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
112年五股開臺尊王文物點交 為過爐活動揭開序幕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每年引領萬名信眾參與隨香的五股開臺尊王將於2月12日辦理過爐活動,今年輪值股為五房股崙背鄉大有村,依往例於過爐前2日辦理神器及金牌點交儀式。6鄉鎮13庄頭各村里長和執事人員10日上午於四房股大埤鄉聯美村保延宮及舊爐主紅壇,進行過爐前各文物點交,為五股開臺尊王過爐活動揭開序幕。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嘉地區五股開臺尊王各股村里輪值主辦過爐,需5至15年才有一次機會,輪值鄉鎮村民為感謝國姓公對地方長年的庇佑,迎接難能可貴的宗教盛會,早在一年多前就接續籌備各項工作,歡欣鼓舞動員由各庄頭村民所自組的傳統陣頭迎駕,包含獅陣、北館、唱班、獻花團等,依往例參與過爐信眾均超過萬人,輪值股大有村總動員已籌備規劃辦理近千桌料理,宴請當日隨香信眾,2月12日歡迎各界共同來參與這場地方盛會。 五股開臺尊王信仰文化以鄭成功為信仰核心,源於清乾隆末年間,臺灣西岸沿海鄭氏後代五名兄弟供奉祖先鄭成功神像,其後因五房兄弟分居雲嘉五處(即長、二、三、四、五房股),改由五房兄弟輪流請回鎮宅恭拜一年,沿襲迄今已有百年歷史,成為橫跨雲林縣四湖鄉、崙背鄉、斗南鎮、虎尾鎮、大埤鄉與嘉義縣溪口鄉等五股13庄的縣際無形文化資產,每年均吸引上萬餘民眾自發性參加,跟隨國姓公鄭成功與甘爺公、萬爺公神像一起過爐。 國姓公信仰與台灣歷史密不可分,見證漢人拓墾、發展、擴張的過程,五股開臺尊王過爐顯現雲嘉地區歷史文化,藉由共同信仰凝聚鄭氏家族向心力,並擴展為庄頭聯誼與地方重要民俗信仰儀式,是雲嘉地區極具影響力之民俗活動。 五股開臺尊王每年定期過爐過庄的特性,加上每年輪流由不同村落值年,保留「過股點交」、「神龕啟封」、「點交熔金」、「貼封條蓋私章」、「分旗腳」、「四股吃一股」等獨特民俗,而迎請國姓公陣頭傳承百年,由各村子弟成立「自組陣頭」,如柑仔獅、雞籠獅、開嘴獅、北館、唱班及擔花班數十個陣頭擔任,深具在地性及傳承意涵,此項民俗於105年登錄為雲林縣民俗無形文化資產。 ▲地方熱情迎接五股開臺尊王過爐活動。(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精選嘉義山海愛情線 助攻情人節順利脫單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在「慢遊嘉義」臉書大推追愛成功「山海愛情線」,從脫單→約會→求婚→結婚→蜜月→求子6大階段,分別推薦助攻景點,希望幫助單身旅客順利脫單。 縣長翁章梁說,嘉義縣有包山包海的美景、美食和文化,串成了一條「山海愛情線」,若能親身走過一趟,肯定能讓兩人的感情升溫。 阿里山的入口處有「逐鹿傳說梅花鹿園」,可以餵食小鹿,與鹿群親密互動;隨著阿里山公路一路向前,可以抵達番路鄉的觸口,觸口有一間「天長地久寶堂」,吸引許多男女前來向月下老人祈求姻緣,附近還有兩座80餘年的歷史吊橋,為了紀念天長節(日本天皇生日)和地久節(皇后生日)而命名「天長橋」和「地久橋」,相傳和喜愛的人攜手共遊兩座橋便能白頭偕老。 ▲相傳和喜愛的人攜手共遊天長地久橋便能白頭偕老。(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喜歡打卡拍照的旅客不能錯過以愛情為主題的「牛埔仔愛情大草原」和「大埔情人公園」,大型裝置藝術品讓旅客怎麼拍都好看;求婚可以到「瑞峰1314觀景台」(海拔1314)、「大風埕觀日峰」(海拔1420),站在諧音一生一世及一世愛你,在360度視野的茶園景緻中,與伴侶許下愛的誓言。 想要拍攝海外唯美婚紗照可以到「佐登妮絲城堡」取景,一萬五千坪大的歐風城堡有各種電影般的場景,包含藝術噴泉、巴洛克迴廊、宮廷花園、浪漫鐘塔、落羽松森木池;知名地標「高跟鞋教堂」不只拍婚紗還能辦婚禮,巨大的高跟鞋非常適合打卡拍照。 文化觀光局長徐佩鈴指出,嘉義能規劃充滿美景的蜜月之旅,像是阿里山得恩亞納,景點彷彿日本合掌村;竹崎石棹琉璃光美不勝收;瑞里綠色隧道彷彿步入京都嵐山竹林隧道;在東石漁人碼頭與愛人在海邊欣賞落日美景,還能享用烤蚵吃到飽。 此外,如果夫妻想要求子,可以到朴子「配天宮」向樸仔媽求花,生兒求白花、生女求紅花,生小孩的彌月禮可選用在地飄香一甲子的「虎兒油飯」,歡迎全台想脫單、想幸福的人,情人節務必來嘉義旅行。 ▲喜歡打卡拍照的旅客不能錯過以愛情為主題的「牛埔仔愛情大草原」。(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台東池上國中跨縣體驗趣 花蓮高工義助技藝教育受好評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台東縣池上國中8位參加資優教育方案的學生日前由輔導主任詹永名、總務主任曹仲宇帶領跨縣參訪花蓮高工,對化工實驗產生高度興趣,詹永名很感謝花工支援課程,提供不一樣的體驗場域。 ▲台東池上國主任詹永名(右二)由花蓮高工校長黃鴻穎(右一)、化工科主任黃玄智(右三)陪同參觀化工科專業實驗室。(圖/花蓮高工提供) 110年榮獲師鐸獎的詹永名愛心投入偏鄉教育,多年來積極地陪伴學生,積極介入學生「學習策略的引導」與「人生規劃的指引」,精心為池上國中學生安排多元課程,包括醫學營、外語營隊、電腦程式寫作課程、國際數學競賽課程等,多元豐富,111學年請花蓮高工協助安排台東縣技藝專班課程師資,每週二都有化工科老師到池上國中支援開課,在理化教室內帶領池上及關山國中學生進行化學實驗,台東縣在技藝課程選擇上沒有花蓮多,尤其沒有化工群的課程,讓孩子們特別珍惜學習機會,而支援老師也都對兩校學生認真傳授技藝,不辭辛勞地兩縣奔波。 ▲池上國中學生仔細觀察滴入試劑後的變化。(圖/花蓮高工提供) 在性向測驗上,池上國中的學生學術傾向明顯,對於化工有濃厚的興趣,再加上校內有長照社團,對應到的就是化工群,因此課程結束後,詹永名就希望能帶資優教育方案的8名學生,參訪花蓮高工化工科專業實驗室,負責數學資優課程的曹仲宇主任也願意共同帶隊。 ▲學生反映,使用安全吸球在錐形瓶中滴入試劑,比想像中困難。(圖/花蓮高工提供) 日前就在花工化工科主任黃玄智帶領下,跨縣學生先認識化工科教學工廠環境,接著由實驗指導老師閻國中簡介化工科的升學與就業出路,以及後續化學實驗體驗課程。8名學生分成4組,進入化工科乙級證照檢定實驗室,再由正在準備檢定考試的高三學長姊協助實驗,面對各式各樣的錐形瓶、燒杯、試管等玻璃器皿,同學們小心翼翼地操作。 吳同學反映,在實驗步驟中,看學長姊使用滴管很容易,自己使用卻不小心讓試劑過量,導致實驗數據不正確,如果能夠重來,一定會成功。陳同學也說,3個小時的時間只夠處里整個實驗流程,卻不知道實驗背後的原理,希望下次有機會進一步深入了解。 詹永名指出,雖然實驗講解時有說明這次是化學檢定實驗,比較學術且繁瑣,會擔心同學耐不住,但他很欣慰地看到孩子們不在乎實驗好不好玩,只在意實驗最後是否成功,這次的課程成功地讓孩子產生興趣,有企圖心把實驗做好,他很感謝花蓮高工能夠支援課程,提供場地讓孩子們有不一樣的體驗。 花工校長黃鴻穎表示,少子化浪潮下,每個孩子對國家、對社會都很重要,不要只是盲目的升學跟風,卻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及能力,該校歡迎對技職體系有興趣的孩子就讀,台東家長或許對孩子到外縣市就讀有疑慮,但校方有良好的設備、完善的師資,還有宿舍可供外縣市學生住宿,過去也有金手獎選手出自台東縣,對於有明確目標的孩子,校方會充分提供自我實現的機會。
台灣燈會企業夥伴體驗店 香堤大道登場 邀請民眾打卡獲得企業限量好禮
記者黃俊育 / 臺北報導 台灣燈會睽違23年重返臺北,已於2月5日正式盛大開幕,在燈會籌備期間獲得眾多企業支持與協助,因此臺北市政府特別於信義商圈香堤大道北段,建立贊助企業互動展示區,邀請民眾於燈會期間參與互動打卡,就有機會免費獲得限量好禮。 ▲民眾只要於活動期間參與「贊助企業夥伴體驗快閃店」打卡活動,就有機會免費拿限量好禮。(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以燈會「聚光台北、點亮未來」為主題,在燈會辦理期間(2月5日起-19日),於香堤大道北段設置贊助企業互動展示區,現場除了以今年度燈會主視覺設計打卡區之外,也同步展示本次燈會企業贊助品項,展現出企業與市府共同合力打造「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的盛事。民眾只要於活動期間至贊助企業互動展示區(15:00-22:00)完成打卡活動,就有機會免費獲得限量燈會主題活動紀念明信片或企業好禮,每日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希望能鼓勵更多民眾參與及擴大宣傳。 ▲全聯實業於現場展現「吉祥物-虎利」小道具拍照打卡玩扭蛋機。(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除了設置贊助企業互動展示區外,周邊也邀請多家企業設攤,於燈會活動期間中安排推廣及贈送限量企業紀念品、會員點數、商品禮券等活動,邀請民眾感受企業精神。同時接連二週周末也有多家企業,也將於現場與民眾互動,贈送燈會限定版口罩、企業紀念小物等,共同響應燈會主題及展示企業精神,歡迎民眾於燈會期間至現場體驗參與。 ▲新光三越於現場設置民眾推廣活動,完成任務後還能扭扭蛋拿獎品,歡迎民眾於現場體驗。(圖/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 「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藉由各方企業的參與,整合資源與創意,將讓世界從台北看見台灣,看見台灣燈會與台北城市的精彩融合,展現台北的蛻變及前瞻! 「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是國境解封後的第一場國際大型活動,規劃4大展區、1座主燈、6座副燈,範圍達168公頃、展出300件以上作品及串連12個行政燈區,更多活動資訊,可至2023台灣燈會「光源台北」官方網站查詢。
情人節限定!來店消費打卡就送「告白汽水」 還有機會抽3000戀愛禮金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西洋情人節即將到來,新北市政府青年局2月11日至28日,舉辦「愛的泡泡in府中」府中雙城告白汽水情人節活動,與特色店家合作,限量發送告白汽水,提供府中雙城約會景點全攻略地圖,讓有情人勇敢告白,戀愛成功! ▲情人可留下愛的語句送給對方。(圖/新北市青年局提供) 新北市青年局全方位扶植青年發展,本次告白汽水是由世界五大海報展之一「拉赫蒂國際海報三年展」,2022獲獎的醒吾科技大學設計系學生林芷伶設計,復古彈珠汽水以戀愛花語創意發想,化身為戀愛小精靈、愛情魔法師、純情小天使、情場萬人迷及熱戀小太陽等角色,凡至本次活動合作店家打卡拍照完成任務,即可免費獲得一瓶情人節限定「告白汽水」,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愛的泡泡in府中-府中雙城告白汽水情人節活動地圖。(圖/新北市青年局提供) 局長錢念群表示,市府於去(111)年陸續整修完成府中捷運站周邊通行及公共空間,隨著疫情趨緩,假日吸引許多街頭藝人及市集活動,成為許多年輕人約會地點,青年局特別與府中商圈發展協會合作舉辦府中情人節活動,推出限量告白汽水,整合周邊著名景點、知名甜點店及人氣店鋪,提供民眾一系列府中約會提案,歡迎大家來場府中輕旅行,活動期間還有許多戀愛成功秘笈大公開及多項甜蜜好禮。 ▲愛的泡泡in府中-府中雙城告白汽水情人節活動海報。(圖/新北市青年局提供) 活動期間,只要在指定貼文(https://pse.is/4rcvgl)中,留言自己的告白小語,即可獲得抽獎資格,除了只送不賣的告白汽水,最大獎項為價值3,000元的新北幣戀愛禮金,還有店家提供超過150項豐富獎品,更多活動消息請持續追蹤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官網及新北市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粉絲專頁。
COVID-19確診2/10公布19,309本土320境外移入 另增70人死亡
記者楊淨嵐∕台北報導 COVID-19確定病例,10日公布新增19,309例本土個案、32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70例死亡,皆屬重度感染、64人具慢性病史、49人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9,309例本土病例,8,693例男性、10,609例女性、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 本土確診個案分布縣市為:新北市(3,800例),桃園市(2,281例),臺中市(2,278例),高雄市(2,231例),臺北市(1,777例),臺南市(1,614例),彰化縣(829例),新竹縣(641例),屏東縣(546例),新竹市(473例),苗栗縣(425例),雲林縣(392例),宜蘭縣(390例),基隆市(367例),南投縣(342例),嘉義縣(273例),花蓮縣(247例),嘉義市(158例),臺東縣(132例),澎湖縣(59例),金門縣(51例),連江縣(3例)。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773,627例確診,分別為51,436例境外移入、9,722,13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自2020年起累計16,96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6,943例本土、21例境外移入。本土死亡個案居住縣市為:新北市3,309例、臺北市1,867例、臺中市1,817例、高雄市1,696例、臺南市1,251例、桃園市1,245例、彰化縣1,088例、屏東縣670例、雲林縣547例、南投縣539例、苗栗縣470例、嘉義縣449例、宜蘭縣348例、基隆市337例、新竹縣280例、花蓮縣279例、嘉義市278例、臺東縣205例、新竹市185例、澎湖縣44例、金門縣39例。
元宇宙進駐信義區 AR科技爽玩元宵點燈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以打造大型AR場域聞名的新創科技團隊「光時代」,近期搶搭燈會活動熱潮,在臺北市信義區香堤大道佈建「元宵點燈種出發財樹」的遊戲場景,虛實共融的元宇宙科技,讓現場體驗民眾驚呼連連。 去年「白晝之夜」活動一晚就吸引近2萬人下載app體驗的大場域AR團隊「光時代」,在信義區香堤大道推出具有農曆春節氣息的AR沉浸式體驗遊戲,遊戲場域在臺北捷運市政府站3號出口往香堤廣場的方向,民眾下載「LightenAR」app掃描沿途路燈燈柱上的光標籤,就能透過手機在虛擬的元宇宙空間中點亮燈籠種出象徵大吉大利的「發財樹」,旁邊還有隻抱著根金蘿蔔的「金錢兔」,感覺十分喜氣。 「光時代」團隊表示,這次也參與臺北燈會「光之輪」展區的AR場景佈建,同樣位於信義區的這個展區,採用了逼真的大場域AR場景渲染的技術,民眾透過手機app觀賞,可以發現時尚的臺北街頭多了一叢叢虛擬的花花草草,還有有蝴蝶飛舞穿梭其中,以及藍色水母會從地面冉冉上升後消失在天空,結合現場實體燈飾,營造出都會區裡罕見的大自然氛圍。 「光時代」廣告總監Julia表示,該公司以獨家專利光標籤技術打造的AR沉浸式體驗場景,不但感受逼真且能有多元互動,目前除了參與這次的台灣燈會展演外,近期也成功在信義區完成光標籤硬體架設,陸續在當地推出應景的「元宵點燈」AR多媒體資訊體驗活動,還有AR虛擬廣告等服務,都獲得使用者不錯好評。
台灣燈會元宇宙 「光之輪」AR場景逼真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光源臺北」台灣燈會活動,各種科技燈光秀令人目不暇給,其中位於信義區的「光之輪」展區,因為採用了逼真的大場域AR場景渲染的技術,讓原本的靜態展示多了科技感的動態表現,吸引不少民眾到場體驗虛實共存的元宇宙世界。 去年「白晝之夜」活動一晚就吸引近2萬人下載app體驗的大場域AR團隊「光時代」表示,為「光之輪」展區打造的AR場景是充滿大自然氣息的花花花草草,不但有蝴蝶飛舞穿梭其中,還有不少藍色水母會從地面冉冉上升後消失在天空,結合現場實體燈飾,帶給觀賞者夢幻迷離的感受。 「這也太酷了吧!」許多民眾到「光之輪」展區透過手機看到與現場地形地貌結合的AR場景當場驚呼連連,而且還開心地進入場景中拍照,把自己現身AR元宇宙的難得畫面留下紀念,也透過社群平台分享給親朋好友。 「光時代」廣告總監Julia表示,該公司以獨家專利光標籤技術打造的AR沉浸式體驗場景,不但感受逼真且能有多元互動,目前除了參與這次的台灣燈會展演外,近期也成功在信義區完成光標籤硬體架設,陸續在當地推出應景的「元宵點燈」AR多媒體資訊體驗活動,還有AR虛擬廣告等服務,都獲得使用者不錯好評。
豐邑打造五權西路 恆久價值水景名宅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繼「一即一切」後 「G TOWER」1300坪花園泳池、雲瀑會館,滿足頂尖富豪感官 療癒級水域景觀,創造世界名宅恆久價值 在邁向永續作為的時代趨勢,綠與水是建築歷久彌新的基因。而且海洋生物學家Wallace.J.Nichols也提出人類因腦中存在著所謂的「藍色意識」(Blue Mind),只要身處在水景瀑布的地方就會產生一種冥想、安靜、身心舒適的感受,所以世界級的名宅如:芝加哥千禧公園的Crown Fountain、美國洛杉磯山頂水景豪宅、或是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都是以磅礡的水幕、湖景,創造景觀建築的新地標。 ▲美術館第一排「一即一切」是豐邑機構第一座打造的水景名宅(豐邑建設業績實景)。(圖/豐邑建設提供) 一即一切 G Town 五權西路雙座水景名宅 五權西路,在台中的發展史上,絕對稱得上是城市大道。除了坐擁文化中心、美術館國家級的地標,也是出入台中的門戶樞紐,深諳地段價值與建築景觀價值的豐邑機構,在這條明星大道上也打造了二座水景名宅。第一座位處在美術館第一排的「一即一切」,即便已有15年之久,但豐邑將生命三元素「陽光、空氣、水」植入建築的理念,至今,走進「一即一切」迎接的是美術館的森綠、高聳水瀑的迎賓氣勢,讓建築依舊歷久彌新。 位於五權西路、鎮守台中出入門戶的第二座名宅地標「豐邑G TOWER」,以27層超高樓的姿態、國際現代風格、垂直綠化設計,讓建築如同空中花園。建築規畫上注入「森林、流瀑、花園、享受」,五大極致感官基因,一進大門還有12米飛瀑,往地下3層的洞穴傾洩而下,磅礡的水幕彷彿身處山林雲氣瀰漫! ▲「豐邑G TOWER」單元三,正五權西路首排,台中門戶樞紐(空拍實景合成示意圖)。(圖/豐邑建設提供) 低建蔽創造1300坪私家花園 森林泳池秘境 社區正門前以謙退的手法創造有約200坪的樹林廣場,繁茂的植栽為這裡創造寧靜的一角,1300坪的私家後花園,還有藏在花園裡的25米標準3水道泳池盡情暢游,一回家就能森隱在這座雲瀑會館裡。雲瀑會館為住戶布局一場「高級品味玩家」的逸趣時光,揉合東西方故事的精華元素,創造出心奢華新東方的整體空間環境,從迎賓開始、到咖啡饗宴、健身有氧、會議閱讀、星光酒吧….,無論是AM8:00或PM8:00,都有屬於自己的天地。 「G TOWER」全新登場,44-60坪、3-4房大格局、2-3衛浴規劃,公設、規劃、配備上以名宅規格為標準,單元三最亮眼的地標,歡迎鑑賞! 「G TOWER」│接待中心:五權西路近益豐路│04-23851268 線上預約:www.gtower.com.tw
竹縣文青小品「新埔故事集」 遇見新埔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記者蔡孟尚/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表示,為推廣新埔鎮歷史文化,精心出版文青小品「新埔故事集」,有溫度地介紹客家魅力小鎮—新埔的歷史、古蹟和文化記憶,盼以領路人的角色,讓更多人走進新埔、認識新埔,跟隨故事集一同遇見新埔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即日起新埔鎮公所及新埔的國中小學皆可免費索取,並同步於文化局官網線上公開,今(10)日晚間於新埔中正路登場的花燈迎天穿踩街活動現場,可到新埔鎮公所旁遊客中心及大會服務台免費索取220份,歡迎民眾一起來感受新埔豐富的人文歷史魅力! 文化局表示,新埔鎮有著全國密度最高的宗祠家廟群,以三街六巷九宗祠聞名,縣府近年推動文化資產修復已逐漸累積出成果,在新都市計畫開發、遷入人口增加的同時,也積極活化文化資產,希望一邊保有舊街區獨特歷史文化,一邊與新市鎮、新移民融合共榮,文化局運用在地元素精心設計出洋傘、口罩,並推出「新埔故事集」文青小品書。 新竹縣長楊文科指出,「新埔故事集」圖文並茂地介紹歷史上的新埔如何以物產進入世界貿易的體系,以及地方仕紳修建祠廟、義渡,並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等人文故事,編排上兼具文青和親民風格,很值得一看再看。 文化局長李安妤介紹,新埔鎮名稱正式出現是在西元1784年,當時叫做「新埔庄」,18世紀末開始,客家人從竹塹沿海登陸後,逐漸沿鳳山溪東進,遷至枋寮、新埔,也有部分台灣北部的客家人為躲避閩粵械鬥,輾轉遷入新埔,之後以家族或同姓宗親互相團結合作。 故事集內也說明了新埔產業發展軌跡,新埔其實是台灣椪柑生產的始祖,在日治時期就曾舉辦椪柑評鑑比賽,當時台灣總督還親臨指導,在吳濁流故居前馬路旁留下「督憲光臨紀念碑」。〈一斤椪柑三斤米〉這篇文章就是描寫昔日椪柑的高經濟價值,以及柑橘批發帶動新埔鎮成功街旅社、冰果店、戲院、茶室的繁榮興盛。除了歷史內容,故事集也訪談了咖啡羊行蔡暐亭、道地音樂彭文漳、潘錦河洋樓潘宜珣等三位返鄉青年,收錄的故事精彩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