於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以及第三戶(含以上)的購屋貸款,貸款成數由原本的4成降至3成。這項措施對於那些通過企業名義進行房產投資的法人以及購買高價住宅的個人戶將構成嚴重限制。隨著貸款成數的進一步降低,這些投資者將需要動用更多自有資金,進一步減少投資的吸引力。

4. 餘屋貸款成數降至3成:
餘屋貸款是指開發商或投資客手中尚未銷售的空房的貸款,這些房產的貸款成數也從4成降至3成。此項措施將進一步限制房地產開發商囤積未售房屋的能力,促使他們更快地將房產釋放至市場,以緩解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在今年8月下旬,央行已公開進行「道德勸說」,要求國內銀行針對不動產貸款業務進行整改,提出為期一年的不動產貸款總量改善計畫。由於此前市場上出現的「房貸荒」現象,央行此番出手正是為了避免資金過度集中在房市中,進一步影響經濟金融穩定。

央行此次推出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除加強對不動產市場的信用管控,遏制過度投機和囤房行為。通過增加自備款的比例,這些措施將大幅提高房產投資的門檻,從而有助於降低投機行為對市場的影響。

然而,此次政策也可能對市場中的自住買家帶來一定影響。特別是對於一些名下已有第一間房屋,但仍需要購買第二戶自住的購屋者來說,貸款成數的降低將增加其購房難度。因此,市場專家建議,政府在政策實施的同時,也應考慮到保障自住需求的平衡。

隨著房市管控政策的逐步實施,台灣房地產市場有望迎來一定的降溫。專家指出,這些新措施將對房市中的投機行為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並促使房價逐步回歸合理區間。然而,最終的政策效果仍需視市場需求和供應變化而定。

此外,央行也宣布調升存款準備率,進一步收緊銀行貸款資金,這一系列措施將從10月1日起生效。透過多方位的政策調控,台灣房市有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實現更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