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藝術

嘉義縣仲夏表演藝術節 「明華園」「紙風車」回嘉打頭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暑假週末何處去,仲夏表演鬥陣來。2023嘉義縣「仲夏表演藝術節」將於8月26日開跑,連續四週末假期,近30組團隊在9大鄉鎮輪番登台,首部曲超強卡司,由台灣2大知名品牌「明華園戲劇總團」及「紙風車劇團」打頭陣;明華園《超炫白蛇傳》睽違11年回歸重現,而紙風車《哪吒鬧龍宮》甫從匈牙利回台首演,國際級藝術饗宴就在嘉義。 日前(31日)在縣府中庭舉行宣傳記者會,兩大團體「明華園」、「紙風車」分別搶先演出精彩內容,讓現場賓客大飽眼福,縣長翁章梁、行政院政務顧問陳冠廷、文觀局長徐佩鈴、明華園戲劇總團長陳勝福、首席台柱孫翠鳳及紙風車劇團長任建誠等人大力宣傳「仲夏表演藝術節」,翁縣長更手拿布袋戲偶加入表演行列,會後也致贈嘉義杯以示感謝。 ▲「仲夏表演藝術節」明華園粉墨登台記者會。(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提供) 仲夏表演藝術節延續去年廣受好評的社區藝術季,系列活動分為4部曲,《首部曲》仲夏嘉藝、《貳部曲》諸羅演藝、《參部曲》海風藝想、《肆部曲》山水風情,並在9鄉鎮設定不同主題演出。演出內容包括諸羅縣治鑼聲響、民雄表藝樂音揚、溪口民藝風情異、朴子風土諸羅情、漁人碼頭濱海樂、布袋海風來樂舞、中埔農情樂同歡、阿里山原音鄒樂、大埔湖濱藝饗宴,8月26日至9月24日期間,每周末輪番在9鄉鎮登場,地點涵蓋宮廟、公園及服務區等地,每場都獨具特色。 ▲嘉義「仲夏表演藝術節」活動表。(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關科提供) 文化觀光局表示,此次由文化部邀請明華園劇團、嘉義縣邀請紙風車劇團打頭陣,接著連續三週有嘉義縣最在地、全國最優質的團體,以及精彩國外秀,首部曲兩大演出,將在縣府麥當勞前超大空地及府前廣場登場,更有多項抽獎好禮等觀眾帶回家,與藝文團隊近距離接觸,盼促進社區參與,推動藝文扎根。 孫翠鳳透露,她將親自粉墨登場,另有許多不超過30歲的青年團員共演,動員300多位幕前幕後人員打造這場演出,加上志工、縣府局處,也將有500多人在現場為觀眾服務。很多戲迷已訂好機票、高鐵甚至住宿,準備好要來嘉欣賞睽違11年,經典再現的超炫白蛇傳的「傳承青春版」。 ▲嘉義「仲夏表演藝術節」明華團白蛇傳將上演。(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關科提供) 陳勝福說,現場觀眾席超過200排,預計超過5萬人共襄盛舉,更安排500吋大螢幕,讓最後一排觀眾能清晰看見演員面容,演出也強調「三點一線零秒差」,演員飛在13層樓高的空中、地上樂隊演奏、舞台及觀眾席都在表演,營造身歷其境的立體空間,考驗戲劇效果,也很感謝有嘉縣府團隊協助才能辦得到。 任建誠表示,日前紙風車才到匈牙利布達佩斯演出,邀請許多烏克蘭難民家庭看戲,以台灣傳統布袋戲文化結合動畫3D帶向國際,如同在台灣巡迴鄉鎮一樣,用藝術撫慰人心,而回台後首演就獻給嘉義縣,歡迎大家來看「哪吒鬧龍宮」。 ▲嘉義「仲夏表演藝術節」紙風車的「哪吒鬧龍宮」。(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關科提供) 翁章梁說,睽違11年,明華園戲劇總團精采大戲《超炫白蛇傳》,以及剛從匈牙利回來的紙風車劇團《哪吒鬧龍宮》,都將在「仲夏表演藝術節」一次呈現,這次台灣兩大表藝品牌將同時在嘉義帶來最本土的歌仔戲、布袋戲,大家一定要來嘉看表演,享受鄉土風情。

台南市2023兒藝節「藝起SHOW」 博得觀眾滿堂彩

生活中心/ 綜合報導 臺南市為強化藝術教育向下扎根,自109年起開辦兒童藝術教育節系列活動,深獲各界好評,其中「藝起SHOW」--創意戲劇展演,日前(7月9日)在鹽水區永成戲院熱鬧登場,由甫獲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獎項榮譽的新興國中、海佃國中與後壁國中接力演出,博得現場觀眾滿堂彩! 黃偉哲市長表示,臺南市致力推動藝術教育深耕不遺餘力,兒藝節活動將藝術與教育相互結合,展現學習成果與創意的機會,幫助學生從小就開始認識臺南文化,真實體驗臺南藝術之美。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本次活動表演學校,分別是榮獲111學年度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皮影戲國中組優等的新興國中、光影偶戲國中組優等的海佃國中,以及綜合偶戲國中組特優的後壁國中,以上學校為了本次活動,再次優化表演內容,共同呈現在市民眼前。 新興國中的皮影劇團聲名遠播,近年來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榮獲至少優等佳績,本次演出「巨人的傳說」,改編自曹族原住民的故事,透過皮影戲光影設計和側身操偶的演出手法,呈現族人間的情感交流及捍衛自己家園的情節,透過此番演出,可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環境的美好。 ▲新興國中所表演的皮影戲。(圖/台南市教育局提供) 海佃國中自103學年度開始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現代偶戲光影偶戲組,相較於其他參賽歷史悠久的團隊,雖資歷較淺,卻表現不俗。演出劇目「神榕」是描述祖先來到台灣初期,深受曾文溪氾濫改道沖走無數次家園之苦,後求助於池府王爺,共同種下榕樹,形成森林,戍守著十二佃不再受水患之擾。 後壁國中懸絲偶戲團成立至今,歷年來共計13次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獲得9次特優,表現相當優異。本次演出的劇目「金牌之路」,描述愛好軟式網球的少年,在經歷挫折後最終勇奪亞運金牌,但也面臨了心愛的女孩逝去的消息。 ▲後壁國中所表演的懸絲偶戲。(圖/台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表示,非常肯定所有師生長期耕耘藝術教育的用心,也期望學校的藝術教育,能帶領孩子們在學期間挑戰自我、開拓親近藝術世界之門,更為孩子們建立自信。教育局也會陸續將精華影片置於兒童藝術教育節粉絲專頁,歡迎市民朋友踴躍點選回顧。  

高雄林園海洋彩繪秘境 來漁港走走搧海風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夏日午後想出來走走嗎? 想來海邊吹吹風,親身感受海風的涼訊嗎?海洋局呼籲,市民朋友可以趁著假日來趟林園小旅行,到汕尾漁港看完「汕尾鰻療癒」彩繪後,可以漫步至市境之南樹及月牙灣觀海景,還有鄰近的中芸漁港、鳳芸宮、海洋濕地公園、林園紅樹林生態區等景點,非常值得到訪一遊。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融合林園在地海洋漁業、媽祖王爺宗教信仰及海洋生物等在地元素創作,於汕尾漁港及中芸漁港周邊社區牆面陸續彩繪完成。近期再邀請知名創作藝術家「0.5mm插畫」,以「汕尾鰻療癒」為主題,在汕尾漁港南防坡堤進行彩繪。 ▲林園區汕尾漁港彩繪位置圖。( 圖/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提供) 海洋局表示,高雄市林園區位處市境南端,依山傍水、坐擁河海;黑有烏魚,白有鰻苗,黑白雙金、左右逢源;海洋濕地公園雖袖珍,倒立水母是全台濕地絕無僅有的明星物種;養灘而設置的離岸海堤,創造出9個月牙灣與方塊海奇景,令人目不暇給。 ▲汕尾漁港在地捕鰻苗的彩繪。( 圖/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提供) 海洋局指出,以往漁港印象總是生硬冰冷的設施,如今增添繽紛美麗的彩繪,讓民眾了解在地漁村文化與特色,看到可愛的海洋生物時真的讓人會心一笑,同時也讓漁港變得更美麗。為串聯中芸及汕尾漁港周邊社區彩繪意象,今(112)年初已完成中芸漁港觀景平台及汕尾漁港上架場彩繪在地海洋漁業、媽祖王爺宗教信仰及海洋生物等意象,並於汕尾漁港設置「撸鰻栽」互動平台,遊客免下海就可體驗「撸鰻栽」樂趣;近期再邀請知名創作藝術家「0.5mm插畫」,以「汕尾鰻療癒」為主題,在汕尾漁港東鳳宮前的南防坡堤進行彩繪,以在地捕鰻苗、赤尾青蝦等漁業作業特色為創作元素,插畫富含日式風格、可愛逗趣,再搭配市境之南樹的無敵海景,讓到訪的遊客駐足停留打卡、拍網美照身心療癒。 ▲汕尾漁港宗教主題彩繪-媽姐意象。(圖/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提供)

【道德經】道經五色章 第十二(2)

文學/道德經 五音,令人耳聾。 註解: 宮、商、角、徵、羽,若聽他聲失其正聲是聾。 以靈修觀點解說: 宮、商、角、徵、羽,五種音調,假如聽做其他的音調,而失去原來的音調則是聾耳。 這一句是說,靈修者要分辨靈性上之聲音,也就是要守著    靈性開示之聲音。如果把    靈性的開示聽做凡俗上的言語,則是產生聽不到    靈性上的開示。

高雄輕軌之旅-內惟藝術中心站

記者林澄璋/高雄報導 列車緩緩行經兩旁綠意盎然的小葉欖仁樹叢,彷彿置身於絕美的綠色隧道。這段高雄輕軌被喻為「龍貓隧道」,有全台最美輕軌段之稱,位於C21A內惟藝術中心站到 C21美術館站。到站下車,走出月台可以感受到內惟藝術中心站白色站體設計的藝術感,這是採自內惟埤"水流漣漪"的意象來設計。 ▲高雄輕軌內惟藝術中心站。(圖/記者林澄璋攝) 高雄輕軌全線共有5個特色站,內惟藝術中心站是其中之一。該站緊鄰美術館站,原計畫名為「美術館西站」,後由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改名為內惟藝術中心站。車站代碼為C21A,是輕軌車站中唯一有英文代碼的站名。 來到輕軌內惟藝術中心站可以說來到高雄市的藝文特區,附近除了有高雄美術館、兒童美術館,約步行約3分鐘,就會走到甫於2022年10月才開幕的內惟藝術中心。純白色、無樑柱的不規則輕量建築群,加上大片玻璃窗,在外觀上就相當吸引人。灑落的陽光將樹影打印在白色牆面是擺拍熱點。由於入內參觀免門票,假日排隊人潮更是絡繹不絕。 ▲內惟藝術中心。(圖/記者林澄璋攝) ▲白色牆面輝映出搖曳樹影是打卡熱點。(圖/記者林澄璋攝) 館內展間會不定期舉辦藝文創作策展,像是4月1日起展示由日本知名畫家奈良美智為台灣巡展的作品《朦朧潮濕的一天》。除了逛展,館內還有兒童遊戲區、電影院、文創商品區、輕食咖啡館以及全臺唯一的開放式藝術品修復中心。讓民眾體驗互動式藝術參與的同時,也能愜意享受美味的用餐時光。 ▲4/1~8/31巡展日本知名畫家奈良美智作品《朦朧潮濕的一天》。  (圖/記者林澄璋攝) ▲進駐內惟藝術中心的咖啡廳「Akau Coffee 猻物咖啡」。(圖/記者林澄璋攝)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鐵路地下化帶動內惟社區舊街道更新,從內惟藝術中心步行不到1分鐘就能來到位於日昌路入口的內惟市場。 這是傳統市場也是黃昏市場,內惟市場裡的攤販由於價格非常親民實在,每天從下午14:30一開市就被在地人擠爆。超過上百家的攤商,以賣吃的居多,從熟食、蔬果、海鮮、炸物、麵食、零食等應有盡有,有些攤商擺攤超過20年,高CP值及知名度更受到不少網紅到訪推播。 ▲內惟市場每天開市人潮立刻爆滿。(圖/記者林澄璋攝) ▲內惟市場生鮮攤商。(圖/記者林澄璋攝) ▲內惟市場豆漿攤商。(圖/記者林澄璋攝) ▲內惟市場炸物攤商。(圖/記者林澄璋攝) 坐一趟高雄輕軌,來到內惟藝術中心站,在這裡可以漫步於美術館周邊的生態溼地園區、沉浸在當代典藏藝術的巡禮以及逛逛滿足味蕾的傳統市場,勾串起結合知性與感性的一日遊藝術生活圈。 # 高雄「內惟藝術中心」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馬卡道路329號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 11:00-21:00(週一休館) 高雄「內惟市場」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九如四路1460巷45號 開放時間:週一~週日 14:30-18:30(週一休館)      

⦗攝影記事⦘ 阿里山區一年一會 升天鳳蝶~垂枝櫻花版

記者王天方/嘉義報導 每年的阿里山花季上山常有意外驚喜,值得一提就是今年記者和升天鳳蝶的一期一會。升天鳳蝶一年裡只有 3 到 4 月才羽化成蟲,所以只有在春天才有緣一睹芳蹤,當升天鳳蝶出現在垂枝櫻上頭,這是記者多年來首次在阿里山垂枝櫻拍攝到的全新畫面,重點是鳳蝶的整隻完整,後翅細長的尾突,有如兩把長劍,難怪別稱「劍鳳蝶」。# ▲升天鳳蝶翅寬具黑色條紋排列及細長的尾突。 (圖/記者王天方 攝) ▲升天鳳蝶喜歡在陽光下吸花蜜。 (圖/記者王天方 攝) ▲升天鳳蝶近肛角有黃斑。 (圖/記者王天方 攝) ▲升天鳳蝶翅腹面有黑色條紋。 (圖/記者王天方 攝) ▲升天鳳蝶口器相當發達。 (圖/記者王天方 攝) https://youtu.be/9H1kYOLOSuA ▲只有在春天才有緣一睹升天鳳蝶芳蹤。 (圖/記者王天方 攝)    

彩繪老社區迷幻又迷人 高雄衛武迷迷村 震撼您的眼睛

記者上官芸/高雄報導 鄰近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附近的建軍路及尚勇路、行禮街與行仁路口(捷運衛武營站5號出口),原先只是個平凡國宅老社區,苓雅區公所於2016年開始推動以「藝術美感」作為社區特色發展主軸。 經過多次與居民的溝通達成協議,邀請國內外優秀藝術家進行牆面彩繪創作,讓在地居民的住家成為戶外美術館,並取名衛武迷迷村,現在社區處處充滿色彩,也成為遊客拍照景點。 ▲藝術家進行牆面彩繪創作,讓在地居民的住家成為戶外美術館。(圖/記者上官芸  攝)  為什麼取名為衛武迷迷村呢?因為彩繪的藝術之美迷幻又迷人,當時的里長(也是現任里長)叫邱秀迷,所以就取名為「衛武迷迷村」了。(來自邱里長接受媒體PeoPO公民新聞訪談中的說明)。 記者在社區拍照時,發現社區整體規劃雖有大力整頓過,這些可以在主要拍照區看到公所的努力成果,但我們由照片中看到堆放雜物影響行走及私人雜物太多有礙觀瞻,建議公所規劃社區汽機車停放及花盆、雜物的清理;社區就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旁,一個規畫完整且潔淨的社區是很吸引目光的。 ▲堆放雜物影響行走及私人雜物太多有礙觀瞻,建議公所清理強化市容美感。(圖/記者上官芸  攝)  ▲每一棟都是獨特的巨型藝術壁畫。(圖/取材自高雄市苓雅區公所fb)  ▲透過QR code 行動條碼可顯示彩繪地圖及壁畫創作資訊。(圖/記者上官芸  攝) ▲迷迷村內以「苓雅」諧音為發想的「羚羊」裝置藝術。(圖/記者上官芸  攝)  目前迷迷村各明顯地點已放置苓雅區街頭藝術彩繪觀賞地圖及QR code 行動條碼,顯示彩繪地圖及壁畫創作資訊,便於民眾以手機等行動通訊設備,快速掃瞄連結,提供更簡單方便的迷藏尋圖資訊。 更多詳情請上苓雅區公所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ngyadt ,或電洽(07)3322351#2569郭小姐查詢。(資料來自苓雅區公所)  

李國修榮耀之作「京戲啟示錄」 3月重返舞台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劇場國寶」李國修老師逝世10週年,眾所期盼下,2023創拓版《京戲啟示錄》將正式重返大舞台。《京戲啟示錄》被譽為「華人劇場的驚嘆之作」,是李國修老師的巔峰之作,這齣半自傳作品寫的是李國修老師自己與父親故事,以在中華商場裡終生做戲鞋的父親為原型,訴說一個「戲中戲」的故事。 這齣「戲中戲」是由「屏風表演班」演出「風屏劇團」,「風屏劇團」演出《梁家班》的故事,而「梁家班」演出京劇《打漁殺家》,獨特的敘事結構,表現出李國修老師獨特超凡的劇場天賦和智慧。李國修老師曾說「無處不劇場,放了個屏風就可以演戲了」,這也是屏風劇團名稱的由來。他這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開門、上台、演戲」,在《京戲啟示錄》他說到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更是闡明他對劇場工作的熱愛與對表演藝術傳承的堅持。讓我們走進劇場,領略藝術工作者燃燒生命的熱情! 2023創拓版李國修紀念作品《京戲啟示錄》由導演李小平及王月領軍超強製作團隊與舞台劇菁英演員,將一同帶領觀眾回到那個「戲中戲中戲」的故事。《京戲啟示錄》將於2023年3月9日至3月12日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首演,3月18日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4月1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巡迴演出,購票請洽寬宏售票(kham.com.tw)。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