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地方
紐西蘭商工辦事處與臺東縣政府交流會 期盼產官學共擘臺東地熱新藍圖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臺東縣地理環境特殊,地熱資源豐沛,紐西蘭商工辦事處14日安排紐西蘭GNS Science地熱學者Mark Gibson、Andrew Rae及原民處長Diane Bradshaw等人至臺東縣參訪,並於晚間舉辦紐西蘭地熱交流餐會,同時邀請臺東第一個地熱電廠全陽地熱公司黃峻彬經理,共同分享地熱設置發展現況以及地熱開發之原民參與經驗。紐西蘭商工辦事處處長馬嘉博表示,感謝臺東縣長饒慶鈴對臺東地熱發展與紐西蘭地熱技術合作交流的支持,這次交流餐會希望透過經分享,繼續深化雙方於地熱領域的合作交流深度。 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縣永續發展目標是以因地制宜之能源供給作為考量,臺東地熱資源豐富,且地熱能具備穩定性高、發電效率佳的優勢,將是未來臺東縣再生能源發展主要項目,紐西蘭的豐富地熱設置經驗,是很值得學習借鏡的對象,希望後續透過雙方合作機會,建構適合臺東縣再生能源發展之路。 地熱學者Mark Gibson、Andrew Rae說明紐西蘭地熱發展現況,指出目前GNS參與多項紐西蘭國內地熱開發計畫,亦協助國際間地熱電廠開發合作,同時也積極推動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原民處長Diane Bradshaw也說到,原民部落區域與地熱潛勢範圍多具重疊的特性,在地熱發開時應與當地原住民進行良好溝通,並與原住民達成合作關係,透過部落參與開創不同的開發模式。 縣府財政及經濟發展處進一步說明,紐西蘭毛利人和臺灣原住民族同為南島語族,兩地皆有豐富傳統的原住民文化,除了在地熱發電發展技術之外,期望台紐一家人未來也能在原住民文化推動領域有更多合作交流機會;這次的交流餐會透過紐西蘭地熱領域之專家學者的經驗分享,共同研討臺東地熱發展方向,並強化地熱開發技術合作交流與策略,加速臺東縣地熱發電產業發展。#
喜迎金燦耀眼的秋 千萬小燈籠樂掛欒樹梢
生活中心/高雄報導 隨著日照漸短,秋意漸濃時,在民權路、民生路、岡山橋新五路、衛武營都會公園停車場(臨三多路側)及雙湖公園等道路與公園,臺灣欒樹小巧金黃的花朵已悄悄綻放,在陽光照耀下色彩飽滿鮮亮,隨著季節流轉入冬時,花朵也漸成長為嫩粉色的蒴果,為城市四季增添迷人風采。 ▲六龜新開公園開花。(圖/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提供) 工務局表示,臺灣欒樹為臺灣特有的原生樹種,葉形似苦楝,又名「苦楝舅」,盛夏葉色濃綠,初秋時花序金黃,帶來滿樹金燦耀眼的秋季景象,入冬時粉紅色的蒴果轉為暗紅色,蒴果膨脹成氣囊狀,像千萬個小燈籠掛在樹梢,小巧可愛,極為搶眼,這時呈現另一番令人驚豔的景觀,臺灣欒樹四季色彩變化分明,秋冬時節別具觀賞價值。 由於氣候變遷,臺灣欒樹在8月時已感受到氣候的變化,部分地區已提早開花,市民朋友們請把握9-10月最佳觀賞期,外出漫遊,體驗這秋天難得生機盎然的美好氛圍。# 供稿來源: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
農業「人老地荒」有解 友善農友賴建全先生專訪
記者黃雪若/彰化報導 這篇訪談是以電話方式完成的,賴先生是位退休公務人員,年齡約60歲,自小生長在以務農為主的傳統家庭,老家主要是以種植葡萄、芭樂、稻米營生。賴先生在公務員職務退休後,回到彰化縣大村鄉貢旗村接手經營父母的葡萄園,因為對於退休後務農的計畫早有規劃,賴先生在擔任公務員時,很認真地收集學習有關有機友善栽種的知識及技術。 返鄉後,賴先生首先著手重新活化農地,農地經過長期的化學肥料及農藥的施作法之後,出現土壤劣化的惡性循環,農民長期依賴化學肥料及農藥,投資成本節節升高,結果一定是很難有滿意的收穫。 賴先生的作法是,先以耕耘機鬆土,加入有機肥料及微生物液讓空氣及酵素活化土壤,這個過程可以讓土壤自行修復,土壤如同人體,也有它們自己的復原機制。肥料方面,賴先生將之前收集學習的有機肥料及微生物液製作技術完全發揮應用在種植上,例如利用蓖麻油籽、肉桂油及葵無露等製成肥料或殺蟲劑葉噴,自製有機資材成果非常成功,收成豐碩超越父母種植時依賴化學肥料及農藥的產量及品質。 ▲友善無毒自然發酵的葡萄汁液。(圖/賴建全提供) ▲葡萄吐新芽以溶磷菌根灌,並以自己調配波爾多液葉噴殺菌的友善有機農法。(圖/賴建全提供) ▲友善無毒自然發酵的葡萄汁液。(圖/賴建全提供) ▲杭菊及萬壽菊可以自製萃取根灌液預防根腐線蟲。(圖/賴建全提供) ▲杭菊及萬壽菊可以自製萃取根灌液預防根腐線蟲,可以達到友善有機農法的功效。(圖/賴建全提供) 人老地荒的現象確實存在目前的農村中,但是,賴先生以自身學習有機友善耕作的實際經驗,提出積極有效的解決對策,也沉痛的建議相關農政單位,應該擔負起有機友善耕作教育訓練的責任,幫助農民改善耕作方式,化解農村「人老地荒」的惡質現象,因為長期農藥及化肥種植會造成環境惡化,收入無法支付生活需要,無法吸引年青世代接手農業,而土地在長期不適當的使用下,作物收成也就愈來越無法達到產量及產值的要求,沒有報酬當然就後繼無人了。 ▲香甜碩果的葡萄,驗證了友善有機農法的優點。(圖/賴建全提供) ▲平常以割草機人工修剪園區雜草,成為有機推肥的介質,可促進土壤的活化。 (圖/賴建全提供) ▲香甜晶瑩剔透的葡萄也是來自友善有機農法 。(圖/賴建全提供) ▲圖片:友善無毒自然發酵的葡萄汁(圖/賴建全提供) 賴先生對記者說,有機友善耕作的成本比農藥及化肥低,即使是大面積的耕作也可以適用,耕作方式對維護農民的身體健康及消費者食用的安全方面,有很大的助益;他建議相關農政單位,可以基於提供社會大眾健康的食材考量為前提上,擔負起有機友善耕作教育訓練的責任,強制規定各地區農會及縣市政府舉辦農業課程,每年至少應辦理10場次有機友善耕作教育訓練,幫助農民改善耕作方式,持續地推動農作友善有機耕作,創造農業更大的生機,根本解決農村人老地荒的惡性循環現象。#
聖德科斯 推廣天然有機飲食 成為追求建康美好象徵 政大門市部 種類多樣化 精緻生機超市 滿足消費者期待
記者陳諭瑩.陳石南.程瑞/台北報導 聖德科斯政大門市部位於台北市文山區萬壽路,是統一集團旗下的有機食品店,近年來由於食品污染問題頻傳,民眾對食品安全與環境保育逐漸覺醒,追求高品質、健康的食品成為常態,有機食品市場也快速成長,而目前聖德科斯正扮演著推廣天然、有機食品的角色,已擁有眾多的忠實消費者。 ▲聖德科斯政大門市部,位於政大商圈。 (圖/記者 陳素美 攝)▲聖德科斯政大門市部。 (圖/記者 陳諭瑩攝) 聖德科斯秉持安全、安心、健康之經營理念,以回歸自然、有機爲主題,堅持無污染不精製加工,保存食物原味及營養,讓民眾吃出健康營養為宗旨。據記載聖德科斯(Santa Cruz)源於西班牙文,原意為神聖十字架,是西班牙人到達加州舊金山南邊山區拓建的莊園,傳說該地得天獨厚、能匯聚特殊的健康能量,使栽種的植物碩大肥美,甘甜可口,被視為聖地,因而名為「聖德科斯」,如今該地也成為世界知名的有機栽種園地,同時也是有機專賣店店名的由來。 ▲店內陳設讓民眾由日常生活中了解<生機就是這麼簡單>。(圖/記者陳諭瑩攝) 聖德科斯在地耕耘多年,全台近90家實體門市,而政大門市部於2022年1月24日成立的新據點,是間精緻生機超商,乾淨新穎的店面,商品眾多,種類多樣化,整個空間區域清楚,看起來整齊明暸,動線良好,很舒服的採買環境,滿足消費者的期待。至於主要消費族群,因鄰近政大,教授來購買的為數不少,大學學生養生意識也漸抬頭,會來挑選較易烹煮的蔬菜,或即時料理、餅乾等,住山上的一般家庭,也會利用假日來購足分量。 ▲店內時而推出任3件8折優惠讓消費者可輕鬆享用美食,有機蔬果種類多,安心飲品 健康好喝。(圖/記者陳諭瑩攝) 資歷豐富的吳店長親切的詳盡解說,為了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健康,所有的食材逐批抽驗、層層把關,並且強調已通過國內外有機認證,嚴格挑選各式食材的來源,都來自於天然、有機或無毒菜園,如台塑、亞植、美綠華等,還有對肉品海鮮、Hi-Q冷凍食品、即時料理、飲品點心⋯等也都是精心嚴選,至於運輸的過程更是小心謹慎,使用專門的冷凍車,冷藏與冷凍分別運送,為了維持產品良好狀態,溫度控管有一定的要求,都在法規規定的標準內,不會因環境變動而影響品質,讓消費者隨時都能買到新鮮的食材,注重每個環節,處處都能感受到聖德科斯的用心與努力。 ▲賞品排列整齊 動線良好。(圖/記者陳諭瑩攝) 首先推薦的新產品~朵朵雪耳,以台灣新鮮的白木耳搭配新鮮水果作為營養素材,含有豐富的多醣體及植物膠質,有美容養顏的功效,標榜低糖養生飲品,不添加防腐劑、黏稠劑、人工色素,透明包裝,內容物一目了然,美麗養生無負擔,風味柔潤清醇,營養加分,適合全家大小飲用,為家庭可常備的保養聖品。 ▲台灣新鮮的白木耳搭配新鮮水果,營養加分,適合全家大小飲用。(圖/取自朵朵雪耳官網) 店長接著介紹禾乃川國產品牌的豆製所,隱身三峽老街,老闆很有善心,一路走來,協助小農栽種,堅持使用台灣最新鮮的100%在地無農藥大豆,也是天然無添加物,更不使用消泡劑(純手工撈泡)、以鹽滷取代石灰,因此不僅藉此推廣國產大豆,也為消費者把關,讓我們能吃到貨真價實的有機產品,同時對愛心公益不遺餘力,結合三峽社區家長及青少年職能培育,扶植弱勢家庭孩子習得一技之長,透過職能發展改善家長和孩子的生命,讓我們也來喝一口土地和生命共好的純濃豆漿吧! ▲100%在地無農藥大豆的純濃豆乳(圖/記者陳小惠攝) 店長持續熱心介紹,侃侃而談,還有嚴選安心食材的即時料理,簡單方便又美味,無需費心料理,只要簡單加熱立即上桌,即可享用美食饗宴,很受學生及不方便下廚消費者的青睞。更強調聖德科斯非常注重員工的培訓,從新人到店主管晉升都有一套完善教育訓練,透過實務教學與上課並駕齊驅,讓員工提供銷售時,更方便消費者的選購。 而聖德科斯現已成為追求健康的美好象徵,時時提醒人類要與自然和平共存,一直以來秉持替大自然與社會大眾營造天然、有機的健康環境,永續經營之路,嚴格篩選每樣商品,讓健康飲食為我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品質,這也是聖得科斯之所以能在生機食品業界屹立不搖多年之重要因素。# 住址﹕台北市文山區萬壽路23號 電話︰02–8973309 營業時間︰10︰00~20︰00 https://youtu.be/Au4wbEMcVKQ ▲聖德科斯精緻生機超市滿足消費需求。(影片/文字陳諭瑩 攝影/陳小惠)
2023「tjuwabar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16日登場 土坂時間的感官饗宴
生活中心/臺東報導 今年適逢達仁鄉土坂部落舉辦五年一度的重要祭儀maljeveq(五年祭),達仁鄉公所協力土坂部落店家共同籌劃「tjuwabar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將整個部落打造成為展場,讓旅人在莊重的祭儀前,能夠先深度認識部落生活文化。 ▲「tjuwabar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圖/臺東縣新聞傳播科提供) 呼應每五年舉辦一次的maljeveq五年祭,對部落族人而言都是重要的生命印記,本次策展以「時間」作為軸線,傳達「進入土坂部落就如同進入獨特時區」的概念,七組以上的店家、團隊與三家傳統領袖祖靈屋、各自講述不同的部落時間觀,認識土坂排灣族的山林智慧、傳統工藝、歌謠傳唱、回家行動、食農文化與祭祀文化等,體會族人與土地共存的生活哲學。 ▲土坂生活展。(圖/臺東縣新聞傳播科提供) 展覽以「金樹大廳」作為土坂時間的序曲,一覽七大展區與土坂部落地圖;「花媽的田地」展區呈現以小米為指針的田裡時間,講述傳統排灣女性隨著日出與季節變換輪作的種植智慧;「TBM土坂部落青年歌謠傳唱」展區,由青年整理近年向部落長輩田調採集傳統歌謠的成果,呈現歌謠故事涵義。 「卡路風工坊」與「撒巴里文化藝術工作室」等工藝展間,各自以小米循環週期的生活哲學,與返鄉木雕工藝師的故事,訴說留鄉與返鄉的部落工藝文化實踐;以山林體驗為核心的「不懂生活」園區展間,以及「一起回家」行動的老屋展間,則是透過傳統石頭家屋堆砌與舊部落尋根行動故事,謹守長輩與山林共生共存的生活實踐。 「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自9月16日週六開展,在中秋、國慶連假期間至10月24日特定時間開放參觀、定時導覽,並推出5場特製半日習作,以及9月29日部落生活市集與傳統歌謠演出,達仁鄉長陳新輝表示,生活策展在部落夥伴與「日一寸文化」設計師的共同協作下,以美學設計呈現族人部落生活的情感連結與生活文化,邀請大家在神聖且莊重的傳統祭儀前,先造訪一次土坂部落,一起進入土坂時間的感官饗宴。10月20日至10月25日期間,達仁鄉公所與土坂部落也推出「五年祭見學之旅」,讓對文化有興趣的你,秉持對部落與祭儀最高的尊重,走入祭儀期間的土坂部落。# 【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活動資訊 時間策展|7個展間免費觀展 生活習作|5場特製半日遊習作 分享座談|1場開幕茶會+1場座談+1場生活市集與歌謠演出 展覽地點|台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 開展日期| 9/16、09/17 09/29、09/30 10/08、10/09 10/21、10/22 10/23、10/24 【五年祭見學之旅】 見學之旅 1 【食農之旅X未成年祖靈刺球觀禮】 日期| 10/20-10/21 見學之旅 2 【山林之旅X土坂巫師祭觀禮】 日期| 10/22-10/23 見學之旅 3 【祭儀文化之旅X神祖靈刺球觀禮】 日期| 10/24-10/25 報名等相關資訊,請洽達仁鄉官方旅遊平台 @縫迴山海-阿塱壹遇見達仁,或關注 @土坂時間 FB專頁
永續能源綠色未來 數位科普展登場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屏東數位青創中心「綠能科普傳播」12日正式開幕,邀請到國立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合作規劃,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科學知識。展覽中透過微電影呈現再生能源現今面臨的挑戰以及發展再生能源的必要性,期許能透過這部影片,讓大眾理解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影片更獲得了「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2022台灣能」的佳作。 ▲體驗科學小遊戲。(圖/屏東縣勞動暨青年發展處提供) 自周春米縣長上任以來,屏東縣政府積極推動低碳能源的永續發展,並致力擴大產業多元升級轉型,以創造更多友善的綠色城鎮。勞動暨青年發展處處長李雨蓁表示,屏東數位青創中心的主要目標是培育當地的數位人才,隨著屏東科學園區的啟動,串聯南台灣科技廊帶,科技和數位專才是培育重點之一。 本次展覽獨具特色,除結合科學傳播和創意元素,以及與泰國清邁皇家大學生物系合作的鳥類行為動畫,現場還提供互動活動,以生動易懂的方式呈現複雜知識內容,旨在引起大眾對綠能和科學知識的關注,並支持未來的數位人才發展。本次展覽即日起至9月20日於屏東數位青創中心展出,展期10天,歡迎民眾蒞臨觀賞,也可密切關注屏東數位青創中心粉絲專頁,後續將會辦理更多數位相關活動。#
屏東縣原住民族年度最大盛事 感恩「收穫拿麼多」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屏東縣原住民族年度最大盛事 -「收穫拿麼多!」 9月16至17日將於屏東縣立體育館前草地展開序幕,族人們也在這場收穫祭中,彼此分享豐收喜悅及感恩的時刻,活動兩日安排精彩的傳統技藝趣味競賽、收穫節傳統儀式、千人圍舞、青年土地音樂會及健康操比賽,還有拿麼厲害市集共120攤及lima手作免費體驗及打卡活動等豐富內容。 ▲屏東縣原住民族年度最大盛事 -「收穫拿麼多!」 9月16至17日將於屏東縣立體育館前草地展開序幕。(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擁有豐富原住民文化,收穫祭是其中最精采一環,透過傳統儀式及古謠吟唱,表達對祖靈、土地的感謝心意,傳承及延續原住民族文化與精神,並促進原漢族群之間的交流,屏東縣政府自2017年開始辦理全縣性的聯合收穫節,至今邁入第7年,每年皆會由縣內一原鄉負責演繹傳統文化祭儀,今年的收穫節傳統儀式演繹由三地門鄉負責, 25分鐘的全族語演出可一窺排灣族傳統文化。 ▲收穫節9月16至17日將於屏東縣立體育館前草地展開序幕。(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本次活動中,將由周春米縣長親自頒發2023屏東縣原住民族終身成就獎及傑出成就獎,嘉勉10位受獎人在文化、藝術、體育、教育等各界長期的奉獻與付出,同時也感謝並勉勵現場部落青年朋友們的參與。青年是部落未來的希望、文化傳承的種籽,青年力量的投入,運轉著部落文化傳承及承先啟後的重要大責。 ▲協助部落維護傳統文化。(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收穫節儀式的高潮-千人圍舞,在場的所有人不分部落、不分原漢族群一起手牽著手共同圍圈跳舞,一同唱土地的歌、跳團結的舞,舞圈中彼此更以連杯共飲,表示彼此的友好,共享小米豐收的喜悅,並期許這片美麗的土地和文化永遠「收穫那麼多」。 ▲協助部落守護原鄉山林。(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晚間舉行的「部落青年土地音樂會」聚集了屏東縣內8個原住民鄉青年會,古謠演唱、樂團表演、勇士舞的力量展現,多元的演出同時也展現屏東縣內各原鄉的多元文化,除此之外,還有貳行程及原民嬌娃等知名團體演出,再創今年屏東縣原住民族收穫節的另一波高潮。 ▲協助部落維護傳統文化工作。(圖/屏東縣原住民處提供) 屏東縣原住民族人口數約6萬1,101人,原鄉面積約為1,625平方公里,總面積佔全縣半數以上,原鄉轄區自然資源豐富且有多個部落傳統遺址,為推動守護原鄉山林、維護傳統文化工作,縣府爭取原民會補助「原住民族土地古道遺址、生態及環境調查維護計畫」經費,聘用在地原住民族人65人,於縣轄內8個原鄉推動自然資源永續發展及培育部落人才與實踐文化復振工作。縣府原住民處執行111年度工作,經原住民族委員會評鑑結果獲得縣巿組績優獎,本縣三地門鄉、瑪家鄉、春日鄉及牡丹鄉公所也獲選為鄉鎮組績優單位。#
冀盼友善四重溪溫泉環境 屏東美人湯借鏡日本箱根溫泉
生活中心/屏東報導 屏東擁有台灣最南端的四重溪溫泉,自日治時期就被列為台灣四大名湯之一,近年更因為屏東縣政府舉辦四重溪溫泉季活動而聲名大噪,周春米縣長希望相關公共設施能更加完善,13日與縣府團隊及觀光旅宿業者前往日本箱根溫泉區參訪交流,認為可以導入高齡化友善設施及整體景觀規劃,提升四重溪溫泉品質。 ▲縣府團隊致贈溫泉業者琉璃珠產品感謝。(圖/屏東縣傳播暨國際事務處提供) 周春米縣長一行還巧遇在當地實習的台灣學生,有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世新大學、高雄餐旅學校、台北城市科技大學等,聽到熟悉的鄉音,學生們都很感動又親切,拿著國旗熱烈歡迎周縣長一行,周縣長也鼓勵學生們努力學習,之後回到台灣有機會到屏東玩。 ▲巧遇在當地實習的台灣學生,拿著國旗熱烈歡迎周縣長一行人。(圖/屏東縣傳播暨國際事務處提供) 四重溪溫泉素來有「美人湯」之稱,其泉質可飲可浴,縣府推動溫泉標章及實施溫泉總量管制,確保溫泉水質且避免泉源枯竭,已展現成效;另方面,縣府近年打造四重溪溫泉公園,營造日式氛圍,每年年底舉辦四重溪溫泉季活動,滿山遍野的星河讓百年溫泉華麗轉身,人潮爆滿。 為讓四重溪溫泉變得更好,周春米縣長此行特別安排至日本知名的神奈川縣箱根溫泉區參訪觀摩,並與當地溫泉業者交流,其中昭和年間便開業的「箱根小涌園」是由明治時期的莊園地改建成的度假村,以泡湯設施為中心,涵蓋多間不同特色的旅館,溫泉設施、住宿場域、公共環境等都值得借鏡。 ▲因應高齡化設計,友善長者入寢。(圖/屏東縣傳播暨國際事務處提供) 屏東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周縣長對旅館內的高齡化設施特別有感,例如房間原本是榻榻米,因應高齡化,改在榻榻米舖設床舖,座椅的高度也調整,友善長者入寢及就座,非常貼心。此外,泡湯池的規劃舒適,整體的景觀設計融入自然環境,有些甚至可以成為網美景點,還有針對親子設計的遊樂設施,全齡化的規劃,提升遊客的體驗。 ▲因應高齡化設計,友善長者就座。(圖/屏東縣傳播暨國際事務處提供) 交旅處指出,目前四重溪溫泉區的公共浴池,早於1985年啟用,2013年縣府雖整修並申請溫泉合格標章,但容納量小又老舊。縣府於2022年向交通部提出重建計畫並爭取經費,著重於大型湯池設置,在地人使用免費,並在國有地新建200輛停車場。此次觀摩不只做為四重溪公共浴池重建參考,更可做為溫泉村的整體提升規劃借鏡,並要導入高齡化服務設計,吸引長輩及退休人士到四重溪泡湯,創造更高的溫泉產值。#
貼心生活 「炸暖還寒」便利廚
記者程瑞/台北報導 現代人生活繁忙,步調緊湊,下班想在家裡與家人共進自家做的晚餐話家常,往往成為奢想。在台北木柵市場裡,編號42的美食攤位,可以幫我們實現。▲攤位上販售當天現做炸物相當新鮮。(圖/記者 程瑞攝) 攤位上擺滿各式各樣的炸物及火鍋料,例如排骨酥、雞捲、芋頭丸、九層塔花枝丸、牛蒡甜不辣、香酥柳葉魚、肉羹、貢丸、魚丸、台式及日式火鍋料等,除了部分火鍋料是批購,其餘皆是老闆當日清晨現作現賣。老闆是第三代傳承家業,每天清晨3點起床,著手備料,用魚漿製作各種傳統、時菜創意炸物及丸類,提供超過五十種多樣美食。炸物外酥內軟,丸類香Q彈牙。買回家可當火鍋料、湯麵配菜、湯料理菜等,適合全家圍爐用餐,好友輕食淺飲,閨密聊天點心,個人追劇饞食。用簡便下廚的方式,享受美食的同時,拉近彼此的心。# https://youtu.be/9X17lfFw9qo ▲貼心生活 炸暖還寒便利廚。(影片/記者程瑞 拍攝)
2023梅山太平藝術季「犀首太平藝齊美好」 藝術完美融入地方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梅山太平藝術季首度以公共藝術深耕,打破過去民眾對於藝術品束之高閣的想像,將藝術融入於地方,共創美好公眾空間精神,9月17日起將舉辦為期一個月,2023梅山太平藝術季「犀首太平藝齊美好」系列活動;13日上午在縣府招商空間舉辦宣傳記者會,活動以高空雲梯光廊餐桌、柒碗茶場域茶席、文學藝文展演、產業小農市集串連,行悠遊雲端山城,以達推廣社區的藝術深耕,拓展文化多樣性初衷。 ▲將藝術融入於地方與產業小農市集串連。(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太平雲梯本身就是一座大型的藝術設施,在藝術家王文志、施力仁、謝宗興、江添富、李國聰、蔡婉湘等老師長期耕耘駐村下,所有作品都可與民眾互動,透過張文環文學,期孕育出全台唯一富含文化底蘊的藝術村落。 ▲2023梅山太平藝術季「犀首太平藝齊美好」系列活動。(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縣長翁章梁表示,縣府、文觀局長期輔導地方文化館、藝文展演、提升觀光產業商圈連結;同時阿管處、水土保持署等也挹注多項經費支持,在地長期的耕耘者嚴清雅村長領導太平團隊,持續在地耕耘文化軟實力及各項硬體建設,將具有百年建築歷史、陶板、彩繪巷弄的太平老街裝扮的愜意動人,每每出招令人動心。 翁章梁介紹,陶藝家謝宗興老師的壺藝創作,鐵雕王文志老師於104至112年陸續創作已有12件作品(百壺百福、一抹紅趣、無二窯藝術空間等)、施力仁老師的金剛犀牛系列8件作品,更為太平藝術扎根注入新的生命力,藝術與人文相互交織,轉化為一個絕無僅有的藝術山城。 ▲以茶會友、品茗賞景,串連茶湯韻味、溫潤藝術氣息。(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為提升觀光客再次造訪意願及深入了解地方文化特色,營造農村區域亮點,結合在地產業、社區文化及生態風景意象,於步道終點設置觀景台,除可俯瞰太平老街及雲梯外兼具休憩功能;該步道出入口以文學小說家張文環的作品,納入社區陶板文化,具營造歷史傳承延續之意象。 ▲2023梅山太平藝術季「犀首太平藝齊美好」系列活動。(圖/嘉義縣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提供) 2023梅山太平藝術季,適逢中秋佳節與雙十連假,嚴清雅邀請各界攜手同遊太平,近距離感受山林與藝術空間的融合。活動期間中秋之時,以茶會友、品茗賞景,串連茶湯韻味、溫潤藝術氣息。 相關訊息請搜尋「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活動訊息、「太平雲梯」或「阿里山新印象」FB粉專,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梅山太平雲梯官網( https://www.taipingbridge.tw/ )、嘉義梅山太平雲梯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TaipingSuspensionBridge/ )、雲梯光廊餐桌報名窗口請洽,嘉義縣梅山鄉太平社區產業合作社張育慈0978-203627,或至官網報名( https://alishan.welcometw.com/tour/Rwl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