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臺南山中漫步小旅行 吃美食賞美景
生活中心/臺南報導 臺南的冬季乾爽溫暖,是四季中最宜人、最適合全家老小一同外出郊遊的時節。尤其冬日到臺南享受溫暖陽光,加上山區清新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親近大自然更可以舒緩身心。臺南東邊山區旅遊軸帶,如楠西、南化、白河、東山等區域,適合規劃一趟山中漫步小旅行,感受大自然帶來能量,還能俯瞰整片山林美景,更有利於身心靈健康,紓解壓力、恢復活力。日夜氣溫變化較大,記得帶上一件薄外套,這樣不僅能保暖,還能輕鬆應對突如其來的寒意。 ▲白河區關子嶺泥漿溫泉。(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擁有多元的特殊地貌及豐富生態環境的臺南,有多條各具特色的登山步道,像是白河區關子嶺好漢坡登山步道還可以順道泡個泥漿溫泉、吃桶仔雞、參觀水火同源奇景;東山區獅額山登山步道山頂有觀景台,可以俯瞰曾文水庫,和瞭望中央山脈(玉山到北大武山);楠西區梅嶺有4條登山路線,有可欣賞近二十萬株梅樹,更要品嘗梅子主题料理;南化區烏山有獼猴保護區,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更可居高俯瞰南化水庫美景一覽無遺。各地區也都有許多當季的特產農產品可供選擇,像是東山椪柑、楠西梅子、東山咖啡等等,都是不容錯過的在地特產。 ▲東山區獅額山登山步道。(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走訪臺南充滿魅力的登山步道,親近大自然也得到健康。若一天不夠用,也可以下榻一宿,安排兩天一夜的旅程,探索臺南的美好。# 更多旅遊資訊可至「台南旅遊網」、「行政院悠遊山林網」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 ▲梅嶺梅峰古道。(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大鄉國小「生根槺榔」光雕地景藝術開燈啟用 167縣道新地標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嘉義縣文化基金會致力推廣創新課程,將更多資源帶到社區各個角落,今年邀請「嘉藝36技」藝師陳聖輝老師下鄉授課,指導朴子市大鄉國小學生和佳禾社區居民共同創作「生根槺榔」光雕地景藝術。 ▲大鄉國小「生根槺榔」光雕地景藝術開燈啟用。(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尚雍表示,「生根槺榔」由社區居民與學生合力完成,以「種子」為創作理念,搭配周邊8根水管燈,象徵大鄉國小持續蛻變成長,八根水管燈分別繪上懸絲偶、愛鄉、展藝、世界觀、悅讀、健康、槺榔文史及槺榔共8大主題的畫作,作品不僅改善校園門面,也連結社區與校園的情感。 ▲嘉義縣文化基金會「生根槺榔」由社區居民與學生合力完成。(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大鄉國小南側花圃在民國95年落成。(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校長曾南薰指出,大鄉國小南側花圃在民國95年落成,隨著167縣道拓寬,眾師生認為南側花圃應該要有新的面貌。藉由基金會的幫助,媒合陳聖輝老師指導,邀請佳禾社區居民與孩子一起完成作品,希望「生根槺榔」能夠在夜間點亮校園,成為167縣道的新地標。 ▲大鄉國小「生根槺榔」光雕作品。(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文化基金會將資源帶入大鄉國小,邀請師生及社區居民共同完成這件複合媒材的光雕地景藝術,歡迎鄉親們經過167縣道時停下來欣賞大鄉國小門口的「生根槺榔」光雕作品,可以看見種子在土地上發芽成長,周圍的水管燈光雕作品也增添藝術氛圍,展現社區居民與學生的共同努力成果。#
二手物義賣再生家具拍賣 嘉有好市集邀民眾共襄盛舉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嘉有好市集30日將在戀人公園熱鬧登場,當天有二手物義賣、再生家具拍賣及感恩惜福水果特賣,集結小農、文創、青創及環保4大特色,超過100個攤位進駐,周末一起逛市集,購買在地好物,消費滿額還能兌換好禮。 ▲嘉有好市集周末一起逛市集,購買在地好物。(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為響應感恩節,本次「嘉有好市集 惜福感恩購」推出四大活動,「來客禮」:活動當日攜帶寬45X高30公分以上的環保購物袋(不包含塑膠袋)的前300名民眾,可在服務台領取當日市集抵用券100元。 ▲嘉有好市集每次市集都規劃不同特色活動。(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集章活動部分,在市集消費滿100元就可獲得1點集章,滿8點可兌換火雞肉潛艇堡(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嘉有好市集現場還有「感恩惜福果」特賣。(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在二手物義賣區消費滿200元可兌換火雞肉潛艇堡(數量有限,換完為止),義賣所得將捐贈給嘉義縣紅十字會愛心專戶。「再生家具定時拍賣」分為上下午兩梯次拍賣,第一梯次10點至10點30分、第二梯次13點30分至14點,下午梯次將有神秘嘉賓一同參與拍賣。 ▲嘉有好市集是民眾週末假期的熱門選擇。(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為響應環保政策,環保局推出舊衣零錢收納包DIY體驗,藉由手作活動推廣舊衣回收,邀請民眾以「回收」、「再利用」取代「丟棄」、「再購買」;現場還有「感恩惜福果」特賣,邀請小農攤商舉辦蔬果特賣,提倡吃當地,食當季,避免食物浪費。 ▲嘉有好市集邀請多元攤商進駐。(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有好市集是民眾週末假期的熱門選擇,每次市集都規劃不同特色活動,邀請多元攤商進駐吸引民眾消費。市集響應淨零綠生活,同時也融入環境教育內涵,讓民眾透過寓教育樂方式認識環保政策,歡迎民眾把握機會,作伙來逛市集。#
超萌寵物週「寵叢奇遇記」本周六新營登場 共度甜蜜週末
生活中心/臺南報導 超萌寵物週「寵叢奇遇記」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新營南瀛綠都心公園登場,活動特別為毛小孩量身打造,包含知名寵物IP黃瑪瑪人偶見面會,還有消防局的搜救犬宣導、動保處的幼犬認養等多元活動,結合園內的寵物運動公園,為飼主及毛小孩提供一個共享甜蜜時光的專屬場域。 ▲知名寵物IP黃瑪瑪人偶見面會。(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2024新營甜蜜節寵物週特別規劃搜救犬宣導及幼犬認養活動,讓民眾深入認識搜救犬的工作與使命,並呼籲民眾「認養代替購買」,讓毛小孩有個溫暖的家並在市民人身安全與動物生存權間取得平衡,共創雙贏。 ▲新營超萌寵物週提供消防局的搜救犬宣導。(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活動內容將呈現豐富多彩的表演節目,包括邀請知名寵物IP黃瑪瑪人偶見面會、道格拉斯Hot Africa特技秀、森林裡的熊貓與小精靈秀、腹語師小強、立方體特技、奇幻魔術表演等保證讓大小朋友皆能開心一整天。此外,現場還有好玩的闖關活動,每日前250組完成闖關者,每組可獲得市集券50元及活動專屬飛盤1個,與毛小孩一同闖關,盡情享受歡樂時光。 ▲近50攤的甜蜜蜜特色市集。(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民治市政中心市民廣場規劃近50攤的甜蜜蜜市集及付費DIY手作體驗區,可以輕鬆逛街、採買特色商品,或親手製作紀念品。現場完成問卷調查的民眾,可以至活動服務台領取「黃阿瑪的後宮生活」授權的限量飲料提袋,加入甜蜜節LINE官方帳號,可獲得限量版甜蜜節貼紙,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嘉義縣親子旅逐鹿部落餵鹿 順遊公興森態園區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親子來嘉怎麼玩?「臺灣觀光100亮點」的鄒族逐鹿文創園區,是親子放電的最佳選擇,園區有鄒族文化導覽、餵鹿體驗、小獵人射箭體驗、精彩的歌舞表演以及鄒族特色美食,還能再順遊最近的山區步道園區公興森態園區,有輕鬆好走的特色步道、還可預約茶席、槌染等2項特色體驗,也能購買嘉義特有的美食、特產,一起來阿里山迎接新年第一道曙光,遊玩6大觀光亮點。 ▲嘉義縣親子旅逐鹿部落可愛的鹿。(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公興森態園區槌染特色體驗。(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臺灣觀光100亮點整合全臺各縣市觀光資源,嘉義縣有6大特色景點入圍,有世界聞名的阿里山,今年全線通車的阿里山森林鐵路,太平雲梯、故宮南院及奮起湖,還有嘉義最在地的鄒族部落文化都在名單內。12月將輪由嘉義縣擔任主打星,以「鐵道、日出」為主題,結合即將於元旦登場的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將推出多項產業優惠活動。 ▲公興森態園區一隅。(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公興森態園區一隅。(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阿里山的鄒族文化及體驗豐富又具特色,而逐鹿位於觸口轆子腳,早期族人就已在此打獵、活動,梅花鹿和鄒族文化有相當深遠關係,鄒族祖先稱為「Poftongveoveo」,意旨為追逐狩獵梅花鹿的地方,現在部落族人以傳統文化為發想發展觀光體驗,也將山區特產以傳統結合創新做成美食,來到逐鹿傳說梅花鹿園餵食可愛的梅花鹿,體驗原住民傳統弓箭還有道地的鄒族文化。 ▲體驗原住民傳統弓箭。(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公興森態園區,園區內有蜿蜒在林間的龍美步道。(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逐鹿部落玩不夠,還可順遊位於阿里山公路47.4K處的公興森態園區,園區內有蜿蜒在林間的龍美步道,總計長874公尺,感受自然芬多精,有涼爽舒服的感覺,也有特色場館、涼亭及工坊,有販售農特產品及咖啡、愛玉、山粉圓、冰淇淋、冷飲等,另有彩繪斗笠、彩繪燈籠、拓染等DIY體驗以及兒童射箭,已然成為新興的休憩及尋幽訪勝景點。 ▲逐鹿部落絹印提袋。(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逐鹿部落歌舞表演。(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想了解更多旅遊資訊,只要加入慢遊嘉義LINE@就能馬上查詢,歡迎遊客多加使用。#
阿里山紅茶躍上英國舞台 嘉義茶農洪崇倫獲英國茶學院「極力推薦獎」肯定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嘉義縣竹崎鄉洪崇倫創立茶葉品牌「甘澍Raintea」,2020年起連續4年參加法國AVPA世界茶葉大賽,曾在同一年大賽取得金賞、銀賞及銅賞佳績。今年參加2024年英國茶學院(UKTA)The Leafies國際茶品競賽,阿里山安得紅茶一舉獲得「極力推薦獎」。 ▲阿里山紅茶躍上英國舞台,嘉義茶農洪崇倫獲英國茶學院「極力推薦獎」肯定。(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洪崇倫是年輕的茶二代,為了分擔父母種茶的辛勞而回家工作,靠自學、拜師學藝不斷精進自己,逐漸在國內外賽事在茶藝及茶席上取得亮眼成績。 過去就讀景觀設計相關科系的洪崇倫,曾替不少國際品牌選茶、設計茶席,為茶席注入流行品味與美感,也以茶人精湛技術為傅統茶業帶來新氣象,展現阿里山茶葉之美,行銷推廣臺灣茶文化。 因應消費市場改變,阿里山高山茶及咖啡的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也開始走向精緻化及開發國際客群。歡迎更多年輕朋友返鄉投入茶及咖啡產業,也鼓勵大家參加國際賽事,讓阿里山高山茶及咖啡被國際看見。#
「清木雅韻」音樂會 24日登場 回顧朴子百年醫館歷史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清木雅韻」紀念音樂會由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及黃清木醫師後代主辦的,將在11月24日下午2點半於朴子市百年老醫館清木屋舉行。透過音樂與詩歌回顧黃清木醫師及其夫人對朴子的貢獻,也透過音樂會重新認識這座老建築。 ▲「醫療文物室」供民眾參訪。(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清木屋原為清木外科,由日籍醫師松浦保まつうら たもつ籌建,建於1930年,為臺南州東石郡朴子街公醫院。二戰後國民政府來台,建物作為青年旅舍,後來由鎮公所收回,改制為嘉義縣朴子鎮衛生所,由黃清木醫師擔任衛生所首任主任,後來政府在別處興建衛生所,黃清木便獨資將建築買下,開設「清木外科診所」。清木醫師之孫黃崇哲將清木外科診所改為清木屋咖啡,積極投入「歷史老屋修繕」與「醫療文物保存」,讓民眾更了解早期醫療史,也免費開放「醫療文物室」供民眾參訪。 ▲「清木雅韻」音樂會 24日登場。(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本次音樂會將在清木屋的騎樓空間舉行,也會實施封街管制,確保觀眾可以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欣賞表演。由神奇樂坊演奏懷舊曲目,並結合茶席品茗,讓觀眾在音樂與茶香中體驗當年的文化氛圍。音樂會也安排詩歌吟唱環節,以地景文學為主題,邀請觀眾一同創作,融合音樂與地方記憶。 黃崇哲表示,這場音樂會是對祖輩的紀念,也是希望讓年輕一代的朋友了解這座小城的歷史與文化,進一步珍惜這片土地。文觀局表示,歡迎所有民眾前來參與這場音樂盛會,感受朴子在地的藝文活力。#
善化佳里胡麻節聯袂登場 一同品味國產胡麻好滋味
生活中心/臺南報導 2024臺南胡麻季善化場與佳里場,今(16)日分別於善化區農會及佳里公園開幕。一年一度的臺南胡麻季為許多消費者引頸期盼的活動之一,而今年更首度加入佳里區農會共同辦理活動,提供消費者更多優質國產胡麻商品新選擇,希望讓更多國人能品嘗到臺南季節限定的在地好味道。 ▲2024臺南胡麻季善化場與佳里場現場活動。(圖/臺南市府農業局提供) 臺南市為全臺最大產區,種植面積約1,001公頃,約占全台72%,其中善化區及佳里區的胡麻種植面積分別約130公頃及104公頃。善化區農會推出醇善系列商品,目前有胡麻油、拌麵、芝麻皂等商品,今年農會特別與嘉義番路鄉農會聯手推出「芝麻柿果子」冰淇淋,柿子果肉結合香醇芝麻,吃起來口感層次豐富、風味獨特,已是目前的人氣商品。而今年加入共同辦理活動的佳里區農會,亦長期輔導轄下農民,收購加工製成胡麻油、胡麻醬、胡麻糕、胡雪Q餅及芝麻花生酥糖等多元產品。其中,芝麻花生酥糖為季節限量發售商品,以國產芝麻、花生手工製作,口感酥脆不甜膩。 ▲2024臺南胡麻季善化場與佳里場現場活動。(圖/臺南市府農業局提供) 善化場今年特別規劃幸「胡」摸彩,民眾於農食選物所、茄拔展售中心消費滿額,即可獲得摸彩券,有機會將一錢金元寶帶回家!另外還有美味的麻油芋頭海鮮粥料理品嚐、胡麻榨油及芝麻醬DIY、趣味活動、農特產品展售及善化區農會胡麻商品85折優惠。佳里場則規劃胡麻香腸、麻油雞米糕、胡麻冰淇淋等限量胡麻料理免費品嘗,還有胡麻雪Q餅親子DIY活動、麻油雞米糕示範教學、胡麻寶寶氣球限量發送及青農與商圈農產品展售等活動內容。#
嘉義大埔曾文水庫賞鷹生態之旅一日遊
生活中心/嘉義報導 冬天正是賞鷹的好季節,每年秋冬,嘉義大埔的曾文水庫成為老鷹展翅飛舞的舞台,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牠們翱翔的英姿,並體驗釣魚活動及觀賞老鷹俯衝捕食的精彩場面,水庫內的山豬島也是一大特色,可在此觀察山豬的生活習性,為行程增添趣味,結束水庫之旅後,可到大埔老街享用當地著名的砂鍋魚頭,飽餐後再前往湖濱公園散步,也可以在體驗彩繪提琴時鐘手作,為旅程留下特別的紀念。 ▲曾文水庫是全台最大的水庫,湖水清澈。(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曾文水庫是全台最大的水庫,湖水清澈,四周群山環繞,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和壯麗的湖光山色,現在可以欣賞到滿水位的限定美景,水庫內設有全台唯一合法的釣魚平台,無論是釣魚愛好者還是親子同遊,都能在此享受垂釣的樂趣,並可觀賞老鷹俯衝捕食的精彩場面。 ▲曾文水庫可觀賞老鷹俯衝捕食的精彩場面。(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曾文水庫內設有全台唯一合法的釣魚平台。(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此外,水庫內的山豬島也是親子同樂的亮點之一,當遊艇抵達山豬島時,船長會播放歌劇,吸引成群的野生山豬聚集岸邊,場面十分有趣又充滿童趣,這一系列豐富的生態體驗,使曾文水庫成為生態愛好者與家庭旅遊的理想去處。 ▲曾文水庫內的山豬島也是親子同樂的亮點之一。(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大埔老街可品嚐當地的招牌美食「砂鍋魚頭」。(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結束了曾文水庫的自然體驗後,不妨前往大埔老街品嚐當地的招牌美食「砂鍋魚頭」,以鮮魚熬煮的濃郁湯頭和豐富配料讓人食指大動,不僅深受當地人喜愛,也吸引了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是冬日裡的必嚐美食。 ▲大埔老街可品嚐當地的招牌美食「砂鍋魚頭」。(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湖濱公園同心橋。(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用餐過後,還可到湖濱公園散步,享受湖畔的靜謐氛圍,或沿著同心橋前往情人公園,欣賞湖光山色的浪漫景緻,以及大埔鄉和平社區發展協會體驗彩繪提琴時鐘,親手創作自己的專屬作品,為此行增添獨特回憶,讓大埔一日遊既豐富又充實。# ▲大埔鄉和平社區發展協會體驗彩繪提琴時鐘。(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筑馨居勇哥紮實功夫展現臺菜精髓 選材理菜入口藏情
生活中心/臺南報導 「百年老厝有情調,硓𥑮佳餚無菜單,若無預約毋通來」,在臺南頗有名氣的筑馨居,主打無菜單料理,在百年古厝裡,吃得到出其不意的驚喜,更嘗得到臺菜的精髓。沒有制式菜單,上門前得先預約的筑馨居,雖然主打臺菜料理,卻不同於多數的臺菜餐廳以全席大宴的形式供應,依人頭計費出餐,負責人勇哥(周榮棠)將年輕時跟隨舅舅辦桌學到的經典辦桌菜,以當日現有的新鮮食材料理出菜,無菜單方式,替顧客省去點菜的煩瑣,還多了分當下的驚喜。 ▲虱目魚臍成為筑馨居的獨門料理。(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起手式冷盤裡,香腸熟肉、八寶丸、雞捲、九孔、海蜇皮等常見的臺味組合,以不重覆的料理方式,多品多樣的滋味於盤中交手,跟著雞、豬、魚與各式海鮮,或滷、燉、炸、油蒸,以不同烹調手法變化出經典菜品交錯上桌,增加菜色的變化性,加上充滿濃濃古早味的湯品,宛若縮小版辦桌,展現傳統宴席菜的手路,勇哥希望無論人多人少,都能品嘗到臺菜的精髓。 ▲筑馨居餐後的甜點豆花,是勇哥的拿手絕活。(圖/臺南市政府提供) 筑馨居料理的另一特色,就是「食在地、食著時」,勇哥堅信只要食材新鮮,不用太繁複的手法,就能做出美味。臺南依山傍海,物產豐饒,沿海地區的鮮蚵、虱目魚,淺山地帶的鳳梨、竹筍,放眼所及都是食材,這片大地就如同筑馨居的糧倉,他向北門蚵寮阿嬤買現挖的赤嘴仔,以及養殖兩年的牡蠣,專程找契作養雞場飼養的無毒跑山雞,而應著季節出產的鮮筍、菱角、鳳梨等,更以不同的姿態輪番出現在筑馨居餐桌。 熟知食材的產地、仔細選材外,還得探究食材的特性,找到最對味的烹調方式,才能端出與眾不同的料理。所以勇哥發現一條虱目魚才有那一小塊的魚臍,一改過去做成魚羹的吃法,以醃瓜或鳳梨豆醬蒸煮,鹹香、酸香烘托出魚的鮮味,成為筑馨居的獨門料理。 做菜不是馬虎打混的工作,而是一股執著與熱情,也從他做豆花的態度可見。筑馨居餐後的甜點豆花,是勇哥的拿手絕活,由一位賣豆花的老伯所傳授,入口細緻綿滑順與自然糖香,筑馨居的豆花令人驚豔,大受好評。也因為這段因緣,後來臺南許多活動與市集,常可見勇哥推著老攤車,賣起他一碗10元的豆花,他還指定只收兩個5元,意指「兩個有緣」,賣豆花不為賺錢,只為分享,與人結緣,入口的豆花,綿密藏情。 身為筑馨居的主廚,勇哥開餐廳最終的夢想不為賺錢,而是將從舅舅身上所學的廚藝功夫傳續,將從小吃到大的味道傳達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