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凱神話藝術村走讀之旅 青葉部落「星空饗宴」回味無窮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以「魯凱神話藝術村」聞名全國的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社區,向來以傳統文化帶動社區產業,近年更透過屏東縣政府協助,輔導青葉社區運用社區故事與原民特色元素,成功推出「星空饗宴」餐桌品牌。 ▲傳統花環DIY。(圖/屏東縣城鄉發展處提供) 遊客來到社區時,先進行跨火驅邪的迎賓儀式,透過焚煙告知祖靈有客人造訪部落,請祖靈庇佑一切順利平安。緊接著族人帶領遊客製作屬於自己的花環後,由青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巴俊傑帶領遊客走讀社區,可以看見青葉社區棋盤式的整齊街道上四處都是魯凱族藝術家的作品,使遊客深度徜徉在魯凱神話藝術村的氛圍裡。 ▲與遊客一起傳統圍舞。(圖/屏東縣城鄉發展處提供) 餐桌開始前,遊客帶著火把繞場地一周,並由部落頭目點燃希望之火,代表著對土地的尊重與祝福。餐桌饗宴中的每道菜餚是社區主廚運用新鮮的紅藜、小米等在地傳統食材,透過創新的料理方式,創造出淡菜柚香紅藜沙拉、佐醬蕈菇小米魚排等的特色料理,不僅保留了濃郁的部落風味,更展現對食物與文化的尊重。最後在星空下族人與遊客們伴隨著部落音樂圍舞,與大自然共度美好夜晚。 ▲特色料理紅藜蟹肉蔬果卷。(圖/屏東縣城鄉發展處提供) 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表示,青葉社區透過每一次遊客的參訪與體驗,逐漸提升社區遊程內容與服務精緻度。本次參與的遊客對於能在青葉社區深刻體驗到魯凱文化底蘊,以及大自然的獨特魅力,感到相當愉悅,期望以後能再參加更多類似活動。青葉社區亦有舉辦社區小旅行,6人以上即可成行,內容含社區導覽和特色餐點,一人只要499元,如需DIY體驗另計價,詳情請洽青葉社區發展協會08-7965667。#
活力與魅力的文化饗宴 「原音迴響-札哈木之星」歌唱比賽
生活中心/台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於日前(9/2)在南紡購物中心一樓南紡廣場舉辦「2023原聚札哈木系列活動-原音迴響-札哈木之星」歌唱比賽(初賽),為台南市帶來一場充滿活力與魅力的文化饗宴;本次「原音迴響-札哈木之星」歌唱比賽報名高手如雲,分為網路海選、初賽及決賽,共計32名原住民族歌唱好手報名海選,經專業評審擇優選出16強參與本場初賽。 每位參賽者的歌聲各有特色且繚繞人心,讓現場民眾為之熱血沸騰,現場甚至邀請到前一屆(2020年)札哈木之星冠軍(現今知名歌手)-邱軍壓軸演唱,為這場睽違3年的比賽畫下完美的句點;而這勢均力敵的膠著賽事,終於在專業評審見證下選出最後8強進入決賽名單同步公告於本市「札哈木市集」臉書粉專。 本活動決賽訂於10月28日(星期六),將選出札哈木之星前四名,現場邀請民眾票選人氣獎,最高票得獎者可獲得精美禮品,期盼大家前來共襄盛舉。#
走訪桃園龜山 尋找百年前龜崙社的生活遺跡
記者秦晴/桃園報導 桃園市文化創意觀光發展協會陳進龍總幹事,一直致力龜崙社的文化探尋及紀錄,於2023年7月帶領發掘桃園社造之美工作坊的學員,實地走讀平埔族龜崙社遺跡,希望喚起更多人對在地文化的認同。 ▲桃園市文化創意觀光發展協會陳進龍總幹事,為大家解說永媽隆古厝的保存及過往歷史。(圖/發掘桃園社造之美工作坊提供) 台灣北部龜山楓樹坑地區的平埔族龜崙社,是一個充滿傳奇的社群。在明末外來強權來到台灣統治時,外人因視龜崙社領地為生番兇悍的出草區,因而避開不敢踏越。康熙年間曾有龜崙人狀如生番的描述,直至雍正10年的討伐後才歸順清朝;乾隆年間將龜崙社編入台灣府淡水廳以北的熟番淡北十九社之一。現今桃園「龜山」的名稱,就是來自其為龜崙社人世居之地而得名。 ▲桃園龜崙社末代頭目永媽隆的古厝,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年。(圖/記者秦晴攝) 依據明治42年調查的熟番戶口,龜崙社共36户160人,當時龜崙頂社由永媽隆頭目擔任領導,在楓樹坑建有大厝。根據日治時期戶籍調查,龜社平埔族的姓氏有永、干、傅、柯、陳、林、袁等,其中永、干、傅、柯,堪稱龜崙社的「四大家族」。永姓家族在山區一帶從事各種行業,永字頭的商號是其特色。末代頭目永媽隆行事威嚴、熱心公益,於日治後期逝世,據後代子永成文表示,阿公遇事會出面排解且社眾都會服從。 ▲龜崙社平埔族的姓氏資料,永姓為大宗。(圖/記者秦晴拍攝) 龜崙社末代頭目永媽隆的古厝,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自其子孫永深淵35年前搬離後,房子一直空著沒人居住,龜崙社永家後代子孫希望成立基金會,以避開複雜的個人產權問題,而能原狀保存這棟老建築;在信仰方面,早年該地區有許多高大的樹木,當地居民認為樹大必有神,因此,樹下以「三粒大石頭」的土地公廟,成為居民信仰中心。 ▲桃園龜崙社永媽隆古厝一隅。(圖/記者秦晴拍攝) 雖因年代久遠及漢化影響,龜崙族群未保存母語,後代子孫大多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亦不具備原住民身份,但我們從永姓、干姓等特殊姓氏去探詢,仍可發現龜崙族裔後代的足跡,並對其過往勇猛事蹟讚嘆不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wmg-GlEnU ▲走訪桃園龜山 尋找百年前龜崙社的生活遺跡。(影片/記者秦晴製作)
臺東績優文健站頒獎 饒慶鈴推動歌謠發揚傳統文化
記者翁一如/台東報導 臺東縣政府透過在文健站採集傳統歌謠,邀編曲家以流行音樂方式改編再創,於(1/6)日舉辦歌謠採集分享記者會,會中縣長饒慶鈴也頒發38站績優文健站、以及25個照服員獎項,饒慶鈴表示,在原民會辦理文健站年度查核,臺東站為全國之冠,除表揚鼓勵辛苦的照服員、給予文健站照顧品質的正向肯定,縣府也將持續努力,更加完善照護部落長者的工作。 ▲台東績優文健站頒獎。(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饒慶鈴提到,部落耆老是我們的知識寶庫,縣府不僅推動青銀共學、邀請長者至原民電台錄節目、擔任體適能運動的老師,今年更委託金曲獎得主昊恩統籌製作,由知名音樂人保卜、MUSA明馬丁及林明陽等編曲,融合流行音樂全新風格的族語歌謠,以新穎的音樂形式,讓社會大眾更貼近原住民族音樂,同時也理解部落發展的歷史軌跡,向世界展現臺東作為南島文化首都的藝術能量。 饒慶鈴表示,臺東是一座保有豐富的藝術文化資產的城市,部落的每位長者都是原民文化產業重要的瑰寶,透過部落歌謠的採集,希望能夠吸引更多在地青年回鄉駐村工作,透過不同文化發展形式,讓民眾看見文化與藝術兼融的南島文化首都—臺東,更能讓TTICC成為原鄉文化傳承及藝術創作的重要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