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製圖洪明爵劉秋兒雙個展 當代風景測繪與回望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洪明爵、劉秋兒兩位傑出藝術家於3/22下午2:00在屏東美術館101展覽室舉辦海口製圖雙個展。兩人交織出來的「山」「海」匯聚激起了陣陣的浪花,4~50年的藝術文件催化了這個展覽的激情,展場所到之處盡是玄機,一步步地發現藝術潛藏的當代符碼,值得你一探究竟。 ▲《二魚五餅》洪明爵複合媒材。(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屏東海口地區的自然與人文變遷,一直是台灣藝術家關注的議題。在當代藝術語境下,如何透過創作回應環境的演變,並進一步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由策展人鄭勝華策劃的「海口~製圖人:洪明爵、劉秋兒雙個展」,即是圍繞這一核心命題,透過兩位藝術家不同的視角與創作手法,展開一場關於風景、地景與藝術製圖的對話。 風景的轉譯,從自然書寫到當代製圖。本次展覽聚焦於三個關鍵藝術問題:首先風景模式的轉移,從傳統風景畫到當代風景的詮釋,當人們與家園的距離因時間與地理而拉遠,對於風景的感知如何產生變化?其次是人與自然的關聯,透過圖像、文件與藝術行動,探討環境、物種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係,特別是屏東海口地的變遷;最後為海與山的製圖對話,兩位藝術家分別關注海洋與山林,透過自身的實踐與研究,展開對於地景的藝術思考。 ▲藝術家-洪明爵致詞。(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洪明爵與劉秋兒的創作,皆源於對自身成長環境的回望與再詮釋。兩人皆來自屏東,卻各自踏上不同的藝術道路。洪明爵聚焦於海洋景觀與生態,試圖在繪畫實驗中尋找自然與人類活動間的平衡;劉秋兒則從1970~80年代的繪畫出發,最終走向社會行動與地質研究,透過踏查與文件紀錄,重新審視風景的意義。 洪明爵:海洋記憶與創作的「漂移」,洪明爵的創作與小琉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旅居台北、墨爾本、高雄多年後,他始終感到自身創作的核心缺乏強烈的生命連結,直到閱讀夏曼·藍波安的《大海浮夢》,才喚醒對於家鄉的深刻記憶,成為「歸鄉省思」的重要契機。 小琉球的風景與生態,在洪明爵的作品中轉化為抽象的符號與色彩。他透過繪畫探索形式、材質與語言,並在矛盾與衝突之間尋找美感,生態與經濟的拉扯、土地與港口的開發、小七商店的展店擴張,這些島嶼變遷的現象,都成為他創作的切入點。他的作品不僅描繪自然景觀,更試圖喚醒觀者對於空間與環境的自主感知。 洪明爵的創作不只是對家鄉的紀錄,更是一種「漂移」的藝術實踐。他透過跨領域的嘗試與實驗,在島嶼與城市間移動,並在此過程中形塑對於「家鄉」的多重視角。 ▲水彩畫1980鹽埔仔恩龜橋-劉秋兒。(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劉秋兒:《少年風景》與風景的消逝,與洪明爵的創作相對,劉秋兒的藝術實踐是一場從繪畫到行動的轉變。本次展覽特別選出他在1970~80年代的早期風景畫,這些作品不僅呈現當時的屏東景觀,更是他日後走向社會行動與地質研究的重要起點。 劉秋兒的《少年風景》系列,是一次對過去風景的回溯。他重新審視四十年前所描繪的場景,卻發現當時的田野、山丘、街道、港口,早已消失或被新的建設取代。這些變遷是否代表著社會的進步?抑或是對於環境記憶的侵蝕? 在這次展覽中,他將二十二幅早期繪畫與Google街景進行對照,透過新的文字描述與地景疊合,重構個人經歷與環境變遷的對話。他的作品不只是風景畫,而是一種對歷史與空間變遷的測繪,一種對於藝術體制的反思。 從屏東出發,尋找山海的交會點「海口-製圖人」雙個展,不僅呈現洪明爵與劉秋兒長期的創作歷程,也讓觀者看到藝術如何成為探索環境與人文變遷的方式。兩位藝術家分別關注海洋與山林,儘管路徑不同,卻在當代藝術對於環境與土地的思考上,產生了微妙的交會與對話。當我們重新審視風景,我們究竟在觀看什麼?這場展覽,或許能讓我們在洪明爵與劉秋兒的藝術製圖中,找到一些答案。# 展期:2025年3/18~4/13 地點:屏東美術館101展覽室 開幕:2025/3/22下午2:00 座談:2025/3/22下午3:30 策展人 鄭勝華 與談人:李根政、鄭勝華、劉秋兒、洪明爵
「綠活高雄~植樹趣」種下綠色希望 樹苗免費送市民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迎接春暖花開的植樹月,今年本市植樹節活動,以「綠活高雄~植樹趣」為主題,免費提供2萬2,800株樹苗給市民朋友,活動將於3月12日(星期三)上午8時30分起跑,在本市38個區公所同步分送「羅漢松、台灣欅、光臘樹、楓香及阿勃勒」等5種小樹苗,讓市民朋友帶回家,透過自己的雙手,親自種下樹苗,一起養樹、護樹,創造更多綠色資產。 ▲林園區公所發放苗木照。(圖/高雄市府農業局提供) 「植樹減碳」是目前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植樹造林不僅可固碳,同時具備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元效益。擴大栽種樹木,增加綠覆面積,能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到共同減碳提升環境品質,更符合聯合積極推動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3氣候行動及SDGs15陸域生態目標。多種一棵樹,就多一分維護生態環境。植樹行動,就是為地球種下永續希望,為環境永續共盡心力。 ▲路竹區公所發放苗木照。(圖/高雄市府農業局提供) 「2025綠活高雄~植樹趣」活動,希望透過提供免費苗木,讓市民生活環境更貼近自然,增加城市綠腹地,藉此將植樹生態保育、愛護山林的觀念,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邀請市民朋友,一起用實際的行動宣示珍愛地球的信心,一起努力維護地球的生態環境,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社群,讓森林生態環境永續經營,共同達成增加森林經營自然碳匯目標。農業局提醒,有意願領取苗木的市民,活動當天不必攜帶任何證件,但請自備環保袋,直接到各區公所免費領取,每人可領取樹苗2株,每個區公所限量600株,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梓官區公所發放苗木照。(圖/高雄市府農業局提供) 如果植樹節當天無法到區公所領取樹苗的民眾,也可以利用平常日上班時間,到本市燕巢深水苗圃領取小樹苗,燕巢區深水苗圃以培育造林喬木為主,每年維持培育4-6萬株樹苗,提供民眾、機關團體造林、獎勵輔導造林及自行造林所需,每位市民每年可以憑身分證免費領取5株樹苗,機關團體或社區有種樹的需要,也可以透過發文申請,每年可以領50棵的樹苗。相關資訊可參考深水苗圃網站 https://agri.kcg.gov.tw/deepwater/。#
高市圖小港分館響應世界母語日結合社區及幼兒園共譜母語樂章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高市圖小港分館為響應聯合國世界母語日,自3月1日起至3月30日止,每週六、日上午10:00~11:00假1樓親子館,推出母語閱讀系列活動推廣台語,讓社區民眾透過遊戲、故事、歌謠、玩手作等方式,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母語,結合故事達人將邀請社區幼童、親子、樂齡及一般民眾,運用館內館藏,舉辦「咱古早的故事-台語講古」說演活動,並帶領大小朋友進行延伸作品創作、手作DIY,增進活動的豐富及趣味性,讓民眾快樂從故事中學習本土語言,認識台語之美。 ▲與鳳陽非營利幼兒園合作舉辦「大家用台語來唸歌謠」。 (圖/高雄市立圖書館小港分館提供) 3月7日及21日(星期五)上午9:30~10:30與鳳陽非營利幼兒園,舉辦「大家用台語來唸歌謠」,在小港分館親子館,邀請紙芝居劇團紅豆冰哥哥,以母語教大家用台語來唸歌謠、唱遊與聆賞,認識台語文化並學習台語,透過紙芝居說演的方式,以詼諧有趣的豐富歌謠內容吸引小朋友共鳴,並學習歌詞中的詞彙,藉由生活化的歌謠素材提高學習興趣,經由唸歌謠教唱學習台語,學習平日生活常見的台語,感受台語韻味,也認識地方的文化歷史,達到本土語言學習與傳承之目的。 ▲「世界母語日」閱讀系列活動。 (圖/高雄市立圖書館小港分館提供) 小港圖書館辦理「世界母語日」閱讀系列活動,配合辦理「2025世界母語日」-台語主題書展,假小港圖書館主題書區,展期自3月1日至3月30日止,歡迎大家一同讀好冊、學母語,引領大家從日常生活中感受本土語言的魅力與文化之美。 小港圖書館與鳳陽非營利幼兒園合作各項活動,投入圖書館資源開展多角度閱讀方案,對於與鳳陽非營利幼兒園合作,共同為台語文化的保存與推廣盡一份心力,這次在小港圖書館親子館以說演的方式響應世界母語日令人激賞,在笑鬧聲中,透過活動深入了解台語,並增進對母語的熱愛與珍視。 小港圖書館主任黃琡珺表示,愛鄉土愛母語,故事最貼近兒童內心,最能引起兒童共鳴,邀請紙芝居劇團紅豆冰哥哥及故事達人到圖書館分享台語故事與歌謠,歡迎大家一起來聽古早台語傳說故事及唸歌謠學母語,從會場充滿一片祥和溫馨熱絡的歡樂聲中,享受美好台語故事饗宴。
「來恆春擁抱宇宙」3/5開放報名 草地觀星音樂會收藏星空之美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恆春建城150週年推出「來恆春擁抱宇宙」活動,3-4月舉辦四場「在鵝鑾鼻霸佔星星」草地觀星音樂會,將由屏東星空大使施世治帶領悠遊星海,3月5日起開放線上報名,每場次限額500人,報名成功且實地到場參加的民眾,還可以把特製的「星想屏東」撲克牌帶回家,收藏星空之美。 ▲「來恆春擁抱宇宙」活動,3-4月舉辦四場「在鵝鑾鼻霸佔星星」草地觀星音樂會。(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150年前恆春古城創建,距離地球約150光年的金牛座畢宿星團,當時所發出光線,時至今日抵達地球,正好共同見證了恆春建城150週年。縣府結合這場跨越150光年的相遇,及恆春半島得天獨厚的觀星場域,推出「來恆春擁抱宇宙」系列活動,不僅為恆春建城150年紀念暖身,也推動恆春半島星空旅遊。 ▲大犬座「雷神的頭盔NGC2359」。(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南十字星座是南半球的指標星座,一般北半球的中高緯度看不見,恆春卻是難得可以在北半球觀賞到南十字星座的地點;屏東十大觀星勝地,9處都位在恆春半島,可以結合墾丁的生態旅遊或四重溪溫泉,打造獨特的旅遊體驗。 還有天文觀測小學堂,像「光年」,是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經過一年時間的距離,約為9.46兆公里,所以光年(ly)是距離的單位,而不是時間的單位;為什麼有流星雨,流星雨是當地球穿越彗星或小行星留下的流星體時,這些微粒進入大氣層燃燒發光,從輻射點散射出多顆流星,並依據輻射點所在星座命名。透過深入淺出的說明,幫大家增長基礎天文知識。 「來恆春擁抱宇宙」每月都有不同的觀星主題,首波活動配合金牛座畢宿星團最佳觀賞期,於3月22日、3月29日、4月19日、4月26日四個週六晚間在鵝鑾鼻燈塔草原舉辦草地觀星音樂會,分別邀請「黑旋風」、「你太白了,去曬黑」、戴曉君、Summer等藝人樂團演出,屏東星空大使施世治則率天文協會在現場提供專業望遠鏡導覽解說,大家可以帶著野餐墊、地墊或帆布椅,或躺或坐在草地上輕鬆享受音樂,在鵝鑾鼻霸佔星星。 同時提醒大家觀星注意事項,除了做好個人保暖工作外,可準備紅光手電筒或紅光頭燈,或用紅色玻璃紙包覆發光部位;若無紅光手電筒,用手機手電筒也可以,但請勿拿高,只能照射自己腳邊。最重要的是請配合群體行動,不要獨自觀星,不要進入非活動區域,尤其長草區或是靠近溝渠、水邊,怕蚊蟲者可以準備防蚊液。 值得一提的是,傳播處還特別向星友徵集星空美照,印製「星想屏東」撲克牌,有肉眼可見最遠天體仙女座「M31星系」、紫金山-ATLAS彗星、金牛座「M1蟹狀星雲」、天琴座「M57甜甜圈星雲」、仙后座「M52+泡泡星雲」、波江座「女巫頭星雲」、大犬座「雷神的頭盔NGC2359」等,還有距離地球大約2100萬光年的風車星系,都是難得一見的天文攝影大師級作品。而且星空旅遊是屏東最新推動的旅遊型態,「星屏東」等於是「新品牌」,「星想屏東」有「心想事成」的祝福,更有「星星想屏東」的意涵,極具收藏價值。 這四場活動均為免費入場,每場限額500人,自3月5日上午10時起開放網路線上預約報名,每人須繳交100元保證金。傳播處表示,報名成功且實際到場參加的民眾,不僅保證金全額退還,還可獲贈一副「星想屏東」撲克牌(每人限領一副)。報名及相關資訊請見「來恆春擁抱宇宙」活動官網:https://www.amazing-pingtung.com/embrace-the-universe,或「i屏東~愛屏東」、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臉書查詢。#
清峰之旅/潮州鐵道園區舊式火車應有盡有
記者清峰/屏東報導 潮州鐵道園區位於屏東潮州鎮,這裡是全台唯一鐵路維修觀光機廠,園區可以看到各式舊車廂及車輛陳列於此,鐵道迷不必到處費心收集,這兒應有盡有。 ▲潮州鐵道園區可以看到各式舊車廂及車輛陳列於此。(圖片/清峰提供) 鐵道文物館內展示舊的火車零件及加工機具,進入館內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可以看到台灣鐵道歷史的演進。 ▲Q版火車頭。(圖片/清峰提供) 園區放牧著山羊與麝香豬,跟遊人近距離接觸,是大小朋友的最愛;除了羊與豬之外,水牛似乎被冷落在一旁了。 ▲初生小羊。(圖片/清峰提供) ▲麝香豬。(圖片/清峰提供) 園區的滯洪池內種了許多印度莕菜,吸引了許多紅冠水雞前來覓食,構成生動的畫面;環湖步道平坦好走,買些魚飼料還可以餵魚,近距離與魚兒互動。 ▲印度莕菜。(圖片/清峰提供) ▲紅冠水雞,(圖片/清峰提供) ▲環湖步道平坦好走。(圖片/清峰提供) 若不想走路,園區還貼心提供小火車讓你輕鬆遊園。 ▲遊園小火車。(圖片/清峰提供) ▲遊園小火車。(圖片/清峰提供) ▲潮州鐵道園區可以看到各式舊車廂及車輛陳列於此。(圖片/清峰提供) 走累了,愛琴湖畔餐廳有提供餐點美食;鐵道文物館內的潮鐵咖啡香醇濃郁,等你來品嘗;總體而言,這裡非常適合親子同遊,消磨半天的時光。# 園區好停車,門票100元。
農業熱情再續 2025屏東農業物產館風華再現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屏東農業物產館於1月25日開始營運至今,歷經2025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與春節,為期15天的展期於2月9日畫下完美句點,在休館一週的內部整復作業後,今(19)日正常營運,今年將規劃一連串的活動期程,期望為物產館帶來人流及商機,也讓回鄉遊子、外地遊客能夠更加地認識屏東這塊土地的農林漁牧產業,種下對土地的希望的種子。 ▲屏東農業物產館採用永續概念,結合藝術感與科技體驗兼具的展覽方式。(圖/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提供) 未來營運方面規劃一系列的活動,包括品農餐桌、特色市集、小農走讀、青農講座、食農料理工作坊及常設展覽等,希望每位參與孩童、家庭、學生,以及對農業有興趣的青農、二代農、縣民朋友或外縣市旅客,能共享屏東的暖陽及在地文化、風土民情。 ▲屏東農業物產館規劃一系列的活動。(圖/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提供) 透過場館活動及解說,帶領來訪者了解屏東農業的各項特色,產館中也能看見屏東各地的活力與活潑,產館同時販售各種不同物產的好物,值得分享給大家。「越在地、越國際」,堅持踏在家鄉土地上,做出屏東自己的品牌特色,無論是農林漁牧活動,或是產地到餐桌直至農產六級加工等,希望能為屏東物產做出最好的推廣。 屏東農業物產館接下來將會整年度正常營運,並規劃月月有活動,包括蘭花主題展、屏東林業物產展、花系列展、喝牛奶活動、水中世界、屏東農村新食尚、草花蔬菜種植挑戰賽、瀕危物種保育成果展等,採用永續概念,結合藝術感與科技體驗兼具的展覽方式。#
高師大學校友會理事長黃澤華 舉辦2025春酒餐會共迎蛇年新春
記者吳奕/高雄報導 高雄師範大學校友會將於2月13日(四)18:30 假享溫馨建國旗艦店舉辦春酒餐會,邀請校友會顧問、會員代表及秘書群一起參與,會中並頒發顧問證書給陳正怡顧問、戴菲枝顧問、林意雯顧問。共同迎接蛇年新春,增進彼此聯繫,並分享新年祝福。 ▲高師大學校友會2025春酒餐會共迎蛇年新春。(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校友會理事長黃澤華表示,此次春酒活動不僅是讓校友們歡聚的機會,更希望透過交流,強化彼此間的情誼與資源共享。他鼓勵校友踴躍參與,攜手發展校友會,未來也將規劃更多有意義的活動,讓師大校友網絡更加緊密。 ▲高師大學校友會2025春酒餐會共迎蛇年新春。(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高師大學校友會2025春酒餐會共迎蛇年新春。(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活動當晚將準備豐富的美食饗宴,並安排抽獎與歡唱交流時間,讓與會校友在溫馨歡樂的氛圍中共度美好時光。校友會期盼藉此機會,凝聚各界校友的力量,共同迎接嶄新的一年。# ▲高師大學校友會2025春酒餐會共迎蛇年新春。(圖/蒂思綠新聞提供)
屏東文學館展出「文學異界:南方的奇幻國度」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屏東文學館「文學異界:南方的奇幻國度」,以神話與民間傳說為核心,揭示民間奇幻的想像力,從2月13日起至7月20日邀請民眾一同探索屬於南國的神妖世界。 從東方的盤古開天到西方的宙斯、阿波羅,神話自古以來便是文學想像的核心,甚至可說是文學史的起點。屏東地方文學中,信仰與傳說亦是不可或缺的養分——神話帶來信仰,妖怪激發想像,這些神妖故事如神來之筆,讓作品情節更加曲折且具地方特色。像是萬丹斷指媽祖、東港溫王爺、荷蘭八寶公主等皆成為描寫南方故事的主角,彰顯神話之力在文學中的無限可能性。 文化處指出,展覽所呈現的故事雖然隨口耳相傳而有所變異,但經過人們的反覆演繹,依然充滿魔力,啟發著無邊界的奇幻想像。而屏東文學館將其具象化,並透過展品、互動遊戲等方式呈現屏東特有的傳說故事樣貌。歡迎文學愛好者與對奇幻故事充滿興趣的民眾,親身感受這場文學與神話的視覺與心靈盛宴。#
荔枝椿象蟲卵現蹤跡 農業局啟動「天敵平腹小蜂」來防治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荔枝花苞已悄悄探頭,害蟲也跟著聞香而來,目前在大樹、旗山、內門等荔枝產區發現荔枝椿象產下第一批蟲卵,農業局即刻啟動生物防治作業,預計釋放至少100萬隻寄生於荔枝椿象蟲卵的天敵「平腹小蜂」大軍,協助農民以天然無毒且有效的方式消滅荔枝椿象的危害。 ▲於荔枝園掛上平腹小蜂卵片(照片右下處樹枝上的長方形片即為平腹小蜂卵片)。(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荔枝椿象為龍眼、荔枝的重要害蟲,其吸食花穗嫩葉會造成落花及落果,如不積極防治將嚴重影響產量。雖然使用傳統藥劑對防治荔枝椿象的成蟲效果很好,但對其蟲卵卻無效,而且荔枝椿象產卵期恰逢開花期,此時用藥恐會毒害蜜蜂進而影響蜂蜜品質。市府農業局為有效防治荔枝椿象,同時兼顧環境永續及生態友善,與農業部苗栗改良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合作,於荔枝開花期即開始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椿象,經統計去年大量釋放平腹小蜂的區域平均防治率達到80%以上,成效顯著。 ▲荔枝椿象每次都會產下14顆卵。(圖/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苗栗改良場吳怡慧副研究員表示,平腹小蜂是一種台灣本土寄生蜂,其雌蜂會將卵產在荔枝椿象的卵內,蟲卵被寄生後就無法順利孵化進而可達到防治效果,另外因平腹小蜂具有飛行能力,會自行尋找荔枝椿象蟲卵寄生,1隻平腹小蜂最多可寄生200多顆卵,對於減少產區的荔枝椿象族群密度有著巨大貢獻,是非常值得推廣運用的害蟲「天敵」。大樹友善耕作農友謝明賢從去年開始與農業局合作釋放平腹小蜂,從原本顆粒無收到能有收成差距非常大,非常感謝農業局提供這麼好的「武器」給他,不僅能維持他不噴農藥的無毒理念,還能保持一定的收成。 過年前已觀察到部分荔枝園的荔枝椿象開始交尾產卵,隨即啟動平腹小蜂生物防治作業,今年農業局預計與農會及農友合作釋放至少100萬隻平腹小蜂於荔枝椿象出沒熱點,期能制敵機先於第一時間消滅蟲卵,減少成蟲危害,有任何防治需要的農民歡迎逕向轄區農會聯絡。#
屏東犬貓免費狂犬病疫苗巡迴開打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在各鄉鎮舉辦「犬貓狂犬病疫苗巡迴注射活動」,請飼主務必把握機會帶家中毛寶貝至2月份新園鄉、瑪家鄉、萬丹鄉、春日鄉巡迴場次施打疫苗,或至動物醫院完成狂犬病疫苗施打,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規定每年須為家中犬、貓及貂、浣熊等食肉目動物完成一次狂犬病疫苗施打,未完成者將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屏東縣動物防疫所表示,屏東縣有12個鄉鎮為狂犬病陽性區,且其中有6個鄉鎮發生過確診狂犬病之鼬獾抓咬傷人案件,狂犬病是人畜共通傳染病,發病後死亡率達100%,呼籲民眾高警覺,遵守「二不一要」原則,不接觸野生動物、不棄養寵物、要每年帶犬貓及食肉目動物接種狂犬病疫苗,若不慎遭疑似狂犬病動物抓咬傷,請用肥皂、清水沖洗並以優碘消毒傷口後盡速就醫,如發現傷亡野生動物請通報在地動物防疫機關,以保護毛寶貝及大眾健康安全。 屏東縣動物防疫所於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三,上午8:00-12:00及下午13:00-17:00,開放民眾攜帶有晶片登記的毛寶貝前往免費施打狂犬病疫苗,歡迎民眾2月26日攜帶犬貓到防疫所施打狂犬病疫苗。# 詳情請至屏東縣動物防疫所網站「狂犬病專區」查詢或洽詢08-7224109。近期活動場次: 新園鄉 2月4日(二) 上午10:00-12:00 烏龍等四村聯合活動中心 2月4日(二) 下午14:00-16:00 新園鄉立圖書館共和分館小公園 2月5日(三) 上午10:00-12:00 後隆宮 2月5日(三) 下午14:00-16:00 仙隆宮涼亭 2月6日(四) 上午10:00-12:00 新園新東聯合活動中心 2月6日(四) 下午14:00-16:00 港墘辦公處 2月7日(五) 上午10:00-12:00 田洋辦公處 2月7日(五) 下午14:00-16:00 內庄辦公處 2月8日(六) 上午10:00-12:00 港西善良宮 2月8日(六) 下午14:00-16:00 五房村活動中心 瑪家鄉 2月11日(二) 上午10:00-12:00 佳義活動中心 2月11日(二) 下午14:00-16:00 排灣活動中心 2月12日(三) 上午10:00-12:00 玉泉活動中心 2月12日(三) 下午14:00-16:00 涼山活動中心 2月13日(四) 上午10:00-12:00 瑪家活動中心 2月13日(四) 下午14:00-16:00 美園活動中心 2月14日(五) 上午10:00-12:00 北葉活動中心 2月14日(五) 下午14:00-16:00 三和集會所 萬丹鄉 2月18日(二) 上午09:30-11:30 萬丹鄉公所旁涼亭 2月18日(二) 下午14:00-16:00 田厝聯合辦公處 2月19日(三) 上午09:30-11:30 萬丹鄉公所旁涼亭 2月19日(三) 下午14:00-16:00 社皮社區活動中心 2月20日(四) 上午09:30-11:30 萬丹鄉公所旁涼亭 2月20日(四) 下午14:00-16:00 興安活動中心 2月21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