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更多商品資訊   好消息 ! 年節送禮 太素台茶禮盒大方又實惠. 詳洽:02-2775.2682
首頁政治

拜登任內第8度對台軍售 採購「陸上機動布雷系統」總額1.8億美元

記者陳映庭/台北報導 今年初陸軍為強化反登陸作戰能量,以代號「九陣專案」,向美方採購「陸上機動布雷系統」(Volcano Anti-Tank systems),美國政府美東時間12月28日宣布,這個總額約1億8,000萬美元的軍售案,進行知會國會程序,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總統府感謝美國政府依照《臺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持續落實對臺灣的安全承諾。 張惇涵表示,這是是拜登政府任內第八度,也是今年第七度宣布對臺軍售。本次軍售項目具備高機動性的布雷效能,將有助於提升我國不對稱戰力。 張惇涵強調,臺灣會持續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堅定強化全民國防戰力,守護國家安全與利益;並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確保臺海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

蔡英文拍板兵役延長為1年 2005年後出生役男適用、月領2萬6307元

記者陳映庭/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今(27)天上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於下午在總統府舉行記者會,宣布2024年起,將恢復一年期的義務役,適用對象為2005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也將一併強化訓練內容及量能、提高役男薪資、推動服役年資銜接勞退制度,以及研議讓役男順利接軌職涯。蔡總統坦言,「這是一個無比困難的決定。」但身為總統、三軍統帥,捍衛國家安全、確保國家利益,讓台灣永續生存,確保世世代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是做為總統無可迴避的責任。 蔡英文下午主持「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記者會」時表示,臺灣處在威權主義擴張的第一線,「備戰才能夠避戰,能戰才能止戰」,臺灣必須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才能更有力的確保國家的安全與利益。 總統說明,今天提出的強化全民國防為戰略目標的兵力結構調整規劃,包括以志願役軍人為主的「主戰部隊」、以義務役為主的常備「守備部隊」、整合民間力量、各部會、地方政府及替代役所建構的「民防系統」及「後備系統」等四大區塊。 總統指出,現行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制度,在兵源量能和訓練品質,都已經無法因應當前的戰備需求。從2024年起,將恢復一年期的義務役,適用對象是2005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一年期義務役,將強化訓練內容及量能、提高役男薪資、推動服役年資銜接勞退制度,並研議讓役男順利接軌職涯。 總統說,臺灣要展現守護家園、捍衛民主的勇氣和決心,希望大家能夠支持今天所提出的方案,也希望朝野政黨、民間團體、專家學者、社會各界,能夠進行更多良性的討論與溝通,讓方案更好,讓戰力更強,讓義務役這一年更有意義,讓國家更安全,讓臺灣永續生存。 蔡英文完整致詞內容: 在大家上個週末歡度聖誕佳節,緊接著要迎向跨年之際,在距離臺灣千里之遙的歐洲,烏俄戰爭已經超過三百天,還未停止;但是,烏克蘭沒有倒下,烏克蘭還在奮戰,烏克蘭人守護家園的堅決意志,感動了全世界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們。 不只是歐洲,在亞洲,中國的擴張,也持續衝擊著國際秩序,威脅區域的和平穩定,影響兩岸關係。尤其,中國在8月軍演之後,對臺灣的威逼的情勢更加明顯。 面對威權主義擴張,國際及區域間的主要國家,像是美國、歐盟、日本、澳洲、菲律賓等國家,無不紛紛調整戰略,強化自身的國防戰力與軍事的量能。 沒有人要戰爭,臺灣的政府與人民是如此,國際社會也是如此。 但是,各位國人同胞,和平不會從天而降,就像邱吉爾曾經說過的,在戰爭與屈辱面前,如果選擇了屈辱,但屈辱過後,我們還是得面對戰爭。 而臺灣,就處在威權主義擴張的第一線,守在全球民主防線的最前線。備戰才能夠避戰,能戰才能止戰。 臺灣必須強化自我防備能力,才能更有力的確保國家安全跟利益,才能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 我們越是做好準備,對岸冒進的機率就越小;我們越是團結,臺灣就越強壯、越安全。 這就是我所強調的,和平靠國防,而國防靠全民。 從2020年開始,這兩年多來,我每兩個禮拜親自主持會議,經過國安會跟國防部共同作業,從防衛戰略、作戰模式、戰力規模、兵力結構、以及訓練內容等面向,我們全盤檢視國家的防衛戰力。 今天,我們提出以強化全民國防為戰略目標的兵力結構調整規劃。這樣的國防體系,分為四大區塊: 第一,是由編制21萬人,現員18萬人志願役軍人為主的「主戰部隊」,以專業的訓練、精銳的戰力,隨時守護國家安全的第一線。 第二,我們必須打造以義務役為主的常備「守備部隊」,主要負責國土守備跟基礎設施的防護,保護自己熟悉的家園的任務;並且支援主戰部隊、協助民防的工作。 由於現代戰爭型態,最可能發生的是快速作戰方式。而現行制度下,守備部隊是由後備軍人動員編成,但後備軍人動員的速度較慢,而且四個月軍事訓練役,要形成有效戰力的時間更長,都無法形成即戰力。 因此,這次方案最核心的調整,就是以志願役為基幹,以義務役為主要兵力組成,我們把守備部隊「常備化」。任務性質上,就是以義務役為主體的「國土防衛部隊」。 第三,則是整合民間的力量,以各部會、地方政府,還有替代役所建構的「民防系統」。除了協助軍事作戰,更重要的是,擔負救災、醫療、治安維護、工程搶修等確保社會持續運作的任務。 第四,則是「後備系統」。未來,我們以退役的志願役充實主戰部隊,退役的義務役充實守備部隊為原則,讓「常後一體」更明確、系統化的落實。 此外,我們會編成相當數量的後備部隊,於戰時,動員後備軍人,支援主戰跟守備部隊各項作戰,並且負責城鄉守備的任務。 這樣的兵力結構調整,賦予各部隊及系統明確的任務,而且能夠相互支援,發揮總體的戰力。同時,也可以針對不同任務,施以不同強度、不同專業技能的訓練,使得訓練可以更紮實、更專精,而且更有效率。 現行的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制度,在兵源的量能和訓練品質,都已經無法因應迅速而且瞬息萬變的戰備局勢,以及當前的戰備需求。 在經過兩年完整的評估跟檢討,考量在新的戰略架構下的兵力需求,我們決定從2024年起,恢復一年期的義務役,適用對象是2005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 我必須承認,這是一個無比困難的決定。但是,身為總統、身為三軍統帥,捍衛國家安全、確保國家利益,讓臺灣永續生存,確保世世代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是我做為總統無可迴避的責任。 當然,我也知道,有很多國人對過去當兵的經驗感受,是浪費時間。有人會質疑,四個月都訓練不好了,為什麼要變一年?也有人會擔心,這一年會不會變成過去的那一年,充斥著老舊的訓練方式。 對此,我已經要求國安會跟國防部,針對這次義務役恢復一年的方案,進行以下調整跟強化作業。 第一,強化訓練內容,以及訓練量能的擴充。 未來的義務役訓練,將參考美國等先進國家的訓練方式,引入各國現代化的訓練模組。同時,要增加新式武器的操作訓練、增加實戰化的訓練課程、增加實彈射擊、聯合演訓,甚至是民防協力等訓練。因此,我們將擴充訓練的量能。 不論是訓場、訓練的方法、教官、教材、訓練設備,或是武器裝備,都將做質與量的強化與提升。 國防部所提出的說明文件中,已經把從入伍到退伍,全役期不同階段的新制訓練項目詳細列出。 舉例來說,傳統的刺槍術訓練,將進階調整為近戰格鬥訓練;並且,依任務需求要增加刺針飛彈、標槍飛彈、紅隼火箭彈、無人機等新式武器的訓練,以符合現代作戰的需求。 又例如,兩個月的入伍訓練,實彈射擊也將從86發,倍增到160發;而全役期的射擊發數,不會低過800發。 不但是2024年開始的一年期義務役,將適用新型訓練模式;四個月期的義務役,也會從明年開始逐步增加訓練的強度。 2024年起,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將與一年的義務役,進行一樣八週的入伍訓練。 我們希望,在新制下,當兵的這一年,不是浪費一年,而是用這一年的時間,蛻變成為更成熟的人。學習更能生存、更能作戰、更能救人;同時,也守護自己的家鄉,守護自己的家人,守護自己所愛的人。 第二,我們要提高役男的薪資。 履行國民義務的役男,應該給予更大的支持。過去服役的薪資過低,甚至很多人是賠錢當兵,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必須要改革。 以二兵為例,我們會將未來一年義務役的薪資,包含保險和餐食費,將大幅提高到26307元(實領20320元,保險及餐食費5987元),接近基本工資。而隨著軍階的提升,薪資也將相對提升。 我們希望,透過薪資的調整,能夠照顧役男這一年基本的開銷需求,幫助年輕人舒緩學貸的壓力,也減輕家長們的負擔,讓年輕人可以安心服役。 第三,推動服役年資銜接勞退制度。 目前義務役年資只能併計軍公教退休年資,而沒有跟勞工退休年資併計。為了兼顧公平性,我們將推動修法,讓未來一年義務役男的年資,也可以與勞退制度銜接,並且由國防部負擔雇主提撥的責任。 役男履行義務,固然是責任,也是榮耀,我們希望,這一年的時間,可以成為年輕人職涯的一部分,讓大家無縫接軌,同時累積職涯的退休所得。 第四,教育部將跟大專校院溝通,參酌相關國家的經驗,研究讓教育體制更有彈性的可能方案,使役男可以有效利用時間,並且接軌職涯。 我希望,大家能夠支持今天所提出的方案,但除了要求國防部跟國安會持續精進內容、落實執行以外;我也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希望朝野政黨、民間團體、專家學者、社會各界,能夠進行更多良性的討論跟溝通。 讓方案更好,讓戰力更強,讓義務役的這一年更有意義,讓國家更安全,讓臺灣永續生存。我相信,這是我們生長在臺灣這塊土地上2300萬人共同的目標。 各位所有的國人同胞,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有一顆熱愛國家的心,都願意為國家盡一分力,都願意為守護我們身邊所愛的人,不計代價、拚盡全力。 只要臺灣夠強,就會是全球民主自由的主場,就不會變戰場,青年就不用上戰場。 各位國人同胞,臺灣要告訴全世界,在民主或獨裁之間,我們堅信民主;在戰爭和和平間,我們堅持和平。讓我們展現守護家園、捍衛民主的勇氣和決心,我相信,這將會迎來全世界民主自由的勝利。謝謝大家。

苗栗縣第19屆縣長宣誓就職暨交接典禮

記者闕玄/苗栗報導 苗栗縣第19屆縣長宣誓就職暨第18、19屆交接典禮,25日於苗栗縣中正堂舉辦,卸任縣長徐耀昌與新任縣長鍾東錦在客委會主委楊長鎮監交下,完成交接儀式。徐耀昌感謝8年來縣府團隊攜手打造幸福苗栗,他回憶8年前剛接下縣長一職面對財政、薪資發放困難,是他從政生涯最嚴厲的挑戰,但有一群與他同樣對故鄉懷抱理想與熱情,一起用了8年的青春,將苗栗從600多億元的負債走回正軌,也讓招商成績輝煌亮眼。 鍾東錦指出,宣誓就職做一個全民縣長,苗栗的天空將不再有只有特定政黨的色彩,要讓民意成為主導苗栗縣政的主流,把權力交還人民,並為爭取故鄉族群的應有權益挺身而出。他強調,推動「苗栗觀光科技新都心」是競選承諾,也是擘劃苗栗願景核心思想的源頭,讓年輕、創意、勇敢與熱情的嶄新問政路線,洶湧出山海大縣打開國際視野的新浪潮。 ▲苗栗縣第19屆縣長宣誓就職暨交接典禮。(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鍾東錦感謝徐耀昌為苗栗蛻變打好基礎,而他將在這基礎上,翻轉苗栗形象,持續提高全球能見度;除了推動國際慢城、國際慢魚,打造苗北科技區、苗中城心區、苗南產創區、苗西綠能區,以及苗東觀光休閒區等「5個特色區塊」,提升產業動能以外,也將延續重大觀光計劃,包括增設造橋交流道、加速五楊高架道路延伸至銅鑼科學園區、構建明德水庫自行車暨環湖步道、明湖水岸遊憩廊帶亮點計畫、通霄日落大道休憩園區、三義舊山線鐵道自行車延伸至台中等計畫,吸納全國的優秀創意人才來此探索,並找到各種自我夢想實踐的可能。 鍾東錦說明,苗栗歷經8年變革,財政逐漸改善,未來也將放下政治立場,跨越黨派框架,面對財劃法的不公勇於衝突,推動有益地方的國家政策也能竭力配合,並且開放舞台讓青年勇於參政,讓地方意見領袖的聲音,直達天聽,以縣政團隊的內部競爭,角逐出最強團隊,並建立縣內人才資料庫,以有限資源,開創無限可能。

就職首開市務會議 黃敏惠建議普發1萬元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嘉義市長黃敏惠27日上午主持就職後首次市務會議,擴大邀集市府各局處正副首長共同與會。黃敏惠感謝市府同仁四年來打下堅實的基礎,以政績獲得市民的認同與支持,共創台灣民主自治史上新的一頁;更以嘉義市成功經驗建議中央,經濟發展的果實要與全體國人共享,應普發每人1萬元的振興消費現金 黃敏惠表示,首任市長時即深深覺得嘉義市不可以變成被遺忘的城市,感謝市府同仁共同努力,前兩屆9年任期,嘉義市榮光再現。卸任後的4年因為看到嘉義市經濟跌落谷底,在許多市民的鼓勵與支持下,再次站出來為熱愛的嘉義市奮鬥。過去4年市府團隊一步一腳印戮力推動有感施政,各大民調屢創佳績,讓嘉義市再度被全台灣看見。 ▲嘉義市長黃敏惠主持就職後首次市務會議。(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中央選舉委員會蒙志成委員日前核發當選證書時曾表示,自己是政治學者,黃敏惠市長連任在台灣地方自治史上深具意義,台灣從1950年起開始選地方首長,她是第一個同一個職位同一人當選屆數最多、服務年數最長的地方首長,以運動會來比喻就是「打破大會紀錄」,以後可能成為「黃敏惠標準」、「黃敏惠現象」,成為台灣研究民主發展地方自治過程當中一個重要案例,研究者會想了解黃敏惠市長到底做什麼努力,能夠打破大會紀錄。 黃敏惠進一步表示,此次選舉也創先例,整體投票率低,但當選人的得票率不僅衝高票,而且各個投開票所票數全數領先,證明「知民意才能得民心」。期勉市府團隊繼續做一個有溫度的戰鬥團隊,落實推動十大旗艦中程施政計畫,啟動「西區大發展、東區大進步」雙引擎;並在嘉義市長期深耕服務業的厚實基礎上,持續盤點思考推動服務業2.0,積極招商引資、協助青年創業,繼續拚經濟,帶動嘉義市不斷繁榮發展,讓嘉義市躍升為台灣新都心。 財政部近日公告今年前11月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累計實徵淨額3兆797億元,已比全年預算數高出3554億元,預估全年超徵稅額可達4500億元。以及相關稅收成長情況,營利事業所得稅前11月實徵1兆138億元、成長46.9%;綜合所得稅課實徵6200億元、成長24.3%;營業稅則實徵5337億元、成長8.4%。 ▲嘉義市去年普發2000元振興消費現金,刺激消費效果良好。(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黃敏惠指出,稅收的超徵主要來自於企業,相對的反觀社會底層民眾是很辛苦的,中央發布的經濟數據看起來很亮眼,但是基層民眾卻是無感。尤其是3年疫情對國人影響很大,嘉義市有8成以上是服務業,受到的衝擊更是嚴重,這也是嘉義市在去年發放2000元振興消費現金最主要的理由。 黃敏惠以嘉義市成功經驗,建議中央普發全體國人1萬元振興消費現金,除不必再浪費印製紙本券的成本,更可促進民間消費,讓經濟發展與復甦更為全面,也還稅於辛苦的人民。而且中央不用擔心民眾拿了現金不消費,從嘉義市去年普發2000元振興消費現金的例子來看,民眾普遍反映會刺激消費力道,有助於促進內需經濟,有消費對於未來税收更有正面效益。

單日71架共機擾台! 創今年以來最多紀錄

記者李佑青/綜合報導 中共東部戰區25日宣布在臺灣周邊海空域,舉行聯合戰備警巡與火力打擊演練,國防部26日表示,共偵獲71架次共機,其中逾越海峽中線及進入西南空域有47架次,另外有7艘次共艦持續在臺海周邊活動;24內偵測到71架共機擾台,是今年以來最多的一次。 國防部表示,針對共軍動作,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美國總統拜登23日簽署明年度法案,授權未來5年提供台灣100億美元軍援,對此,中國外交部表達強烈不滿並堅決反對,向美國提出嚴正交涉,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25日也宣布,將在台灣周邊海空域,舉行聯合戰備警巡與火力打擊演練。

把善當傳家寶  扶輪人行善快樂一輩子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國際扶輪3482地區「扶輪之子委員會」於12月29日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扶輪之子獎助學金頒贈典禮,據扶輪之子委員會主委張利益表示,COVID-19疫情使得弱勢家庭更加弱勢,因為疫情造成失業或收入減少,影響家庭也連帶影響孩子的學習,尤其是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孩子更需協助。 扶輪社友雪中送炭,在人們需要的時候給予溫暖希望。這些弱勢家庭只是暫時不如意,在他們等待轉機的時候,扶輪社伸出援手,協助他們再起。 ▲扶輪之子主委張利益先生。(圖/國際扶輪3482地區提供) 扶輪之子的認護活動每月新台幣1000元,一年12,000元就可幫助一位孩子,今年成果破紀錄的幫助到160所高中職、國中、國小 ,有1120位孩子受益,捐出的認護獎助學金達新台幣1344萬元。 典禮中特別邀請到國際扶輪3482地區總監徐錕柏,國際扶輪3482地區前總監林鑾鳳。活動當天也邀請台北市社會局陳郁君科長、教育局呂柏毅專員蒞臨現場給予鼓勵。 據總監徐錕柏表示,台灣行善的力量非常大,發揮扶輪社的組織功能,讓需要幫助的學生得到照顧,學子可以安心好好學習,祈將來有能力貢獻社會幫助他人。服務計畫主委黃聖元、社區服務主委方芳、主持人陸彤(扶輪公益網主委)、主持人陳福居共同認為,活動有近900位扶輪社友參與捐助,能幫助到1000多位學生,這股善的力量正是彰顯扶輪的公益價值。 ▲ 左起地區服務計畫主委黃聖元、3482地區前總監陳世霖、扶輪之子主委張利益、國際扶輪3482地區總監徐錕柏、前總監地區領導人訓練委員會主委林鑾鳳、地區社區服務主委方芳、台北市社會局科長陳郁君、台北市教育局專員呂柏毅。(圖/國際扶輪3482地區提供) 張利益主委在結語中表示,今天頒贈典禮的活動,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要延續傳承下去。把「善」當作傳家之寶,無論年齡大小,都可以行善,行善快樂一輩子。

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 嘉義北回太空教育館今開幕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政府首度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合作,將「仿生展: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移師嘉義,自111年12月29日至112年8月26日在嘉義縣北回二館太空教育館展出,今日由縣長翁章梁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劉火欽、水上鄉長林緗亭等共同啟動特展。 現場還特別邀請蒜頭國小舞蹈表演團以可愛動物造型演出,讓學童學習環保觀念,也安排學童動手DIY翅果飛行器,挑戰讓作品能在風管中成功飛起,一起向大自然學習。 翁章梁特別感謝科學教育館將這麼優質的展覽在嘉義巡迴展出,北回二館太空館以太空教育為主題,搭配仿生的概念結合科技與綠能教學建置,即將啟動一日遊學的課程,從知識學習到動手體驗,培養科學探究的精神。 翁章梁也熱情邀全台各級學校能安排到館進行戶外教學進行科技體驗,期盼太空教育館能推動台灣的太空及科學教育,為培養新一代人才而努力。 ▲縣長翁章梁觀看小朋友體驗翅果飛行器。(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期待能藉由展覽培養學生創造思考,帶給學童新的點子!」劉火欽說,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絶妙點子特展自106年底,陸續巡迴廣東科學中心、澳門科學館、重慶科技館、新竹市風livehouse等地,總參觀人次已經突破60萬,受到各界好評。 「仿生」意指從生物獲取靈感,從大自然學習並找出解決辦法;「仿生展: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從動物、植物及自然環境與未來創新等多元面向,使每一主題都能貼近觀眾,讓觀眾透過大自然的觀察學習及動手操作,激發仿生的創意發明。 從動物來的靈感可讓孩童觀察動物的特性,研究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可能性;仿效爬蟲的適應力、像蟲兒般絢麗與多變等主題結合昆蟲館設計生態體驗課程,讓孩童觀察紀錄,一起認識大自然中的生物,解析他們的求生本能與各項獨特的技能;這是一門跨領域的科學,從生物、材料、工程、醫學、機械、農業等皆包含在仿生學的應用範疇,它是指以辨識、分析與採用大自然的策略來解決科技的問題。 嘉義縣科學教育中心規劃一系列的科學探索課程、工作坊及專題講座,搭配特展各區主題,讓大小朋友透過知識的學習,並動手操作體驗,現場製作機械手臂、飛行器等物品,體驗大自然的奧妙與科技的創新。 民眾欣賞仿生展後,可至國家太空中心30周年特展的展場來瞭解臺灣太空科技的發展,除衛星、火箭模型,還有珍貴的福二、福五衛星所拍攝的影像,更首度把衛星操控中心復刻版放進太空館,讓民眾一窺衛星操控室的神祕面貌,寓教於樂,邀您一同徜徉在浩瀚無垠的知識海洋中。

東海岸最別致的打卡景點 豐濱消防分隊廳舍落成啟用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縣消防局豐濱分隊廳舍是台灣第一個採消防栓意象規劃的別致建物,今(29)日上午舉行新建工程落成典禮,除了承擔起東部海岸救災、救護的量能外,勢必成為東台灣海岸線的新興打卡景點。 ▲花蓮縣消防局豐濱分隊新建工程落成典禮,引人注目。(圖/縣政府提供) 豐濱消防分隊今天在鼓陣、醒獅表演帶動熱鬧啟用,典禮由縣長徐榛蔚、消防局長林文瑞、豐濱鄉長邱福順、縣議員林正福、蔡依靜、鄒永廉建築師事務所、東鼎營造工程公司施工團隊及義警消三大志工團隊共同參與剪綵揭牌活動,場面隆重盛大。 ▲花蓮縣長徐榛蔚聲稱,豐濱消防分隊是全台第一個以消防栓的意象規劃建設。(圖/縣政府提供) 徐榛蔚表示,豐濱消防分隊是全台第一個以消防栓的意象規劃建設,不僅將成為東台灣海岸線的新興景點,也承擔起東部海岸救災、救護的重任,原舊消防廳舍也將規劃整理成多功能婦幼基地。另,在花蓮縣共計有38輛救護車可作為行動急診室,除了配置專業消防員外,更安排高級救護員隨車服務,盡量讓救護順利進行,提高醫療可及性,讓花蓮縣鄉親免於奔波延誤就醫的黃金時間。 ▲豐濱消防分隊的消防栓造型,夜晚格外醒目。(圖/縣政府提供) 林文瑞指出,原有的豐濱分隊因緊鄰八里灣溪,經溪河水沖刷地基造成沉陷,進而於結構上產生裂縫,建築物恐有安全之虞。為確保豐濱分隊於災害來臨時仍然能夠運作,消防局自107年起就積極尋覓合適土地重建;過去花蓮縣消防分隊都有廳舍老舊、空間不足使用的情況,尤其消防人員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下服勤非常辛苦,幸有縣長徐榛蔚、立法委員傅崐萁、花蓮縣議會、國發會、內政部消防署、林務局、花蓮農業改良場、警察局、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等各界協助下,消防局才得以覓得合適的廳舍用地,並獲得足夠經費,逐漸改善消防廳舍環境,希望能給予所有消防同仁與三大志工有最優質的服勤環境,有效維護鄉親及國內外遊客生命財產安全。 ▲花蓮縣消防局長林文瑞(右)陪同縣長徐榛蔚查看豐濱分隊廳舍設備。(圖/縣政府提供) 除了豐濱消防分隊啟用外,消防局感謝鄉親黃麗彩捐贈豐濱分隊救護車,同時也慶賀豐濱分隊前增設智慧公車站牌,站牌以「太陽的故鄉」為花蓮城市意象作為發想,設計出花蓮的太陽溫暖照拂山海大地的獨創雕花站牌,日夜裡閃亮太陽的能量綻放在洄瀾山海間,希望讓每個在智慧站牌下候車的觀光客與在地人,一起感同身受在太陽的故鄉裡,花蓮就是個充滿溫暖及幸福洋溢的共好城市。 ▲花蓮縣長徐榛蔚感謝黃麗彩女士(左)捐贈豐濱消防分隊救護車。(圖/縣政府提供) 徐榛蔚上任以來率領縣府團隊積極將花蓮打造為智慧城市,建設處自110年起積極向中央爭取預算辦理「花蓮縣偏鄉地區公共運輸服務升級計畫(第2期及第3期)智慧站牌建置案」,以點線面規劃北中南區擴大建置智慧站牌,提供更完備的智慧交通資訊。

鍾東錦擔任「人安基金會」愛心大使 邀請各界響應

記者闕玄/苗栗報導 人安基金會連年舉辦寒士吃飽30愛心尾牙宴活動,今年因疫情及通膨危機,苗栗縣長鍾東錦29日以愛心大使之姿,帶頭推廣活動,希望更多企業及善心人士投入愛心行列,讓寒士們能在年節時有頓溫飽,感受社會溫情。 人安.創世.華山基金會策略聯盟舉辦的大型圍爐已有30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辦桌形式特別改變以送禮方式,為維持防疫安全,今年仍持續以親送方式辦理。29日鍾東錦與議員余文忠、山城國際青年商會2023年會長曾群祐、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探採事業部執行長范振暉、苗栗縣社會福利促進協會理事長梅雯霞等人響應人安基金會寒士吃飽30活動。 會中,人安基金會苗栗平安站長黃連進介紹尾牙年禮夜訪送到街服務,今年年禮為寒士準備易保存、易加熱、可即食、有年味食品,內容物更加著重在營養均衡,有浦燒鯖魚、櫻花蝦米糕、人參糯米雞、滷豬蹄花、嫩骨煲、肉鬆及白菜滷,年菜600元加上紅包500元,1份總計1100元,民眾可透過線上捐款、郵局劃撥或到親自來苗栗平安站捐款,將發出270份年禮及紅包,盼社會大眾一同支持,助窮苦人過好年。另外,今年縣府補助10萬元照顧街友寒士以外,議員余文忠捐款選票補助款7萬元、山城國際青年商會2023年會長曾群祐暨全體會友捐贈石墨烯棉被100件、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探採事業部補助現金10萬元,照顧寒士,讓愛充滿人間。 「關懷弱勢族群,落實社會福利」是鍾東錦上任後10大願景之一,他表示,今年農曆春節前將結合玉清宮、月稱光明寺與民間企業,發送600份關懷平安箱與 40萬元關懷金給邊緣戶與遭逢特殊變故家庭,而人安基金會長期協助縣府推展街友服務,歲末年終更是送出有意義的年菜、紅包,讓寒士過好年,讓大家的愛心陪伴寒士溫暖過年,希望邀請社會大眾一同支持,讓寒士感受社會溫暖與希望。

COVID-19確診12/29公布27803例本土 國內第三波疫情確定開始

記者楊淨嵐∕台北報導 國內COVID-19確定病例,29日公布新增27,803例本土個案、15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6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天公布確診染疫數比上週同日增加39.8%,本土疫情升溫快速,第三波疫情確定已經開始!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27,803例本土病例,12,364例男性、15,423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 本土染疫個案分布縣市為:新北市(5,665例),臺中市(3,602例),臺北市(3,195例),桃園市(3,144例),高雄市(2,747例),臺南市(2,232例),彰化縣(1,211例),新竹縣(984例),新竹市(947例),苗栗縣(699例),雲林縣(539例),屏東縣(437例),南投縣(435例),基隆市(418例),嘉義縣(377例),宜蘭縣(361例),嘉義市(279例),花蓮縣(215例),金門縣(131例),臺東縣(127例),澎湖縣(47例),連江縣(11例)。 今日新增3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23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24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其中15人0劑、3人1劑、6人2劑;有22人年逾80歲。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11月8日至12月26日,死亡日期介於12月20日至12月26日。 今日新增15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75例男性、7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中國及日本(各6例),香港(3例),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澳門及韓國(各1例)移入,另13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1月28日至12月27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794,21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分別為39,944例境外移入、8,754,21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自2020年起累計15,18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5,164例本土、17例境外移入。本土死亡個案居住縣市為:新北市2,960例、臺北市1,649例、臺中市1,614例、高雄市1,492例、臺南市1,132例、桃園市1,121例、彰化縣961例、屏東縣587例、雲林縣499例、南投縣492例、苗栗縣419例、嘉義縣395例、宜蘭縣322例、基隆市314例、花蓮縣262例、嘉義市260例、新竹縣254例、臺東縣193例、新竹市164例、金門縣37例、澎湖縣37例。 本土疫情急遽升溫!指揮中心再次建請民眾,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並提醒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民眾,於人潮較密集區,仍應戴口罩,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健康。

最新新聞