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文學

【道德經】道經善行無轍迹章第二十七(5)

文學/道德經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此謂要妙。 註解: 世有不為人師者,是不愛資益也,雖有其智,是大迷惑也;以教人救物為要妙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世上有不當人為師者,即不能受惠於善人,雖然有巧智也會變化成迷惑,因此教導人以及救萬物必須依道之運行。此是教人救物之要妙。 這一句是說,凡俗上不是神仙下凡化作凡人,這種人就不能教化人類靈修。因為他本身沒有靈性,也沒有      道本體的真理,雖然有凡俗上的學問與聰明,但他的學問與聰明是在凡俗上研究出來而形成理論,所以到最後會使人類變成迷惑,無法分辨出真假。就像宗教一些自稱大師,就不能成為凡人在修道方面的師父。因為他們沒有靈性,甚至沒有神性,只有人性而已。 由此可見,教化人類修道必須是具有神性的神仙,才以神性倚著    道本體的運行行道在人間,而教化人類靈修,才可以稱為凡人的    靈性上師,這種才是教化人類救物之人。 〔本章要旨〕 在上者必須以道德為標干,方可教化在下者從善。  

【道德經】道經善行無轍迹章第二十七(4)

文學/道德經 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註解: 善人教不善人,故稱其師。不善人受教行道,故有資益於善人。 以靈修觀點解說: 世懷善之人去教導不善之人,因此不善之人稱懷善之人為老師;不善之人接受懷善之人教導遵行道之規律,因此受惠於善人。 這一句是說,古時候神仙下凡,化作凡人的形態,以神性教化求道者修道,因此求道者稱呼神仙為    老師。    老師就是古時候有些求道者對神仙的尊稱,而不是現代的老師。所以    老師在求道者之心中也是    師父(    道主)。但如果現在的靈修者把神仙稱為老師,則就墮落在凡俗上,而不是在靈修,因此古時候求道者比現代靈修者的靈性要高層次。也就是現代靈修者如果生長在古時候,則是無法修道,因為根本無機緣碰到神仙。在古時候,求道者接受到神仙開示,而守著神仙的神性軌道修行,則受惠是求道者,因為求道者受到神仙點化後,由神仙帶著得神仙。  

【道德經】道經善行無轍迹章第二十七(3)

文學/道德經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常善救物,而無棄物。是謂襲明。 註解: 以善救不善人,總令歸善,聖人不唯救人亦善,救物此是承襲昭明之理。 以靈修觀點解說: 因此修行至高無上之人,處理天下之事,沒有不可感化人從善,因而有教無類,事與物各有理能予應用,而救世萬物乃稟承此理之明來治理。 這一句是說,因此    靈性上師在人間處理天下的事情都以神性力量自然法則來感化,所以沒有不能感化人類從善,因為    靈性上師就是神仙,而神仙本身是個清氣磁力。因此祂處理天下的事情,都從神性磁力發出感化磁波。當靈修者接受到此種感化磁波,也就自然地被神仙感化而從善。 這種感化方式,都從神仙的神性力量對著靈修者之元神體,以致靈修者的元神體接受到清氣磁力,立刻被神仙感化。就如同    道主開示弟子靈修一樣。只要靈修弟子符合    道主的神性軌道,立刻心中浮起喜悅,又充滿了新希望。 由於每一個人的因果業障有所不同,因此所感化靈修弟子靈修的層次因而有所不同。有時候開示弟子守一守中;有時候開示弟子虔誠地靈修;有時候更高層次的開示。此時候,必須看靈修弟子的本身靈性高低而定論,這種情形就是有教無類。 古時候神仙以口訣教化求道者,就是提昇求道者進入點化成神仙。因此在座靈修弟子追隨著    道主靈修,也會有此不同地受到    道主開示。而受到開示所獲得成果,也有所不同。因此每一個靈修弟子的靈性提昇,層次也會有所不同。 假如有些靈修弟子目前是在守一守中的階段,而有些靈修弟子    道主會以更高層次的開示。這種都是要由靈修弟子自己去力行是否能夠接    道主的開示。由此靈修弟子自己是否有緣份追隨著    道主靈修,這種只有靈修弟子自己去造化。

【道德經】道經善行無轍迹章第二十七(2)

文學/道德經 善計不用籌算。善閉無關楗不可開。善結無繩約不可解。 註解: 世有不策之事,籌算不到非道莫知,有關楗繩約者,必可開解,以其道關結者,不可開解。 以靈修觀點解說: 修行至高無上之人不是有心去治理天下,因此沒有得失之心,此計是道之自然運行;世人以機智設立方法來治理天下,以善用人心,因此這種方法即可了解它的用意。唯有修行至高無上之人,忘智治物對待萬物,而以「道」之運行,大仁大德治於天下,不爲自己之功懷有回報之心,使人萬世難忘,此種自然現象是不可理解的。 這一句是說,    靈性上師不是有心去治理天下,所以祂所作所為沒有得失之心,這種就是由    道本體自然地運行。也就是神仙下凡行道治理事情,因為領有    大道本體行道之旨令,因而在人間行道,以感化方式來治理,所以沒有得失之心。 就如同    道主下凡教弟子靈修一樣,沒有得失之心,因為成為靈修弟子,必須主動符合    道主的神性軌道,由    道主運行著靈修。因此靈修弟子必須依賴著自已的緣份與    道主連線:才能永恆地靈修。因此      道主行道沒有得失之心。沒有修道之人都以巧智聰明設立方法治理天下,以廣結人心,因此這種方法,就是有心去治理,也就是利用人情去治理。 所以凡人求道,專一追隨著神仙修道,必須拋開凡俗上之人情,才能受到神仙教化。在人間做事情,唯有靈性上師才能善待萬物。因為祂本身可以說是    道本體的化身,所以自然地善待萬物,而以    道本體之法則運行,以自己的神性治理天下,而不宣揚自己的功德而要求回報,因此能夠使人類萬世難忘。此種自然的現象用凡俗的觀點是無法理解的,必須以靈修方式去領悟其真理。 如同    道主下凡行道一樣,只專心開示弟子靈修而善待弟子,而以    道本體之法則運行,以自己的神性力量開示弟子,不為自己有神性力量要求弟子有所回報,只開示弟子專一守著    道主神性軌道靈修。此種自然現象,唯有真正的靈修弟子才能領悟到其真理。  

【道德經】道經善行無轍迹章第二十七(1)

文學/道德經 善行無轍迹。善言無遐適。 註解: 無有蹤跡所在皆到,無有言教所在皆行也。 以靈修觀點解说: 世人與物爭奪,而不忘貪慾,因而沒有留下善良之形跡;修行至高無上之人虛心合乎道,而不與物相爭,任由萬物自然,因而沒有是非對錯發生。 這一句是說,沒有靈修之人都停留在凡俗上,執著物質上的一切而與萬物爭奪。當看到物質的時候,立刻產生貪慾,因此沒有留下善良的形象與蹤跡。     靈性上師本身是清氣體而神性謙虛,合乎    道本體之清氣本質,因而不與萬物互相爭奪,任萬物自然地成長,做事情自然地發展。由此沒有是非對錯發生。為什麼沒有是非?因為    靈性上師本質是清氣體,所以唯有真理,而沒有凡俗上的對與錯。 這句話是在描述凡人與神仙的不同點。因此凡人必須追隨著神仙修道,才能脫離凡俗的誘惑,而提昇到清閒的靈性生活。  

【道德經】道經 重爲輕根章第二十六(3)

文學/道德經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如何萬乘之王,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註解: 君若不重,則失其道,躁撓則失其位。 以靈修觀點解說: 即使貴為天子,而名揚於四海,但生活卻處於淡閒而沒有物慾。然而後世之人卻沉溺於物慾生活中而殘害萬物悔不悟,以物為重而輕視於身,以致傷身傷命。 這一句是說,即使神仙下凡治理天下,雖然名聲與地位遠播於各地方,但祂的生活卻處於清閒無憂慮,而沒有物質的貪慾;也就是過著清閒又清純無憂慮的生活。但生長在沒有神仙治理天下之凡人,卻沉溺在物質貪慾的生活當中,殘害了萬物,以致無法覺悟;把物質看成很重要,忽略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以致損傷了身體,甚至殘害了自己的生命。這一句話是說,沒有追隨著神仙修道之凡人,都一直在物質上方面去尋找享受,而殘害了萬物,不知悔改,以致造成身體生命滅亡。 〔本章要旨〕 持以「道」修德才不傷身傷命。

【道德經】道經 重爲輕根章第二十六(2)

文學/道德經 是以君子行終日,不離輜重。 註解: 謂抱道懷德如有輜重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因此修行至高無上之人不因處於名利與財祿之間產生貪慾,而任意傷害靈性高之動物,以保其身心生命。 這一句是說,因此    靈性上師不會因為在凡俗上的地位與財富之間產生貪慾,甚至不去傷害靈性高的動物,以致保有身體健康。因為    靈性上師是神仙,所以對物質上的一切皆認為假象,也就自然地對名利與財物沒有貪慾。由此可見,凡人要修道,必須要禮拜神仙修道,才能自然地對地位與財物不產生貪念,也才能保有延長生命體,進而得神仙。

【道德經】道經 重爲輕根章第二十六(1)

文學/道德經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註解: 輕佻為枝葉,厚爲根本;躁撓為民,安靜爲君。 以靈修觀點解說: 喜好貪求功名財祿,則是身外之物,乃是身之力行而獲得。人由於貪念財物,出於情由心性引發產生心顚狂。因此人處世時必以「靜」為基石,才能建造成穩重不貪求,才不傷身。 這一句是說,在凡俗上沒有靈修的人都喜好追求地位與財富,但這些都是身外之物。為什麼說是身外之物?因為人的生命一旦消失在人間,而自己所擁有的地位與財富將隨著消失。也就是這些東西是隨著人的身體努力而獲得,也會隨著人的身體消失而消失。 凡俗上沒有真正地靈修的人,因為靈性的善沒有引發岀來,因此沉溺在貪求財物的磁場裡面。這都是由心神不平靜而產生貪念的磁場,甚至演變成心顚狂。因此人在凡俗上生活必要以靜」為基礎,才能建造成穩重不貪求,才不傷害身體。這種唯有靈修者才能達到不貪求的境界。因為靈修者能夠由元神體產生出靈性的善磁場來端正心神,促使心神不受凡俗上物質的濁氣感染而被誘惑。 也就是靈修才能夠使靈性提昇,促使心靈自然地把物質上的一切看成假象,造化成穩重不貪求,保固身體健康。

【道德經】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4)

文學/道德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註解: 地生萬物,故人法之,天養萬物,故地法之,道生天地,故號自然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萬物依靠「地」而生存,因此世人必須合乎「地」;萬物依靠「天」而成長,因此「地」必須合乎「天」;而道化生天地,因此號稱為自然。 這一句是說,萬物被    道本體化生之後,必須依靠地而生存,因為地在    道本體運行當中,則降為下,而萬物生於天地之間。因此萬物必須立在地生存。而人類在萬物中,也必須合乎地而生存。 萬物必須依靠天而成長。為什麼要依靠天而成長 ? 因為天是清氣,所以萬物必須由天的清氣滋潤成長。由此地之濁氣必須合乎天之清氣,二氣互換,形成循環作用。所以    道本體化生天地之後,就不管天地如何生存,而天地自然地隨著    道本體之法則運作。所以    道本體化生出天地之後,可以稱為自然之體。 在古時候,求道者入山修道不是人為因素,而是自然地入山。因此古時候求道者在入山之前已有修道一段時間,而且已體悟出凡俗上之一切是假象、不真實,而且是短暫的。唯有修道,才能永恆地生存。而且也只有神仙點化,才能與天地一樣長久地存在。所以求道者必須依靠著天地而生存,進而依靠神仙而生存。由此古時候求道者是已經達到有緣份受到神仙點化得神仙。 〔本章要旨] 修道立足靈性,方可了悟「道」本是自然;凡夫必須力行修道才能領悟「道法自然」。

【道德經】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3)

文學/道德經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四大,而王居其一。 註解: 大求不得逝,逝求不得為遠;遠求不得爲返;返謂卻歸於道,道與天地并王稱其大,而王還守其道。 以靈修觀點解說: 「大」乃是無邊無際而應用無窮,至高無極,無聲無色不可以聞見。道至高不可以說,名不可以立,而道可強稱為大。道能生天地,亦能生神靈之王,因此天與地也是大。不單獨天地為大,而王也是大,四類(道、天、地、王)歸成四大,而王居於其中之一。 這一句是說,靈性的大是無邊無際而且應用無窮。為什麼是應用無窮?因為祂的力量會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來,所以也是至高、沒有層次、沒有聲音、沒有顏色,所以不能用耳朵去聽,也不能用眼睛去看。由於     道本體不能用耳朵以及眼睛去了解祂的存在,所以可以說是    道本體是至高的,而不能為祂定名只能稱為大。 道本體能夠化生出天地,也能夠生出神靈之王。這裡稱為神靈之王就是天界每一個境界之主宰。所以天與地也是大,而不單獨天地為大,因為神靈之王也是大。因此可以說是    道本體、天、地、王四大,歸化成四大,而王居於四大王之一。相對地,求道者在凡間修道,必須追隨著真正神仙修道,才能得神仙之道。因為神仙是四大中之一,所以求道者唯有向神仙求道,才能成道。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