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文學
【道德經】 道經 知人者智章 第三十三(1)
文學/道德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註解: 以智知人不若自知,用智損心,自知明道。 以靈修觀點解說: 以智慧去察賢愚,明賞罰,辨是非,不如自己當賢能,做善事:用智慧去察賢愚者則損傷心,自己當賢能,做善事者則是了解道之真理。 這一句是說,假如一個人用聰明去明察賢能或是愚昧、判別獎賞或是處罰、分辨是非,就是墮落於凡俗上的觀念,不如自己以修道的方式或力量產生德性做善事;這種善事是無為,而不是人為刻意去做,而是由自己修道靈性之善引發出來。 現代凡人都以表面方式去行善事,也就是做善事是給別人看的,自我表現出是個好人。所以用聰明去明瞭賢人或是愚人,則是損傷自己的心靈。因為自己會花費心思去觀察別人的動態,以致產生自己的心靈動盪不安;而以自己修道的力量產生了靈性的善,以致產生了賢能,行善的力量則是道本體的真理的磁力。
【道德經】道經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3)
文學/道德經 知止、不殆。譬道在天下,猶川谷與江海。 註解: 萬物始因道而生,生而覆滅,不有其生則不危,如川谷下流,往而不返有所歸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萬物由道從無而化生,再由生而回復滅變化為無,沒有生則就沒有滅,有如川水往下流至谷底,而往不返無不歸宗於江海。 這一句是說,萬物從 道本體之無相而出生之後,再從生而回復滅,變化為無相;因此沒有生也就沒有滅。有如同河川的水一樣,從上面往下面流到谷底,而眾水皆流到江海。 所以水為什麼是接近於 道本體?因為水可由無相變化成有相;也就是水可由氫氣與氧氣兩種氣相合化成為水。水就是有相,再由水遇到熱,而化成無相。靈修與凡俗也是一樣。靈修是清氣,而凡俗上是濁氣。 假如人類沒有修道,則濁氣自生;反過來講,人類假若修道,則清氣自生。此種清氣就是由 靈性上師的神性力量所賜予的。 由此可見, 靈性上師可以把濁氣轉換為清氣,就如同 靈性上師可在物質空間炁化消失,而又在另一個物質空間出現。這種情形就是 靈性上師的形體往返歸於 道本體。 教化世人尊奉「道」行事,以無為方式才能領悟萬物生滅之要妙。
【道德經】道經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2)
文學/道德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 註解: 國君富有天下,若能守,無名之大道萬物盡賓;天行甘澤在處,皆徧非人力所均,言道能普也;新造成萬物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若國君富懷道以治服之,而保有天下之規則,則無名之大道與萬物致產生祥和之氣,此時皆不是人力所能支配,可說是道能尋常新造化萬物。 這一句是說,治理天下之人能夠以修道的力量感化人類,而他就有保有天下之規則,則無名之 大道本體與萬物促使他領導之下,產生祥和之氣。這種情形不是用人力因素所能支配,可說是修道的力量符合 道本體而開創新世界。 靈修與凡俗也是一樣。靈修與凡俗上、人類的生活上是一體兩面。假如一個人只沉溺在凡俗上而沒有修道的話,就如同地球上沒有太陽一樣,黑暗無光。因此,修道在凡俗上是人類一盞喜悅之燈 ;也就是人生活在凡俗上力行修道,立刻產生喜悅之人生,這種喜悅的光線來自於 靈性上師之神性力量。因此修道者只要守著 靈性上師的神性法則,則自然受到 靈性上師之神性護祐,而產生喜悅燦爛之人生。 此種情形不是人類自己的力量有所能支配,必須守著 靈性上師之神性法則;也就是修道者守著神仙修道,可說是神仙造化新世界。
【道德經】道經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1)
文學/道德經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王侯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註解: 道本無名字,樸又微小、人有守之者,不被天下臣服,言不能使有道德之人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道之本體是沒有名字始終不遷變,且又純樸為小,而為天地萬物之本,即人人皆尊崇之,如人能保守著,則萬物自然臣服,可說是懷有道德之人。 這一句是說, 道本體是沒有名字,而始終不改變,但是很清純樸實又小,而是天地與萬物之根本,因此人人很尊敬祂。 假若人修道而得神仙,則能夠與 道本體同在,也就自然受到萬物臣服。這種情形,就是懷有道德之人。 修道也是一樣。假如凡人在人生當中,沒有去體悟出修道,也就不知道修道的重要性;反過來講,凡人能夠體悟出修道對一個人的人生很重要,也就能夠永恆地保持著,則萬物自然造化出你碰到神仙靈修的環境;可說是有緣份的凡人,才能夠修道。 也就是說, 道本體自然造化出你有機緣碰到神仙,而且追隨著神仙靈修。如同華興靈修弟子一樣,自己有一顆修道之心,才能禮拜 道主靈修。
【道德經】道經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4)
文學/道德經 吉事尚左。喪禮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註解: 國君居中,故有左右,左屬陽主治,右屬陰主殺,偏將佐邦統,右將主權變;古者以禮樂征伐,雖興兵常懷測憫之心及其勝也,哀敏焉謂之喪禮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國君處於中央,因此化分為左右,左屬於吉,掌管「治理」,右屬於凶,掌管「殺權」。左將輔佐統治理,右將主兵權變;古代以禮樂討伐,雖然不得已而起兵但常懷憐憫及戰勝之心,以悲哀泣之及以喪禮處之。 這一句是說,古代治理國家之人位於中央,因此化分為左右兩邊:左邊是屬於吉利,就是感化治理;右邊是屬於凶煞,就是不吉利,也就是以戰爭治理。所以左將以感化治理,右將以動用兵力方式來治理。 古代以禮儀樂隊鼓吹號角,而動用兵力討伐。雖然不得已而用兵,但也會殘傷到人類,因此時常懷著憐憫人類之心以及戰勝之心。雖然戰勝,但也會遇到悲傷及喪失人命的情形發生。因此必須以感化方式治理,才會平安無事。例如:古時候黃帝大戰蚩尤,這種情形是上天的旨意,不得已而用兵。但用了,則以哭泣哀傷情形處理。由此可見,人類降生在地球上,必須以修道為主,脫離紛爭,以消除前世因果,才是正途。 〔本章要旨〕 聖人用兵以「道」運行,此是不得已而自然行之;世人用兵強權奪取背道而行,失去治理之真理。
【道德經】道經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3)
文學/道德經 若美必樂之,是樂殺人。夫樂之者,則不可得意於天下。 註解: 若美用兵是樂戰爭,樂戰爭是樂殺人,樂殺人必失天下之人意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假如喜好用兵來治理天下則是樂於戰爭,樂於戰爭則是樂於殺人,樂於殺人必定失去天下之人和。 這一句是說,如果喜歡用兵治理天下,就是喜歡戰爭;喜歡戰爭的人,就是喜歡殺人;喜歡殺人,必定失去人和。 因為人人都是平和,才會正常。如果人人互相殘殺,就是不平和,也就會動盪不安,則必會遭到 道本體所滅。 靈修也是一樣。靈修必須以靈性為主,假如以凡俗為主,則濁氣自然地侵入 心靈,使心靈動盪不安,而產生心不平衡。所以凡人力行修道,必須以靈性為主,清氣自生,才能造化出喜悅之人生。
文青回鄉美濃創立「柚合學書」書店 地方創生深耕後生文化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負責人邱適珩,原在海外工作,近年回到高雄美濃當英文老師,同時將童年許下退休後要開書店的願望大幅提前實現,以自己長大的地方為書店命名,希望透過閱讀改變家鄉。她不只賣書,也辦講堂、錄製Podcast、做文史田野調查等,以行動集結其他美濃後生,透過文化深耕推廣客庄文化;開書店已經5年,這名回鄉女子為家鄉所做的努力,不僅獲得文化部獎項,也獲高雄市政府青年局的青創補助。 邱適珩,書店同業都叫她大福,她從小熱愛閱讀,大學念日文系,研究所念外文所,英日語俱佳,英文名字Finnegan,也是源自喬伊斯最難懂的小說《芬尼根的守靈夜》(Finnegans Wake)主人翁的名字。她喜歡看書、收藏書,開書店原本就是她的人生清單,童年時期就發願「退休以後要當書店老闆」。可是小時候對「退休」一點概念也沒有,長大後在國外工作多年,回到美濃家鄉工作時考上外文所,後來因論文難產,索性辦了休學,原本設定「退休後要做的事情」便提前許多。 ▲「柚合學書」每本書的上架都是店主邱適珩精心挑選。(圖/翻攝自「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臉書粉專) 2018年她決定要開書店時,勇敢租下一間老房子,望著眼前家鄉的景象,要田有田,要水有水,阡陌鋪陳,小鎮的顏色隨著節氣更迭換季,這是她最熟悉不過的家鄉樣貌,「不如,就用自己長大的地方當名字吧。」於是,她以柚仔林(合和里的舊稱),加入與講座意義構連的「學堂」,於是「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就這麼誕生了,每個名詞的第一個字還可以變成書店簡稱「柚合學書」。今天柚合學書剛好5歲,撐過第一年時,邱適珩說自己有點開心也有點驕傲,「天啊!我在美濃這個地方開書店居然還活了下來,根本是鄉野奇譚了。得誇」她形容得誇張些,但知道的人都曉得,她是一步一腳印孜孜矻矻地在賣書,書店經營的難處,大概是直到她成為「開書店的人」才深刻體會。 ▲邱適珩(右)策劃Podcast節目「柚誌」、「柚誌說ㄊㄚ」,線上與聽讀者說書、就在地議題發聲。(圖/翻攝自「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臉書粉專) 這些困難並沒有打倒她,客家人的硬頸精神和一直謹記在心的「莫忘初衷」,讓行動派的她不僅身兼英文老師、書店老闆、文化講座主持人、田野調查研究者、策劃Podcast節目「柚誌」,還是客語廣播節目「美濃半夜藍衫講」的共同主持人。她深知文化傳遞的載體不僅在於書本,更多的是具體生活的實踐,於是跨領域邀請來賓討論書籍、生活與在地議題,因為隨著新移民的落地生根、繁衍後代,美濃早已從傳統客家聚落蛻變成文化大熔爐,系列節目「柚誌說ㄊㄚ」便是訪談美濃周邊外籍配偶、移工及其二代,談新住民在此地發生的故事,試圖在多元文化中理解異中求同的共存方法。 這些社會實踐,讓邱適珩多次獲得文化部實體書店發展補助與「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獎項,近期也獲得高市府青年局的青創補助。邱適珩表示,她認為對青創業者來說,有能力、有勇氣和想法創業,也要有肩膀承擔創業期間所遇到的問題,她謝謝青年局給予核准補助,幫助她的資金運用,接下來她也會繼續認真經營下去。 ▲「柚合學書」不定期舉辦講座,座談主題多元,涵蓋客家文化、飲食生活及自然生態等。(圖/翻攝自「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臉書粉專) 邱適珩說,美濃是她生長的地方,有許多美好,也有許多不美好,她相信透過閱讀,透過文化深耕與具體轉譯、再現,可以擁抱、接納自己不好的地方,慢慢地認同土地,認同自己。在美濃開書店5年了,她也將書店搬遷到永安路新址,由於目前仍在施工中,接下來9月、10月,她將在美濃永安路的市定古蹟「邱添貴派下伙房」舉辦多場聊書講座、書市集,希望在深富客庄生活感的地方與大家聊天,開啟對話。再過幾個月,柚合學書在新址將會有一系列「美濃自然地景、人文歷史與在地知識」的文化轉譯,推出帶有美濃DNA的文化創意產品,讓地方的歷史和呼吸融進視覺藝術設計裡。 ▲「柚合學書」經常舉辦書攤市集,10月份也將於百年古蹟「邱添貴派下夥房」舉行小型書市集。(圖/翻攝自「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臉書粉專) 這些社會實踐,讓邱適珩多次獲得文化部實體書店發展補助與「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獎項,近期也獲得高市府青年局的青創補助。青年局局長張以理表示,柚合學書在美濃地區的文化,深耕集結客庄後生的力量,推廣在地文化和地方創生不遺餘力,希望青年局的青創補助,能夠帶動更多青年回鄉為地方共好,協助在地文化產業穩固扎根;歡迎有志加入青創行列的地方青年朋友搜尋「高雄市政府青年局」官網,加入官方FB、IG與Line@,隨時掌握最新消息。#
【道德經】道經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2)
文學/道德經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故不美。 註解: 左主治、右主權,君子以道為器失道用兵;恬淡為無征伐也,有戰爭則於國不為美事。 以靈修觀點解說: 君子以左掌管治理,以右掌管權利;君子以道之運行為治理天下之利器,如用兵則失去道;清靜心和平則為沒有戰爭,有戰爭則是國家之不幸。 這一句是說,古代治理國家之人,左右化分兩邊:左邊以感化治理,右邊以用兵器治理。假若治理國家之人以修道符合 道本體之運行為治理天下方式,因此不失去道;如用兵,則失去道。 也就是治理國家之人如以強迫方式而產生戰鬥,就失去了清靜之環境。因為清靜,心靈才能平和,而清氣自生,自然也就沒有戰爭;有了戰爭,則濁氣叢生,失去了清靜,這是人類之不幸。 我們在禮拜神明插香方面也是一樣。當我們禮拜完畢之後,必須要用左手去插香,不可用右手。因為右手是武,左手是禮。假如用右手插香,則是表示要與神明鬥法,必須切記。 我們再談到靈修。靈修方面必須要主動修道,才能清氣而生,因為主動才能顯出一顆修道之心。因為修道是為了自己而修,而且是修個體,不是為別人而修。假如為了什麼目的而修,或是為了別人而修,則濁氣自生會得不到清靜之環境。 古時候修道者都主動入山尋找神仙,向神仙求道。如此才能得到點化成為求道者,而與神仙合一,得神仙之道。
【道德經】道經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1)
文學/道德經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註解: 善好用兵者謂之不吉,萬物皆惡是有道不同兵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凡喜好用兵之人可說是不吉利的。萬物皆被兵器蹂踐而滅,此與道滅有所不同。 這一句是說,凡俗上沒有修道,喜歡用強迫方式處理事情之人,可說是不吉利。因為強迫方式會與人產生相剋,互相爭鬥而傷和氣,身心受到創傷而死亡。這種情形與身體老化而死亡有所不同,因為身體老化死亡是 道本體生與死的紀綱,而屬於自然現象。 靈修也是一樣。靈修在古時候,求道者稱為修道,兩者是名詞不一樣,但是在真理是一樣。因為必須由自己修煉元神體去符合 道本體。因此,靈修就是修道,修道就是靈修。 如果凡俗上之人沒有力行修道,則所作所為不符合 道本體之真理或是運行,可說是不吉利,身體都會受到凡俗上的濁邪氣磨損而死亡。這種情形與求道者得到神仙點化,炁化成神仙有所不同。因為求道者身體受到神仙點化是一種炁化現象,而不是死亡。也就是像水變成水蒸氣,而水蒸氣又會變成水一樣,這種情形是已脫離 道本體生與死的紀綱。
【道德經】道經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3)
文學/道德經 果而勿驕。果而勿衿 。果而勿伐。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物壯則老。謂之非道。早已。 註解: 不自恣也,不銜己也,不恃功也,果敢於不得已,則是共道也,不於強壯果敢,謂不涉於道,言非道者事不可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以濟弱扶幼,除暴安良平反世事者,不自任性而放肆,不顯露自己之才能,不誇耀自己之功勞,亦不驕依其氣質,則是與道共體。如世人依靠強兵而勞傷氣,可說是不出自於道之運行,因此不依道之運行即不能成功立事。 這一句是說,靈修者必須要把修道真理帶到凡俗生活中,促使心中謙虛。要達到以下四項,才能是一個真正靈修者。第一、不因自己之任性而放肆。第二、不要因自己有才能,顯露在外表。第三、不要因為自己有功勞,而在外表炫耀。第四、心中不要含有驕傲之氣質。 假如修道者擁有以上四項,則是符合 道本體之真理。假如沒有靈修之人依靠強勢去做事情,必會產生傷和氣,可說是不符合 道本體之運行;而且出自於自己的私心,也就是貪慾之心做事情,沒有符合 道本體之運行;雖然去做了,但不能成功立事。所以人生長在地球上,不論做什麼事情,必須要以修道真理去做事情,才能達到成功。就如同修道者要達到求道的階段,必須要有一顆修道之心,而提昇到求道者的階段,如此才能修道有成功。 〔本章要旨〕教化世人力行「無為」治世,依「道」之運行成功立事,勿強兵處世傷氣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