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娛樂
讓臺灣多元音樂無所不在 2022世界音樂節@臺灣 大佳河濱公園熱鬧登場
記者黃俊育 / 臺北報導 為推廣臺灣多元音樂與拓展國際文化交流,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2022世界音樂節@臺灣」(World Music Festival @Taiwan 2022),今(14)日舉行開幕記者會。三天活動將於即日起至16日在臺北大佳河濱公園熱鬧登場。今年世界音樂節重磅回歸,除恢復往年活動規模,採雙舞台演出,邀請來自韓國、澳洲、馬來西亞、日本、菲律賓、愛沙尼亞等多國藝人及樂團,更集結包含陳建年、以莉・高露、舞思愛、葉穎、蘇珮卿、明馬丁、百合花、東京中央線等曾獲金曲獎、金音創作獎肯定的多組音樂人,超過23組超強國內外卡司,將引領觀眾感受各種不同類型特色音樂的美妙波頻。 今日開幕記者會邀請來自韓國伽倻琴絃鳴三重奏Hey String、馬來西亞傳統歌謠跨界搖滾Alena Murang、客家才女創作人黃珮舒、傳奇雙擊黃瑞豐與吳政君及剛奪下第33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的百合花現場演出,為接下來三日活動揭開序幕。其中,Alena Murang曾在2018年來到世界音樂節,並表示很開心可以再次來到「世界音樂節@臺灣」演出,希望藉由這次演出帶給臺灣民眾不一樣的音樂聆聽感受。 ▲婆羅洲沙貝琴女神Alena Murang稱自己來臺像回到家一樣 。(圖/風潮音樂、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李靜慧政務次長表示,文化多樣性是世界音樂節的一大特色,除了讓臺灣觀眾接觸跨地域、跨時代的音樂文化,另外也要協助推展國內特色音樂到國際市場。下半年開始臺灣各類型藝文演出逐步恢復舉辦,希望觀眾能回歸舞台現場,實質支持所有認真創作的藝術工作者。文化部會持續努力,也邀請企業共同加入,讓臺灣的音樂產業持續茁壯並跟世界接軌。 影視局指出,今年主題圍繞「音樂無所不在」,首推跨域演出,獨家企劃包含音舞共生、落日瑜珈等節目內容,以音樂為中心向外延伸生活,從身體開始串聯不同面向的世界音樂,以輕電音及古老樂符結合街舞、瑜珈帶來限定版演出,帶領國內外樂迷展開全新體驗。今(14)日首登場的My Music自製節目「萬秀孫代客洗衣」Podcast,由主持人張瑞夫、空靈嗓音獨立女聲葉穎在大舞台上展演,帶給民眾不一樣的音樂體驗。 ▲FOCA馬戲遊街為2022世界音樂節揭開序幕。(圖/風潮音樂、文化部提供) 除了獨家企劃節目外,今年周邊活動內容更精彩可期,包含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高蹺遊行、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楊元慶溜溜球演出,以及大小朋友皆喜愛的夢幻泡泡秀與氣球派對,一起感受街頭藝術文化! 「世界音樂節」致力於打造臺灣最幸福、最多重感官的藝術饗宴,不分文化、年齡、身分與性別,透過最休閒、舒適的參與方式,讓民眾輕鬆的與世界接軌,充分體驗音樂的美好。活動現場提供售票服務,節目內容也將在LINE MUSIC、世界音樂節官方YouTube頻道、Dailymotion等平台直播。 【2022世界音樂節@臺灣】 官網:www.wmftaiwan.com 臉書搜尋:世界音樂節在臺灣 - WMFTaiwan
貓裏樂集國樂團111年度音樂會「黃梅行」開放索票
記者闕玄/ 苗栗報導 貓裏樂集國樂團將於10月23日(日)晚上7時30分,在苗栗文化觀光局中正堂演藝廳演出音樂會「黃梅行」,活動採索票入場,於10月12日(三)上午9時起在文化觀光局1樓服務台、「台鐵苗栗車站、台鐵竹南車站、苗栗高鐵站」之旅客服務中心開放免費索取,每人限索4張,索完為止,歡迎各位民眾踴躍索票屆時前往欣賞。 該場次曲目安排多元,有經典的《國語金曲》,台灣民謠的代表作品《四月望月》,雋永的黃梅段子《游龍戲鳳》,還有耳熟能響的國樂名曲,同時也邀請了楊咩咩老師指導的苗栗市文聖社區歌謠班搭配樂團演出,在人聲與樂器的交織下,豐富了樂曲的表現與藝術性。 貓裏樂集國樂團於民國88年由縣議員禹耀東先生倡議成立,亦為該團之團長,且由縣籍作曲及指揮家聯合民族管弦樂團團長黎俊平指導,團員由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組成,其中有二分之一團員為教育界人士,除歷年的年度演出之外,更以積極態度參與社會公益演出,提升本縣之國樂藝文氣息。 有關演出訊息可至Facebook貓裏藝文粉絲專頁或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網站查詢。
10/26邀您一起聊鋼琴、聽音樂 即日起免費索票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有別於一般音樂會演出方式的「2022愛上鋼琴-音樂欣賞系列講座」將於10月26日在宜蘭演藝廳登場,特別邀請鋼琴家江恬儀博士現場演奏經典名曲,並且搭配名作家及評論家楊照的樂曲賞析、講解創作,帶領觀眾在聆賞動人樂章的同時,也能瞭解音樂家創作的動機、樂思與主題。 這場饒富深度與內涵的音樂饗宴,由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愛樂管弦樂團、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佛光大學、有朋會館聯合主辦。音樂會策展人—宜蘭愛樂管弦樂團藝術總監、佛光大學創意與科技學院院長謝元富,期待透過強強聯手的精彩講奏會,讓觀眾認識鋼琴、愛上鋼琴。 講奏會分為下午和晚上兩個場次。下午場次安排舒伯特鋼琴奏嗚曲 D.959。舒伯特創作六百多首歌曲傳世,被譽為「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繼承了他在藝術歌曲上優美的旋律線條,再發展成奏鳴曲式的結構,具有獨特的美感;A大調第二十號鋼琴奏鳴曲D.959譜寫於1829年,題獻給鋼琴家胡梅爾,因此造就了這首技巧極為華麗、規模恢弘的作品。 晚上場次則安排貝多芬/李斯特改編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作品Op.68。貝多芬最喜歡的樂器是鋼琴,也是他表達內心情感的工具,他在鋼琴音樂有新成就後,就會移用於弦樂四重奏或交響曲中。弦樂四重奏乃是他記載內心思緒的日記或書信,而交響曲卻是他的長篇論文。所以交響曲可以說是貝多芬音樂創作上的終極作品,也是他畢生藝術創新的結晶與精髓。聽李斯特轉寫的貝多芬交響曲,等於是透過他的詮釋,重新認識貝多芬。樂曲等於是加了李斯特詳細注釋的貝多芬作品,讓人們聽出貝多芬最深刻的樂思設計。 主講人楊照本名李明駿,為作家、評論家,現任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在「98新聞台」、「台中古典台」主持節目,並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93巷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出版:小說、散文、文學文化評論、經典解讀、音樂解說等各類著作達50餘種。 鋼琴演奏江恬儀,美國茱莉亞音樂院學士、碩士,紐約市立大學鋼琴演奏博士。留美期間曾多次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演奏,並曾受邀於歐洲各地參與音樂節演出。2006年返台後積極投入音樂演出、教學與推廣,曾獲選台灣工業銀行「堤頂之星」,多次在台北、台中舉辦獨奏會。2014年起與台中國家歌劇院固定合作音樂講座:「追尋」校園巡迴、「聽見音樂」、「聽見之後」、「聽見浪漫」、「聽見巴哈」等系列,解說演出經驗十分豐富。 兩場次的「愛上鋼琴—音樂欣賞系列講座」,10月26日都在宜蘭演藝廳舉辦,下午場14:30、晚場19:30,歡迎踴躍索票入場。免費索票地點包括:文化局-服務台、演藝廳-售票口,文化工場-服務台、中興文創-服務台,洽詢電話:03-9369115轉131分機(胡先生)。
雙十台北親子草地音樂會 嗨翻全場
記者黃俊育 / 綜合報導 10日午後在榮星花園熱鬧登場的親子草地音樂會,多組藝人輪番上陣秀藝,由阿卡貝拉團體、未命名人聲樂團以輕柔優美人聲開場外,民歌天后鄭怡也帶來多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民歌,最後由搖滾宮主賴銘偉演唱多首熱鬧歌曲,將氣氛嗨到最高點。 風靡樂壇43年的民歌女神 鄭怡,以經典歌《月琴》完美嘹亮高音驚艷登場,唱功及舞台魅力獲觀眾如雷掌聲。鄭怡以一席優雅略帶個性造型亮相開心與觀眾問候,接著帶來18歲時演唱的成名曲《微風往事》,及經典歌曲《海上花》、《想飛》等金曲,在演唱《小雨來的正是時候》前,鄭怡分享這首歌1983年發行,當時蟬聯流行歌曲排行榜冠軍長達13週,那時幾乎連續三個月台北都飄雨,笑說這首歌可能有個魔咒,但今天演出竟然沒飄雨,破除神奇魔咒不可思議。 ▲鄭怡。(圖/截自鄭怡FB) 鄭怡台上也分享自2018年回到台北持續音樂演出外,因疫情開啟斜槓人生,除了參與電視劇『粉紅色時光』與『酷蓋爸爸』戲劇演出,並斜槓直播主持,曾邀請光良、溫昇豪、林凡、…等超過六十位以上名人直播訪問。特別的是今年起更斜槓成為鉤織班老師開課教學,緣起因疫情期間的某次隔離接觸鉤織後,覺得非常療癒身心又過癮,做完織品也很有成就感,而後將作品送給粉絲更是引起大家紛紛敲碗許願開課,便在七月開始開班授課,是今年一大突破!樂觀好學的鄭怡說:「一定要保持年輕的心情,不管幾歲都別放棄自己夢想的追求,永遠都要覺得一切都有可能,就可以做得到!」 搖滾宮主 賴銘偉,出場背著吉他搖滾帥氣開唱嗨翻全場,帶來黃妃的《追追追》與邦喬飛樂團的《it's my life》 經典歌讓現場熱鬧非凡。賴銘偉接著演唱首張個人台語專輯中的《鬥陣搖落去》,輕鬆搖擺曲風讓台下觀眾忘我熱舞,賴銘偉也逗趣說:「今天天氣雖然變冷,但大家熱情都不減唷,從台下這位大姐看似”舞”功高深的門派掌門人,就知道大家都非常熱情!」 賴銘偉感念挺過這兩年疫情,帶來一首去年發行的台語歌曲《我挺你》,獻給前線辛苦的醫護人員,歌曲也是大愛劇場「觀音對我笑」主題曲,期望能帶給大家更多勇氣與力量,最後在BEYOND《海闊天空》歌曲中期待拋開所有陰霾,瀟灑的歌聲中完美結尾。 ▲賴銘偉-鄭怡。(圖/截自賴銘偉FB) 【雙十台北Let's Party】親子草地音樂會演唱節目也邀請阿卡貝拉團體 未命名人聲樂團及實力歌手Jennifer演出,並規劃魔術氣球表演、特色風味餐車、氣墊遊樂園、夢幻泡泡秀、與各式童玩體驗系列活動,內容非常豐富,大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也偕同太太與小朋友到場難得全家福同台,並邀請各區議員及嘉賓好友們與觀眾一同感受家庭日歡樂氣氛,合唱歌曲展現活力與希望;特別的是,活動現場特地準備大蛋糕,一起為10月出生的雙十寶寶們演唱生日歌慶生祝福場面溫馨,猶如一場萬人大型的生日派對,讓壽星們都驚呼:『這場Party真的好感動!好難忘!』
陳武雄弄影記21-澎湖去來(1978-2022)
作者:陳武雄 / 編輯:GOTHE ▲67年和華老師首度去跨海大橋 ▲111年重回跨海大橋 生平第一次去澎湖是67年隨華視勞軍團去拍勞軍活動;順便拍攝華慧英老師和鄧鎮湘老師製作的旅遊歌唱節目「飛行三萬里」。當時還是使用16mm有聲攝影機AURICON拍攝。今年秋末陪孫子参加員工澎湖四日遊重回跨海大橋算算也有44個年頭,真是感觸良多。 以前在華視負責拍攝外景節目,走南闖北到過不少地方;澎湖也多次前往,但都是為某項節目到特定景點拍攝,來去匆匆,停留時間有限,對澎湖一直沒有很深刻的印象。 「晚風輕拂澎湖灣 白浪逐沙灘 沒有椰林綴斜陽 只是一片海藍藍 坐在門前矮牆上 一遍遍懷想……」 這是潘安邦1979年推出的火紅歌曲「外婆的澎湖灣」;當年即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華視特別為他製作專輯節目,外景隊遠赴澎湖潘安邦外婆家(現在的篤行十村)拍攝原汁原味最美的自然景觀-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 分享觀眾。那年我和章森負責攝影。 ▲潘安邦外婆家老樹下是火紅的打卡景點 ▲矮墙上潘安邦和外婆銅像也是火紅的打卡景點 73年也來過澎湖,到七美島去拍攝師鐸獎得獎人呂老師的專訪。 到澎湖呆最長時間應該是77年拍金熬勳導演「走過從前」華視連續劇;這是紀念823砲戰的鉅著。 所有金門不能拍的場面都移師到澎湖海岸拍攝。 ▲偽受傷的勇士們 ▲逼真的砲戰場面 今年孫子約我参加他們的員工澎湖四日遊,距離67年首度到澎湖拍節目剛好有44年; 舊地重遊感覺滿新鲜的;澎湖變了,變得更進步更繁榮。但,很多地方我覺得好像反而失去了一點點的「古味」? ▲奎壁山-摩西分海 網紅景點
新北客家印象環保兩用袋 買商品即送非賣品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辦理「111年新北客家成果展-客家印象宣導活動環保兩用袋」,即日起至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文創商品店購買任一商品即贈客家環保兩用袋1包,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更多的精彩資訊或訊息,盡在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Facebook粉絲專頁。 ▲客家印象宣導活動環保兩用袋,袋上圖案為狗狗、油桐花及客語字。(圖/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提供) 客家局首次與國立臺北大學、黎明技術學院、亞東科技大學、宏國德霖科技大學、景文科技大學及明志科技大學合作,透過青年參與公共事務,設計民生必需品-客家環保兩用袋,既可當環保購物袋,又可當作垃圾袋使用,讓一個袋子具兩種功能使用,藉此讓客家元素、圖騰及符碼,利用民生必需品讓市民大眾看見,輝映新北市多元文化面貌。 ▲黎明技術學院學生身穿創意丘陵茶園美景印花客家服飾,手拿客家印象環保兩用袋。(圖/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提供) 本次所有參與的大專院校生,發揮想像,集思廣益,創造在地客家元素符碼及客語字,共同設計袋上圖案,由明志科技大學高野千晴同學將課堂所學繪圖技能,將6校學生共同討論的新北客家印象創意想法,包含狗狗、油桐花及客語字,透過繪圖工具呈現出來。客家人常說狗來富,意味著狗狗帶來財富,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收留2隻守衛流浪犬,來福(男生)及福妹(女生),符合客家族群習性,並兼顧新北動物友善及性別友善城市印象。此外,置入客家印象符碼-油桐花,來福及福妹在繽紛桐花下開心互動,闡釋客家桐花祭的發源地在新北,宣揚客家文化精神,以及創造𠊎當慶(華:我好棒)新北品牌。 ▲黎明技術學院學生身穿藍染技法中的雲染客家服飾,客家印象環保兩用袋。(圖/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提供) 此外,年輕一代的創意思維令人目不暇給,黎明技術學院表演藝術系學生身穿創意客家服飾,運用丘陵茶園美景印花、客家藍染以及客家花布混搭西洋風等穿搭設計,讓我們欣賞到有別於傳統客家服飾的新世代風潮,學生們還搭配了客家環保兩用袋,嘗試展現出「愛環保,最時尚」的生活理念,並且將客家元素融入生活,倒垃圾還能學客語!𠊎當慶! ▲黎明技術學院學生身穿花布混搭西洋風服飾,手拿客家印象環保兩用袋。(圖/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提供) 客家環保兩用袋為非賣品,同時也是限量品,市面上買不到,只有在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文創商品店購買任一商品即贈送,喜愛的市民朋友動作要快,以免錯失機會。這次青年合作案是一次試金石,若成果良好,參與者的努力受到肯定,將點燃無限創意的能量,客家局會持續推動下去。 ▲黎明技術學院學生身穿創意客家服飾,手拿客家印象環保兩用袋。(圖/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提供)
巧用咖啡作畫 黃浪華自學自創 畫風獨具
記者陳木隆∕綜合報導 畫畫顏料不勝枚舉,但以咖啡作畫者卻屬鳳毛麟角,熱愛藝術創作與收藏的黃浪華,因為平日愛喝咖啡,竟突發奇想,將咖啡粉渣加以回收妙用,融合東西畫風,畫出一幅幅的山境系列作品,正在九份觀海樓茶坊展出。觀其作品,在大膽求變與淡雅用色間,透著帶有咖啡香氣的環保理念與自成一家的創作風格。 藝術創作者,往往會利用閒情時間,尋找創作的素材,思考如何創作新的作品。74歲的黃浪華,平常愛喝咖啡,生活中看的、喝的、聞的,就是咖啡的色澤、咖啡香氣,還有咖啡的粉渣,對他而言,這些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東西。 ▲黃浪華的咖啡畫作。(圖∕蕭夢麟攝) 他經常想著,咖啡渣如果未能善利用,直接倒掉或棄置實在非常可惜,儘管已經有人收集咖啡粉渣,用於盆裁混合土壤或植物鬆土,以及運用新科技產製日常生活用品。然而,似乎未曾有人用在藝術繪畫上,於是他開始大膽去嘗試。 起初,黃浪華嘗試在畫布上作畫,但覺得不甚理想,於是選擇了不同的紙張,作了多次的試驗,希望能夠展現效果,可是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上手! 他一次又一次的辛苦試驗,如若不理想又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時,就思考在技術上設法去克服、去改善,後來又發現紙張的選擇很重要,再去找到對的畫紙,重新開始試驗,一直到經驗成熟,自己覺得滿意了,才將創作成果公開發表。 ▲黃浪華的咖啡畫作,在九份觀海樓茶坊展出。(圖∕蕭夢麟攝) 「純色咖啡─手繪作品藝術創作」黃浪華個人作品展,正在九份觀海樓茶坊展出9件作品,展至10月17日止,每天上午10時至17時。他說,這次都是咖啡純色手繪作品,融合東西方繪畫的山境系列,帶點西方的抽象和東方山水的水墨意境,希望藝術愛好者一起分享,給予指教及正面的支持、鼓勵。其創作心得與特色如下: 1.將咖啡作為環保的繪畫顏料,有咖啡的香氣;2.自由發揮創作,融合東西方抽象繪畫山水和繪出國畫意境中的山水畫;3.雖為單一色但具視覺效果;4.不限使用畫具作畫;5.仍有創作的空間和技法;6.保存珍藏容易;7.顏色濃淡不易掌握,需層層多次重覆加色;8.需慢功謹慎繪畫,出現流染水漬要及時處理;9.咖啡雖為環保顏料,但只有單一色澤,需靠濃淡來展現畫的質感,建議作品完成時仍需噴上護畫膠劑,多一層保護作用;10.紙張因多次層層重覆加色,過濕易產生破損,需耐心繪製,或採二紙層式作畫來減少破損。 現居新北市的黃浪華,是一位酷愛旅遊、繪畫、攝影、陶藝與音樂的收藏家,個人資歷豐富,曾任台視公司節目部管理組:製作助理、預算管理副組長、組長等職。任職台視期間拜師學習陶藝,師承邱煥堂、鄭永國及林葆家、宋廷壁等名家;中國文化大學古董鑑賞班畢業;台中百傑牙醫診所陶藝和個人收藏展;竹東工研院攝影和個人收藏展;福建平潭成立工作坊;從事藝術創作&文創設計;並舉辦個人攝影展、繪畫展、陶藝展。
老屋傳承創新意 找回希望與記憶
記者周蘭君/綜合報導 近年來守護老城區老屋的人越來越多,走進大稻埕周邊往昔以建成圓環、寧夏夜市聞名的美食一條街也增添許多創意改造所,例如:位於建成圓環與知名寧夏夜市旁的「明藝承織物創藝所」,前身為刺繡工廠,今活化蛻變為台灣第一個以織物故事與空間美學結合的創作場域。主理人劉芳伶提倡在地故事與藝文創意相結合,未來也將邀請理念相同的夥伴品牌進駐,提供選物策展、藝文活動與創作者工作坊,希望越在地也能擁有越國際的視野,讓人看見台灣的創意軟實力。 關注在地文化 打造建成圓環新地標 在此地長大的劉芳伶對建成圓環與鈕釦街商圈的變化感受最為深刻。70年代父親的繡學號店面時時傳出繡花車嘟嘟聲,鄰近永樂市場的布料商與建成圓環美食香味伴隨成長。然而記憶之中的商業地標卻隨著紡織產業外移漸漸沒落,當鈕扣拼貼奧黛麗赫本的裝置藝術消失之後她更堅定要找回希望與記憶,懷以感謝致敬的心重返故鄉,檢視在地歷史文化,深信獨特的產業型文化會是老屋走向藝文創作的新契機。 走進鈕釦街巷弄看見綠白相襯的拱門則是昔日繡學號起家厝的2.0創意版,經明眼設計的創意巧思將曾經的繡學號店面搖身一變成新生代創作跨界實驗基地,成為街角的打卡新亮點。 十月導覽 以老屋、織物、故事串聯 走入日常美學 明藝承空間的第一個織品裝置藝術展 - 「What if…..Possible 把認真做成真」由空間主理人劉芳伶與洛陽春主理人蘇玟瑜共同策劃,期待在疫情的日常,放慢腳步聆聽、觀賞織物的裝置藝術與探索老空間新美學。除了在老屋新用計畫指導下開放空間導覽,主辦方並邀請知名詩人顏艾琳、戶外探索式教學的高中歷史老師黃小萍擔任各場次的嘉賓,報名請點此連結。 看點1: 創作與在地故事串聯 「明藝承織物創藝所」主訴求是「從工藝邁向創藝」,打造創作軟實力與生產硬實力兼具的場域。擁有國際級製造商的支持下,將藝術家創作與在地故事串聯,提供客製化刺繡藝品設計,訂製化家居手繪織物創作與場地租借,在寧靜巷弄中守護台灣的創意工作者。未來將匯聚產業職人與新生代創作者共同打造藝文活動,陸續提供療癒手作課程與織物藝術巡禮等活動規劃。 看點2:老屋活化 振興地方藝文 空間保留許多原始風貌,包括: 磨石子地板,鐵花窗與老舊繡線鐵架。明藝承將過去放繡線鐵架重新賦予織物故事與工藝美學。長達4米的大型牆面原本有多達350個小鐵框用來放置繡線方便取用,藝術家用柔軟的織物,舒服的配色創作出一個多寶格的織物藝術牆,在放上繡線與不同時期的刺繡工藝品,訪客可從展示品中感受傳承一甲子的繡學號的工業工藝與跨時代背景下的演變過程。 當初繡學號選擇落腳在建成圓環,是因產業聚落於此,五十年後傳產二代讓空間再生,也是期待把人流引進這個環形空間,為地方帶來新刺激,同時期待「好事」不斷在此發生。 看點3 : 藝術家進駐 通透壁掛飾品、綠意植栽繪畫體現當代美學 空間視覺與美學搭配上,由洛陽春主理人蘇玟瑜一手包辦,為此空間量身打造在地元素的空間陳列藝術。此次創作展品包括: 「希望之心,「勇氣之心」與「療癒之心」。「療癒之心」的創作靈感來自日常中的綠植,多了些清新恬淡且中性自然的氣息,並用視覺感受植物所帶來的鎮靜效果。一如觀葉植物的多變葉型,錯落交疊,營造空間中自然層次,以職人之手創作「植人之心」。 明藝承織物創藝所 將老屋、織物、故事串聯,帶入日常美學,十月開放專場免費導覽。 粉專:明藝承織物創藝所
2022嘉義藝術節 鼓舞嘉義新世代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2022嘉義藝術節邁入第六年,今年以鼓舞新世代為主題,規劃跨世代、親子同樂、全齡藝起三大面向,六大主題透過鼓聲、舞蹈和樂曲演出,振奮突破疫情影響下氛圍,另一意涵展開全新世代,鼓勵大家勇於展現自我、求新求變,帶著堅定的信心,開創出屬於嘉義市全新的世代。 嘉義藝術節從10月15日至30日,連續三周每周六、日在文化局文化廣場及音樂廳展開,包括「神鼓盛典」、「狂歡Do Re Mi」、「瘋搖滾時代」、「世界音樂瘋」、「相遇舞樂」及「藝猶未盡」六大主題,共25優秀表演團隊參與演出。 其中包括打擊樂演奏家李慧所創建「天鼓擊樂團」,第32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最佳台語專輯獎入圍的嘉義在地「青虫aoi」,連續15年榮獲台中市傑出演藝團隊「妙璇舞蹈團」,獲得過金曲獎及金音獎的「絲竹空爵士樂團」等。在音樂廳演出有台灣品牌團隊「明華園戲劇總團」、Taiwan Top團隊「長義閣掌中劇團」及在地優秀學子組成的「嘉義市青年管弦樂團」,演出陣容相當豐富。 ▲「嘉義市青年管弦樂團」天籟樂聲。(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文化局表示,嘉義市是一座藝文活力多元的城市,每年藝術節都是表演藝術能量奔放的歡樂時刻,尤其在連續二年全球疫情影響下,市府及議會全力支持表演團隊保持創作,讓藝文能量不中斷,團隊們也盡全力推出最好的演出,邀請所有市民朋友,一起共享、共賞、共樂,走出疫情,迎向自信、邁向開闊的未來。 主舞台區除豐富多元的專業表演團體演出外,副舞台並徵選6組在地傑出表演者參與演出,以及2場工作坊、2場講座、5場音樂廳等活靈活現的藝術展演。現場還有文創市集,展售文創小物及手作甜點等,同時開放廣場草地派對,讓全家大小享受戶外大自然空間,伴隨著藝術氣息盡情嬉戲。 為方便民眾全家大小參與,還特別規劃舊魚市場及果菜市場空地作為臨時免費停車場使用,歡迎大家一起來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