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文學

【道德經】道經 上善若水章第八(4)

文學/道德經 夫唯不爭,故無尤。 註解: 如此不與物爭,故無尤。 以靈修觀點解說: 水的性質包含著仁德,而不與萬物爭奪,因此沒有仇敵。 這一句是說,水的性質是柔和的,所以能夠包含著仁德。這種仁德是自然地啟發出來,所以不會與萬物爭奪,因此沒有仇敵。人類為什麼會產生互相仇敵呢 ?就是因為人類沒有靈修,無法啟發出靈性的善出來,而由靈性的善造化出仁德 ; 因此,一直墮落在凡俗的濁氣,演化成仇敵之磁場。所以人類必須修行才能與水一樣,包含著仁德,造化成和諧的環境。  

⦍ 藝文 ⦎ 旗山農婦首部曲

文/王文鈴 早起的鳥叫聲嘰嘰喳喳,不知又為了何事大吵了一架,是的,旗山農婦每天早晨就是在這蟲鳴鳥叫聲中(有時是鳥吵聲)拉開一天的序幕! 跟著香蕉園主(農婦的阿娜達)回鄉種香蕉,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第八個年頭 ,由於公公的驟逝,留下了幾甲的香蕉園,(說到這兒 ,你們該以為農婦有幸嫁了個土豪二代吧?恰恰相反,香蕉園主繼承的是不能私有的河川地),哈哈 ,既然土豪二代的夢碎,那就踏踏實實地,好好的把公公留下的美意給整治整治吧! ▲農婦公公留下的香蕉園。(圖/王文鈴攝) 這接手的第一年,就非常豪氣干雲的把許多塊香蕉園犁平,叫來怪手, 耕耘機把原來看似原始林的香蕉園給掃蕩整平,香蕉園主雖然是被香蕉養大的,但種香蕉卻從不曾當過主角,問他吃過那麼多香蕉,種香蕉總會吧?得到的答案卻叫人很迷茫,只好互相取暖兼打氣,期盼有個好的開始,結果大刀闊斧下第一年香蕉園的實耕率約六成,而收益率更是慘不忍睹的只剩四成,這下才意識到,公公婆婆靠種香蕉養大一群蘿蔔頭,可算是蓋世功勛了! 有了第一年鐵的教訓,腦海中才想到某位長輩曾說過,不懂就要問啊!對啊!我們村子幾乎有一半人在種香蕉,不恥下問總有人會願意教吧?於是憑著農婦和藹可親的笑容,柔軟的身段和香蕉園主的親和力,果然香蕉園的氣勢也就蒸蒸日上(自我期許), 第二年的實耕率也已提升到了七成,收益率也來到了七成,真的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分耕耘卻不一定有一分收獲呢!那你是不是又要說:耕耘就是為了要收獲呀!當然耕耘是為了要有收獲,而現在農婦的心境是,全心努力耕耘,至於收獲嘛~嘿嘿嘿就看天哪!#

【道德經】道經 上善若水章第八(3)

文學/道德經 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註解: 水性有仁、行善利濟萬物;應物如響,洗濯一切不淨,青黃赤白、並從所須,順時而動不失其宜。 以靈修觀點解說: 水的性質包含著仁德,行善滋潤萬物生長,應乎萬物需求有如影響萬物之成長,而洗濯一切不淨之物。青、黃、赤、白之顏色亦應乎萬物之所需,而順時刻以變化不失去原本之性質。 這一句是說,水的性質是柔和,所以包含著仁德,隨著   道本體的運行,以善的磁場滋潤萬物,應乎著萬物的需求,以影響著萬物成長,並且以雨水方式清洗萬物之一切灰塵。青、黃、赤、白之顏色亦應乎萬物之所需求。例如青黃混合一個顏色,雖然變成另一個顏色,但是其中仍然還具有青色跟黃色兩種顏色存在,因此不失去原本的性質。  

【道德經】道經 上善若水章第八(2)

文學/道德經 居善地。心善淵 註解: 隨地形勢高下,水心空虛、知「道」不實。 以靈修觀點解說: 水的形影及性質是屬於柔和,因此它能隨著地勢之高低而往下流,當流動時可發現水心是空虛的,因此可以得知道體是空虛而不充實。

【道德經】道經 上善若水章第八(1)

文學/道德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不爭。處眾人之惡,故幾於道。 註解: 水性體道,形質柔弱,臨高就下,眾惡皆歸,包含一切,不與物爭爲萬物利,故近道。 以靈修觀點解說: 水的性質以及形體皆由道化生出,它的形影性質是屬於柔和,遇到高處時就會往低處順流,清與濁皆混合在一起,包含著很多元素,而不與萬物爭奪, 是爲萬物所必需之物,因此接近於道體。 這一句是說,    道本體與太極判分天地之後,接著由太極以五行氣互相滾動而產生了萬物。 水就是萬物其中之一,所以可以說是水的性質與形體都由    道本體所化生出來。形體與影子的性質皆屬於柔和,遇到高處就會順著    道本體的運行,而往低處順流而通暢。所以清與濁能夠混合在一起,而且包含著許多元素,卻不與萬物爭奪。 由於水符合    道本體之運行,因此為萬物所必需的物質體。例如 : 你今天需要水,到河川去取用,很輕易得到,因此接近於    道本體。所以靈修者必須效仿水性質一樣的柔和。 也就是人要修道,把人性之惡消滅,啟發出靈性的善,產生柔和之性質,才能符合    道本體運行。      

【道德經】道經 天地長久章第七(3)

文學/道德經 以其無尸。故能成其尸。 註解: 不爲萬物主,故萬物賴其爲主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因此道不為萬物爲主,而萬物卻以道爲主。 這一句話是說,萬物是從    道本體化出太極,再由太極滾動產生五行氣,一連串的作用力而產生出來。因此    道本體不賴以萬物為主 ; 相反地, 萬物要以    道本體為主,因為萬物必須依靠    道本體所化出的磁場滋潤成長以及生存。    

【道德經】道經 天地長久章第七(2)

文學/道德經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註解: 聖人後身先人,外身守道。 以靈修觀點解說: 修行至高無上之人的元靈是眾生的導師,而人身行為亦隨著道之運轉行事。 這一句是說,    靈性上師元神體是在天地之前由    道本體所化生出來,而天地亦由    道本體化生出判分出來。當天地判分之後,才有萬物存在。 人類是萬物其中之一,所以    靈性上師可以說是人類修道的導師。

【道德經】道經 天地長久章第七(1)

文學/道德經 天地長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 註解: 天地體,道而生,任萬物自生,故能長久。 以靈修觀點解說: 天地形體,是由道體出生,而萬物亦由道化出生。因此天地任由萬物隨著道之運轉而生長,所以天地能長久。  

【道德經】道經 谷神不死章第六(3)

文學/道德經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註解: 鼻納清氣、口吐濁氣,使聯綿不絕、恬淡養神,外不入、内不出,即終身無勤勞之事,唯聖賢能修,世人罕有能行之者。 以靈修觀點解說: 假如人時常能用鼻納清氣,用口吐濁氣,連續不間斷。而清静修養神,外界濁氣不侵入體內,而體内之真氣不耗散,則終身無操勞之事。那只有聖賢之人才能修得之,凡人很少能修行到此境界。

【道德經】道經 谷神不死章第六(1)

文學/道德經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註解: 谷養也,玄屬鼻,牝屬口。 以靈修觀點解說: 養神而長生不死,可說是鼻納清氣,口吐濁氣。 這一句是說,   道本體化出陰陽與五行之後,立即演化形成萬物。因此每一個萬物皆有神體,這種神體就是先天炁體。在人類方面,就是元神體。古代修道者都很注重養神;養神就是修煉元神體。而古代中醫學理,也很講究養神,所以古代醫學家也就是修道者。因此一個人要身體健康必須做到神氣旺盛,而神氣旺盛必須力行修道,才能達到這種境界。也就是修道是以修煉元神體為主,以達到元神體強壯,督促神氣旺盛,便造化了鼻納清氣、口吐濁氣,不斷地反覆地,如此納清排濁,便形成長生不死的境界。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