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文學

【道德經】道經 天地不仁章第五(4)

文學/道德經 多聞數窮,不如守忠。 註解: 多聞惑正見不如守忠誠。 以靈修觀點解說: 多聽流傳謠聞而去判斷惑語或是正見,不如忠誠去領悟體會。

憶兒時 大溪溪底摸蜆仔拾趣

文/鄭俊宏 小時候頑皮,我與弟弟俊民除了在田裡抓草蜢外,還經常偷溜到大漢溪底戲水。 奔流的河道上,西風迎面吹來,夕陽從西邊曬了下來,那些像我一樣貪玩、滿心無憂的小孩子正陶醉在摸蜆兼洗褲的溪水中 當我捲起褲腳在溪裡撈蜆仔、釣螃蟹時,是那麼的開心,玩累了,就躺在岸邊,編草環戴在頭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聽鳥語,聞花香,不一會,就陶醉在了清涼的河風中……不知不覺,天已暗,踢著疲憊的腳步,帶着撿獲的蜆仔一步一步走回家。 此時聽到了流行歌曲《夕陽下的祝福》,我不禁又勾想起那勝似世外桃源的老故鄉  大溪。#

【道德經】道經 天地不仁章第五(3)

文學/道德經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註解: 橐籥空虛如天地受氣愈出謂行道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道體空虛,發氣化孕出清氣與濁氣,清氣升為天,濁氣降為地,因此可以說道運行之理。 我們從這一句話可以了解: 道本體的本質是空虛,由動態而化生出太極;太極中一陰一陽,陽極是清氣,陰極是濁氣。清氣自然地飛昇而變化為天,濁氣自然而下降變為地。假如沒有陰陽與清氣、濁氣,也就沒有春、夏、秋冬四季洗刷。四季節氣不存在的話,則萬物無法生存,因為萬物是隨著春、夏、秋、冬而成長或消失,人類也是一樣。人類是萬物其中之一。人類一誕生則由小孩子之靈性清純而顯出天真無邪,長大之後便受到凡俗上的濁氣影響,而產生了因果業障。所以  道本體化出萬物的旨意是要萬物自然地回歸清純,符合   道本體運轉。

【道德經】道經 天地不仁章第五(2)

文學/道德經 天地間,其猶橐籥。 註解: 蒞物謂百姓與萬物各有自然之性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道判分天地之後而化生形成萬物,因此可以說是百姓與萬物各具有自然之天性。 我們從這一句可以了解 : 道本體化出太極,一陰一陽兩種氣判分出天地之後,而化形成萬物,因此百姓與萬物共同存在。因此可以說是人類與萬物各有具有自然之天性。例如 : 水性是柔弱的 ; 泥沙的性質是散散的 : 水跟各種油混合在一起的性質是各分東西 ; 稻米的性質是遇熱達到火候程度則變成米飯。

【道德經】道經 天地不仁章第五(1)

文學/道德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註解: 聖人奉天地合道,德之不以仁。 以靈修觀點解說: 修行至高無上之人,信奉天地合乎道之運行,因此他的美德則由仁慈之心建造形成。

【道德經】道經 道沖章第四(4)

文學/道德經 吾不知誰子。象帝之先。 註解: 聖人與大道差肩,故不為人子,大道在天地前生,聖人亦在天地前生,故稱象帝之先。 以靈修觀點解說: 修行至高無上之人與大道並肩同行,為大道之所生,因此不為人子。大道在天地前生,而修行至高無上之人亦在天地前生,因此稱為象帝之先,象帝即是天地也。

【道德經】道經 道沖章第四(3)

文學/道德經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似常存。 注解: 聖人稟之天下莫及也,所以挫銳如愚解忿,守純和光共位,同塵渾俗,故得湛然常存於世。 以靈修觀點解說: 修行至高無上之人受天之命而下凡,因此他的性是屬單純,堅守清與静共存在。有如生於未開闢之景象,因此能得清靜常存於世間。

【道德經】道經 道沖章第四(2)

文學/道德經 淵,似萬物宗。 註解: 根本深遠與萬物同宗。 以靈修觀點解說: 道的根本是很深遠且與萬物同宗,此句語意是道之根體是無法說起,而是化出萬物之祖。 從這一句我們可以了悟:道本體之根本是很深奥,而且無法用言論去說出祂到底是什麼?我們只能知道祂是虛無之體,而且是化出萬物之元祖。  

【道德經】道經 道沖章第四(1)

文學/道德經 道沖,而用之又不盈。 註解: 道性沖虛用之,又不盈滿。 以靈修觀點解說: 道之性質以空虛方式行用化之,而本身又不充滿。 這一句話是說,道本體之本質是虛無或是虛空,因此運化炁的力量也是以虛空方式運行,所以它本身又不充滿。 靈修也是一樣。靈修在古代名稱是修道。修道看起來很空洞,可是要用的時候,它會從元神體發出磁場產生力量,所以本身不充滿。因此靈修無法用言語去表達, 但以靜態又能產生力量。

【道德經】道經 不上賢章第三(6)

文學/道德經 為無為,無不治也。 註解: 若以無為治世天下,無不治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若以感化方式來治理天下之事,那有不能治理呢?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