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綜合

青銀共餐耕食同樂 六龜新開部落打造世代共融新典範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高雄市區域整合根留農村活動計畫」結合青年創意與國際志工的力量,將農村旅遊轉化為融合文化體驗、情感互動與知識傳遞的深度參與型體驗活動,為農村注入全新活力與國際視野。延續第一梯次的好評,2025六龜新開部落國際志工農村探索營第二梯次以「部落綠色照顧」為主題,聚焦於長者照顧與健康飲食,於七月暑假期間帶領學生志工走進農村生活,從耕作體驗到共餐陪伴,實踐代間學習(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與社區關懷的溫度行動。 ▲「青銀共餐耕食同樂」邀請社區據點長者與獨居長輩共同享用。(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本次活動以「從田間到餐桌」為主軸,安排學生志工們走入在地阿嬤的菜園,認識時令蔬果與長者的農耕智慧,並透過營養知識與健康飲食課程,學習如何規劃一套適合銀髮族的「我的餐盤」。在備妥知識與食材後,志工們親手下廚,挑戰製作出營養均衡的「四菜一湯」,並邀請社區據點長者與獨居長輩共同享用,一同圍桌話家常,享受「青銀共餐」的溫馨時刻。除了廚房裡的蔬香,國際志工也走入社區,逐戶拜訪長者與物資送暖,傾聽生活故事、確認健康狀況,力行陪伴與交流過程中,志工們青春熱情為長者的日常注入新意也在互動中收穫滿滿感動。 ▲志工們親手下廚,挑戰製作出營養均衡的「四菜一湯」。(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新開部落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怡禎表示,本梯次特別安排青銀共學環節,透過長者傳授生活智慧與志工陪伴操作,讓年輕世代更深入理解「照顧」的意義,從備菜備心到話家常、從陪伴到學習,國際志工在服務中見證何為「生活中的綠色照顧」。 ▲「高雄市區域整合根留農村活動計畫」享受青銀共餐的溫馨時刻。(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輔導單位樹德科技大學NPO中心曾英敏主任表示,新開部落自111年開始推出國際學生體驗營,深受青年學生喜愛。今年活動已進入第二梯次,不僅為暑期三梯次注入熱力,更為農村教育、青年參與及國際連結開啟亮眼篇章。曾英敏說,接下來的第三梯次,將以「部落手感經濟」為主題持續推展,讓六龜農村在這個夏天持續綻放出屬於在地的熱情與希望。#

不放棄任何一個人 更生人積極復歸展現重生力量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橋頭分會本著「保護更生人,不能少你一人,愛護更生人,社會更加祥和。」為要旨,並結合社會資源全力輔導更生人回歸於社會。梓官地區更生人小劉,過去曾施用海洛因及甲基安非他命,並涉及槍砲案件,長期服刑後於113/5/14假釋出監,並持續依規定定期向觀護人報到,展現積極復歸社會的決心。 ▲更生人小劉積極復歸展現重生力量。(圖/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橋頭分會提供) 出監之後的小劉積極尋求就業,屢因更生人身份而遭拒。他坦言:「人家聽到我們是更生人就怕了,有工作也會說沒有,人家怕得要命。」所幸經由同學吳先生引介受雇台積電外包廠商職缺,並於113年7月份,在分會協助下順利開始工作,同步申請就業補助與急難救助金,稍稍緩解其經濟壓力。進入職場後,他工作表現積極,願意配合加班增加收入,並持續配合醫療追蹤,身心狀況逐漸穩定。分會亦結合佛臨濟助會、天元慈善會等民間資源,提供物資與經濟援助,協助穩定其生活。 為了遠離誘惑並維持規律作息,小劉在工作上調整為中班職務並刻意減少與不良同儕接觸,也主動協助另一位更生同學小林順利就業,除自身成長外,也幫助其他有心向上友人重新適應社會,充分展現良好的自我管理與助人精神。分會安排其參加社區支持團體與「更生人種子培訓計畫」,協助申請「就業穩定獎勵金」,讓他逐步累積職場經驗與技能。假日時,亦常與家人外出踏青,增進情感交流,整體生活狀況明顯改善。 ▲更生人小劉一家人和樂融融,彼此提供情感支持與生活協助。(圖/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橋頭分會提供) 小劉的父親早逝,母親與小劉同住,母親年邁行動不便,由三位姊妹分擔照顧責任,一家人也和樂融融,彼此提供情感支持與生活協助,建立穩定的家庭支持系統。他回憶訴說著:「自100年4月份入監至今已有14年。母親看到他努力復歸社會感到欣慰,然不幸於去年10月病逝,讓他深感遺憾,並立志更加努力生活,不讓人看輕,也不辜負母親的期望。」 之前服刑期間,小劉曾罹患口腔癌並接受手術,近期因口腔白斑切除住院時,再度檢查出癌症復發,目前持續接受治療,健康狀況需密切關注。然而小劉因口腔癌右側黏膜復發,再次於5月份接受右頸部淋巴結轉移切除手術並規劃化療緊急住院接受手術並安排化療。住院期間收入中斷,分會即時提供急難救助金及緊急物資支援,協助他渡過經濟上最困頓時期。 目前,分會持續透過電話、家訪與LINE關懷其住院與治療進度,適時提供情緒支持與衛教提醒,鼓勵其應留意補充營養、增強體力。小劉表示,若身體狀況許可,將盡快重返工作崗位,原雇主及同事們也願意幫他爭取職缺保留,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完成相關療程。 本案充分展現「不放棄任何一個人」的理念。分會整合觀護、社福及社區等多元資源,陪伴小劉面對病業挑戰、生活重建,其更展現更生復歸的堅強意志。未來分會也將持續提供陪伴與支持,協助其穩定就業、維持健康,邁向自立、正向的生活。#

史博館「FUN」暑假 家庭探索體驗包 輕鬆「玩一夏」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夏日消暑何處去?歡迎大小朋友到史博館沉浸藝文「FUN」暑假,國立歷史博物館暑期活動熱力登場!史博館推出融合人文教育、文化資產記憶的「歷史大旅館-家庭探索體驗包」、「時光旅行團-遇見奇蹟有好飾」營隊及「臺灣蘭花百姿-臺北植物園歷史場景走讀」與植物抒情活動等多項暑期體驗,邀請大小朋友來史博館輕鬆「玩一夏」,享受寓教於樂的精彩內容,感受多元與深蘊的歷史魅力。 ▲「時光旅行團-遇見奇蹟有好飾」1日夏令營,以「騎雞仙人」為主角帶領孩子認識經典館藏。(圖/中華民國文化部提供)  博物館是家庭共織文物記憶、打造親子時光的好所在,特別規劃以家庭成員為目標觀眾的「歷史大旅館-家庭探索體驗包」活動,內容設計結合「觀察力」、「美感欣賞」、「情境想像」、「邏輯推理」、「創造力」與「文物知識」,在故事架構下,文物被賦予角色與個性,藉由關卡設計與提示,家庭成員於館內館外展開邏輯推理,彼此分享對文物的想像與連結的生活經驗,以不同的視角親近博物館與文物,進而產生新的理解和體認。即日起至8月31日開放報名體驗。 ▲「歷史大旅館-家庭探索體驗包」,以自導式教材提供家庭觀眾更多元的博物館體驗。(圖/中華民國文化部提供) 史博館也推出結合人文歷史與藝術創作的「時光旅行團-遇見奇蹟有好飾」1日夏令營,以史博館經典建築為基礎的趣味課程,邀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加入時光旅行團,透過觀察、探索、解謎、思考與手作,一起穿越時空探索博物館裡文物的秘密。營隊特別邀請傳統建築藝術專業職人親自授課,透過親手勞作「泥塑雞仔」,為記憶中的傳統技藝增添新鮮創意。活動7月31日起至8月2日,連續三天,每天僅一梯次,敬請把握機會盡速報名。 ▲「蘭花百姿 真情綻放-植物抒情活動」,由園藝治療師帶領體驗活動,將展覽內容與生活結合。 (圖/中華民國文化部提供) 史博館暑假呈現與日本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合作的「臺灣蘭花百姿-臺北展」,從跨學科視角出發,多元呈現臺灣蘭花的美學、歷史與文化意涵,另特別規劃「蘭花百姿 真情綻放-植物抒情活動」,由園藝治療師帶領進行多感體驗,組裝植栽盆、敲染帆布袋等將展覽內容與生活結合,成為獨特的回憶。 「臺灣蘭花百姿-臺北植物園歷史場景走讀」,則邀請民眾踏上重溫城南歷史場景的路徑,遊歷採集及發現蘭花的關鍵場景,走訪鄰近史博館的腊葉館、蘭房,聆聽植物採集者、繪圖者的故事,在城市中觀賞葦草蘭、一葉蘭、紫苞舌蘭、台灣白及、金草蘭、白鶴蘭等款款蘭姿。# 更多資訊請參考國立歷史博物館官網(https://www.nmh.gov.tw)及國立歷史博物館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NMH/)。

池上「慢時光」食農體驗 深度體驗浪漫啟程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為迎接暑假,池上鄉農會特別規劃了「池上食農教育創新體驗活動」,分別於7月8日及7月10日舉辦兩梯次的一日深度體驗遊。活動旨在讓參與者暫時遠離都市塵囂,以輕鬆浪漫的心情,深入感受池上獨有的慢時光、秀麗山水與濃郁人情味,盡情享受美食、樂趣與豐收。 ▲古早味的香Q大灶米苔目料理。(圖/蒂思綠新聞社提供)   紅龍果的甜蜜邂逅,從產地到餐桌的全方位體驗。體驗活動的首站,便引領學員們來到遠近馳名的阿裕果園,展開一場與紅龍果的甜蜜邂逅。在這裡,學員們不僅能親手採摘一顆顆飽滿沉甸的紅龍果,更能親身參與一系列以紅龍果為主題的特色體驗。從親手製作香甜的紅龍果醬,到品嚐清爽的紅龍果茶、冰涼的紅龍果冰棒,甚至還有現烤出爐、搭配特製紅龍果醬的紅龍果麵包。這一站讓參與者從視覺、味覺到觸覺,全方位感受紅龍果的獨特魅力,深入了解在地農產品的生產過程與多元應用,體會農民辛勤耕耘的成果。 活動的第二站,也是本次體驗的核心現場,來到池上鄉農會精心打造的主題體驗區。這裡推出了富有在地風味的「食風土好煮易」料理體驗。在指導員黃莉君專業的詳盡解說與示範下,學員們輪番上陣,親自動手製作古早味的大灶料理,包括香Q的大灶米苔目和新鮮的大灶青菜,以及充滿窯烤香氣的披薩。透過親手實作,參與者不僅能感受傳統農家料理的樂趣與智慧,更能深入了解食材的源頭與烹飪的精髓,體會從產地到餐桌的每一道環節。 豐盛的午餐過後,活動進入別具特色的「漬美學微體驗」環節。在瀰漫著濃郁薑香的教室裡,學員們將學習製作三項漬美學品項:薑汁撞奶、炒薑糖以及醃薑。這不僅是一場味蕾的體驗,更是一次對池上傳統飲食文化的深度探索。學員們從中領略到食材保存與風味轉化的奧妙,感受池上人對於食材的珍惜與運用智慧。這段漫遊時光,讓參與者有機會沉澱心情,深度體驗池上「慢生活」的獨特魅力,為這次的食農教育體驗之旅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池上食農教育創新體驗活動」不僅是一趟味蕾與視覺的享受,更是一場深度認識在地文化、體驗農村生活的學習之旅。透過親身參與,學員們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食物的珍貴,以及人與土地之間緊密的連結。活動成功地將在地農產品、傳統飲食文化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讓參與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豐盛的知識與感動。池上鄉農會期盼透過此類活動,持續推廣食農體驗教育,讓更多人感受池上的美好與純樸。#

心靈的富有 勝過自身的財富

記者施宇寬/高雄報導 一日散步在美濃湖,看著美麗的風景,卻突然想著,如果有錢人有大房子及大庭院,應該會在家中享受著舒適的生活,雖然我並沒有那麼富有,卻來到大自然中親近他,就好像擁有著美濃湖美麗的風景,有錢人擁有了大坪數的庭院,而平凡如我,卻好像擁有著美濃湖清靜的大自然,我擁有的更多了。大自然在看我,我在看大自然,相融其中,頗有詩意。 ▲美濃湖夕陽一景。(圖/記者施宇寬拍攝) 多多接觸大自然,體悟大自然的美好,不是佔有,而是親近,就好像擁有了他,在人生旅途上,可以開創另一個心靈空間。如道德經所言:「知足者富。」(第33章) ▲美濃湖中正亭。(圖/記者施宇寬拍攝)  

新北移工專屬華語課程第二梯次招生中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新北市勞工局推出移工專屬「免費華語語言課程」,第一梯次反應熱烈,特加開第二梯次,課程將於8月10日至11月9日,每週日於明志科技大學多功能語言教室開課,共計13週,歡迎雇主讓移工休假,並鼓勵來自菲律賓、印尼、越南、泰國等地的移工朋友踴躍參加。 (圖/新北市政府勞工局提供) 本次課程分為基礎班及進階班兩類,移工可依自身程度自由選擇。基礎班採分國籍教學,內容包括學習注音符號、標點符號、生活溝通對話練習;進階班則採混合教學,著重工作常用字彙、文章朗讀及歌唱教學等,鼓勵不同國籍移工互動學習,提升語言實用性。 為配合「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勞工局將補助本梯次成績優異前30名移工學員參加勞動部認可的「TOCFL華語文能力測驗」,每人可獲新臺幣1,400元報名費,幫助移工取得正式語言證書,提升職場競爭力與在台發展機會。第二梯次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歡迎移工朋友踴躍參加!相關課程資訊請洽明志科技大學 (02)2908-9899分機2221、2224。    

鹿野池上郵輪式公車專線暑假限定登場 輕鬆探索花東縱谷南段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為提升花東縱谷旅遊便利性,自7月5日起至8月31日暑假期間,臺東縣政府首次辦理「台灣好行鹿野池上線」試營運,推出每週六郵輪式公車共9班次,由臺東轉運站出發,串聯池上、關山等縱谷地區旅遊景點,旅客不必自駕,也能輕鬆深度探索花東縱谷南段。 ▲池上擁有獨特的田園景觀。(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池上擁有獨特的田園景觀與在地文化,長年深受國內外旅客喜愛,但過去多仰賴自駕前往。此次試營運路線由台灣好行縱谷鹿野線向北延伸至池上,並結合在地特色,安排3小時自由停留時間,旅客可騎車漫遊稻田、品嚐豆皮及米食;回程則安排停靠關山米國學校及原生應用植物園,打造兼具觀光與教育意義的路線體驗。 ▲關山米國學校。(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鹿野池上線試營運採郵輪式公車模式,每週六固定發車,早上8:10自臺東轉運站出發,下午4:50返回,全程安排專業導覽員隨車講解,並於各站設定停留時間,原班乘客原車前往下一站,無需另行等候。詳細行程與時刻表請參閱官網(www.ttdiway.com/chishang/index.php)。試營運期間僅限使用「池上線一日券」上車,不提供電子票證(如悠遊卡)搭乘。全票399元、優惠票250元,可線上預約或撥打02-23215955#9報名,截止至出發前一日中午12點止,額滿提前截止。因每週僅有一班,且行駛期間適逢暑假,建議旅客提前預約,以免向隅。#

「臺灣鐵道列車郵票(第1輯)」發行 欣賞主力列車之美 見證鐵道發展歷史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中華郵政公司為展現臺灣鐵道發展豐碩成果,原訂昨(7)日與臺灣鐵路公司攜手合作,舉辦「臺灣鐵道列車郵票(第1輯)」發行典禮暨商品發布會,因丹娜絲颱風來襲停止辦理,郵票仍如期發行。 中華郵政(1896年)的使命是「傳遞」,而臺鐵(1887年)的使命是「載送」,兩家公司的共同點除都是歷史悠久的百年企業外,就是力行偏鄉服務的責任,為所有民眾串起更美好的生活。此次兩家公司合作發行鐵道列車郵票,為臺灣鐵道發展歷史留下珍貴的紀錄,郵票圖案是臺鐵公司近年引進之6款新一代列車,也是現階段主力列車的歷史見證。 繪製這套郵票6款列車圖案的洪致文教授表示:「如果你告訴小時候的我,有一天我畫的火車會登上郵票,我一定會興奮得跳起來!」,他回憶起兒時與父親逛郵幣社、收集郵票,並在小小年紀就模仿郵票設計師的情景,如今夢想成真,深具意義,感謝中華郵政公司讓他有機會延續心中那份對集郵與鐵道的熱愛。 中華郵政公司配合這套郵票除附帶發行首日封、貼護票卡、活頁集郵卡、預銷首日戳封與原圖明信片外,更與臺鐵公司共同發揮文創精神,以大家熟悉的吉祥物「波波鴿」、「鐵魯」、「漢娜將」為主角,發行一系列「中華郵政×臺鐵聯名系列商品」,滿足集郵及鐵道愛好者。6款聯名商品包含列車小徽章(EMU3000、E500款) 、波波鴿娃娃、幸福御守(內含本套郵票1枚及「永康–保安」復古車票1張)、波波鴿保溫瓶列車款及波波鴿便當盒等,民眾可至中華郵政「i集郵」網站、臺鐵夢工場網路商店及臺鐵夢工場指定門市(臺北旗艦店、松山店、南港店、花蓮店、臺東店、臺鐵便當販賣店—高雄販賣臺)購買。另波波鴿保溫瓶列車款及波波鴿便當盒2款商品,亦可至全國各地郵局洽購,各款商品數量有限,歡迎參觀選購。 同日,臺鐵公司推出5款吉祥物系列商品:鐵魯全身絨毛玩偶、漢娜將全身絨毛玩偶、鐵魯大頭絨毛玩偶、漢娜將大頭絨毛玩偶及列車造型萬用包,想收藏的民眾除至前述地點購買外,亦可就近至臺北北門郵局、故宮郵局、松山機場郵局、臺灣桃園國際機場郵局、嘉義文化路郵局(含故宮南院所設郵務延伸櫃臺)窗口洽購。#

五峰鄉清泉風景區「峰市集」創原鄉永續經濟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為優化原住民族地區產業體質與經濟韌性,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的「多元產業發展2.0-部落產業升級計畫」再創亮點。(3)日上午,原民會副主任委員杜張梅莊Adralriw Abaliusu出席於新竹縣五峰鄉舉辦的「森活@五峰-峰市集」開幕儀式,與地方政府及在地族人共同見證五峰鄉產業發展邁入全新階段。 五峰鄉清泉風景區以其群山環繞、溪水潺潺的自然美景及深具歷史文化意涵的泰雅聚落景觀聞名,擁有清泉溫泉、張學良故居、三毛夢屋與清泉天主堂等特色據點,是新竹縣原鄉觀光的重要據點。原民會結合地方特色與產業潛力,輔導五峰鄉「峰市集」於114年4月正式取得合法建築使用執照,成為全國原住民族地區首座依法設置的市集建築,不僅提升場域衛生與安全規範,也為在地商家提供穩定經營的基礎環境。 杜副主委在致詞中指出,「峰市集」象徵原住民族產業政策從制度規劃到具體落實成果呈現。市集中展售的在地美食、高山蔬果、手工藝編織品,不僅展現部落的文化底蘊,更創造青年返鄉創業、族人穩定就業的機會,實現文化扎根與經濟永續並進的政策願景。 杜副主委進一步強調,原民會將持續推動產業扶植與創業輔導,支持原住民族行銷農特產品、發展生態旅遊與文創產業,整合地方資源,攜手地方政府與部落,共同打造更多具示範意義的產業聚落與市集據點,提升族人經濟收益,帶動原鄉產業創新與地方經濟全面活絡。    

新住民數位應用培力計畫 建構友善的數位學習環境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移民署為提升新住民數位應用能力,6/29於「臺中市總工業會」舉辦「新住民數位應用培力計畫」交流茶會。活動結合茶敘及互動遊戲,不僅促進新住民交流、分享生活經驗,更藉此傾聽他們對數位課程與設備借用服務的需求與建議,共同建構友善的數位學習環境。 ▲移民署朱文彬副組長與新住民朋友交流-並鼓勵參與計畫及課程。(圖/移民資訊組資訊規劃科提供) 活動中,新住民踴躍分享參與課程及借用服務的心得,並交流學習挑戰與期待。移民署現場也詳細介紹了免費數位課程,內容涵蓋AI應用、資安、媒體識讀等多元主題,以及免費平板筆電借用服務,以協助新住民突破數位門檻、提升資訊素養。現場氣氛溫馨熱絡,充分展現社區共榮共學的精神。 移民署表示,數位能力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未來將持續透過各式活動,協助新住民掌握數位工具,提升生活便利性與自信心。更多資訊與免費課程報名,請至「新住民數位資訊e網」(https://nit.immigration.gov.tw),或撥打免付費專線:0800-005-788,亦可洽詢移民署全臺各服務站。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