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偏鄉醫療數位化 旗山醫院推動虛擬健保卡
記者施宇寬/高雄報導 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持續推動虛擬健保卡,展現數位醫療創新與關懷偏鄉居民健康的用心。自111年下半年以來,旗山醫院率先於旗美地區引進虛擬健保卡服務,並於112年拓展至社區就醫生活圈,積極協助社區診所及居家護理所運用虛擬健保卡進行看診。至113年,醫院與中央健康保險署高屏業務組緊密合作,進一步提升虛擬健保卡應用的靈活性,為偏鄉地區醫療服務注入新動力。 旗山醫院是旗美地區首家採用虛擬健保卡的醫療機構,其推動成果廣受肯定。近兩年來,醫院積極連結旗美、旗山及蕉城社區醫療群,透過政策宣導與教育課程,加深虛擬健保卡的應用與認識。截至目前,已有大嘉診所、觀亭診所、聖星診所、嘉惠診所及大政診所等五家診所加入虛擬健保卡服務,協助超過200名居民順利完成歸戶。此外,旗山醫院居家護理所成為旗美九區首個成功運用虛擬健保卡的居家護理單位,至今已服務186人次。 ▲目前已有大嘉診所、觀亭診所、聖星診所、嘉惠診所及大政診所等五家診所加入虛擬健保卡服務,協助超過200名居民順利完成歸戶。 (圖/旗山醫院提供) 創新措施提升服務便利 旗山醫院代理院長張峻瑋表示,醫院秉持創新與服務並重的理念,推出多項配套措施以推動虛擬健保卡,包括: 宣導與機動服務站:在醫院大廳設置宣導攤位,協助民眾現場申辦並熟悉操作虛擬健保卡。 快速通關櫃台:設立專屬櫃台,優先服務使用虛擬健保卡的患者,顯著縮短掛號與結算的等待時間。 居家服務擴展:居家護理所深入患者家庭,協助完成卡片申請與操作教學,並提供急性居家照護服務。 診所合作:與旗美九區診所攜手合作,鼓勵導入虛擬健保卡服務,至今已累積1,710人次成功使用虛擬健保卡看診。 社區診所高度肯定虛擬健保卡便利性 內門觀亭診所吳惠芳院長表示,在旗山醫院的協助下,診所成功邁入虛擬健保卡數位轉型。患者只需下載“健保快易通APP”,即可快速完成掛號與看診,不僅操作簡便,也免除購置讀卡機的負擔。嘉惠診所莊顗民院長則提到,虛擬健保卡為民眾帶來多重便利,包括隨身攜帶、不易遺失或損壞,並能授權家人或照顧者使用,有效提升就醫效率。 ▲旗山醫院將繼續推廣虛擬健保卡的使用,優化診間系統及數位化醫療資源,讓偏鄉居民享有更便利的醫療服務。(圖/旗山醫院提供) 持續邁向智慧醫療未來 旗山醫院將繼續推廣虛擬健保卡的使用,優化診間系統及數位化醫療資源,讓偏鄉居民享有更便利的醫療服務。同時,醫院將深化教育宣導,讓更多民眾能夠輕鬆融入智慧醫療的行列。 旗山醫院誠摯邀請民眾加入虛擬健保卡的行列,共同攜手邁向健康、智慧的未來,打造更友善且便利的醫療環境。#
起床腰痛起不了身恐是「腰椎小面關節炎」 應儘早尋求疼痛科醫師治療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許多人都有過一早想起床、但腰痛到起不了身嗎?久站、久坐、久臥後,要活動時會感到腰部僵硬或隱隱作痛的「腰椎小面關節炎」,透過物理治療可緩解,若疼痛未能有效控制,進一步的介入性治療如「增生療法」或「高頻熱凝療法」,也能促進組織修復、減輕疼痛。 65歲的退休教師陳先生近半年來腰部經常感到僵硬與疼痛,早晨起床特別明顯,翻身下床都有困難,活動後雖稍微緩解,但長時間久坐或挺直腰部後,疼痛會再次加重。隨著日子過去,腰痛反覆發作並且越來越嚴重,腰椎前彎後仰都不舒服,赫然驚覺「自己真的老了」! 陳先生至羅東博愛醫院全人疼痛照護中心求診,經診斷確診為腰椎小面關節炎。全人疼痛照護中心主治醫師李政憲表示,小面關節位於脊椎骨之間,負責分擔脊椎活動時的壓力。隨著年齡增長或長期過度使用,這些小面關節會退化並引發腰椎小面關節炎。病人會發現龍骨兩側腰椎處隱隱作痛、活動角度受限、肌肉緊繃。長時間站立、後仰或扭轉腰部時,甚至天氣變化之際,疼痛還會加劇。 過去工作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或過度使用腰椎的病人,最常誘發腰椎小面關節炎,如巴士司機、教師、運動員等。症狀輕微者可透過藥物或復健治療來緩解症狀;但若疼痛未能有效控制,「高頻熱凝療法」或「增生療法」等介入性治療也是選項,患者選擇高頻熱凝療法治療,在接受局部麻醉後,李政憲使用電極針,在X光或超音波引導下,準確定位受損的小面關節神經,利用熱效應破壞疼痛傳導通路,緩解慢性疼痛。過程快速且僅有針孔創口,治療後也可立即恢復日常生活,術後疼痛約減輕50%以上,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全人疼痛照護中心江咏霖主任說,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無可避免地會逐漸退化,但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與專業醫療支援,就可擁有健康且無痛的生活,目前疼痛治療方式多元,若腰椎疼痛經藥物或復健效果不佳,應儘早尋求疼痛科醫師的專業建議,以制定適合的治療計劃,擺脫慢性疼痛困擾。
臺安醫院研發團隊與生技公司學研合作 癌細胞奈米晶片榮獲國家新創獎
癌症已經連續43年高居國人死因之首,然而現今癌症的偵測工具仍有其極限,醫學界和生技界莫不試圖發展出更為精準的癌症檢測方式,來協助癌症的診斷與治療。 臺安醫院研究團隊與醫華生技經過多年的合作,研發出專利的精準癌症奈米檢測晶片,可以在癌症早期就由病患血液偵測到癌細胞(循環腫瘤細胞),對多種癌症敏感度高達八到九成以上,可以協助癌症早期的診斷、預後的判斷、抗藥性的評估,治療效果的預測、早期偵測到復發並且達到建議治療方式。 近日該團隊以相關技術獲得國家新創獎,並於12月26日領獎;在眾多醫學中心或是學校的研究單位的獲獎者當中,顯得突出。 研究團隊領導人臺安醫院副院長周輝政表示,新的專利奈米晶片比過去免疫黏著晶片和癌細胞的結合力增加10,000倍,更結合全自動化的癌細胞染色、偵測以及癌細胞AI判讀的儀器,可以更精準的,更有效的偵測循環腫瘤細胞。更可貴的是整套系統設備全部是台灣自行研發。 周輝政表示,該項技術除了可以計數循環腫瘤細胞的數目外,還可以利用特殊的螢光染色判斷癌種,甚至可以進行單細胞切片檢測特定癌細胞的基因變異,成為精準的循環腫瘤細胞分析技術。因此該技術可以成發展成為一種即時的液態切片,有效的監控癌症治療的療程,達到個人化醫療,協助癌症的治療。 團隊目前已經將研究成果寫成多篇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雖然初步的臨床驗證相當良好,仍需要大量的臨床數據;相信該技術持續發展,可以改善癌症診斷和治療的現況。
冬至食湯圓增歲不增胖 3減糖1增纖聰明吃湯圓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冬至吃湯圓是傳統習俗,象徵圓滿及團圓的含義,但民眾常忽略湯圓是由糯米製成,糯米的升糖指數高,且內餡添加的油脂及糖,容易攝入過多糖分,研究顯示血糖高易導致肥胖和身體發炎反應降低抵抗力。 ▲包餡豆腐湯圓成品。(圖/屏東縣政府衛生局提供) 為讓民眾安心享用並減少負擔,屏東縣政府衛生局提供營養小撇步,掌握「3減糖+1增纖」原則,就能聰明吃湯圓、健康又團圓。 ▲豆腐湯圓製作步驟。(圖/屏東縣政府衛生局提供) 少糖低油內餡佳:將一半糯米粉以嫩豆腐取代做成日式豆腐湯圓,提高蛋白質含量,也降低糯米的黏滯性,另可使用天然食材來取代含糖餡料,例如:地瓜、南瓜、芋頭等。 湯底選擇有技巧:湯底可使用無糖麥茶或豆漿來取代黑糖、蜂蜜等甜湯,想要讓味道升級,可加入提味食材,如龍眼乾、紅棗、枸杞,減糖也不減風味;為讓吞嚥狀況不佳的長輩吃得更安全,湯底可運用增稠劑做勾芡。 享用湯圓要適量:10顆紅白湯圓等於1顆包餡湯圓(花生、芝麻) 等於1/4碗飯,2顆包餡湯圓,就等於半碗飯下肚,所以吃湯圓的同時,需減少三餐中的澱粉食物,避免血糖攀升。 多加蔬菜增纖維:鹹湯圓在烹調時可加入多種蔬菜,增加膳食纖維攝取以幫助腸胃蠕動,讓你吃得滿足又健康。 ▲掌握「3減糖+1增纖」原則,就能聰明吃湯圓。(圖/屏東縣政府衛生局提供) 湯圓是節令美食,如何吃的補又吃的巧,注意食材選擇並控制糖分與熱量攝取,掌握「3減糖+1增纖」原則,增歲不增胖。#
超高齡社會來臨 新北愛笑瑜珈協會用笑聲與活力迎接挑戰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社團法人新北市愛笑瑜珈協會特地在三重碧華國小音樂廳,舉辦2024 熟齡樂活論壇暨年度成果發表會。500位壯世代長輩同場齊跳「台灣尚勇」應援曲,充滿活力的歌聲和肢體動作博得滿堂彩。會中並有樂齡、逆齡、忘齡等專題講座,以及愛笑老寶貝精彩表演,以歡慶協會十年有成,前進125家機構和駐點,服務突破1,000場次,嘉惠超過 2萬人次長輩。 ▲愛笑寶貝志工團帶領全場哈哈大笑。(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新北市社會局長李美珍、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協會理事長丁文棋等人到場加油。李美珍表示,新北市愛笑瑜珈協會所推動的「愛笑力」是市府推動「動健康」八力之一,包含自癒力、肌耐力、甩活力、護身力、智慧力、心創力和健腦力等,都是要提升長輩的自主能力,促進身心健康。其中愛笑力不僅能減壓、放鬆,還能增加肺活量、鍛鍊橫膈膜,每日三大笑讓自己更自信、更快樂、更健康。 ▲把愛笑瑜伽引進台灣的總笑長陳達誠(左2)表示 愛笑可以幫助身心健康、改善人際關係 練習假笑久了便會變真笑。(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新北市愛笑瑜伽協會創會理事長王淑芳發願表示,未來愛笑寶貝志工團的服務要繼續推動,並號召更多行有餘力、願意走出家門的長輩們一塊發光發熱,用老老互助、以老扶老的方式發揮永續影響力。 把愛笑瑜伽引進台灣的總笑長陳達誠表示,愛笑可以幫助身心健康、改善人際關係與提升靈性,練習假笑久了便會變真笑,每天大笑15分鐘,40天後便會有預想不到的效果。他現場分享許多大笑的小撇步,幽默風趣的逗弄,引來現場陣陣笑聲。 ▲社會局長李美珍參加新北愛笑瑜珈協會十年有成成果展 右為協會創會理事長王淑芳。(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專題演講之外,愛笑空靈鼓隊、光榮爵士舞團、中和四號公園愛笑俱樂部、公益敬老志工團等陸續表演舞蹈、音樂、噠嘴罟,讓現場充滿歡樂的氣息。其中噠嘴罟由三重區中正、光榮、神農、崇德等4 個照顧關懷據點的愛笑寶貝志工團共同演出。
影音/明世界演布袋戲護理之家開演 勾動長者心弦彷彿回到從前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https://youtu.be/9wR6TRJXf5o 彰化醫院附設護理之家今天開演布袋戲,請來享譽多時的「明世界」掌中劇團,由團長茆國聰主演,不只是坐著輪椅的長者,連臥床的長者也將床推來了,就是要看布袋戲,現場氣氛熱烈。老人家還現場操作布袋戲偶,體會掌中奧妙,直呼好玩。 在3樓的護理之家中庭,擠滿了住民,大部分推著輪椅,也有臥床病人由照服員推床前來,簡單的戲棚就像是他們記憶中的野台棚子,瞬間讓時空彷彿回到從前,茆國聰和兒子茆宏塼操持掌中布偶,演出三太子李哪吒傳說,將生、旦、淨、末、丑的身段及聲調透過戲偶和長者同樂,出神入化的演出也觸動老人家心弦。 ▲彰化醫院附設護理之家請來享譽多時的「明世界」掌中劇團,由團長茆國聰主演,不只是坐著輪椅的長者,連臥床的長者也將床推來了,就是要看布袋戲。(圖/彰化醫院提供) 86歲的許姓阿嬤說,她年輕時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席捲風潮,布袋戲是生活中最甜的記憶。83歲的江姓阿公說,他小時候最愛看南投「新世界」掌中戲團的布袋戲,至今也不知過了幾年了,只覺得恍如昨日。照服員蔣宜惠特地將張姓阿嬤連床推到現場,在鼓動下,幾乎失能的阿嬤似乎笑了出來。 茆國聰還特別讓與會者操持布袋戲,許阿嬷靦腆地將左手伸進布袋戲偶,體會掌中乾坤的趣味,她笑著說,手腳不靈活了,不好意思。江阿公操著布偶,直說好玩,回想他年輕也曾玩過自刻的小布偶,眼神多了一絲光芒。也有人玩起布袋戲專用的雜耍道具,將轉盤在戲偶上空直轉,笑得合不攏嘴。 ▲護理之家中庭,擠滿了住民,大部分推著輪椅,也有臥床病人由照服員推床前來看戲。(圖/彰化醫院提供) 彰化醫院院長曾孔彥到場和長輩同歡。籌辦此活動的彰化醫院長照社工林伯儒表示,去年他們就演過布袋戲,懷舊的老人家一再敲碗今年還沒辦,也因為有醫院的員工和茆國聰是國小同學,促成這段演出。 說起「明世界」掌中劇團,可以說是名聞遐邇。茆國聰的已逝父親茆明福師承南投「新世界」掌中戲團陳俊然,18歲那年出師成立「明世界」掌中劇團,母親茆劉敏則是雲林黃海岱的徒弟。30年前,劇團開演家鄉傳奇的林先生故事,以及「二七部隊」、「陳篡地風雲錄」等228事件的故事,引起不小震撼,成為焦點。 ▲老人家還現場操作布袋戲偶,體會掌中奧妙,直呼好玩。(圖/彰化醫院提供) 茆國聰指出,老人個性和小孩子一樣,所以他特地讓老人家玩一玩布偶,看到他們笑得開懷,彷彿元氣也提升了,覺得特別開心。
流感與新冠疫情交疊 嘉義縣18鄉鎮增設便民疫苗接種站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隨著氣溫驟降,流感與新冠病毒活躍,呼吸道疾病風險增加。為提升疫苗接種率,嘉義縣18鄉鎮市衛生所自12月5日起增設夜間及假日疫苗接種站,方便民眾同時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縣長翁章梁呼籲符合資格者儘速接種,增強雙重保護力。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2018至2023年流感季中,約五成流感重症個案為65歲以上長者,其中六成死亡案例未接種流感疫苗。今年10月起,流感併發重症病例達286例、死亡52例,均創十年同期新高。嘉義縣亦有62例流感重症,其中6人死亡,均未接種疫苗,致死率高達近1成。 目前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者包括50歲以上長者、高風險慢性病患者、6個月以上嬰幼兒至高中職學生等。新冠疫苗公費對象為6個月以上民眾,兩種疫苗可同時接種或間隔任意時間接種。衛生局建議右手接種新冠疫苗、左手接種流感疫苗。 疫苗接種資訊可至嘉義縣衛生局官網查詢或洽當地衛生所,民眾可利用夜間與假日接種機會,提升自身與家人健康防護力。 ▲流感、新冠疫苗接種熱 嘉義縣增設假日夜間雙打站。(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台安醫院12月健康講座 名醫糠榮誠親授「腸保安糠」之道
大腸癌已連續14年高居癌症發生率榜首,儼然是「萬病之王」,不少民眾更是聞癌色變;有鑑於此,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特別舉辦免費大腸癌衛教講座,希望藉由大腸癌的預防、治療與健康飲食等主題,傳遞全面且正確的衛教知識,讓病友及民眾遠離腸癌威脅,營造「腸」久人生。 台安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指出,以大腸癌來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很高。他並提醒,若父母親是癌症患者或兄弟姊妹有大腸瘜肉的人,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到4倍,建議年過50歲的人進行篩檢,包括肛門指診、糞便濳血檢查、大腸鏡檢查、下消化道X光攝影等檢查,確診是否罹患大腸癌,治療則以手術切除為主。有家族史的人,建議40歲以後就應做相關檢查。 而「天天五蔬果」的彩虹飲食,是預防大腸癌的好方法,同時切勿暴飲暴食,三餐熱量也不要太高,更要控制油脂的攝取量,多吃高纖低脂食物,少吃煎、炒、炸等食物,少碰刺激性食物,不菸不酒,少喝咖啡,多運動,都有著「腸」保健康。 本場講座將於12月15日(周四)上午10點至11點30分,在台安醫院健康管理大樓四樓研討室A舉辦。糠榮誠主任將親自在現場為大家介紹大腸直腸癌日常保健須知,同時講解目前主要的檢查方法及過程;另外,台安醫院營養師陳君婷也將在現場為大家説明如何從飲食開始維護腸道健康。 歡迎有興趣參加「2024關心腸久事—台安醫院場」衛教講座的民眾,踴躍報名。意者請洽台灣腸癌病友協會02-25410969 https://www.tcca-care.org.tw。
眼科醫師告別眼鏡 賴麗如近視手術後明亮勝往昔
記者洪肇君/嘉義報導 許多人為了近視要不要開刀矯正而猶豫,加上眼科醫師也戴眼鏡,更讓近視雷射手術缺乏說服力;嘉義信賴眼科醫師賴麗如,赴英國進行雷射屈光手術,告別戴了四十多年的眼鏡,她說,拿掉眼鏡的感覺實在很清爽。 「我小學六年級就近視了!」從小讀書名列前茅,賴麗如一路讀到醫學院沒讓父母煩惱過。一般人感覺會讀書的好孩子戴眼鏡是應該的,但賴麗如說,其實很多醫學院的學生並沒有近視,「只要懂得保養,讀書跟近視沒有必然關係」她讀了眼睛醫學專科才懂這個道理,可惜已經晚了。 從長庚醫院體系到自己出來開業,賴麗如由實習醫師、住院醫師一路當到眼科主任,卅年資歷,眼科手術執刀案例超過一萬例。除了治療疾病,為近視老花眼患者進行雷射屈光手術也是她的強項。 ▲賴麗如在英國眼科手術前,接受診所紀錄採訪。(圖/信賴眼科提供) 只是戴眼鏡的她,自己卻一直沒有去手術。 因此也常遭受質疑,醫師自己都不開刀矯正,卻支持患者去動刀!現在時機終於成熟。 賴麗如解釋,人的雙眼各一個瞳孔,造物主在設計時,雙眼的視野、視場並不完全相同,視神經接收視覺信號傳到大腦,經過整合才得到完整的距離感與深度視覺。 舉例來講,當你拿起一支筆去戳桌上的定點,很容易對準方位,但閉起一隻眼以後,就會發覺並不那麼容易。 ▲賴麗如進入英國眼科診所。(圖/信賴眼科提供) 賴麗如說,正常人的眼睛都是如此,雷射屈光手術後的眼睛,在兩眼整合時,會跟原來的狀況略有差異。這樣的差異,對一般人日常生活幾乎沒影響,「對需要操作顯微手術的醫師來講,可能就沒那麼方便了。」 直到雷射屈光術儀器在近年更新換代,新的蔡司光學設備smile pro 2.0雷射角膜掃瞄儀技術,可以讓兩眼視野、視場差距減到最小。 這項技術的改良者英國劍橋大學醫學博士丹.雷恩斯坦教授(法國的大學教授)是賴麗如的恩師。他決定親自主刀,於是賴麗如前往英國10天,從術前到癒後檢查,並且在英國實際術後操作手術檯,確定一切都完美,才帶著更新的技術回國。 現在的賴麗如醫師,告別戴了四十多年的眼鏡,感覺非常舒適。還買了很多太陽眼鏡,既保護眼睛防曬,也用來配合衣物穿搭。 ▲告別戴了四十多年的眼鏡,賴麗如日常生活變得非常清爽。(圖/記者洪肇君攝)
雲嘉嘉首屆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結訓 齊力建構生命救護鏈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為培育優質急救人才、儲備醫療救治量能,辦理113年度雲嘉嘉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歷經1432小時的專業訓練後,今(27)日於雲林縣消防局5樓大禮堂舉辦結訓典禮,由縣長張麗善主持並頒發學員結訓證書,期勉42名參訓學員返回各工作崗位後能發揮所學,第一時間、第一線守護鄉親,讓鄉親生命財產更加有保障。 張麗善表示,高級救護技術員養成不易,課程內容涵蓋了許多專業證照訓練,例如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小兒高級救命術及高級小兒救命術(APLS&PALS)、到院前創傷救命術(PHTLS)、急診創傷訓練課程(ETTC)等,經歷了1432小時精實的專業訓練後,相信學員們可以更有能力守護縣民的生命安全,對本縣還有嘉義縣、市的緊急救護案件如重大創傷、OHCA案件等救護存活率的提升,定有大大的助益,且雲林縣這幾年一直致力於推動SDGs的各項指標,這次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可說是一個嶄新的里程碑,非常契合SDGs 3「確保健康生活及促進各年齡層福祉」。 ▲張麗善縣長期盼未來持續舉辦相關訓練課程,大幅提升到院前救護品質,強化救護生命鏈。(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表示,高級救護技術員在知識深度和技術層次可輔助更多的病人,在都會區因醫院多,重要性反而不如資源不足的地方。此次雲嘉嘉高級救護技術員訓練有幾個特色,第一、加上韌性國家元素,於疫情過後可做更好各式各樣應變;第二、訓練時數加碼加滿使內容更豐富;第三、在縣政府支持下,團隊導入最新科技,讓參訓學員跟醫院醫生一樣可以學習現場超音波;第四、優化原本區域聯防,雲嘉嘉區域一起訓練、一起工作、一起服務。 消防局長林文山指出,此次訓練前僅有少數單位配有高級救護技術員,在張麗善縣長的支持下,消防局近年救護車相關硬體方面已全面汰新,經由此次訓練後,雲林縣增添24位、嘉義縣12位、嘉義市6位,總共42位高級救護技術員,更達成每個外勤分隊至少能有1名高級救護技術員之目標,於軟、硬體加乘下,雲林縣的到院前救護品質將能大幅提升,強化救護生命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