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文化
AI賽車原鄉夏令營總決賽大秀成果 高市府攜手AWS推動原鄉教育結合5G人工智慧
記者秦毅君/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與雲端服務領導者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簡稱AWS),攜手合作舉辦5G人工智慧賽車系列夏令營。日前(16日)於亞灣新創園舉辦夏令營總決賽,來自不同原鄉校園且表現優異的學生們切磋競技,由巴楠花部落中小學六年級廖冠諭榮獲冠軍,現場高雄市經發局副局長高鎮遠、AWS台灣暨香港策略方案部總監謝佳男及相關合作學校師生,共同見證5G人工智慧融合原民教育的成果。 ▲茂林國中學生們心情雀躍準備參賽。(圖/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提供) 經發局表示,5G人工智慧賽車系列夏令營自今年8月14日於茂林國中小、巴楠花部落中小學、原住民故事館等3處陸續登場,各3天18小時課程,共培訓86名學生。決賽活動以兩輪採最終成績最速,取前三名頒發獎盃,呈現學生在夏令營期間收穫滿滿的AI專業知識與訓練成果,象徵科技和教育的結晶,透過決賽及獎勵,增加小朋友比賽經驗並給予肯定,讓原鄉孩子的數位學習機會能更均等。 ▲5G AI賽車夏令營學生於總決賽互相切磋競技。(圖/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提供) AWS台灣暨香港策略方案部總監謝佳男表示,感謝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與高雄市政府的大力支持,AWS得以將雲端服務與人工智慧資源擴大推廣至原民教育;透過5G人工智慧賽車夏令營,我們感受到原鄉學子的活力與潛力,未來亦將持續支持高雄市結合5G、雲端科技與特色文化的理念。 ▲5G AI賽車夏令營學生於總決賽互相切磋競技。(圖/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提供) 巴楠花部落中小學學輔主任王明華表示,感謝市府於原鄉原住民學校推廣5G AI人工智慧應用,讓師生都有機會接觸創新科技知識,不僅用科技的力量將數位資源帶入原鄉,更協助原住民學生發展多元智能興趣。 ▲ 市府與AWS於巴楠花部落中小學舉辦「迷你自動賽車競賽夏令營」,實戰教學雲端運算AI技術分享。(圖/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提供) 經發局說明,市府與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共同推動「地方文化特色整合5G應用與落地計畫」,以5G人工智慧鏈結高雄在地原住民文化,推動旗艦示範應用擴散,孕育文化科技的搖籃,即為跨領域媒合最佳案例。未來市府在中央支持下,持續推動各項計畫,完善高雄產業聚落,以智慧科技驅動產業升級、數位轉型,創造高雄創新文化科技量能,加速5G文化科技落地。# 供稿來源: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海洋文化暨傳統航海人才培訓》9月16日台東開訓 達悟族耆老祈願課程順利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為傳承蘭嶼達悟族海洋文化,臺東縣政府於9月16日上午九時,在蘭嶼鄉椰油部落舉行「海洋文化暨傳統航海人才培訓計畫」達悟族拼板船造船課程開訓典禮。參加的學員充滿學習熱忱,並感謝臺東縣政府重視最珍貴的造船工藝,蘭嶼達悟族部落耆老顏督軍祈福時祈願課程平安順利。 ▲《海洋文化暨傳統航海人才培訓計畫》達悟族拼板船造船課程開訓典禮。(圖/臺東縣原住民族行政處提供) 臺東縣政府表示,部落大學秉持延續、傳承原住民族文化精神,今年開辦「達悟族拼板船造船課程」,期望學員將耆老傳授的傳統文化與技藝學習精通並傳承。臺東為南島民族文化原鄉,這次課程是重要起點,不只將珍貴的南島文化保存、復振,未來透過造船和航海與南島世界連結。 開訓典禮由達悟族耆老顏督軍吟唱古老祈福歌謠揭開序幕,祈禱課程順利、學員平安。學員表示,能從達悟族最深層歷史文化脈絡中,學習到海洋民族生活及最珍貴的造船工藝。臺東縣政府非常重視蘭嶼達悟族海洋文化傳承,讓年輕世代向耆老學習書本上難以獲得的生活經驗與造船工法。 培訓課程於9月16日啟動後,每週六、日將由部落傳統造船工藝師,帶領學員依序認識傳統造船文化、島嶼地理環境、造船樹種材料、船隻構造、船身流體力學等,並至山上認識造船樹種,伐木取材。每位學員會按部就班,遵循傳統工法進行造船實作,將共同協力完成一艘單人拼板船後,舉行試航典禮,完成本次課程。 # 有關課程更多訊息,請查詢「臺東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官方臉書粉絲專頁,或電洽林小姐,電話:0920-590730。
首屆「2023南島影展」9月16日台東秀泰登場 探索南島文化多元魅力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為呈現南島多元文化,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主辦,臺東影痴俱樂部與晃晃書店攜手執行2023南島影展,9月16日在臺東秀泰影城開幕,首場播映臺灣首部以女頭目為拍攝對象紀錄片《阿查依蘭的呼喚》,映後由導演魏郁蓁及排灣青年代表尤希智Venarhiu Kahayak擔任座談,與影友們交流互動。縣長饒慶鈴提到,這是臺東首次以南島文化為主題辦理影展,9月至11月第2、4個週末播映且免費入場,共計舉辦6場次播映7支影片,盼民眾透過電影,深入探索南島文化多元魅力。 ▲2023南島影展盼民眾透過電影,深入探索南島文化多元魅力。(圖/臺東縣文化處藝文推廣科提供) 饒慶鈴指出,許多文獻證明臺灣是「南島語族」原鄉,臺東更是全臺原住民族群最多,且比例最高的縣市,為了傳承、保存及發揚南島文化,縣府致力於推廣原住民族文化及提升在地產業,推動部落旅遊等慢經濟模式,辦理南島國際美術獎、藍海生活節等活動,邀請民眾來臺東體驗豐富多樣的南島文化。此次辦理南島影展,從影像紀錄面向帶領大家了解南島文化議題,現場也規劃書展,從祭儀、海洋、工藝、飲食、建築、歌謠等題材,搭配電影及紀錄片,展現對臺灣土地及族群的珍視與關懷。 文化處說明,縣府推動臺東慢經濟模式,打造臺東成為南島文化原鄉,透過南島影展,深入探索背後蘊含的故事與情感。影展主題為「南島多元文化」,由文化處及「台東影痴俱樂部」創辦人羅素萍等人,共同票選國內外七支影片,包括來自紐西蘭紀錄片導演Dan Salmon的2006年紀錄片《Made in Taiwan》(臺灣製造),利用基因鑑定追溯毛利人的祖先起源,最後到臺灣,並大量取景於臺東部落。 南島影展於9月至11月第二、四週末在秀泰影城舉辦,共計舉行六場次、七支影片,為觀影者帶來不同視野,共享豐富多彩的南島影展,歡迎踴躍參與。參加影展可獲公教人員研習時數2小時丶教師研習時數2小時。# 更多詳情及索票請上:2023南島影展粉專 https://reurl.cc/eDYbbW
「2023仲夏表演藝術節」參部曲 音樂文化娛樂三重狂歡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2023嘉義縣「仲夏表演藝術節」繼續在9月15日至17日,連續三天帶來精彩演出,掀起一股藝術風潮,這個屢獲殊榮的藝術活動,將在嘉義縣不同地點和時段,帶來多樣化的表演,音樂、舞蹈、劇場和文化饗宴應有盡有,無論藝術愛好者還是縣民,都能一同享受這場璀璨的藝術之旅。 首場「朴子風土諸羅情」已於本週15日晚上7點,在朴子藝術公園開演,這場熱情洋溢的藝術盛會,匯聚嘉義縣街舞培訓代表隊、變形金剛-大黃蜂以及玫瑰紅樂團等優秀團隊,為觀眾呈現一場充滿活力和激情的視覺音樂盛宴。 ▲9月16日東石先天宮舉行「漁人碼頭濱海樂」多元的音樂和表演。(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緊接著,第二場「漁人碼頭濱海樂」也已於16日晚上7點,在東石先天宮舉行,由鄒族Amband、川劇變臉秀以及加勒比海雷鬼樂團擔綱演出,觀眾將在海風拂面的同時,沉浸在多元的音樂和表演中,度過令人難忘的夜晚。 ▲9月17日布袋嘉應廟「布袋海風來樂舞」將為藝術節帶來活動高潮。(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今日(17日)下午3點在布袋嘉應廟,「布袋海風來樂舞」將為藝術節帶來活動高潮,這場音樂盛典邀請愛+1打擊樂團、MRG魔幻馬戲家族和歌手王彙筑,呈現充滿節奏感與熱情的音樂派對,布袋海風伴隨搖曳,成為這場音樂舞蹈之夜的絕佳背景。 ▲「仲夏表演藝術節」刺激緊張的摸彩禮品。(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文化觀光局表示,大家在夏秋之交的夜裡聚集在嘉義縣,共同見證「仲夏表演藝術節」的璀璨瞬間,三天藝術盛會是文化、音樂和藝術的融合,不僅為嘉義縣帶來活力,也為生活增色。今夜仍期待與您共度難忘的夏季藝術夜。活動現場除有精彩表演外,還有刺激緊張的摸彩禮品,飛利浦時尚微型喇叭、小徑折疊車、無線藍牙耳機等大獎;更加碼抽特別獎「現金1萬元」,絕對值得期待。#
2023「tjuwabar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16日登場 土坂時間的感官饗宴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今年適逢達仁鄉土坂部落舉辦五年一度的重要祭儀maljeveq(五年祭),達仁鄉公所協力土坂部落店家共同籌劃「tjuwabar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將整個部落打造成為展場,讓旅人在莊重的祭儀前,能夠先深度認識部落生活文化。 ▲「tjuwabar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圖/臺東縣新聞傳播科提供) 呼應每五年舉辦一次的maljeveq五年祭,對部落族人而言都是重要的生命印記,本次策展以「時間」作為軸線,傳達「進入土坂部落就如同進入獨特時區」的概念,七組以上的店家、團隊與三家傳統領袖祖靈屋、各自講述不同的部落時間觀,認識土坂排灣族的山林智慧、傳統工藝、歌謠傳唱、回家行動、食農文化與祭祀文化等,體會族人與土地共存的生活哲學。 ▲土坂生活展。(圖/臺東縣新聞傳播科提供) 展覽以「金樹大廳」作為土坂時間的序曲,一覽七大展區與土坂部落地圖;「花媽的田地」展區呈現以小米為指針的田裡時間,講述傳統排灣女性隨著日出與季節變換輪作的種植智慧;「TBM土坂部落青年歌謠傳唱」展區,由青年整理近年向部落長輩田調採集傳統歌謠的成果,呈現歌謠故事涵義。 「卡路風工坊」與「撒巴里文化藝術工作室」等工藝展間,各自以小米循環週期的生活哲學,與返鄉木雕工藝師的故事,訴說留鄉與返鄉的部落工藝文化實踐;以山林體驗為核心的「不懂生活」園區展間,以及「一起回家」行動的老屋展間,則是透過傳統石頭家屋堆砌與舊部落尋根行動故事,謹守長輩與山林共生共存的生活實踐。 「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自9月16日週六開展,在中秋、國慶連假期間至10月24日特定時間開放參觀、定時導覽,並推出5場特製半日習作,以及9月29日部落生活市集與傳統歌謠演出,達仁鄉長陳新輝表示,生活策展在部落夥伴與「日一寸文化」設計師的共同協作下,以美學設計呈現族人部落生活的情感連結與生活文化,邀請大家在神聖且莊重的傳統祭儀前,先造訪一次土坂部落,一起進入土坂時間的感官饗宴。10月20日至10月25日期間,達仁鄉公所與土坂部落也推出「五年祭見學之旅」,讓對文化有興趣的你,秉持對部落與祭儀最高的尊重,走入祭儀期間的土坂部落。# 【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活動資訊 時間策展|7個展間免費觀展 生活習作|5場特製半日遊習作 分享座談|1場開幕茶會+1場座談+1場生活市集與歌謠演出 展覽地點|台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 開展日期| 9/16、09/17 09/29、09/30 10/08、10/09 10/21、10/22 10/23、10/24 【五年祭見學之旅】 見學之旅 1 【食農之旅X未成年祖靈刺球觀禮】 日期| 10/20-10/21 見學之旅 2 【山林之旅X土坂巫師祭觀禮】 日期| 10/22-10/23 見學之旅 3 【祭儀文化之旅X神祖靈刺球觀禮】 日期| 10/24-10/25 報名等相關資訊,請洽達仁鄉官方旅遊平台 @縫迴山海-阿塱壹遇見達仁,或關注 @土坂時間 FB專頁
屏東縣原住民族年度最大盛事 感恩「收穫拿麼多」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屏東縣原住民族年度最大盛事 -「收穫拿麼多!」 9月16至17日將於屏東縣立體育館前草地展開序幕,族人們也在這場收穫祭中,彼此分享豐收喜悅及感恩的時刻,活動兩日安排精彩的傳統技藝趣味競賽、收穫節傳統儀式、千人圍舞、青年土地音樂會及健康操比賽,還有拿麼厲害市集共120攤及lima手作免費體驗及打卡活動等豐富內容。 ▲屏東縣原住民族年度最大盛事 -「收穫拿麼多!」 9月16至17日將於屏東縣立體育館前草地展開序幕。(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擁有豐富原住民文化,收穫祭是其中最精采一環,透過傳統儀式及古謠吟唱,表達對祖靈、土地的感謝心意,傳承及延續原住民族文化與精神,並促進原漢族群之間的交流,屏東縣政府自2017年開始辦理全縣性的聯合收穫節,至今邁入第7年,每年皆會由縣內一原鄉負責演繹傳統文化祭儀,今年的收穫節傳統儀式演繹由三地門鄉負責, 25分鐘的全族語演出可一窺排灣族傳統文化。 ▲收穫節9月16至17日將於屏東縣立體育館前草地展開序幕。(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本次活動中,將由周春米縣長親自頒發2023屏東縣原住民族終身成就獎及傑出成就獎,嘉勉10位受獎人在文化、藝術、體育、教育等各界長期的奉獻與付出,同時也感謝並勉勵現場部落青年朋友們的參與。青年是部落未來的希望、文化傳承的種籽,青年力量的投入,運轉著部落文化傳承及承先啟後的重要大責。 ▲協助部落維護傳統文化。(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收穫節儀式的高潮-千人圍舞,在場的所有人不分部落、不分原漢族群一起手牽著手共同圍圈跳舞,一同唱土地的歌、跳團結的舞,舞圈中彼此更以連杯共飲,表示彼此的友好,共享小米豐收的喜悅,並期許這片美麗的土地和文化永遠「收穫那麼多」。 ▲協助部落守護原鄉山林。(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晚間舉行的「部落青年土地音樂會」聚集了屏東縣內8個原住民鄉青年會,古謠演唱、樂團表演、勇士舞的力量展現,多元的演出同時也展現屏東縣內各原鄉的多元文化,除此之外,還有貳行程及原民嬌娃等知名團體演出,再創今年屏東縣原住民族收穫節的另一波高潮。 ▲協助部落維護傳統文化工作。(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屏東縣原住民族人口數約6萬1,101人,原鄉面積約為1,625平方公里,總面積佔全縣半數以上,原鄉轄區自然資源豐富且有多個部落傳統遺址,為推動守護原鄉山林、維護傳統文化工作,縣府爭取原民會補助「原住民族土地古道遺址、生態及環境調查維護計畫」經費,聘用在地原住民族人65人,於縣轄內8個原鄉推動自然資源永續發展及培育部落人才與實踐文化復振工作。縣府原住民處執行111年度工作,經原住民族委員會評鑑結果獲得縣巿組績優獎,本縣三地門鄉、瑪家鄉、春日鄉及牡丹鄉公所也獲選為鄉鎮組績優單位。#
冀盼友善四重溪溫泉環境 屏東美人湯借鏡日本箱根溫泉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屏東擁有台灣最南端的四重溪溫泉,自日治時期就被列為台灣四大名湯之一,近年更因為屏東縣政府舉辦四重溪溫泉季活動而聲名大噪,周春米縣長希望相關公共設施能更加完善,13日與縣府團隊及觀光旅宿業者前往日本箱根溫泉區參訪交流,認為可以導入高齡化友善設施及整體景觀規劃,提升四重溪溫泉品質。 ▲縣府團隊致贈溫泉業者琉璃珠產品感謝。(圖/屏東縣傳播暨國際事務處提供) 周春米縣長一行還巧遇在當地實習的台灣學生,有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世新大學、高雄餐旅學校、台北城市科技大學等,聽到熟悉的鄉音,學生們都很感動又親切,拿著國旗熱烈歡迎周縣長一行,周縣長也鼓勵學生們努力學習,之後回到台灣有機會到屏東玩。 ▲巧遇在當地實習的台灣學生,拿著國旗熱烈歡迎周縣長一行人。(圖/屏東縣傳播暨國際事務處提供) 四重溪溫泉素來有「美人湯」之稱,其泉質可飲可浴,縣府推動溫泉標章及實施溫泉總量管制,確保溫泉水質且避免泉源枯竭,已展現成效;另方面,縣府近年打造四重溪溫泉公園,營造日式氛圍,每年年底舉辦四重溪溫泉季活動,滿山遍野的星河讓百年溫泉華麗轉身,人潮爆滿。 為讓四重溪溫泉變得更好,周春米縣長此行特別安排至日本知名的神奈川縣箱根溫泉區參訪觀摩,並與當地溫泉業者交流,其中昭和年間便開業的「箱根小涌園」是由明治時期的莊園地改建成的度假村,以泡湯設施為中心,涵蓋多間不同特色的旅館,溫泉設施、住宿場域、公共環境等都值得借鏡。 ▲因應高齡化設計,友善長者入寢。(圖/屏東縣傳播暨國際事務處提供) 屏東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周縣長對旅館內的高齡化設施特別有感,例如房間原本是榻榻米,因應高齡化,改在榻榻米舖設床舖,座椅的高度也調整,友善長者入寢及就座,非常貼心。此外,泡湯池的規劃舒適,整體的景觀設計融入自然環境,有些甚至可以成為網美景點,還有針對親子設計的遊樂設施,全齡化的規劃,提升遊客的體驗。 ▲因應高齡化設計,友善長者就座。(圖/屏東縣傳播暨國際事務處提供) 交旅處指出,目前四重溪溫泉區的公共浴池,早於1985年啟用,2013年縣府雖整修並申請溫泉合格標章,但容納量小又老舊。縣府於2022年向交通部提出重建計畫並爭取經費,著重於大型湯池設置,在地人使用免費,並在國有地新建200輛停車場。此次觀摩不只做為四重溪公共浴池重建參考,更可做為溫泉村的整體提升規劃借鏡,並要導入高齡化服務設計,吸引長輩及退休人士到四重溪泡湯,創造更高的溫泉產值。#
2023梅山太平藝術季「犀首太平藝齊美好」 藝術完美融入地方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梅山太平藝術季首度以公共藝術深耕,打破過去民眾對於藝術品束之高閣的想像,將藝術融入於地方,共創美好公眾空間精神,9月17日起將舉辦為期一個月,2023梅山太平藝術季「犀首太平藝齊美好」系列活動;13日上午在縣府招商空間舉辦宣傳記者會,活動以高空雲梯光廊餐桌、柒碗茶場域茶席、文學藝文展演、產業小農市集串連,行悠遊雲端山城,以達推廣社區的藝術深耕,拓展文化多樣性初衷。 ▲將藝術融入於地方與產業小農市集串連。(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太平雲梯本身就是一座大型的藝術設施,在藝術家王文志、施力仁、謝宗興、江添富、李國聰、蔡婉湘等老師長期耕耘駐村下,所有作品都可與民眾互動,透過張文環文學,期孕育出全台唯一富含文化底蘊的藝術村落。 ▲2023梅山太平藝術季「犀首太平藝齊美好」系列活動。(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縣長翁章梁表示,縣府、文觀局長期輔導地方文化館、藝文展演、提升觀光產業商圈連結;同時阿管處、水土保持署等也挹注多項經費支持,在地長期的耕耘者嚴清雅村長領導太平團隊,持續在地耕耘文化軟實力及各項硬體建設,將具有百年建築歷史、陶板、彩繪巷弄的太平老街裝扮的愜意動人,每每出招令人動心。 翁章梁介紹,陶藝家謝宗興老師的壺藝創作,鐵雕王文志老師於104至112年陸續創作已有12件作品(百壺百福、一抹紅趣、無二窯藝術空間等)、施力仁老師的金剛犀牛系列8件作品,更為太平藝術扎根注入新的生命力,藝術與人文相互交織,轉化為一個絕無僅有的藝術山城。 ▲以茶會友、品茗賞景,串連茶湯韻味、溫潤藝術氣息。(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為提升觀光客再次造訪意願及深入了解地方文化特色,營造農村區域亮點,結合在地產業、社區文化及生態風景意象,於步道終點設置觀景台,除可俯瞰太平老街及雲梯外兼具休憩功能;該步道出入口以文學小說家張文環的作品,納入社區陶板文化,具營造歷史傳承延續之意象。 ▲2023梅山太平藝術季「犀首太平藝齊美好」系列活動。(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2023梅山太平藝術季,適逢中秋佳節與雙十連假,嚴清雅邀請各界攜手同遊太平,近距離感受山林與藝術空間的融合。活動期間中秋之時,以茶會友、品茗賞景,串連茶湯韻味、溫潤藝術氣息。 相關訊息請搜尋「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活動訊息、「太平雲梯」或「阿里山新印象」FB粉專,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梅山太平雲梯官網( https://www.taipingbridge.tw/ )、嘉義梅山太平雲梯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TaipingSuspensionBridge/ )、雲梯光廊餐桌報名窗口請洽,嘉義縣梅山鄉太平社區產業合作社張育慈0978-203627,或至官網報名( https://alishan.welcometw.com/tour/RwlW )。
百年東門派出所華麗轉身 為地方創生注入動能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位於公明路與共和路口的「東門派出所」建於1923年,為嘉義市現今僅存的日治時代警察機關歷史建築,於民國99年時由市府文化局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歷史建築,積極展開修復珍貴歷史建築、活化古蹟之工程。在東門派出所迎來建成百年之際捎來好消息,東門派出所經加強消防、結構性安全及耐久性的修復,未來將轉型為文化基地,為歷史建築空間添賦嶄新創生意義。黃敏惠市長特於日前9月6日率市府團隊前往現地進行工程視察,除期許工程如期如質完工,亦期待東門派出所修復完竣後,能串連火車站前願景館、興中派出所、新二通及西市場,為地方創生注入動能。 ▲市府團隊聆聽簡報。(圖/嘉義市警察局/文化局/觀光新聞處提供) 黃敏惠市長表示,東門派出所是嘉義市重要的歷史建物,自民國99年起登錄為歷史建築以來,就不斷積極朝向文資保存與再生、傳承世代記憶方向努力。2020年為嘉義市創生元年,嘉義市串聯全台,成為地方創生的橋樑,並於2021年將東門派出所修復納入地方創生提案向國發會提出申請,地方創生17項計畫之總經費計為1.06億,其中嘉義市歷史建築東門派出所地方創生文化環境營造一案獲得935萬中央補助款項,由市府自籌1165萬元,進行修繕營造。很高興看到傳承嘉義市世代記憶的東門派出所受到完善修復,將作為嘉義市重要的地方創生與文化基地,此番華麗轉身,在未來串連火車站前願景館、新二通與興中派出所和西市場,以「地方創生2.0」帶動人才以及產業的進駐,將讓場域永續並帶來產業活化,並進一步帶動鄰近的東市場再提升。 ▲東門派出所工程視察。(圖/嘉義市警察局/文化局/觀光新聞處提供) 黃敏惠市長強調,百年東門派出所不僅是重要的歷史場域,更是嘉義市民的重要歷史記憶,感謝市民透過世代間的對話與溝通,與市府團隊共同為東門派出所賦予嶄新定位,也感謝市府及工程團隊努力,在修復過程經歷發現龍王廟遺構時,透過空間規劃讓不同時代建築得以保存並重現,為歷史留下見證。東門派出所的修復,不只是硬體的提升,更標誌著嘉義市為歷史建築永續留存、構築人本空間的努力,在彰顯時代意義的同時,也為嘉義市增添歷史與人文的空間。 ▲東門派出所。(圖/嘉義市警察局/文化局/觀光新聞處提供) 市府警察局表示,東門派出所有1座辦公廳及2棟宿舍,隨警政現代化發展,於民國76年卸下派出所重責,隨後借為東區聯合里做為里辦公室使用,建物不僅見證嘉義市繁榮的發展,亦於每個時代有不同的意義。東門派出所保存與活化以最嚴謹的態度與工法,手工拆卸與保存原有可用屋瓦、木構,不僅盡量使用原本建料,修復時也按照原本建築方式修築,修舊如舊,保有派出所挑高的建築形態,並陸續完成員警宿舍、派出所以及所長宿舍、廁所的修繕與建置。未來修復完成的東門派出所,不僅將展現完整亮麗並具時代感的派出所及宿舍群,工程修復過程中發掘的「龍王廟」遺址也將重現展示,成為庭園遺構景觀中的亮點。 建築修復完竣後,後續規劃作為文化基地,並委外OT營運,計劃作為結合歷史意義與文化遊憩特色的複合型空間,以策展形式展現嘉義市獨有的美學設計,並透過導覽解說喚起市民的城市記憶,也深化嘉義市的人文內涵。#
福建省佛教界組團全台考察 加強閩台佛教教育交流
記者崔珍雄/綜合報導 福建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本性法師及副會長如妙法師,日前率福建省佛教教育界人士赴臺灣考察交流團,從9月7日開始至12日,走訪各地佛教協會聖地,如中華佛寺協會、高雄佛光山叢林佛學院、高雄文殊講堂、新竹玄奘大學、法鼓山中華佛研所、靈鷲山三乘佛學院、桃園圓光佛學院、汐止彌勒內院、慈航菩薩紀念堂、中國佛教會等等,與佛教教育場所與人士,抱著結緣與分享、學習與取經的態度,希望加強閩台佛教教育的專業化交流。 這次福建省赴臺考察交流團成員眾多,包括團長福建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莆田廣化寺方丈、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法師;副團長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佛學院副院長如妙法师;副團長福建佛學院院長助理、福建佛學院教務長寂相法師;秘書長福建佛學院院長助理、福州崇福寺方丈寬銘法師等8人。 本性法師在疫情前曾多次走訪臺灣,如護送西安佛指舍利赴台供奉瞻禮、赴台參加世界佛教論壇之分論壇等,對臺灣的佛教教育印象深刻,也曾走訪圓光佛學院、法鼓山中華佛教研究所、佛光山叢林學院、玄奘大學、南華大學等;然世事無常,疫情期間,本性法師曾經有幸親近過的臺灣佛教界幾位大長老,如淨心長老、淨良長老、了中長老、圓宗長老、星雲大師等先後示寂往生,本性法師心中雖感悲痛,但當時無法前來送別一程,利用此行特走訪佛光山、光德寺、日月禪寺、玄奘大學、彌陀寺,在各長老的舍利或聖像前禮敬、上香,以表感恩及深切緬懷。 考察交流團此行的重頭戲是9月8日抵達佛光山參訪,由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在大雄寶殿率眾接駕及帶領前往禮敬與緬懷星雲大師,另參觀佛光山典藏的各版本藏經等,為已創立40年的福建佛學院取經。本性法師應佛光山方丈心保和尚與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之邀,於每年召開一次的千餘人全山徒眾大會上開示,讚歎星雲大師對佛教教育的重視與提升。並向在場的佛光山退居方丈心定和尚、心培和尚行禮致意。▲佛光山僧團熱忱歡迎本性法師一行。(圖/上趣創意延展有限公司提供) 考察交流團亦在佛光山叢林學院與慈惠法師等進行座談,慈惠法師認為,大陸學院的僧源也漸而不足,建議可以多辦居士教育,居士教育辦好了,居士信仰增強了,出家的就會增多,當年佛光山就是這麼走出來的。 本性法師一行也在高雄文殊講堂與慧律法師交流佛教教育議題,慧律法師認為,教育是百年大業,教育者要有拋開名利,犧牲奉獻精神,雖然學僧就靠學院幾年學習,只是階段性學修,難於特別成就什麼,但要給個機會,給個因緣。談到閩台佛教的淵源關係,慧律法師說,海峽兩岸法脈不二,都是一家人,並與本性法師共勉,強調要心包太虛,把生命投注於全人類,也勉勵本性法師跟著佛陀的足跡,扛起歷史與時代的責任。 在中華佛寺協會,考察交流團與秘書長林蓉芝等進行座談,因少子化關係,現在出家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臺灣學院僧源明顯不足,她認為現代僧教育,培養學僧社會責任感很重要,兩岸佛教教育可以多交流,臺灣學院也可以開放招收大陸學僧前來學習。 在玄奘大學,本性法師一行與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等就教育與社會責任、科學素養交換意見,性廣法師介紹玄奘大學在生命禮儀、階級反轉上的課程教學與現實實踐,還介紹成立不久的臺灣佛教研究中心,並帶本性法師一行參觀體驗玄奘大學的VR體驗室,希望福建的法師與學僧能到該大學交流與進修。 在法鼓山僧伽大學,方丈果暉大和尚帶領大學骨幹與本性法師一行座談,就各項佛教教育議題進行交流,並帶領本性法師一行參觀開山紀念館、大學校區。本性法師還與法鼓山退居方丈果東長老相見甚歡,共同回憶起長老當年應邀出席在福州舉辦的“首屆海絲佛教福建論壇”的場景。 ▲法鼓山方丈果暉大和尚(右)等與本性法師(左)一行就佛教教育進行座談交流。(圖/上趣創意延展有限公司提供) 在靈鷲山,開山方丈心道長老率眾迎接本性法師一行,就佛教教育的國際化、南北傳佛教教育交流、閩台佛教共同推動漢語系佛教走向世界等議題進行交流。心道長老表示,兩岸都是一家人,他經歷戰争,知道和平的珍貴。心道法師還特以火鍋素齋招待本性法師一行,他說火鍋象徵著溫暖。本性法師讚歎靈鷲山在南北傳佛教交流上所取得的成果,並表示閩台佛教同根同源、法乳一脈,希望加強閩台佛教在佛教教育上的交流與合作,增進法誼法情。 ▲靈鷲山開山方丈心道長老(中)在禪堂與本性法師(右四)一行合影留念。(圖/上趣創意延展有限公司提供) 本性法師為此行進行總結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訪臺灣佛教教育場所與人士,是抱著結緣與分享、學習與取經的態度,就各佛教教育各方面,與臺灣佛教教育機構與個人進行互動交流。他對臺灣佛教教育發表深刻的感受,表示閩台佛教同根同源,無論老朋友相見或新朋友相識,都是一見如故,法脈一家、法門一家、閩台一家、兩岸一家,互相交流活動的主題,非常專業,對加強閩台佛教教育界拓展多元教學與拓寬僧才專業教學視野等皆有幫助。 其次,閩台佛教僧伽教育在課程安排設置上有極多近似之處,尤其在中國佛教宗派課程教學及漢語系佛教經典課程教學上更是如此;臺灣佛教院校在特色教、研、學上,也有自己的特點,對傳承極為重視,也非常重視學僧的對外交往能力培養。 此外,臺灣佛教教育一直在借助社會高校師資與學位資源進行辦學,國際化的路子走的比較成功,但受限社會少子化等原因,臺灣佛教院校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僧源不足問題。 本性法師最後提出幾點提議,包括加強閩台佛教教育的師資交流、學僧交流,例如設立閩台佛教教育的交流合作平臺、設立兩岸佛教學院院長論壇等等;以此為基,可以共同提升閩台佛教教育的師資與學僧綜合素質,共同推動漢語系佛教進一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