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生活

後山小調/山谷中的臭豆腐

海拔一千多公尺山谷環抱中的台東縣海端鄉利稻部落,居然臭豆腐飄香。 春節到南横公路走春,深入利稻部落之旅,讓我們意外的是,小小村落竟然有人賣起臭豆腐,而且還不止一家呢,利稻部落多為布農族人,臭豆腐飄香山谷,顯然品嚐的客人多為觀光客,大老遠跑到山上吃熱呼呼的臭豆腐,倒也是難得的經驗。 ▲南橫利稻部落的臭豆腐,深受遊客喜愛。(圖∕温富振攝) 山谷豆腐飄香,還有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羅山泥火山風景區,有個叫温媽媽老屋小餐廳,裡面有一種《泥火山豆腐》也挺有名氣,我們曾經數度品嚐齒頰留香,泥火山豆腐雖然没有臭豆腐散發獨特香味,卻有泥火山的味道呢。 說起臭豆腐,得提玉里民權街橋頭臭豆腐,這一家名氣可大了,不但在玉里老店生意興隆,更挺進花蓮市和平路開起分店,生意也是嗆嗆滾,玉里臭豆腐今年一月又翻越蘇花路,前進宜蘭礁溪再開一家旗艦店。 東台灣,旅遊景點的特色小吃,有名的臭豆腐,泥火山豆腐,旅人不妨一嚐。(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温富振)

張麗善率縣府團隊新春團拜 啟動雲林減碳生活行動年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農曆年後開工首日,縣長張麗善一早率縣府團隊舉行新春團拜,期許新的一年,大家團結一致分工合作,持續為縣政打拼,讓民眾有感,不斷挹注雲林上場,加速前進力量。另為展現減碳生活的行動與決心、提升民眾減碳生活行動意識,張麗善宣布從今日起,啟動2023年雲林縣「減碳生活行動年」計畫,期由縣府領頭提升全民減碳生活風氣。 張麗善表示,持續地改變雲林、翻轉雲林、幸福雲林,是團隊的使命,自2018年起,在「雲林上場」的核心概念與目標下,雲林無論是在交通建設、產業發展、社會福利、財政改善、觀光旅遊等方面,在在展現了亮麗的施政成果,讓全台灣看見雲林的轉變。在農曆兔年開工第一天,也正式打響執政下半場的鼓號,雲林不只要上場,更會加速前進,期許各局處透過分工合作,在新的一年繼續為鄉親擬訂更多好的政策。 張麗善指出,永續發展是近年來世界各國日漸重視的議題,尤其在面對極端氣候的衝擊下,必須提前做好減緩與調適工作,縣府在110年11月16日成立「因應氣候變遷專案辦公室」,便致力於推動雲林減碳及產業轉型。因此,透過新春團拜日向全縣民宣布訂定2023年為雲林「減碳生活行動年」,呼應中央「淨零綠生活」政策,邀請全民共同來參與,鼓勵民眾從食、衣、住、行、育、樂、購等日常生活面向選擇較低碳生活方式,促使民眾行為改變並養成習慣,共同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縣府並優先擬定推動低碳、負碳農業及落實淨零綠生活兩大減碳主軸,分別訂定執行面向,逐步落實低碳行動。 ▲新春團拜饗宴上,張麗善以在地食材體驗手作植物肉漢堡。(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在今日新春團拜活動中,縣府邀集在地優良企業「弘陽食品有限公司」與「鈺統食品有限公司」,現場進行植物肉的展示與介紹,還有雲林在地供應新鮮蔬食的業者,除減少碳足跡也為環保盡一份心力,也提供消費者飲食項目更多的選擇。 此外,邀請在地私廚「JFood傑夫料理人」黃韋誌與雲林小農們合作,透過「義法餐」的創新與風土性,結合在地優質食材,創造出獨樹一幟的雲林味;更邀請到了曾獲得多項國際比賽獎項的藍帶甜點師林淑婷,現場所帶來的精心設計法式甜點馬卡龍。這道質感系的法式甜點,象徵將雲林的精緻農產走向國際化,再搭配各種顏色,象徵雲林多元發展的樣貌。用雲林的在地食材透過法式餐點的做法來提升雲林農產品的檔次,將古坑咖啡結合元長花生製成獨一無二的咖啡花生餅乾,使更多的人認識雲林的同時,也能夠品嘗到雲林農產品的美味。 張麗善進一步提到為落實全球接軌,在減碳數據面上將攜手Google針對城市與地區所打造之環境永續平台 (Environmental Insights Explorer, EIE),讓減碳成為公開資訊,也成為共同落實的目標,讓雲林縣成為在新春第一步加入Google EIE平台的城市。透過 Google 獨家的資料數據與 AI 人工智慧模型功能,能計算出全球各城市和地區的碳排放預估值及減碳潛力,並開放大眾參考、取用。除了能簡化繁雜的資料統整與分析流程、協助降低評估碳排放來源的成本,在淨零轉型路徑上讓雲林以更宏觀的視野規劃城市永續藍圖。 縣府宣示今年展開減碳生活的行動與決心,後續將規劃提出淨零綠生活行動計畫,以呼應全球淨零趨勢,提升民眾綠生活意識與行動,同時將該計畫內容納入於2023年縣府的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Local Review,VLR)內容,並在各面向持續努力,諸如推動綠色餐廳、環保旅店、綠色旅遊、綠色辦公、推廣碳足跡標籤與環保產品、輔導企業參加國家環保獎評選、推動淨零綠生活、辦理機關綠色採購及提升民間綠色採購與消費力、綠色生活與消費創新模式等等面向來努力。

縣府開工新春團拜 翁章梁要讓鄉親感受嘉義在轉變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10天春節連假結束,嘉義縣政府30日開工首日在府前民主廣場舉辦新春團拜,縣長翁章梁率府內一級主管及團隊成員,邀集縣議員、鄉鎮市長、工商界代表互道新年恭喜,期許邁向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兔年繼續為鄉親打拼。 翁章梁說,休息10天以後開始面對新的上班日、新的衝刺,過去常說縣府是推動進步的火車頭,今天集結縣府骨幹部隊在場,他們是為鄉親打拼最重要的團隊;過去4年打造農工大縣格局,面對轉型有更大的期待與希望,更感謝陳明文、蔡易餘兩位委員在中央大力督促、爭取,才讓嘉義走上進步道路。 「勇敢超越、追求更好!」翁章梁說,未來4年是落實轉型關鍵,鼓勵縣府團隊積極尋找嘉義的執政價值,重要價值包括環保、生態、關懷、人本,縣府持續討論推行,未來將執行相關焦點座談,3個月以內要立下各局處科室的執政方向及預期效果,今天新春團拜盼以「超越」為名,持續帶給縣民幸福。 ▲縣府迎開工日,揭開大禮包的氣球飛向空中,象徵蒸蒸日上。(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翁章梁細數過往政策,包括衛生局外籍看護管路安心計畫、環保局海廢變黃金解決廢蚵殼、蚵繩去處問題,以及建立水質淨化場解決長久以來製作菜脯廢汙水排放的臭味等,縣府同仁觀察需求、處理問題、解決困擾,從經驗尋找執政價值,體現在百姓所關心的事情上。 讓鄉親感受嘉義在轉變是未來4年的目標,翁章梁也坦言這是與過往完全不同的工作型態,前4年是經驗累積,後4年就是落實,要做的事還很多,他也以燒開水理論形容,所有事物都是從量變到質變,要沸騰需經加熱、能量挹注的過程,不會一蹴可及。 團拜最後,在座貴賓為兔年揭開大禮,氣球飛向天空,在一聲聲新年祝賀下正式迎接開工。

新春上班首日 宜蘭縣政府新春團拜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兔年第一個上班日,宜蘭縣政府舉辦員工新春團拜,邀請縣屬七賢國小醒獅隊開場表演「祥獅獻瑞•旺兔迎春」,除縣府同仁外,縣籍立委、議員、鄉鎮市長等也到場參加,互道恭喜,縣長林姿妙隨後也率領縣府21局處一級主管,前往冬山鄉草湖玉尊宫祈福參拜,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興、萬事如意。 林姿妙感謝春節期間,輪值勤務的警消人員及各單位同仁,讓縣府服務不打烊,讓鄉親及遊客都安心過好年,並期勉同仁,在新的一年,仍要以民意為依歸,加緊腳步繼續努力,持續推動友善的社會福利,打造完整交通路網,建立產業升級與發展的基礎。

臺東縣年後將開設職業訓練課程 七種課程分布全縣各區域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臺東縣政府預計年後開辦餐飲類等7種職業訓練課程,上課地點分布全縣各區域,符合資格者可至縣府社會處勞工行政科查詢。 社會處長陳淑蘭指出,今年度預定辦理7個班別的職業訓練,班別不會集中在臺東市區,也將在縱谷線、海岸線及南迴線辦理相關職業訓練。今年在市區辦理餐飲類、美甲美睫班及電腦類,在縱谷線辦理水電類及餐飲類,海岸線及南迴線也分別開辦素食及中餐等。 縣府委託單位設立技能檢定考場已開始受理考試,方便縣民直接於縣內參加技能檢定,無需舟車勞頓前往外縣市,也方便考生熟悉考場環境,以利術科實際操作,更能有效提升考生錄取率及專業水準,透過考照大樓的設立為臺東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符合相關資格與規定的民眾,在受訓期間可以請領生活津貼,相關課程皆辦理約370小時,結訓後也會輔導就業及考照,報名資訊可洽社會處勞工行政科,電話089-328254或關注臺東縣政府社會處官網及臉書粉絲專頁。

大葉培養學生結合理論與實務 設計高爾夫球訓練設備獲專利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去年6月從大葉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畢業的張師賢、黃冠傑,畢業作品設計了可模擬地形、幫助選手練習高爾夫球的「推桿大師」,不僅畢業展時獲得好評,更在今年1月取得「高爾夫球訓練設備」新型專利。 張師賢指出,他幼稚園的時候就跟著爸爸學打高爾夫球,國中的時候也參加過業餘比賽,因此了解選手練習時會遇到的問題,畢業製作一開始想做高爾夫球的新設備,目前球桿一組14支,主要差別是桿面的角度與長度,他們原本思考能不能透過模組化設計,由1支取代14支,反覆討論後,認為推桿才是比賽決定勝負的關鍵,但是練習過程會因為場地限制,無法模擬實際比賽現場的情況,因此他們設計了「推桿大師」,透過調整地形的高度變化,讓高爾夫選手不用飛出國也能模擬比賽場地練習,精進技術。 黃冠傑說,大三時有一次他請張師賢教他打高爾夫球,兩個人在球場上聊天,覺得可以運用工業設計的專業來改善高爾夫球練習的限制,因此兩個人開始嘗試以高爾夫球為主題進行設計。畢業作品「推桿大師」展出時有喜愛高爾夫球的民眾詢問是否已在市面推出,也有廠商認為設備可與主題餐廳結合,在莊育鑫老師的輔導下,他們提出「高爾夫球訓練設備」的專利申請,順利取得新型專利。 指導老師教授莊育鑫表示,大葉大學培養學生結合理論與實務,鼓勵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不便利之處,透過設計提出更便利、更符合需求的服務。張師賢、黃冠傑的畢業專題,是針對專業高爾夫球選手訓練開發的作品,透過機構設計與程式控制來調整地形變化,能夠模擬全球的比賽場地,並且考量到選手的壓力測試,訓練器可以模擬環境聲音並投影出觀眾影像,讓選手練習時更貼近比賽實況。他們在畢業發表後持續修改並申請專利,這項發明不只是可以用於專業選手訓練,也能延伸為小型的居家娛樂設備,具有高度商品化的可能性。

02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 雲林斗六棒球場開訓 培訓隊積極備戰

記者陳欣欣 / 雲林報導 中華隊29日在雲林斗六棒球場開訓,所有選手展現出高昂鬥志與強烈企圖心,希能在本屆賽事締造佳績,教育部體育署將全力協助提供最完善的行政後勤支援,並維護選手權益,替中華隊打造最好的拚戰環境,讓所有選手能安心且放心地投入賽事。 中華隊於1月13日公布本次經典賽36人集訓名單,昨(28)日除旅外選手外,所有選手完成報到,並舉行開訓儀式,陣中旅美選手則預計於2月初報到,旅日選手預計於2月18日報到,全隊將集訓至3月2日。集訓期間將進行8場練習賽及自辦熱身賽,並於3月3日向大會報到,在3月7日前再參與2場官辦熱身賽,3月8日正式投入賽事。 依據中華民國棒球協會與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所簽訂合作協議,本屆世界棒球經典賽由職棒聯盟負責組訓參賽。職棒聯盟前一次負責組訓參賽為2019年世界棒球12強賽,該屆賽事中華隊取得第5名佳績,代表隊在比賽過程所展現的拚戰精神及職棒聯盟後勤團隊的輔助成果,獲得國際棒壇的注目,並深受國內民眾肯定,顯見棒球協會與職業聯盟的持續合作,是全國上下對於國際棒球一級賽事的最大期待。 體育署表示,去(111)年我國自U12到U23各級棒球代表隊於國際賽事的表現都相當優異,更首次創下世界棒壘球總會該年度各層級世界盃棒球賽事皆奪牌之紀錄,本屆世界棒球經典賽更是深受國人關注,職棒聯盟自去年即啟動組訓及情蒐計畫,日前公布的36人名單更是全職業陣容,體育署將持續挹注行政資源,期讓代表隊能在有限的時間,發揮最大的競爭實力,為臺灣爭取最大榮耀,世界棒球經典賽將在3月8日於臺中洲際棒球場開打,請全體國人一同進場為中華隊選手加油。

台電2023新春團拜 宣示穩供、淨零雙目標

記者陳欣欣 / 台北報導 台電30日舉辦2023年新春團拜,由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總經理王耀庭帶領同仁回顧過去一年,並許下新年展望目標。台電表示,將持續開發多元電力來源、落實能源轉型,除提供國人穩定電力,更積極邁向淨零碳排國際目標。 回顧2022年,用電量隨極端氣候、經濟成長而攀升,尖峰用電量除較2021年增加190萬瓩,更首度突破4000萬瓩大關,於7月炙夏創下4074.8萬瓩歷史新高紀錄,而台電仍透過專業電力調度、調配機組排程及旺盛的太陽光電等再生能源挹注,確保穩定供電。而因應303全國性停電事故,台電去年9月亦正式啟動「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10年內將投入5645億元,以「力求分散、持續強固、加強防衛」3大主軸、10大面向,全面提升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 台電說明,電源開發方面,為落實國家能源轉型並兼顧穩定供電,台電持續推動低碳燃氣機組更新計畫,如大潭電廠8號機、通霄電廠小型發電機組及興達電廠新建燃氣機組皆預計今年加入供電行列。而台電去年陸續亦與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等國際大廠簽署技術合作備忘錄,積極推動既有燃氣發電機組「混氫」、燃煤機組「混氨」發電示範。其中,興達電廠混氫5%發電示範計畫即將於2月正式開工動土,往電力淨零排放向前邁進重要一步。 台電繼2021年首座海上電場離岸風電一期投入發電,第2座海上風場離岸風電二期工程亦於去年11月正式開工,且因應穩定用電需求及再生能源發展,台電除自主建置儲能系統,也打造電力交易平台,吸引民間儲能系統等分散多元電力資源投入電力系統,自2021年營運至今已有35家業者參與,提供超過300MW容量;而全台首座「光儲合一」結合綠能的20MW儲能系統亦甫於今年1月於台南鹽田光電場啟用,另第一座電網級儲能系統也已同步於高雄路園變電所設置,全面強化電力系統。

第10輪快篩試劑實名制2/1起上路 幼兒、長者2/28前還可免費領5劑

記者楊淨嵐/台北報導 有鑑於社區仍有COVID-19病毒流行,民眾對於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仍有需求,因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告,自2月1日開始實施第10輪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快篩試劑貨源非常穩定,維持每輪購買週期1個月,凡持有健保卡或是居留證的民眾,都可以到藥局跟衛生局購買,每輪每位民眾可以購買1份5劑,購買份數至多可達6份30劑,可分次購買、可代購,售價仍為每份5劑500元。 指揮中心說明,第七輪0-6歲學齡前幼兒及第五輪65歲以上長者免費領取家用抗原快篩試劑部分,符合該輪免費領用資格尚未領取的民眾,於今年2月28日前,可持「2016年9月2日(含)以後出生」之學齡前孩童健保卡,及「1958年(含)以前出生」之長者健保卡,至各快篩實名制販售據點免費領取一份5劑家用快篩試劑,此免費領取份數,不會計算入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的購買資格。 指揮中心提醒,目前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販售地點有全國4,345家健保特約藥局及79個偏鄉衛生所,持有健保卡或居留證之民眾,均可至藥局及衛生所購買,貨源充足,隨到隨買,不用排隊。籲請有需求與符合資格的民眾,可持健保卡至販售實名制家用抗原快篩試劑的健保特約藥局與衛生所購買/領取。相關實名制販售資訊可至健保署、食藥署、藥師公會官網查詢。 指揮中心也提醒幼兒家長,家用快篩試劑僅可用於2歲以上幼童,幫2歲以下幼童領取的快篩試劑,可供幼童家長使用,請勿使用於2歲以下幼童。

COVID-19確診1/30公布22,138本土個案 較上周一略增

記者楊淨嵐/台北報導 國內COVID-19確定病例,30日公布新增22,138例本土個案、15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30例死亡。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今天的本土數較上周同期較多,但上周一是春節初二,許多醫療院所休息,因此通報的病例數少非常多,實際病例數增加的情形,仍需要觀察幾天。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22,138例本土病例,9,995例男性、12,138例女性、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 本土個案分布縣市為:新北市(4,109例),桃園市(2,799例),臺中市(2,772例),高雄市(2,492例),臺北市(1,936例),臺南市(1,601例),彰化縣(1,033例),新竹縣(873例),苗栗縣(603例),新竹市(546例),屏東縣(537例),基隆市(482例),雲林縣(452例),南投縣(377例),宜蘭縣(376例),花蓮縣(294例),嘉義縣(291例),嘉義市(193例),臺東縣(158例),金門縣(126例),澎湖縣(82例),連江縣(6例)。 今日新增3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7例具慢性病史、18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3)年1月1日至1月25日,死亡日期介於今年1月16日至1月27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629,80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2,122,631例排除),其中9,505,551例確診,分別為48,398例境外移入、9,457,09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自2020年起累計16,27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6,25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139例、臺北市1,760例、臺中市1,743例、高雄市1,620例、臺南市1,221例、桃園市1,202例、彰化縣1,060例、屏東縣640例、雲林縣529例、南投縣523例、苗栗縣456例、嘉義縣425例、宜蘭縣333例、基隆市325例、新竹縣274例、嘉義市273例、花蓮縣270例、臺東縣199例、新竹市183例、澎湖縣42例、金門縣38例。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