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文學

融合古典與創新 台南市忠義國小培育藝文人才 再創新世代風華

站在台南市忠義國小府前路正門口上向左看,就能看到一棟頗具日式風格的建築,這是他們目前的圖書館,興建於台灣日治時期昭和十一年(1936年),是原台南神社休憩所。往東邊看是台南孔廟,往西邊看是台南美術館二館,往校園內北邊走就是學校的禮堂,也是原台南武德殿。現在的校舍,為張瑪龍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於2004年至2007年分三期興建,紅牆斜屋頂的造型,矗立在校園裡與古蹟共存,兩者相得益彰,融合得恰到好處。 ▲忠義國小圖書館,原台南神社休憩所。(圖/記者葉瑛吟攝) 校門口豎立了一個白色的大鐵架,呼應著西邊的台南美術館,這名為「四方之樹」的鐵架,其上方本有木頭格子遮簷,融入百年老樹意象,蘊意「百年樹人」教育意涵。往校園內的東側走,來到最美的角落--生態池,生態池接續著跨越福安坑溪的小橋(成功橋),此橋是在2006年進行「原台南武德殿修護工程」時,工地挖掘到原先成功溪橋梁的橋面,目前已在現址復原。顧名思義,生態池裡有各式各樣的水中植物,搭配著古蹟成功橋原先鋪設的橋面,兩旁的燈籠橋柱,走在其間令人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小橋流水,旁邊就是孔廟大成坊,美不勝收的景色,難怪有人稱忠義國小是全台南市最幸福的小學校。 ▲忠義國小大門處的「四方之樹」。(圖/記者葉瑛吟攝) ▲忠義國小生態池裡有各式各樣的水中植物,兩旁綠蔭,景色相當迷人。(圖/記者葉瑛吟攝) ▲成功橋,此橋是在2006年進行「原台南武德殿修護工程」時,工地挖掘到原先成功溪橋梁的橋面,目前已在現址復原。(圖/記者葉瑛吟攝) 台南忠義國小源自1940年設立的「汐見公學校」,西元1953年8月,與台南市立初級中學(今大成國中)交換校地,而遷至府前路現址。學校內頗具特色的活動之一就是結合孔廟舉辦的新生開筆啟蒙禮,藉此引領新生體驗古時拜師學道、開筆啟蒙的儀式,培養其尊師重道的情操。 ▲忠義國小禮堂,原日據時代武德殿。(圖/記者葉瑛吟攝) 原以為最受學生喜愛的活動是每年學校舉辦的跳蚤市場教學活動,但是目前就讀忠義國小六年級的鄭同學和林同學都不假思索回答道,是「月在汐見 忠義樂揚」 ,這個活動是學校提供給全校同學在禮堂台上表現自己才藝的機會,利用一個周五的晚上七點到九點的時間 ,自由參加。有些班級導師會要求班上每個學生都要上台表演,有些導師則採開放態度不強迫參加。學校的所有社團,例如:合唱團,弦樂團,劍道社,烏克麗麗.等等均會有同學上台表演。 ▲2023年忠義國小「月在汐見 忠義樂揚」多元學習成果發表會。(摘自忠義國小網站) 林同學表示雖然自己沒有上台,但是因為同學上台,所以自己都會到場欣賞,為他們加油打氣。在一旁的林媽媽補充道,因為忠義國小地理位置優越,學校常常會舉辦一些活動,例如:帶學生到台南美術館欣賞展覽。像這一年,六年級就是帶學生到位於學校西北邊的「南埕衖事」,欣賞由日本建築師設計的美麗建築以及吃冰淇淋,如果自行前往可是要300元門票。言談之間,可以看出林媽媽對學校舉辦這些藝文活動相當讚賞。 台南市忠義國小合唱團已經稱霸台南市國小音樂比賽好幾年,今年也直接晉級全國賽,而鄭同學恰好是合唱團的學生,除了在「月在汐見 忠義樂揚」活動時表演合唱,也上台表演烏克麗麗。此外林同學和鄭同學都表示校園裡最漂亮的地方就是成功溪,而最喜愛的設施都是才蓋好不到兩年的遊樂設施。忠義國小不僅培育出藝文人才,培養孩童欣賞美的能力,更給了他們一個難以忘懷的快樂童年。#  

【道德經】道經 太上章第十七(1)

文學/道德經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其猶貴言。 註解: 居位太上、下知萬物、故為無為之道。依順萬物、自然所生。有無為,清淨萬物自得其道。聖人觀物紛亂存於信貴言。 以靈修觀點解說: 上古洪荒亂世,修行至高無上之人觀察萬物紛亂之起因即是當上者不常存於身心力行感化之道,以啟民信奉,清淨自清,杜絕百姓起盜賊之心;當下者則日作奸賊,無法遵奉法則行事,難以道德仁義為做人處事之規則。 這一句是說,遠古洪水氾濫成災、人心混亂的時代,神仙下凡當行道之人,觀看萬物紛亂的原因:沒有修道,身心無法啟發感化之力量,促使人民信奉領導的人,以致領導的人自己沒有清淨去消除百姓之盜賊之心;當百姓日日做出盜賊之事,也就是百姓無法受到領導的人的感化,便無法信奉領導的人所設定的法則做事,因此百姓無法以道德仁義為做事處事之法則。

【道德經】道經 致虛極章第十六(4)

文學/道德經 公能生。生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沒身不殆 。 註解: 至公無私,能生萬物,如天與道同德,知此者終身不殆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人若修行至真常之道,而得於內守法行事,即是合乎自然,同如天與道同德,人得此道,而終身留存於世。 這一句是說,人力行修道,假若得到不受物質誘惑之道,則由元神體主宰人身行為這就是合乎自然。也就是自己身體已納在    道本體軌道,由    道本體運行,而形成天與    道本體同德,身體不受生與滅之定律所約束,終身永遠生存在人間。 〔本章要旨〕  人持有真常之道,即得「忘身境界」,而合乎自然,終身留存於世。

【道德經】道經 致虛極章第十六(3)

文學/道德經 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 容能公。 若不知常於分上,妄有作爲是凶,言越分而行也; 無私自生,有長養恩; 體道而行; 無生無滅。 既知其常,能容世上一切好惡,曰公。 以靈修觀點解說: 人若不知真常之道,因此為非做歹,而貪得無厭,以招致亡身之禍。 人若持有真常之道,則與天地亦同,無貪慾而自能更生,而依著道而運轉,無生無滅,人若能達到此境界則可忘我無私。 這一句是說,人假若不力行修道,而不知不受物質所約束之道,則墮落凡俗上之享樂,無法知道靈性在人生很重要,就會為非作歹。 而貪得物質不停止,就會遭遇災難纏身。 人假若力行修道,就會得到不受物質誘惑之道,也就身心無貪念,清靜無憂,而與天地一樣長久清靜; 而且自己能永遠在人間生活,倚靠著 道本體運轉,形成無生無滅的身體。 這種境界就是忘我無私。 也就是自己身體已融合道本體之軌道,由 道本體運行,長存於人間,不受生滅定律之約束。

【道德經】道經 致虛極章第十六(2)

文學/道德經 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註解: 不變易也;認得其道,乃知分命,謂明見其道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人之真性乃賴靜而產生,雖然人有形,但是形之本源乃是「無」。因此修行必須做到形中見無形,則是「忘身之境界」。人如能由有形中內觀返復於無形,則是真常之道。 這一句是說,人的真性也就是靈性,必須藉重靜態啟發出來。雖然人有形體,但有形之根本是无,无就是靈性,所以修道最高層次是得到形中見無形。也就是把自己的身體納在修道當中,形成見到無形。無形就是你不被萬物所誘惑,則是忘身見無形之境界。所以人要得到形中内觀返回歸於無形,則是已經得到不受物質所約束之道。

【道德經】道經 致虛極章第十六(1)

文學/道德經 致虚,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云云,各歸其根。歸根曰靜。 註解: 至大道域;厚,興、萬物所歸曰復、各有所生;修道至虛極之處,乃見萬物或生或威,又見萬物云云,盡有根本,所歸還於靜。 修行至大道之領域,必須做到把一切貨利當做虛假不實之物,既是虛假不實則不會產生貪慾,既無貪慾則心境自然清靜;因此要做到此功夫必須與萬物並列,由「無」中生「有」,再由「有」中回到「無」,雖然萬物的形狀是千萬百態,但終至歸於無。目前萬物之形狀是暫時性,但始至終歸於無,雖然萬物皆有形體,但我心視為無體,則心境不妄動歸於靜。 這一句是說,靈修到一個靈性境界之領域當中,自然地把物質體一切東西當作虛假不實的東西。既然是認為物質上一 切東西皆是虛假不實在,只是生活上之需求而已,此種領域就是元神為人生之主宰,而產生靈性磁場空間,就不會產生貪慾;既無貪慾,則心境自然形成清靜空間。因此,要達到此功夫之境界,你必須與萬物共同存在。也就是說,你與萬物共同存在,形成你就是萬物中其中之 一。 所以萬物是從「無」中生出「有體形」,再由「有體形」回到「無」。雖然萬物形狀千千萬萬種類,變幻無窮,但最後仍然回歸於無。也就是你在凡俗上雖然已得到千千萬萬的種類的物質體,但無法永遠長存於屬於自己,因為你跟萬物在凡俗上是短暫性的。所以唯有修道者提昇靈性生活之領域,才能領悟到萬物皆是暫時性,最後回歸於無。這種靈性境界可由自己內在元神體散發出無形的靈性力量,以端正身體有形的行為,把萬物當作無形體,則心中自然地不產生妄動,回歸於清靜。  

【道德經】道經 古之善為士章第十五(3)

文學/道德經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能弊復成。 註解: 又不盈滿常處弊,闇能守處其道。 以靈修觀點解說: 聖人能保有此道,即不貪得無厭,而能知止知足。假若世人只知嗜慾,而貪得不足,則會造成不知「止足」。好貪求而不知滿足,雖然擁有一時之榮貴,一旦禍起則纏身矣。惟有道者,善知足,雖然沒有名利,但德在我身,因此可時常保持之。 這一句是說,靈性上師本身擁有 第一、清靜。 第二、謙虛。 第三、清純樸實。 第四、靜態做事。 第五、清氣提昇人類靈性等。這些力量。所以祂對物質上一切東西自然地不去貪求,而且能知道滿足。所以人類也要從靈性上排除貪慾。也就是說,凡俗上的東西雖然不可缺,而且又很誘惑,但我們靈修者不被迷惑,以靈性為主,凡俗為輔。假如你以 凡俗為主,則會產生貪求不滿足,無法停止。雖然在凡俗上得到一 時的榮華富貴、享受,但是一旦肉身受到因果業障纏身,而消失在人間,則形成一無所有。所以唯有追隨著  真正靈性上師靈修,才能領悟到靈修很重要;而且以靈性為主,才能破除物質上一切的誘惑。雖然沒有名利,但永恆地得到神仙之道。  〔本章要旨〕  聖人行事謙虛有禮,而不會自我顯耀出德性。唯有道者, 善知足,方可將此德性時常保持之。 也就是說,靈性上師是一位神仙,而具有神性之氣質。因此祂在人間做事情很謙虛,又有很禮貌,而不會因為祂是神仙,把祂的德性顯耀出來。只有神仙才能知道滿足,才可將謙虛有禮之清高氣質永恆地保持。因此靈修者必須禮拜真正神仙修道,才能得到謙虛之氣質,符合    道本體之運行;進而得到神仙授於求道之階段,最後才能能得到神仙之點化,得神仙。

【道德經】道經 古之善為士章第十五(2)

文學/道德經 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容。渙若冰將沟。混若樸。曠若谷。沌若濁。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 註解: 如冬涉川有所恐懼,如居處畏鄰里,如客有禮,如冰結而散純質,如樸曠蕩如谷常。如濁濫﹑於濁濫處能清,於安靜處能生。 以靈修觀點解說: 聖人處世有如足涉冬天的河川而不敢前進,有如居住在僻離鄰里而不敢妄動,有如賓客來造訪而謙虛有禮不敢浪漫,有如冰凍遇熱而散發成清質之水,有如敦厚純樸。有如空谷無底,有如污濁患濫,而處於污濁之地方能自以排除汙濁,能以清靜自以生長。 這一句是在告訴大家對真正 靈性上師之了解。真正 靈性上師是神仙的尊稱。祂的神性擁有: 第一、本性穩定清靜。第二、靜態形成做事。第三、謙虛有禮。第四、本性清純又樸實。第五、本身散發出清氣磁場,不被凡俗上一切景象誘惑。 而且處於污濁凡俗的環境中能以清氣排除污濁的磁場,造化出清純樸實的環境,並且能夠以自己的清氣磁場,提昇靈修弟子成為清純的修道者。這是神仙與凡人不同的地方。所以唯有真正的神仙,才能造化出清靜的靈修環境。

【道德經】道經 古之善為士章第十五(1)

文學/道德經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強為之容。 註解: 古來善修道之人,有玄妙深遠之事,遁跡藏名,世人不識強作容貌以混時俗。 以靈修觀點解說: 自古以來喜好修道之人,他們的玄識不隨便吐露出來,因此不容易見到他們的修道眞理。而世人也不知道他們的玄識有多麼深奧,以致把聖人當成凡俗之人看待。 這一句是說,自古代喜好修道之人一心一意追求神仙之道,而盼望能夠得神仙,所以他們修道的方法以及靈性之真理都不隨便吐露出來,因為他們已受到神仙的點化,才得到修道的方法及真理。    

【道德經】道經 視之不見章第十四(4)

文學/道德經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註解: 但執古來常行之道,可御今之有為能知,自古始終是謂道之綱紀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然而能當修行至高無上之人,即是以  道之運轉而行事,亦可隨著道之運行而知  道是無始無終的,因此可說是道之綱紀。 這一句是說,唯有真正的    靈性上師,才能以    道本體之運轉行事,因為祂本身是    道本體之化身。因此,相對地,亦可隨著    道本體運行而了解道本體是個無始無終之體。可以說靈性上師是    道本體之綱紀。 人類修道也是一樣。唯有禮拜    靈性上師靈修,可以符合    道本體之法則做事,亦可隨著靈性上師的真理了解靈修是無始無終的。假如你今世沒有靈修,下一輩子必須力行靈修,才可以脫離輪迴。所以 靈性上師是人類靈修的樞紐。也就是說,靈性上師是靈修弟子之綱紀。因此,只要追隨著靈性上師靈修,靈修弟子就可以隨著    道本體之綱紀,永恆地運轉,而身體永不衰老,甚至得神仙之道。 〔本章要旨〕 「道」本是虛空或是虛無,因此是無色、無聲、無相,且又無始無終。然而聖人行事是以「道」之運轉而力行,因此修行者必須追隨著修行至高無上之人 之神性修行即可知道「道」之綱紀,亦可求取眞理。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