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文化

酷暑到 奮起去避暑

(記者清峰/嘉義報導)   時序進入七月,氣溫飆破38度已成常態,上山避暑已成大家最好的選擇,驅車進入台18線阿里山公路,每開一段氣溫就下降些許,車行至隙頂觀景台(標高1000公尺左右)氣溫已降至27度左右,相當舒適,在隙頂觀景台極目遠眺,壯麗山容盡收眼底,才覺自己渺小,山下的那點事真不值一提,所以,有人說:接近大自然有療癒心靈的功效,真的不是虛言。   隙頂山偶有雲霧繚繞山頭,恍如置身仙境,隙頂也是欣賞雲海的好地方,若氣候適合,可以看到變化萬千的雲海。 ▲隙頂觀景台地㬌。(圖/記者清峰提供) ▲隙頂觀景台遠眺,青山白雲入眼沁心。(圖/記者清峰提供) ▲隙頂觀景台遠眺,群山層層,白雲飄飄。(圖/記者清峰提供)   車子前行經石卓(又名石棹),轉往嘉169縣道,約經4公里山路可達奮起湖,奮起湖是伐木時期形成的大聚落,阿里山鐵路也在此設站,伐木結束隨之迎來大批的遊客,因應上山人潮的需求,奮起湖老街逐漸形成一條商店街,提供過往旅客食宿的需求。 盛夏至此氣溫約為25度,打開車門山風徐來,那一份沁涼的舒適,真不是筆墨能形容,等你親自來體驗,難怪非例假日,停車位一位難求。 奮起湖火車站是阿里山鐵道的大站,興建有一座大型車庫作為維修之用,車站依山而建,風光明媚,展望極佳,若遇火車進站,必吸引大批遊客拍照打卡。 奮起湖老街就在火車站旁,販賣鐵路便當的商家四處可見;喜歡吃生魚片的人,這裡有商店提供生鮮山葵,可買回家自行研磨,保證夠味;老街也有餅店,販售不同口味的火車餅,不妨買點解饞;百年檜木甜甜圈這家店是現做的,不同於平地的風味,大排長龍,等你來品嘗;老街尾的草仔粿小攤,有些顧客一買就是10個,準備與山下親友分享美味。 ▲奮起湖火車站。(圖/記者清峰提供) ▲奮起湖火車站週遭的山景。(圖/記者清峰提供) ▲奮起湖便當老店。(圖/記者清峰提供) ▲奮起湖的餅店。(圖/記者清峰提供) ▲山葵專賣店。(圖/記者清峰提供) ▲百年檜木甜甜圈排隊人龍。(圖/記者清峰提供) ▲街尾阿嬤草仔粿。(圖/記者清峰提供) ▲肖楠母林前的裝置藝術。(圖/記者清峰提供) 阿里山氣候適合種植愛玉,來此當然要品嘗一下,道地的清涼,也可以買愛玉籽回家,體驗DIY的樂趣。 ▲賣愛玉和茶的店家。(圖/記者清峰提供) 轎篙筍是阿里山特產,屬寒帶品種細嫩爽口,滷肉時加一點風味絕佳;奮起湖氣候濕涼,土地肥沃,佛手瓜生長良好,遍地可見,價格便宜,可買回家品嘗佛手瓜的甘甜及龍鬚菜的嫩脆。 阿里山也是茶的產區,品質優良,還經以前省主席命名為阿里山珠露茶,甘醇自然不在話下,來此品一口茶,賞著翠綠的山景,談天說地,人生夫復何求。 溫馨提醒,阿里山山區約在午後3點容易起濃霧,下山時間要自行估量,確保行車安全。 此次上山也發現阿里山的竹林大片枯死,專家說這是氣候變遷降雨不足所致,想不到環境破壞已近在呎尺,每一個人應正視之,以免轎篙筍成絕響。

東石年度藝術盛事 台灣俚語系列書畫展 自學練就一手好筆墨

記者秦毅君/嘉義報導 嘉義縣東石鄉立圖書館於7月9日~8月8日,邀請嘉義區漁會退休的吳純裕先生(筆名慕燕),展出「台灣俚語系列書畫展」。圖書館位於東石鄉公所旁邊的獨立館所,館內一樓中庭(電梯與樓梯旁)之公共空間,設計改造作為文藝作品展覽場地,用以充實本鄉之文化氣息。東石鄉長林俊雄重視在地本土文化,每月邀約各大藝術家,呈現不同的藝文主題,以提升文化藝術氣息及做為遊客觀光景點。 ▲「台灣俚語系列書畫展」鄉長林俊雄、前大林鎮長簡志偉、東石鄉代陳振峰、公所主管及聯大校友共襄盛舉,熱列觀展。(圖/嘉義東石鄉立圖書館提供) ▲嘉義縣東石鄉立圖書館,館內常展文藝作品展覽,提升文化氣息。(圖/嘉義東石鄉立圖書館提供)  吳純裕先生曾任東石魚市場場長,經鄉長推薦為105年嘉義區芳草人物代表。至孝的吳場長常鼓勵世人需及時行孝道;個性重情重義又熱心助人的他,曾積極推動養殖不投藥的養殖方式,來輔導地方自然養殖漁業;他一邊推動漁業轉型,也行銷漁業文化,將東石魚市場轉型為結合寓教於樂的休閒觀光區。 ▲吳純裕先生個性豁達開朗。(圖/嘉義東石鄉立圖書館提供)  ▲台灣俚語皆有其深意。(圖/嘉義東石鄉立圖書館提供) ▲「台灣俚語系列書畫展」是東石年度藝術盛事,鄉長林俊雄重視在地本土文化。(圖/嘉義東石鄉立圖書館提供) 其樂觀進取、豁達開朗的人生態度在他的書畫中顯露無遺,吳場長自創的字畫風格,不但順心贈予友人,還經常透過義賣活動,將所得捐給偏鄉學校作為獎助學。至去年為止吳場長的義賣,皆用義買人姓名捐款,已捐出200多萬元。吳場長還用其父母之名字,在東石國小學校設立專戶,設立一個<樹新慈孝獎>,獎勵共3位,每班一位孝順、一位合群尊師重道、一位模範生。 ▲吳純裕先生其筆墨之字龍飛鳳舞。(圖/嘉義東石鄉立圖書館提供) ▲吳純裕先生其筆墨字字讓人稱快。(圖/嘉義東石鄉立圖書館提供) 朋友對其筆墨評價極高:有東石第一才子之美稱、或字龍飛鳳舞,字字讓人稱快、或隨興隨意寫,筆從心走…等不勝枚舉。吳場長自謙字畫為自自然然,喜歡就來欣賞指教,一如他的人生態度,也是他與朋友交心的方式。 ▲台灣俚語皆有其深意。(圖/嘉義東石鄉立圖書館提供) ▲有趣的台灣俚語。(圖/嘉義東石鄉立圖書館提供) ▲「台灣俚語系列書畫展」聯大校友的祝賀。(圖/嘉義東石鄉立圖書館提供) 慕燕「台灣俚語系列書畫展」是東石年度藝術盛事,沒有開幕式、邀請函、任何儀式,一切依自然的形式而行,令人順從其美陶冶性情,沉浸於自在寫意的墨寶之間。漫遊東石除了吃鮮蚵,也可以來一趟文化之旅,豐盛我們的心靈,富饒我們的精神層次吧!# 開館時間:週二~週五8:00~17:00、週六8:00~12:00、13:00~17:00 休館時間:星期日、星期一、國定假日暨補假、選舉日。(若因特殊情況需休館時,於3日前公告) 地址:嘉義縣東石鄉東石村11鄰3之5號 電話:(05)3734325

大明神算劉伯溫預言 「2024年東方出聖人」 並指出救世主的身世

【劉伯溫預言】 在古代的歷史長河之中,湧現了許多的傳奇般的人物。六百多年之前,一位來自於明朝的謀士、軍事家,後人也稱之為預言家的劉伯溫,其留下了千古之預言,有人說2024年將有聖人降生,且啊千年出一人,甚至他連聖人的身份都描述的是清清楚楚。我們知道202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家都希望能有人真的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於是劉伯溫的預言引發了人們廣泛的關註以及探討分析,那大家知道巴以沖突現在是愈演愈烈,讓全世界的人們都希望能夠真的出現一位拯救世間的世人,那麽劉伯溫的預言是否會成真,這個預言是否會在2024年驗證呢?(影片來源:youtube【國學天地】) https://youtu.be/4rK8KdwZEkc?feature=shared (影片來源:youtube【國學天地】)

國寶大師吳宗霖獨創音階鑼享譽國際

記者鄭玉吟/新北市烏來報導 宛如世外桃源般的人間仙境,正是國寶大師吳宗霖銅鑼銅雕工作室所在地。吳宗霖師傅隱居於烏來山林間,經由多年鑽研,將銅鑼技術轉變為銅雕藝術創作以及美妙的樂音,獨創的「國際標準音」音階鑼享譽國際。 ▲吳宗霖銅鑼銅雕工作室一景。(圖/記者鄭玉吟攝) ▲吳宗霖師傅隱居於烏來山林間,在銅鑼市場艱困的環境下持續創作。(圖/記者鄭玉吟攝) 吳宗霖銅鑼工作室純樸自然,充滿藝術氣息,每天下午4點會準時敲打銅鑼,隔著南勢溪,與對岸馥蘭朵飯店的優人神鼓交相合鳴,鼓鑼聲聲在河岸兩旁迴繞,已成為烏來居民的時間地標,不僅洗滌心靈,更可忘卻世俗煩惱。 ▲每天下午4點,吳宗霖工作室隔著南勢溪敲著鑼,與馥蘭朵飯店的優人神鼓對奏,美妙的樂章在山谷間迴盪。(圖/記者鄭玉吟攝) 銅鑼的演奏可撫慰心靈,美妙的福爾摩沙之音,讓烏來成了山靈水秀的地方,然而敲打銅鑼時只能敲鑼臍,不能敲旁邊的位置,否則要再調音,聲音會產生變化。銅鑼的聲音透過鑼臍振動及整個銅板振動,才會產生這個鑼的聲音。 ▲吳宗霖銅鑼銅雕工作室的作品。(圖/記者鄭玉吟攝) ▲敲打銅鑼時,要敲鑼臍的部位,聲音才不會跑掉。(圖/記者鄭玉吟攝) 以銅為鏡可明志,以鑼為樂能静心,吳宗霖師傅在銅鑼市場艱困的環境下,透過轉型及生活化的創作,為銅鑼銅雕藝術之路,開創一片新天地。 ▲吳宗霖老師的銅雕作品。(圖/記者鄭玉吟攝) https://youtu.be/vE_yGPz52DU    

烏來給樹營地 泰雅族獵人文化體驗

記者鄭玉吟/台北報導 新北市烏來給樹營地的環境清幽,原住民與野生動物在此和平共處,營地主人給樹與其族人等,以傳承泰雅族文化為使命,平日在這裡舉辦傳統文化體驗,是一座泰雅族的獵人學校。透過一步步的努力及口耳相傳,吸引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露營或遊玩,夏令營最多時有150位,大家以愉快心情前來採索。 ▲給樹營地射箭體驗,有專人在旁指導。(圖/記者鄭玉吟攝) ▲給樹營地活動前的擺設,桌上有一瓶原住民自釀的小米酒。(圖/記者鄭玉吟攝) 給樹因著聖靈的感動,自33歲開始經營營地,經由數十年來的努力,此地已初具規模。遊客到此可親自體驗搭帳棚之樂、泰雅族特有服飾穿著、紋面、竹筒飯製作、狩獵陷阱教學、傳統烤肉、弓箭射擊、搗麻糬DIY、山豬步道植物解說、猴子爬樹、盪鞦韆及傳統午餐野宴等,活動內容十分豐富,歌舞歡聲不斷。 ▲給樹營地用桂竹製作竹筒飯。(圖/到訪遊客提供) 給樹針對營區的經營表示,烏來這個地方,土地的限制太嚴重,應該稍微讓原住民去做一些文化的使用,有些土地可以適度開放,大家秉持一個生態的觀念,讓土地在有限度的開放下,得到一個保障,以讓泰雅文化能夠綿延流長。 ▲給樹語重心長的表示:希望政府放寬部分土地管制,讓原民文化得以傳承。(圖/記者鄭玉吟攝) ▲營地附近山林屬原住民保留地,由公所管理,營地指派專人在沿途進行植物導覽。(圖/記者鄭玉吟攝) 當耳邊輕輕響起泰雅族美麗的歌聲,原住民朋友親切的笑容、泰雅族的勇士精神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已深深烙印在每個遊客心中,正因對當地文化有更多的瞭解,內心自然湧現更多的尊重與感佩,感謝給樹及族人為保存泰雅文化所做努力,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讓泰雅文化得以持續流傳。# ▲給樹營地進行搗麻糬DIY,一旁響起美妙的歌聲及有力的加油聲。(圖/到訪遊客提供) https://youtu.be/cAlbLO5EuBU?feature=shared  

2024聖人出現 劉伯温预言聖人身份和名字

【劉伯溫預言】 2024有聖人出世?劉伯温预言聖人身份和名字,究竟可不可信? https://youtu.be/jx4CDh9CB_s?feature=shared (影片來源:youtube.com)

「達魯瑪克傳統刺繡」藝術與傳統工藝成果展 即日起臺東縣圖書館展出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經過90小時的精彩研習之旅後,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推動辦理達魯瑪克傳統刺繡班,並自即日起至11日止在臺東縣圖書館1樓大廳展出其豐碩的學習成果,這場限定展覽展示一系列精美的抱枕、背包、掛飾及背心等工藝作品,為平日寧靜的圖書館帶來一絲夏日的歡樂氣息。 ▲達魯瑪克傳統刺繡工藝成果展。(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為了深化臺東縣豐富的傳統工藝文化,於今年3月開設這項傳統工藝研習推廣課程,在魯凱族傳統工藝師羅美玉老師的細心指導下,部分學員們從零基礎開始,學習傳統刺繡的材料選擇與工藝技巧,逐步掌握基礎技能,最終創作出令人驚艷的作品。這不僅讓初學者感受到傳統工藝的魅力,也讓具有一定基礎的部落族人對自己文化的傳統技藝有了更深的理解,進而促進了族群意識的發展。 ▲經過90小時的精彩研習。(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臺東縣卑南鄉達魯瑪克部落是臺灣東部唯一的魯凱族部落,羅美玉老師繼承了家族與部落前輩的傳統智慧,精通魯凱族的刺繡、貼飾和綴珠等多種技法,自從民國76年成為原住民傳統服飾教師以來,羅老師已經投入了近40年的時間,不斷地傳承這門精湛的工藝。她於108年被登錄為臺東縣傳統工藝保存者,並於109年被選入台灣工藝之家。 ▲達魯瑪克傳統刺繡工藝成果展。(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經過90小時的精彩研習。(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這次的成果展為公眾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近距離欣賞達魯瑪克傳統刺繡的精緻之美。# 展出地點:台東市南京路25號1樓(臺東縣立圖書館) 展出時間:113年6月4日至6月11日(圖書館開館時間)

南島文化「南島漣藝」國際交流計劃 泰國新加坡東加等工藝家陸續抵臺東駐村對話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以推動臺東成為「南島文化原鄉」為願景,自2023年啟動「南島漣藝」的國際交流計畫,透過工藝交換駐村、國際參展等活動,與南島語系國家建立交流對話;今年邀請泰國、新加坡與東加等國共3位南島語系工藝創作者,將於5月至7月間陸續抵達臺東駐村創作,同時舉辦一系列工作坊與分享會,在臺東創造更多當代南島文化的精彩對話。 ▲南島漣藝國際交流計畫。(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臺東在地有深厚的南島工藝、藝術與文化,縣府多年來積極透過不同面向的推廣,將臺東推向國際,呈現獨特的文化核心,希望藉由持續與南島語系國家進行工藝家的交流駐村,從擴散到深化「島與島之間的流動分享」,也讓更多人能看見臺東的南島文化之美。 ▲南島漣藝國際交流計畫。(圖/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臺東縣政府辦理國際工藝交流計畫已行之有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暫停,在2023年重新啟動,並有系統地與馬來西亞、東加開啟友好連結、建立交換駐村機制,促進雙方在地社區工藝文化合作;今年度更吸引多位國際藝術家申請來臺東駐村創作,獲選的國際工藝創作者分別為泰國當代珠寶工藝家- 魯蒂.譚恰倫 (Rudee Tancharoen)、新加坡編織工藝家- 凱利·利默里克 (Kelly Limerick)及來自東加的樹皮彩繪工藝家- 圖伊·艾瑪·吉利斯 (Tui Emma Gillies)等3位,將分別在九鳥陶燒工作室(魯蒂)、阿布斯布農傳統服飾工作坊(凱利)及臺11開放工作室駐村(圖伊),進行為期30天的駐地創作與交流。 首位進駐的泰國當代珠寶藝術家Rudee,已於5月抵達臺東,Rudee曾於2017、2018年受邀到臺東參與「南方以南」藝術駐村計畫及「臺東國際文化工藝、設計交流計畫」,她期望透過這次駐村在九鳥陶燒工作室,能深入瞭解排灣族豐富的文化底蘊,並以自然和臺東在地文化體驗作為靈感,創作出與臺東在地文化共鳴的藝術作品。Rudee將在6月8日下午於九鳥陶燒工作室與廖光亮老師進行一場開放式創作實驗工作坊,13日下午則在臺東設計中心舉辦駐村交流分享會。 後續2位國際藝術家也將於6至7月間陸續抵達臺東駐村,同時也會搭配駐村期間工藝家的交流討論靈感,擇期辦理工作坊或講座,關注臺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及南島漣藝粉專,掌握最新活動消息,與國際駐村工術家有更多的交流。#

歷史建築虎尾出張所宿舍變身青創文化空間 串起當代人文記憶傳承在地文化

生活中心/雲林報導 縣定歷史建築「臺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宿舍」修復工程將於7月底完工。體驗歷史建築修復歷程,與虎尾歷史紋理,宿舍將做為青創文化空間,傳承地方人文歷史,創造新生命故事。 ▲「臺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宿舍」修復工程將於7月底完工。(圖/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提供) 「臺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宿舍」位於虎尾登記所(現雲林記憶COOL)後方,110年8月登錄雲林縣歷史建築,隔年獲地方創生計畫展開修復活化工程,預定今年7月底完工。 ▲臺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宿舍模型。(圖/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提供) 歷史建築修復不僅要讓建物活化,還要能賦與新的風貌與活力,需要專業與用心,不僅讓建築物能繼續傳遞地方故事與人文特色,同時跟進時代給予新的生命。看見早期建築工藝與設計時智慧匠心,用貼近生活的方式,了解地方的故事,臺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宿舍未來將做為青創文化空間。 虎尾多元發展是鎮公所努力的目標,活化這棟歷史建築,未來配合前往雲林記憶 COOL,打造文化場域,不僅能讓青年文創進駐,同時帶動虎尾城市觀光。歷史建築修復不僅只是修繕一棟房子,而是整個城市的歷史紋理的活化與再生,讓歷史建築的保存更具價值與意義。 虎尾出張所於1921年4月1日成立,初期利用大日本製糖會社所有的「請願巡查派出所」進行增建充當臨時廳舍,1930年4月26日舉行新廳舍落成式及移廳式,對照虎尾出張所組織編制來判斷,本棟落成後應作為所長宿舍,極富代表意義。本棟建物最後一任住戶為虎尾地政事務所主任許東煙先生,1951年遷入本宿舍,直至1990年代其後代搬離本宿舍後,再無住戶遷入使用,閒置至今,修復後將做為青創文化空間,串聯起當代人文記憶延續文化傳承。#

力推部落旅遊 體驗嘉義鄒族文化 鞣皮傳統工藝 打造個人獨特作品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鞣皮」是阿里山鄒族的傳統工藝,過去將獵物身上的皮毛透過鞣皮製成衣飾,是鄒族人的智慧也是文化;目前於達邦部落的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就能看見模擬過往鞣皮的製作過程,還有其他鄒族的文化特色,跟著部落「鞣皮」文化一起來趟「皮」體驗,親自手作皮雕鑰匙圈,過程充滿樂趣又療癒,又能帶回專屬個人風格的作品,還有各大部落的手作DIY,打造獨一無二的作品。 ▲山豬手作DIY。(圖/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提供)  今年嘉義主推部落旅遊,阿里山不只有聞名遐邇的自然美景,更不可錯過安排鄒族部落體驗,從傳統家屋、涼亭、漁獵文化、歌舞表演認識鄒族,品嚐風味餐認識鄒族美食,並透過各種體驗認識鄒族的日常與工藝。 ▲射箭體驗。(圖/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提供) 尤其以精細的鞣皮技術展現長者智慧,不同部落之間也各有許多適合親子的DIY體驗;像是皮雕、山豬彩繪、射箭、手洗愛玉、搗麻糬、竹杯製作、風笛製作等,還沒來過阿里山或第一次聽到鄒族,或身邊有外國朋友想要認識台灣在地文化,不妨來一趟阿里山鄒族部落旅遊。 ▲金皮雕工作室。(圖/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提供) 透過身體力行認識在地文化是最不會被遺忘的,其中,位在樂野部落的「金皮雕工作室」光看招牌就很有特色,優美的山中小屋裡,除販售精美皮雕製品,還有令人念念不忘的部落風味料理。 ▲金皮雕工作室的皮革作品。(圖/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提供) 工作室擺放著大大小小極富巧思設計的皮革作品,老師還會介紹鄒族鞣皮技術、皮雕手法,想要更有紀念性就自己做一個,選好可愛圖案金屬印章,也有英文數字能拚出自己名字,再對著皮革敲敲打打,最後由老師幫你上色,一條專屬你的皮革鑰匙圈就完成,過程充滿樂趣又療癒;喜歡手作皮雕還能到山美部落的「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不僅能觀賞鯝魚,還能做鯝魚造型的鑰匙圈。 ▲茶山部落「天神取火」。(圖/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提供) 來吉部落還有手磨山豬造型服飾、手洗愛玉、咖啡烘豆;逐鹿部落則有山豬彩繪、絹印提袋、射箭、餵梅花鹿,想要更深度體驗有茶山部落「天神取火」、新美部落「獵人營」。 ▲逐鹿部落則有山豬彩繪。(圖/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提供) 想要文化輕體驗,或來一趟深度之旅,部落在4至6月期間推出限定優惠,提供超過10種方案、9條推薦套裝行程,融入部落感受質樸的樂趣。# 更多旅遊資訊可至慢遊嘉義粉絲專頁、Instagram查詢,或加入官方LINE@ ( https://page.line.me/chiayitravel 或搜尋ID:@chiayitravel)即可獲得最新資訊。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