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文學

【道德經】徳經 上士聞道章第四(3)

文學/道德經 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註解: 立德之人如偷盜物畏人知也,眞正之人常似渝濫,四方闊遠難定疆隅,造大器物者不可以卒成;至大者莫若於雷不可以長吼,大象天地也無有定形,道不可以名字呼也,唯道貸與人精氣使各遂其生成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樹立德行之人同如偷盜別人之物品則內心感到很愧疚而不爲人知(比喻行善自謙不欲人知)。修行至高無上之人之心,潔白有如玉,不可換取,能與世俗附和變化無窮,四方廣闊難決定界線,擅以感化治理天下者不可因遇到阻礙而半途而廢,有如雷聲不可長吼。天地沒有一定形狀,道不可以名字稱呼,道生精氣以促使萬物自然生長。 道主開示: 這一句是說,    靈性上師神性之善,自己很謙虛,不顯現出來給別人知道。而且祂的心靈潔白,好像一塊玉一樣,而不可用凡俗東西來交換得到。甚至能與凡俗符合、變化無窮,而心靈不被凡俗牽制,所以心靈廣闊無邊,因此專心以感化力量治理天下之人。而開示人類靈修,不可因為遇到凡俗的變化、阻礙而半途而廢,猶好像雷聲一樣,無法長久。 天地因為是被    道本體的陰陽二氣化生出來,因此,天地是一種磁場境地,沒有一定的形狀。而    道本體是大磁場、虛無之體,所以不可以用名字去稱呼祂。但道體卻可生出精氣、種種有形之氣,以促使萬物自然生長。 靈修也是一樣。當凡人來靈修之前是污濁之氣,但力行靈修,禮拜    靈性上師為    道主,修道之人則他的靈性之善磁場會促使他謙虛,而靈性之善不被別人知道,甚至他的心靈會隨著    靈性上師之神性感化。這種用凡俗上的方式是無法得到。而且能與凡俗融合在一起,但不被凡俗上所牽制,所以心靈時常保持著空曠無邊。因此靈修之人不會遇到凡俗上的困難,而使靈修半途而廢。 靈修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出來它的功效與形狀,只以虔誠靈修,促使靈性提昇,並且由自己的元神體造化身體健康。 〔本章要旨〕 「大道」平直端正而與萬物相像,必須力行靈修方可體悟「道」之平直。  

【道德經】徳經 上士聞道章第四(2)

文學/道德經 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俗。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註解: 初立言時,道明之後常如闇昧,遁跡隱名爲進其道,大道平正有如類物,德雖居不離凡俗,潔白之人常如受辱,德廣無邊故常不足。 以靈修觀點解說: 古人初樹立道之言語時候,道顯露之後時常以有形與無形不定出現,而隱形隱名稱爲道。大道平直端正有如與萬物相像,因此世人「德」雖有但卻不能遠離凡俗。潔白之人時常有如能納污濁而不染之境,德性廣濶無邊而不自以爲功。 道主開示: 這一句是說,古時候修道之人當時以言語闡述    道本體的時候,    道本體立刻顯露出來,給修道人去描述。而顯露出來,時常以有形體與無形之炁不定出現,因此修道之人把這種隱形隱名稱為道。 大道本體之清氣平直又清純,而與萬物相像。也就是    大道本體以清氣化生出萬物,因此有如跟萬物相同。 因此,凡人力行修道成為修道之人,必須藉著有形體的身體去修道。但身體不能遠離凡俗上的生活。由此,修道之人清純之心好像生活在汙濁凡俗世界中,形成不被汙染之境地,靈性善之磁場無邊無際,因而自己不認為有功勞。

【道德經】徳經 上士聞道章第四(1)

文學/道德經 上士聞道,勤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註解: 上士稟清氣而生,聞道勤行;中士稟和氣而生,聞道如存若亡;下士稟濁氣而生,全不知道,道與俗反,故有可笑。 以靈修觀點解說: 上根之人持清氣而生與道相合,一聞「道體」則立即身心力行去修行。中根之人持和氣而生, 一聞「道體」則半信半疑。下根之人持濁氣而生,一聞「道體」完全不知且認與世俗相反,而不信大笑之。 道主開示: 這一句是說,我們從這一句就可以了解,人類接觸靈修分為三等;也就是人類追隨    靈性上師修道的機緣化為三等:上等之人則是前世有修道,今世而靈性與    道本體之軌道磁場相融合,一聽到    靈性上師開示人類修道的消息,立刻前往禮拜神仙為    道主,並守著    靈性上師的神性軌道修道。 中等之人則是前世沒有修道,但今世有宗教信仰,一聽到神仙教化人類修道的消息,而半信半疑,觀看確知是神仙降凡,才前往禮拜神仙為    道主修道。 下等之人則是前世沒有修道,今世沉溺在物質生活之享受。一聽到神仙下凡教化人類修道之消息,完全不知道修道是什麼,只想沉溺在物質的享受,而且認為修道與凡俗相反,以致不相信而大笑之。

【道德經】徳經 反者道之動章第三 (1)

文學/道德經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註解: 動靜合道,柔弱用道,萬物因有而生,卻歸於無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動與靜組合為道體,以柔弱應用於「道」。因此萬物因「有」而生,卻歸於「無」。 這一句是說,    道本體化出太極一陰一陽。陽極屬於動,陰極屬於靜,再由陰陽滾動,變化五行,演化形成太初、太始、太素,連貫性而生出萬物。所以可以說動與靜組合為    道本體,以自然感化為    道本體之法則。因此,萬物由    道本體自然以陰陽化生出來,而以有形體生存在天地間,但最後必須回歸於無形。 人類禮拜    靈性上師為道主力行修道成為修道者也是一樣。在修道當中,人身內陰陽滾動,產生靈性力量,組合形成元神體之靈性果位,以自然方式符合靈性上師之神性軌道。 因此,修道者必須以有形體之身體修道,而守著    靈性上師的神性,由    靈性上師點化,回歸於無,無就是得神仙之道。 〔本章要旨〕 動與靜合一爲「道體」,動靜爲「有無」之根源。

【道德經】徳經 昔之得一章第二 (5)

文學/道德經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註解: 玉少而貴,石眾而賤,有德者不求貴而求賤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懷有「德」之人不視自己為貴,而視為自己有如石眾之賤。 這一句是說,修道之人因為具有靈性之善,因此含有謙虛之心,不認為自己很高貴;也就是把自己看成平常之人一樣,而自己當作與凡俗之人一樣。相對地,沒有靈修之人卻落在凡俗上的假象當中,自己認為很高貴,而顯現出與眾人不同。所以凡人必須修道,才能感化自己,謙虛地符合    道本體之軌道。 懷有「德」之人視自己爲如石眾之賤,守著「道」在凡間行事,不愛讚美;世人必須效仿懷有德之人,才能達到無為之境。  

【道德經】徳經 昔之得一章第二 (4)

文學/道德經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 此其以賤為本耶, 非乎。  故致數譽, 無譽。 註解: 車轂也謂眾輪所湊,孤單寡少也,王侯德及天下,故數其美譽,非欲愛其美譽也。 以靈修覲點解說: 侯王自稱孤單寡少,必須眾人擁護。侯王之德遍佈於天下, 因而得了很多攢美,但侯王當道體悟,而不愛其讚美。 這一句是說 ,古時候有修道之皇帝,或是治理國家大事之人,都謙虛地自己稱為孤單, 而必須眾人來協助治理國家大事;也就是他的靈性之善散發出來,以感化方式來與百姓成為一家人。 所以他的靈性之善德性散佈在天下各地方,因而得到百姓之讚美。但有修道之皇帝,或是治理國家大事之人,不愛其讚美。也就是自己謙虛地而默默地與百姓同甘共苦,而形成一家人,喜悅地過日子。這是靈修者與凡人在生活上不同的地方。 因此凡人力行修道,必須走在    靈性上師的神性軌道,才能顯現出謙虛的氣質。因為    靈性上師很謙虛地默默開示人類靈修,由祂本身的神性磁場化作感化力量,促使修道者靈性之善、消除自傲。因此,成為      靈性上師之弟子,必須走在    靈性上師神性之軌道,才能產生謙虛之心。假若沒有符合    靈性上師之神性軌道, 則立刻產生與    靈性上師之神性相剋,而形成背道而馳。  

【道德經】徳經 昔之得一章第二 (3)

文學/道德經 王侯無以政,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蹶謂顛蹶也,貴因賤顯貴, 高因下顯高。 以靈修觀點解說: 國君不得「正道」,則他的高貴之地位將無法奮發圖盛;因此高貴是在賤中才能顯出貴之氣質。高是在低處才能顯出高。 這一句是說,治理天下事情之人不以    道本體之真理去治理的話,則他的氣質清高之地位將無法保持永久的發展,而且無法使百姓過著清閒的日子。因此氣質之清高在凡夫當中,才能顯出清高之氣質,因為清高在凡俗上才能顯出他的清純之氣。 靈修也是一樣。人從凡俗上力行靈修,才能超越凡俗上;這種超越之氣,就是脫離凡俗之氣質,也就是比凡俗之人更清純而清高。而這種氣質是由元神體散發出來,而元神體之氣質來自於    靈性上師的力量,因此就形成了各層次的氣質,如下:    靈性上師 →靈修者 →凡人。由此,可以看出靈修者之氣質比凡人更清高而清純。  

【道德經】徳經 昔之得一章第二 (2)

文學/道德經 王侯得一以為天下政。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註解: 政謂化,致謂棄一也,裂謂毀裂也,發謂發泄也,歇謂虛歇也,竭謂空竭也,滅謂滅絕。 以靈修觀點解說: 國君得以「正道」感化之方式治理天下事,推舉「正道」爲處世之本。天不得此道則將恐毀裂,無法以靜圓升於上;地不得此道則將發泄,無法以安寧降爲下;人不得此道則將遭到生機滅絕,而子孫不能延續傳代;海不得此道則無法容滿百川,萬物不得此道則無法連綿生長。 這一句是說,治理天下之人力行修道,而以    大道本體之感化方式來治理天下的事情,因此,以    大道本體磁場軌道當作做人處世為基本。也就是以    大道本體的真理,當作做人處世為標竿。 天不以    大道本體之真理為標竿,則清氣會四散消失,無法以靜態圓滿升為上;地不以    大道本體之真理為標竿,則濁氣散發消失,無法以平和降為下;人不以    大道本體之真理為標竿,則業障纏身,無法生存,業障世世相傳,而不能延續傳代;海不以    大道本體之真理為標竿,則河川之水四散,而無法歸流於海,形成容滿百川;萬物不以    大道本體之真理為標竿,則不能開花結果、造化種子,或枝葉無法自能更生,以致形成無法不斷地生長。 由此可見,不論是人或是萬物,都是要有    道本體之真理為標竿,才能保固一切。因此凡人沒有靈修的話,也就無法體認出    道本體之真理是什麼。其實    道本體的真理就是附在神仙教化之真理。因此,每一個朝代,    道本體都會指派神仙下凡,教化人類靈修,促使人類守著    道本體之真理,回復到赤子之心,過著清閒無憂慮、喜悅的生活。  

【道德經】徳經 昔之得一章第二 (1)

文學/道德經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註解: 一謂正道,清謂靜也,寧謂安寧也,靈謂靈之感應也,盈謂滿也,生謂長也。 以靈修觀點解說: 天地萬物以「正道」爲體,因此天得之而靜升爲上,地得之而安寧降爲下,人得之而爲萬物最靈貴者;海得之而容滿百川,萬物得之而自然生長。 這一句是說,天地與萬物被    道本體化生出來之後,把     大道本體當做主體,也就是把    大道本體當做主人。 因此,天得到    大道本體之道,便以靜態升為上;地得到     大道之道,便以純靜降為下;人得到     大道本體之道,則脫離萬物約束,成為神仙,是萬物最靈貴者;海得到    大道本體之道,則自然地容滿百川;萬物得到     大道之道,則不受氣候影響,而能夠自然生長。 靈修也是一樣。一個凡人力行修道,機緣碰到神仙,受到神仙教化,而自然形成求道者。然而,求道者把神仙當作主人,而得到神仙點化,與神仙共同炁化得神仙。  

【道德經】德經 上德不德章第一(7)

文學/道德經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註解: 處其重厚不居浮薄,取其結實不愛華葉,去彼之華,取此之實。 以靈修觀點解說: 正人君子處於忠厚誠實而不居於浮華輕薄,取得成果而不愛空談,因此摒除虛偽,求得實質上的成就。 道主開示: 這一句是說,人在凡俗上必須力行修道,才能啟發出忠厚誠實。因為忠厚誠實不是用口談,而是修道當中由元神體發出善的磁場,造化形成忠厚誠實。由此,自然地不去取得榮華富貴的生活,而專一守著靈性上的果位,甚至不愛空談凡俗上的成就,因此排除凡俗上的虛偽,而求得靈性上眞實的果位。 也就是說,凡俗上之一切成就都是虛偽的,因為不能長久存在。唯有修道所得的靈性的果位,才能真實地永遠存在。 〔本章要旨〕 「道」爲萬物之始,守著「道」之運行則爲守住一切。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