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環保
真情努力保護棲地 美濃湖水雉復育 再現凌波仙子踪跡 值得大家共同參與
記者施宇寬、盧嘉生/高雄報導 在美濃湖休閒漫步,會遇見一群熱心的志工,在維護水雉的棲地,以及觀察紀錄水雉生活的情形,提供自然安全的生活環境。志工們齊心協力,共同完成自然環境維護,營造出適合水雉生活的環境。 ▲一群熱心的志工,在觀察水雉的生活情形。(圖/施宇寬提供) ▲黃老師,主要的推動者之一,很熱心在記錄觀察水雉的生活。(圖/施宇寬提供) 志工們有些除草,有些清除田中的福壽螺,有一些觀察紀錄水雉的生活、交配、產卵、復育…等,有些假日架設望遠鏡給遊客欣賞凌波仙子水雉美麗身影,旁邊也有志工給予專業的知識傳授,認識水雉,了解生態環境的重要。 ▲凌波仙子水雉優美的姿態。(圖/盧嘉生提供) ▲親切和藹的志工。(圖/施宇寬提供) 之前是由劉孝仲、黃淑玫發起約100人集資,租了一塊農地開始復育,參考台南官田非常成功的案例,因為高鐵沿線會經過水雉棲地,由高鐵另外提供類似水雉棲地,讓水雉能夠永遠穩定的生活,經過生態環境的評估後,便同意高鐵的興建,也保存了水雉的生態環境。在發起人及志工的努力下,美濃湖水雉復育也有很好的成果。 ▲美濃水雉復育地,美麗的景色,寧靜清幽,非常適合水雉的生活。(圖/施宇寬提供) 美濃湖是高雄第二大湖,面積21公頃,周邊廣達一百多公頃是台灣最重要的野連產地,2017年高雄鳥會鳥友劉孝仲、黃淑玫老師,及近百位的志工集資幫助下,租一塊一公頃的農地, 2021年高雄鳥會結合了高雄市觀光局營造美濃水雉棲地,擴大基地的面積,也結合各協會、學校,推動棲地的營造以及環境的教育工作。黃老師表示所有復育的計劃,都是志工們自動自發、出錢、出力、出地、無償認養,美濃湖的水雉棲地,每年維護的管理經費都是靠募款而來。 ▲美濃水雉復育地,美麗的景色,寧靜清幽,非常適合水雉的生活。(圖/施宇寬提供) ▲凌波仙子水雉優美的姿態。(圖/盧嘉生提供) 從前的10幾隻到今天有六十幾隻的水雉,未來也會持續的進行台灣原生浮水植物的復育,從美濃出發,推廣至周邊或全台,營造更好的平原湖沼生態的環境。協會更加希望,有更多的愛鳥人士,能愛屋及烏,來參與協會的志工,復育水雉的環境,以及共同參與且提供更多的資源,讓水雉復育工作更加完善,做得更久更遠。 ▲凌波仙子水雉優美的姿態。(圖/盧嘉生提供) 道德經所言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本體化出天地,自然的愛護萬物。如同聖人一般,自然的愛護百姓。投入志工的行列,讓人們愛護自己、促使心靈平靜,也可保護動物,讓世界萬物和平生存。#
響應世界地球日 新北辦一日志工生態體驗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響應4/22世界地球日,新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鼓勵市民朋友帶著全家大小出門當志工,於21日舉辦「一日志工服務心體驗」活動,號召30位家庭志工到新莊塭仔底溼地公園,攜手維護美麗的土地,保護自然界每一種生物。參與的家庭志工來自不同的社區,有全家總動員、也有年輕的爸媽和活力四射的小朋友,他們戴上手套,拿起工具,一起投入生態維護工作中,用實際行動守護這片土地。 ▲小志工專心尋找蚯蚓,放入觀察盒近距離學習觀察蚯蚓構造。(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新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今年與新北市政府水利局中港大排志工隊合作舉辦志工服務體驗活動,透過淺易有趣的實地體驗,認識自己的力量和責任,從生活大小事做起,「人人都可以是環境志工」。新北市社會局社區發展與婦女福利科長蘇惠君表示,社會局推展家庭志工服務體驗活動,希望能持續透過身體力行,讓下一代知道,「每一個小小的舉動,都能為地球帶來改變」。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中港大排志工隊隊長黃英彬為家庭志工們導覽解說新莊塭仔底溼地公園生態及滯洪措施。(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全家人出動的趙媽媽分享到,這次的活動就像一場「五感體驗」,讓孩子們輕輕觸摸葉子的形狀、用鼻子聞一聞葉子的味道、觀賞並聆聽著各種生態樣貌,感受生物生命的奇跡,這是現在繁忙生活中很少做到的「放慢步調、細細品味」,印象很深刻的是,大家共同頂著烈日,並為溼地種下護堤的小樹苗,能夠為維護生態環境出一份力,心情上很滿足,希望能夠與家人持續參加生態保育活動。 就讀文化大學的潘同學分享,經過這次的志工活動,學到了很多有關生態保護的知識,也感受到團隊向心力的重要性,和志工們共同守護濕地,大家的目標共同一致時,受氛圍感染的我們是更加熱血的,尤其可以跟著家人一起接近大自然,全家動員捲起袖子守護生態,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也期許自己往後能更加關注環境議題及參與更多領域的志工服務,為環境、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中港大排志工隊劉旭輝表示,塭仔底溼地公園的生態與保育,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與投入,藉由活動體驗與觀察,這次看見家庭志工們充分展現了愛心和責任感,讓參加的大朋友、小朋友能更愛護我們生活周遭的環境,更了解我們所愛的這片土地。
美濃湖翡翠山屏彩霞滿天 山水湖景成一色美麗動人
記者施宇寬/高雄報導 傍晚夕陽下的美濃湖,特別的多變美麗,有山、有雲、有夕陽、霞光撒在湖面上,更顯得迷人動人,湖邊漫步,身在其中,為大自然包圍,相容成一體,猶如世外桃源般,值得一遊。 ▲傍晚的美濃湖,有山、有雲、有湖、有燈光,如詩如畫的景象。(圖/圖/施宇寬提供) 12月到年初的花海以及周邊的翠綠剛播種的稻田,以及三、四月份花旗木盛開,還有各式多樣的喬木、灌木等植物圍繞著美濃湖,呈現出每個時節不一樣的風貌,有花、鳥、魚、鴨等點綴其間。 在美濃湖邊平時可見旅客漫遊,沿途拍照,當地的民眾也利用休閒時候健走、騎腳踏車運動健身,遊玩美濃湖一圈,大概40分鐘左右,可以鍛鍊身體,呼吸新鮮空氣,看著美麗的風景,不僅有身體的鍛鍊,心靈也獲得舒緩放鬆,美濃湖是一個天然的健走步道,也是美濃非常重要的景點之一。 ▲美濃湖旁的美景,花旗木、九重葛盛開,美麗的健走步道。(圖/圖/施宇寬提供) 當地的民眾也設法善用平時農地的耕作之餘 ,逛逛美濃湖,多多利用,舒展身心,調劑心靈,讓美濃湖變為一個當地,最好的健走步道,讓健康伴隨著民眾,度過美好的生活,是值得推廣的。 ▲美濃湖旁的花旗木、九重葛盛開,行走在其中,身心舒暢,健身又舒壓。(圖/圖/施宇寬提供) 美濃湖,他本身是一個自然的生態環境,周邊的住家並不多,有各式各樣的鳥類,中正亭是當地非常著名的地標,也是紀念先總統蔣公到此一遊,留下紀念,欣賞山巒樹木倒影在水面上,環湖的步道、自行車道,騎車散步洗滌塵囂,每年10月到隔年的三月都有過冬的候鳥停歇,也是南部賞鳥的好去處,比較特別的是,有專門水雉的護育地,有市府的投入,也有愛鳥人士的集資,在附近開闢了護育地給水雉生活,有時候會看到熱心的志工,觀察著、記錄著提供水雉最好的自然安全的環境,讓人跟鳥與在地的環境能夠和諧自然的生活。 ▲一群熱心的志工,觀察著水雉的生長。(圖/圖/施宇寬提供) ▲美濃湖中正亭美麗的視角。(圖/圖/施宇寬提供) 美濃湖,是三面還田,西北靠山,湖光山色,景色優美,中正亭立於湖中,是美濃區最美且必遊的景點,也是美濃人心中的最愛,漫步於湖旁,欣賞大自然之美,詩情畫意更深入美濃人的心中,那份堅忍不拔的精神,帶有份柔情,讓人更喜愛美濃,也愛上美濃湖。 ▲美濃湖中正亭美麗的視角。(圖/圖/施宇寬提供) ▲美濃湖中正亭美麗的視角。(圖/圖/施宇寬提供) 「閒看日出,靜觀日落」,無論是令人炫目的日出光暈,還是讓人沉醉的日落晚霞,美濃湖總能帶給人最佳視覺享受。像閑雲野鶴一般,做看雲起時。# ▲美濃湖中正亭美麗的視角。(圖/圖/施宇寬提供) 影片來源:睿傳媒 https://youtu.be/vQNXZr08u_I
全台首創依山傍海嶄新地標基隆塔 結合信二防空洞 歷史與現代交融 品味港都之美
記者陳錦蘭/基隆報導 基隆是全台灣最早接受外來國家文化影響及輸入的一座歷史之城,可說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亦是北台灣重要的海運樞紐,擁有濃厚的人文歷史,其依山傍海,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讓基隆港都情懷與山丘之美能同時兼得。 近年來市政府積極推動歷史文化與都市保存,重塑城市不遺餘力,而其中位於中正區義二路上的新地標基隆塔,高聳入雲的外觀最受矚目,是屬於「基隆山海城串連再造計畫」的一部份。 其較低處是與義二路形象商圈相連,較高處延伸至主普壇及中正公園,並且結合山底下華麗轉身的信二防空洞,現代與歷史交融,營造出環形觀光廊帶,進而凸顯出基隆特有的要塞和海港風情,已成2024年打卡最新亮點,讓我們由此來品味港都之美,重新認識基隆這座城市。 ▲基隆塔入口處的民宅牆面進行油漆修飾,提升整體和諧。(圖/陳錦蘭攝) ▲下方窗台向外延伸的設計,整體外觀更有立體感。(圖/陳錦蘭攝) ▲天空步道另一端連接主普壇,也是一年一度「雞籠中元祭慶典」的場域。(圖/陳錦蘭攝) 串聯山、海、城的基隆塔及信二防空洞,試營運期間就人潮洶湧,於2023年12月16日正式營運,民眾可先逛信二防空洞,洞內設有電梯可連接扇形廣場再接基隆塔環形小徑,也可從防空洞外的環形小徑或中正公園牌樓走上去即可,過程很短也蠻好走,回程亦可從基隆塔搭電梯下去,轉化山坡地之不便,遊客們可輕鬆地來回,抵達至高點時將全方位欣賞到被山海環繞的基隆市景,絕佳景致,美不勝收。 ▲為配合基隆塔完工,主普壇亦進行外觀美化,呈現新貌。(圖/陳錦蘭攝) 偌大載體的基隆塔設計超級吸睛,是由邱文傑建築師精心構思的傑作,成為全台首創依山而建、傍水而立的嶄新地標,由於基隆自然谷灣地形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在港口用於貨櫃裝卸的「橋式起重機」隨處可見,因此距離基隆港不到300公尺處打造基隆塔,高度約58公尺的豎梯,頂端連接長約87公尺的天空步道,可以360度環顧遼闊視野,不僅一覽基隆港內灣,及虎仔山基隆地標也清晰可見。 ▲基隆塔特殊豎梯造型,十分壯觀。(圖/陳錦蘭攝) ▲天空步道盡頭一覽基隆港內灣(圖/陳錦蘭攝) ▲虎仔山的基隆地標「KEELUNG」清晰可見,白天繁榮,夜晚也炫麗。(圖/陳錦蘭攝) 基隆塔以亮橙色為主色調,與不遠處的主普壇相映襯,十分顯眼,整體設計概念則基隆味十足,特別以「橋式起重機」外型設計作為造型發想,唯妙唯肖,透過一塔一橋的結構還原「起重機」意象,展現了城市的現代風采,還巧妙地融入當地工業的特色,觀看這個獨特的地標,不僅引人對建築的美感讚歎不已,還能感受到基隆多元文化的精髓。 ▲基隆塔與主普壇相互襯映,極為醒目。(圖/陳錦蘭攝) ▲崆書屋及遠見人文空間的相關介紹。(圖/陳錦蘭攝) 同時市政府規劃在基隆塔培養更多、更好的書香空間,將基隆塔塑造成台灣獨一無二,具有高度的閱讀場域,因此在天空步道下方4F室內,由遠見人文空間進駐,陳列各類型選書供民眾閱讀,也將邀請不同領域的作家舉辦閱讀講座,其空間寬敞明亮,特別設計的透明落地窗,每個窗面都擁有不同風景可欣賞,讓閱讀的愉悅細語中蔓延著視覺享受,閱讀變成一件浪漫的事;而位於基隆塔上方「崆書屋」House K也陸續開放,以創造純樸氣氛為主調,營造出淡雅舒適的風格,還有供應餐點,可邊閱讀邊享用,透過豐富市民人文的好空間,期望基隆因閱讀而美好,孕育城市前進的力量。 ▲四樓的遠見人文空間,高空景觀書店。(圖/陳錦蘭攝) ▲擁有大片的落地窗,設有沙發椅,不同角度可遠眺不同的風景,建構閱讀新視野。(圖/陳錦蘭攝) 基隆更坐擁全台防空洞密度最高,其中「信二防空洞」建於二戰時期,內部經重新修整,保留天然的岩壁,打造成充滿神秘感的連通道,穿梭其中,每一步都彷彿是踏進歷史的長廊,可一窺日治時代居民的避難所,延續了戰時遺留下來的文化印記,在有條件下將原始洞內樣貌最大化地保存下來,整頓後的防空洞仍擁有其歷史意義,同時未來還能在此舉辦展覽活動,促其風華重現。 ▲信二防空洞兩側柔和的燈光加持,岩壁增添色彩。(圖/陳錦蘭攝) ▲營造寧靜祥和的氛圍,也吸引民眾持續深入坑道。(圖/陳錦蘭攝) 基隆塔底部的基地是昔日舊「基隆警察二分局」,經拆除與整建後,如今煥然一新,矗立著基隆塔的堅實地基,隨著基隆塔落成後,成為未來郵輪進港第一站,遊客下船後可走路搭電梯上塔,從高空俯瞰基隆之美,再沿著義二路至遠近馳名的廟口夜市,品嚐在地美食。由於基隆塔位置正是舊時稱為「義重町」,是當時最為繁華摩登的商業街區,有「基隆銀座」美稱,因此以基隆塔為核心,串連周邊景點,帶動觀光與經濟效益,讓基隆瞬間變得很熱鬧,打造國際級的地標,國內外遊客到基隆都能一睹全新的面貌。 ▲高空俯瞰山海環繞基隆市景。(圖/陳錦蘭攝) ▲基隆市新吉祥物「當肯」Duncan,3款公仔搭配特色地標,為城市風景注入新生命。(圖/陳錦蘭攝) 值得一提的是,於2022年紐約時報以專題報導基隆塔及基隆防空洞,宣傳基隆港口風情及人文特色,深受國際好評。蔡英文總統也曾蒞臨視察工程,更盛讚基隆塔媲美台北101,將成為台灣重要新地標,國際旅客來玩不只記得台北101,心中也會烙印基隆塔。市政府並持續借鏡國際海港城市發展模式,善用地利優勢,實現「在基隆看見世界,讓世界看見基隆」。歡迎民眾一同來探索這座城市新地標之美!# ▲逗趣可愛的造型,成為基隆活潑化的象徵。(圖/陳錦蘭攝) 基隆塔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義二路128號 / 開放時間:10:00-22:00(週一公休) 信二防空洞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信二路284-288號 / 開放時間:10:00-18:00(週一公休)
第六屆新北濕地藝術季「環境藝術創作營」 即日開跑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第六屆新北濕地藝術季「環境藝術創作營」即日起開放報名,4月30日將辦理線上說明會,歡迎對自然環境和藝術創作有興趣的18至35歲青年朋友踴躍報名,主辦單位表示去年共補助14組優秀參賽者,今年也將依投稿作品選出優秀創作,每組可獲補助獎金2.5萬。 ▲濕地生態系對於氣候調節與碳吸存,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圖/新北高灘處提供) 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每年在新海人工濕地舉辦「新北濕地藝術季」,旨在讓民眾更深入了解濕地的淨化功能,與濕地生態系對於氣候調節與碳吸存,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希望透過展示自然藝術創作、友善環境市集和展演,帶領大家開啟濕地藝術與生活的對話,並強化與濕地的連結與您我生活、自然生態息息相關。 2024年新北濕地藝術季延續以濕地環境教育為核心的策展理念,以濕地環境藝術作為傳承,將主題定為「種籽」,期望藉由青年的視角探索在地議題,為濕地播下未來的「種籽」,更為濕地帶來無限生機與活力。 ▲青年團隊進行濕地環境監測。(圖/新北高灘處提供) ▲透過走讀濕地,帶領大家開啟濕地藝術與生活的對話。(圖/新北高灘處提供) 高灘處今年邀請到永續管理與藝術背景的專家吳思儒與李蕢至擔任策展人,藉由科學與藝術的對話,以人工濕地為連結,集結青年藝術家參與「環境藝術創作營」。營隊將提供環境監測、對談講座、走讀調查、創作培力等課程,結合科學與藝術,讓青年朋友在大漢溪人工濕地廊道將作品想法付諸實現。 【關注更多資訊】 環境藝術創作營說明會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QUQ1gDhHz8HuUTGV7 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官網:https://www.hrcm.ntpc.gov.tw/ 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tpcwetlands 景澤創意Vision Union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VisionUnion 如對活動有任何問題,請洽詢: 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 阮先生 (週一休館)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2)2250-5958
薰衣草森林永續森林20年 買一送一「零碳森林數位券」限量發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薰衣草森林「永續森林20年 綠色旅遊來放電」活動,自4月13日開跑,在旗下眾品牌的支持下,成功號召近百台的新能源車主響應,近百輛新能源車排好列隊,從市區行駛至薰衣草森林山間,以壯觀陣仗揭開薰衣草森林的綠色旅遊新體驗,成功實現「淨零綠生活」森林之旅, 同時為鼓勵民眾加入行列 特推出7,500張「零碳森林數位券」限量發行【買一送一】優惠,送完為止。 ▲活動當天號召了近百位新能源車主共同響應。(圖/薰衣草森林集團提供) 薰衣草森林董事長王村煌強調,薰衣草森林在這20餘年間,種植達8,000顆樹木,佔林面積超過6公頃,一公頃的林地估算1年可減10噸溫室氣體,這也意味著園區內一年最多預估減少60公噸的溫室氣體。從台中來回新社薰衣草森林約40公里,如果開傳統油車一趟約產出8公斤的碳排。而森林種植的樹木數量,足以消除約7,500台油車從台中市區來薰衣草森林所產出的碳排,這也是限量發行7,500張『零碳森林數位券』的真正意義。 ▲薰衣草森林董事長王村煌致力推展永續森林經營。(圖/薰衣草森林集團提供) 薰衣草森林創辦人林庭妃則熱情分享,園區全面升級後,她親自體驗並研發了全新的綠色旅遊攻略,保證旅客吃飽、玩好、買爆。同時表示,她希望薰衣草森林不僅是一個旅遊景點,更是一個讓遊客能夠深度體驗大自然美景與文化的地方。 ▲薰衣草森林創辦人林庭妃親自體驗並研發了全新的綠色旅遊攻略。(圖/薰衣草森林集團提供) 薰衣草森林今年的煥然一新,不僅改變品牌樣貌,更是煥發全新的活力,全年都能欣賞到不同時期盛開的花海美景。春夏交會之際,數以萬株綻放的繡球花、薰衣草交織成一片天然紫色花毯;夏季時節,滿山遍野的螢火蟲點綴著山林,翠綠的光點在夜晚中翩翩起舞,將寧靜的夜晚渲染成一幅夢幻畫卷,可譽全台最浪漫的森林樂園。 此外,以香草為主題,結合純露萃取、美食體驗等,都能讓人迅速從大自然中獲取療癒的能量。透過親手植栽,讓旅客對大自然有更深的認識與共鳴,及更多豐富的綠色體驗,可盡情玩樂,享受美食,暢購特色商品等,是一趟令身心靈愉悅淨零輕旅行。 更多訊息,請上薰衣草森林最新官方網站(www.lavenderforest.com.tw)或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avender2001?locale=zh_TW)查詢。
新北水資源回收中心設置第2座太陽能發電年減碳67.8噸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新北市淡水水資源回收中心今(113)年開始,也利用污泥機房屋頂空間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採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頒發 VPC驗證的太陽能400W高效能模組,共鋪設313 片太陽能板,總裝置容量25.2kWp,每年可減少67.8噸碳排放量,是新北第二座兼具發電等多樣性功能的污水處理廠。 ▲淡水水資源回收中心設置的太陽能板,已經在1月完工投入發電。(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宋德仁局表示,利用污水處理設施餘裕空間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既不影響污水處理設施的營運與功能,又可創造再生能源利用,現淡水水資源回收中心污泥機房屋頂也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太陽能板除了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力,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還可以阻擋大部分的陽光及雨水,不僅屋內有感降溫,也可延緩屋頂防水層的破壞,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此外,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每年除了可以減省12萬元電費,最重要的是每年還可以減少67.8噸碳排放量,相當於每年5650棵樹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即時監控平台,隨時掌握發電效率。(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太陽能光電系統專人定期檢修維護。(圖/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宋德仁進一步說明,淡水水資源回收中心設置的太陽能板,已經在1月完工投入發電,預估每年可發電13.7萬度,這裡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並設有監控平台,能將發電相關數據自動傳送回報,並利用手機 APP 或電腦監控即時數據,如發現發電效率降低或設備故障,可即時派員檢修,大大節省巡檢維護人力,也可有效維持設備妥善率。 水利局表示,污水下水道工程是看不見的隱形建設,卻是一座文明城市進步的重要指標,其效益能大幅減輕河川污染、改善水質等,在不斷提升污水下水道接管率的同時,也努力地實踐環境保護的附加價值,未來也將持續推動各項節能政策,落實永續能源與產業創新之理念。
壽山動物園淨山尋寶趣 探索淺山植物之美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為宣傳生物多樣性,壽山動物園昨(17)日上午號召50多位大小朋友展開「青青壽山 植物探寶」行動,在專業志工的帶領下,親手拾起不屬於自然環境的垃圾,探索從沒注意過的特色植物,讓參與者更加珍惜淺山之美。 ▲「植物小學堂」展示志工蒐集多年的寶藏。(圖/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提供) 壽山動物園展場模擬動物原生棲地,讓動物表現如野外般自然的生活習性,除保育員日常提供的飲食照護外,展場內的植物及果實也可供動物不同的食物來源。園區更與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合作,打造多處熱帶雨林植物及蕨類的造景設計,增添許多綠意。園內植物教育資源不遜於動物,有許多植物寶藏值得遊客深入探索,相信會讓大家看見不一樣的壽山動物園。 ▲動物園偕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為壽山的永續發展展開淨山行動。(圖/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提供) 此次「青青壽山 植物探寶」淨山活動,是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保育陸域生態」目標的具體行動。活動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合作,進行登山步道生態導覽及移除人為垃圾。 ▲「植物小學堂」展出各種植物種子及志工巧手製作的植物藝品及DIY體驗。(圖/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提供) 動物園志工團隊更設計「植物小學堂」及製作園區植物地圖,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帶遊客體驗植物特色,並規劃植物種子DIY體驗、闖關活動及植物種子創作展。「種子創作達人」蔡淑貞志工在「植物小學堂」攤位,展出巧手製作的植物創作並分享創作藝品的理念與技巧,沒想到植物也可以這麼迷人。原生植物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希望透過植物小學堂讓遊客對於壽山的自然生態有更深入的了解,培育對這片土地的關心及保育意識。 ▲植物創作達人蔡淑貞志工分享多年的種子收集及創作。(圖/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提供) 大家來動物園總先被動物吸引目光,若以植物角度出發,其實動物園也可以是「植物園」。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各自發展出有利生存的樣態,也是一種演化的過程。動物園志工的培訓不只針對動物,而是從生態保育的理念出發,此次以植物的秘密做為切入點,希望引起民眾興趣,喚起對陸域生態保育的意識。 ▲學童認真觀察槭葉翅子木的花朵。(圖/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提供) 參加活動的王爸爸說,今天帶孩子來聽導覽,也實際採取淨山行動為土地盡一份力,對孩子的保育教育很有助益。有「植物掃描機」之稱、對植物如數家珍的志工張仁勇大哥和樹德科技大學環教專家項文雄老師是植物地圖的主講者,他們表示雖然植物無法言語和行動,卻扮演著自然與人類生活當中的重要角色,並能順應季節變化,其不可思議的適應能力能以葉子生長、果實型態等略知一二,值得細細探索。 ▲空橋上猢猻木樹下大家體驗其種子的觸感及重量和特色介紹。(圖/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提供) 動物園呼籲,為了維護自然的生態環境,不論動、植物都應盡力保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也提醒民眾切勿因個人喜好而將園藝景觀植物帶上山種植,以免對壽山的自然生態產生巨大的不良影響,共同維護淺山環境,以綠色永續的理念,營造對生物安全且美好的環境。# 更多資訊可至壽山動物園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houShanZoo )或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oushanzoo/ )查詢 ▲來自馬來西亞的小朋友對台灣原生植物水黃皮的種子充滿好奇。(圖/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提供)
2024智慧城市展 展覽特色「無所不在的AI」 台灣淨零城市發展
記者梁志祥/台北報導 第十一屆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CSE)即將於3月19日揭開序幕,為期四天的展會,主辦單位台北市電腦公會、國家發展委員會及高雄市政府,將於台北及高雄兩個展區迎接來自46個國家或地區,超過2000多位的市政及產業貴賓,展覽期間將辦理<淨零城市國際峰會>,<City COP-數位韌性城市論壇>,來跟各國貴賓交流落實智慧城市及淨零城市的發展策略及方法。另外,ICLEI、CityNet、及WeGO三大國際城市組織秘書長,及由全球科技大廠所籌組的全球永續發展倡議組織(GeSI)執行長,都將來台參加活動,每年辦理國際智慧城市評比組織ICF,也將在本次展覽中辦理論壇揭曉Smart 21的城市評選結果,國際重量級貴賓連袂來台,凸顯出台灣科技產業,支撐全球智慧城市或淨零城市發展的關鍵位置。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陳俊聖(左五)與得獎單位合照。(圖/梁志祥提供) 據了解,為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台北市電腦公會自2014年起開始辦理智慧城市展,迄今已經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物聯網產業展,高雄市政府為發展智慧城市於2022年加入共同主辦行列。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估算,全球城市的能源消耗,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67%。因此,城市不僅是對抗氣候變遷的前線,更是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實踐場所。在這一背景下,台北市電腦公會在目前「智慧城市展」規模及國際知名度基礎上,與國發會攜手合作舉辦「2050淨零城市展(Net Zero City Expo)」。期透過連結國內外城市,分享淨零科技的解決方案,以加速台灣實現淨零目標的步伐、並彰顯台灣與全球城市攜手、共同實現數位和綠色轉型的決心。 ▲2024智慧城市展聯合記者會。(圖/梁志祥提供) ▲臺北市政府李四川副市長致詞。(圖/梁志祥提供)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陳俊聖表示,今年展會台北及高雄展區共計有600家廠商使用2200個攤位,較去年成長13%,全球有46個國家或地區超過2000位海外訪客來參觀展會,較去年成長16%,其中有112個城市、超過400位的市政團及80位的市政首長,超過1600位以上的企業訪客,無論是參展規模及海外訪客都創下歷年紀錄。隨著5G、物聯網、雲端運算、人工智慧及大型語言模型等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無論是智慧製造、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及智慧建築、智慧節能、智慧城市、淨零減排等,都少不了這些創新資訊技術的角色,本屆展會的主題是<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就是希望透過展覽及系列論壇,來提醒政府部門及企業界,可加速數位及綠色轉型的腳步。 ▲全球智慧城市聯盟李鎮宇秘書長致詞。(圖/梁志祥提供) ▲國家發展委員會高仙桂副主委致詞。(圖/梁志祥提供)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第二屆淨零城市展整體活動設計架構,將圍繞行政院核定的2050淨零排放計畫之12項關鍵戰略,分別是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及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及公正轉型;藉由展會與論壇等活動,突顯國家淨零決心的作為和相關成果展現。為此,國發會及交通部、環境部、國科會、經濟部、內政部、財政部及金管會等八大部會都將依據所負責相關計畫進行展示。另外,財政部及金管會率領20餘家公股及民營銀行,展示企業綠色轉型所需的金融商品,此項為歷年規模最大的綠色金融活動,藉此展現政策落實2050淨零排放的決心。 ▲與會來賓及各家媒體。(圖/梁志祥提供) 台北市電腦公會表示,自從Open AI公司掀起全球AI發展的熱潮之後,AI應用已經擴散到各行各業及政府治理,無論是生成式AI、AI邊緣運算(Edge AI)或是任何形式AI運算模型的應用,都可以簡化城市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並回應市民的需求,大幅提升對市民服務的效能! ▲2024智慧城市展。(圖/梁志祥提供) 台灣本來就是全球AI硬體供應鏈的一環,本次展覽您將看到無所不在的AI應用,運用Taiwan AI+ Cluster展區,並辦理<AI狂潮與智慧城市系列論壇>來鏈結所有AI企業的展示內容,期望呈現台灣企業,發展AI解決方案的蓬勃氛圍!# 2024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暨2050淨零城市展基本資訊 日期:2024年3月19日(二)至3月22日(五)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1樓及4樓(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2號) 活動網站https://smartcity.org.tw 捷運路線: 可搭乘捷運「板南線」或「文湖線」於「南港展覽館站」下車,並於1號出口離站沿南港2館地下連通道至本展館。 ▲2024智慧城市展參展電腦公司之一。(圖/梁志祥提供)
白鷺鷥成群 點綴山水間 如詩如畫動人
記者施宇寬/高雄報導 美濃田地在春耕整地後,可以看到數以百計的白鷺鷥,聚集進食,呈現出非常美麗的風景。數大便是美,數以百計的白鷺鷥,在廣大的稻田,搭配上天空的景色,遠邊綿綿的山巒,周邊綠蔭的樹林,形成一幅美麗的畫,襯托出大自然的美。白鷺鷥成群,青山綠水之間,配上千萬白點,猶如世外桃源一般。 ▲成群結隊的白鷺鷥飛翔,美麗動人。(圖/記者施宇寬 攝) 白鷺鷥在濕地裡面是常見的鳥類,在池塘、湖泊、稻田等,也都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白鷺鷥算是一個吉祥的鳥類,客家人又稱為白鶴,非常受農友的歡迎。但是沿海地區的白鷺鷥會覓食漁民所養殖的魚苗,而遭到驅趕以及捕殺。 ▲白鷺鷥搭配藍天白雲、翠綠遠山,形成一幅的美麗畫。 (圖/記者施宇寬 攝) ▲白鷺鷥搭配藍天、翠綠遠山,宛如世外桃源。(圖/記者施宇寬 攝) 以前的農業時代白鷺鷥是為常見的鳥類,但工業社會後破壞棲息地,導致白鷺鷥少見。白鷺鷥聚集覓食,群飛的現象,是農業時代與自然共存的景象。 現今,如何保存大自然與農業的生活,是我們人類生活在現代科技生活當中重要的課題。有許多退休人士會選擇來美濃或類似的鄉村,定居休養天年,也或許是因為喜愛慢活,熱愛美濃等地的自然環境。以小見大,所以保護地球、愛護地球,是我們現代人類亟需思考面對的問題。讓我們在創新生活的同時,不應忘卻自然的召喚,也更能回應自然的召喚,為人類留下值得相守的事物,例如人心道德與良善,以及自然的美麗與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