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文化
【歷史記憶】不同時期的中國攝影學會
文/趙俊毅 從中國到台灣在攝影史的長河中,先後有四個攝影團體使用過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這四個攝影團體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它們雖然都在使用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但這四個攝影團體之間沒有關聯。 ▲林澤蒼創辦的中國攝影學會會徽。(圖片來源/津門網) 1925年6月底,攝影愛好者林澤蒼從中國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后,向當時國民政府內政部遞交了創辦中國攝影學會以及攝影畫報的申請報告,一個月之後,得到了民國內務部頒發的「警字一號」的登記證。 1925年8月22日,在上海南京路20號,林澤蒼創辦了中國攝影學會,同時還出版了中國攝影學會會刊《攝影畫報》,畫報每週六出版,刊行時間長達12年之久。 林澤蒼以中國攝影學會的名號為平臺,凡是訂閱一年畫報的讀者,均吸納為中國攝影學會的會員,據相關資料顯示,1928年,林澤蒼吸納會員有800多人,自稱是國內唯一全國性的攝影組織。 1937年8月,學會的會務隨著淞滬會戰上海淪陷被迫停止。 ▲郎靜山等人創辦的中國攝影學會會徽。(圖片來源/津門網) 抗戰勝利后,上海攝影界開始萌動,中青攝影學會、上海攝影學會先後恢復了會務。 1947年秋,郎靜山、穆一龍、陳懷德等攝影家想成立一個新的攝影組織,大家認為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較為適宜,林澤蒼也願意把棄用的中國攝影學會名稱轉給新的攝影組織。 1948年3月3日下午,在假金谷飯店成立了中國攝影學會,上海的攝影家出席了此次會議。 同年4月8日下午,學會舉行第一屆理監事會,選舉郎靜山為理事長。 林澤蒼、陳懷德、穆一龍、盧施福為常務理事。 同年9月9日,在上海南京東路61號3樓會址,舉辦了中國攝影學會第一屆影展及會員聯誼會。 由於解放戰爭的緣故,中國攝影學會的會務被迫中斷,上海解放初期,林澤蒼、穆一龍、陳懷德等人曾向上海軍管會遞交了從新登記“中國攝影學會社團”的申請,但未得到上海軍管會的批複,中國攝影學會的會務就此終止。 ▲第三個中國攝影學會在台灣創立。 1949年,郎靜山定居臺灣以後,內心裡還存有從新組建中國攝影學會的想法,只苦於時機尚未成熟。 1953年3月25日,在時局相對穩定的前提下,中國攝影學會在臺北宣告成立,郎靜山擔任理事長。 台灣的中國攝影學會效仿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的做法,採用榮銜制度,把會員分級制度化運作。 台灣的中國攝影學會雖屬於民間性的攝影組織,但它每年一屆的國際攝影沙龍,均能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和支援。 ▲第四個中國攝影學會會徽。(圖片來源/津門網) 1956年7月, 新華社主辦的《攝影業務》雜誌刊載了一則消息:“中國攝影學會籌備委員會7月3日成立,這是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根據群眾要求和攝影事業發展的需要,會同在北京的攝影家和各攝影部門負責人商討后成立的。 “ 同年12月19日,中國攝影學會在北京正式成立,石少華任主席,丁聰、張印泉任副主席,出席成立大會的104位代表,后經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審核,批准為創會會員。 1966年8月,學會各項活動因文革停止。 1978年5月27日至6月5日,在中國文聯第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宣佈了籌備恢復中國攝影學會工作的決議,同年7月,正式成立恢復中國攝影學會籌備組,徐肖冰任組長,孫振、高帆任副組長,著手恢復學會工作。 1979年11月4日至11日,中國攝影學會召開了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了將中國攝影學會改稱為中國攝影家協會的決議,由此,終止使用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 第一個至第三個中國攝影學會,純屬民間性地域性的攝影團體,他們選用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是希望把地域性的攝影團體發展成全國性的,由於歷史的原因,他們的願望未能實現,而真正把全國各民族攝影家組成專業性人民團體的,只有中國統一之後在北京成立的中國攝影學會。 新的中國攝影學會剛成立,就有上海攝影家給中國攝影學會寫信,指明解放前,上海的攝影團體曾使用過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新成立的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與舊的名稱重疊; 為此,中國攝影學會主席石少華派學會秘書長吳群去上海調查此事,吳群從上海相關部門瞭解到,解放前註冊登記的中國攝影學會,解放初期複審時均未得到批准; 也就是說,中國攝影學會的名稱不存在重疊問題。(資料參考來源津門網/中國攝影學會)
台灣祀典武廟「火神護佑彩繪燈籠」點燈 祈願台南平安
記者翁一如/台南報導 具有悠久歷史的台灣祀典武廟,在新年開春之際,佈置精美的彩繪燈籠,於(1/2)日晚間邀請台南市長黃偉哲主持點燈儀式,黃偉哲表示,感謝台灣祀典武廟已連續兩年主辦深獲好評的「火神護祐平安祈福消防燈籠繪畫比賽暨消防祈福點燈活動」,不僅成為台南文化亮點之一,也建立起每年提醒市民重視防火防災的傳統,警消弟兄也會隨時做好出勤準備,祈願市民朋友們都能闔家平安。 ▲台灣祀典武廟「火神護佑彩繪燈籠」點燈。(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點燈祈福活動同時為1月14日消防局119擴大防火宣導暨消防點燈祈福活動拉開序幕,進行防火防災的祈福遶境宣導。期盼在關聖帝君信仰的庇佑之下為國家、為台南祈願,希盼全體市民居家平安、救災救護出入安全,市府也會繼續努力為市民打造一座讓人安居樂業的幸福城市。
成功警分局舉辦手沖咖啡講座 公益咖啡師蔡雲熙展手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東縣警察局成功分局分局長郭譯隆有感於分局全體同仁於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期間,歷經大小勤務專案,終告順利結束的辛勞,為讓員警放鬆心情再出發。郭分局長與成功警友辦事處主任林哲文,特別情商轄內阿美族青年「環島公益咖啡師」蔡雲熙先生,於本月22日聯合勤教舉行手沖咖啡講座,讓員警體驗親自沖煮咖啡的樂趣,於勤餘之外培養陶冶身心的興趣。 蔡雲熙表示,市面上玲瑯滿目的咖啡器具與各家咖啡店獨家的手沖手法總是讓人目不轉睛,並誤會咖啡是很艱澀的學問,其實只要熟悉沖煮理論與基礎概念,搭配適合自己的濾杯等器具來沖煮累積經驗,人人都可以享用自己煮出來的好咖啡。蔡雲熙在講解基礎沖煮概念並親自示範後,隨即邀請員警一同體驗從磨豆、濾杯整粉、悶蒸、注水等流程,並試飲後交流分享風味調整方法。不論是咖啡生手,或是稍有手沖基礎的同仁,都目不轉睛地聽課,與爭先上台體驗。分局也特別致贈感謝狀予蔡講師,感謝一席講座讓全體員警收穫滿滿。 郭譯隆表示,感謝這次蔡雲熙咖啡師無私分享沖煮咖啡的經驗與手藝,以林哲文的協助,讓活動圓滿成功。警察工作是一個繁忙且高壓的職業,讓同仁有機會接觸、發覺良好的興趣,會讓聯合勤教除了必要的政令宣導外別具意義,還能紓壓以及放鬆心情,身、心靈都能感受到不一樣的生活品味。希望同仁再經過養精蓄銳後,再投入治安、交通工作會更具有熱忱與效率,並提升服務品質,守護鄉里讓民眾更安心。
台灣作品「貓與海的彼端」勇奪「日本國際漫畫獎」銀獎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外務省(外交部)主辦的第16屆日本國際漫畫獎,21日公布獲獎名單,臺灣漫畫家星期一回收日與編劇陳巧蓉的作品《貓與海的彼端》勇奪第二大獎項優秀獎(銀獎),賴凱創作的《正義》及葉羽桐《貓劍客》亦獲入賞獎(銅獎)。臺灣漫畫家連續3年榮獲日本國際漫畫獎優秀獎(銀獎)以上的佳績,文化部長李永得也特別向獲獎的漫畫家們表達恭喜之意。 除三位創作者獲得日本國際漫畫獎肯定,高妍今年在日本出版的《綠之歌 -收集群風-》入選業界指標《這本漫畫真厲害!》男性篇第9名及《THE BEST MANGA 2023 必看漫畫!》第2名。臺漫近年在漫畫大國日本屢創佳績,除在世界舞台展現優質創作實力,也大幅提升臺漫的國際能見度。 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表示,近年在日本積極推廣臺灣漫畫,連續3年辦理「臺灣漫畫夜市展」、「謝謝日本彩稿展」暨「漫畫有聲音展」及與北九州市漫畫博物館合辦「臺灣租書店與漫畫的奇妙旅程」展等漫畫主題展,並促成臺灣漫畫家今年首次在日本駐村,期盼藉由多元的在日行銷策略,搭建臺灣漫畫在日本的展銷平台,讓日本民眾深度認識臺漫,進而打造臺漫的品牌識別。 日本國際漫畫獎由日本外務省主辦,目的為向世界推廣漫畫文化,並表揚透過漫畫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漫畫家。今年邁入第16屆,計有77個國家503件作品報名參賽,為歷年來報名件數最多的一屆。其中,報名件數最多的是臺灣,計有83件作品報名。本屆共選出最優秀獎(金獎)1名、優秀獎(銀獎)3名及入賞獎(銅獎)11名共15件作品,頒獎典禮預定於明年3月舉辦。
桃市府與國際扶輪簽署合作備忘錄 鼓勵更多學生拓展國際視野
記者翁一如/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李憲明於(12/2)日中午於市府,出席「桃園市政府教育局與台灣多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TRYEX)之國際扶輪3501、3502地區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李憲明表示,青少年的發展無可限量,感謝國際扶輪社長期辦理交換學生計畫有成,世界各國年滿15至18歲的青少年,得以藉由計畫前往世界各地體驗他國文化、語言及生活,拓展國際視野。市府教育局與國際扶輪3501、3502地區共同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讓雙方在過往的合作基礎上,可以積極鼓勵更多學校參與交換學生計畫,改善現有交換學生制度,增加學子至全球交換的學習機會。 李憲明指出,在中學教育階段,交換學生可以體驗他國學校文化,深化人生體驗,這不是課本所能學習得到或影片能夠轉述的經驗,可謂「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他曾觀察過國外學生在台交換的情況,例如:壽山高中日文實驗班接待日本學生,學生得以深度體驗文化並增長知識;育達高中外籍生參與校內時尚科美髮實務課程及餐飲科西餐烹調實習課程等,也體驗到更多不同領域的知識,展現交換學生制度的珍貴價值。 國際扶輪多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主席趙世光表示,國際扶輪社辦理交換學生計畫,讓學生在沒有生活、經濟、家庭及工作壓力下,有為期一年的充足時間至國外學習,這也是非常好的國民外交。同時,國際扶輪社也接待相對數量的外籍學生到台灣來,使雙方青年相互認識、建立友誼。因此非常高興能夠與市府教育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彼此的共識,若未來桃園市有機會承認、認證交換學生出國期間的學籍,對於鼓勵學子出國將有更大的助益。 國際扶輪3501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主委朱顯光表示,青少年參與交換學生計畫過程,有賴學校的大力幫助,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委員會與學校之間是互補單位,學校作為計畫的主要配合對象,國際扶輪社則是執行單位,讓國內外學生可以進行友善的交換。交換學生可至他國分享台灣的美好,返國後將頒發親善大使證書;而來台的國外交換生往後也大為增加在台就讀大學的意願,延續交流的價值。此外,青少年交換委員會每年會針對各國學校環境進行評鑑及調整,讓國內學校放心,感謝市府安排及校方支持此計畫。 國際扶輪3502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主委李珮君表示,在疫情發生前,全台每年約有450至500名在台交換生,進行為期10個月的學習,而桃園約有50至60名左右的交換生。此外,台灣學生往往考量休學及準時畢業與否等因素,來決定是否出國交換,因此藉由本次合作備忘錄,未來交換學生計畫得以有機會實現免休學,讓家長、學生不再卻步,大方選擇出國交換,感謝教育局及高中職的促成,讓計畫成功跨出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